可现场更换密封件的耐高压水润滑舵系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3497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现场更换密封件的耐高压水润滑舵系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现场更换密封件的耐高压水润滑舵系密封装置,属于船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各个船级社的规范要求,舵系下舵承衬套与舵杆的间隙不得小于l+D/1000mm(D为舵杆的直径)。如下舵承衬套采用非金属合成材料,下舵承衬套与舵杆的间隙无论如何不得小于1.5mm。以往舵系的生产设计上舵承密封均采用了骨架油封或者盘根的设计方法。由于下舵承间隙的存在,造成船舶航行时舵系会向后倾斜,在上舵承处造成较大的间隙,该间隙往往超出上舵承骨架油封密封件的补偿量,最终导致上舵承密封失效,舵机舱内进水的现象发生,给船舶的航行带来安全隐患。另外对于吃水较大的半潜船等船舶,普通的骨架油封及盘根的上舵承密封设计已经无法满足船舶对密封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可现场更换密封件的耐高压水润滑舵系密封装置,通过轴向密封方式提高了密封能力,使船舶的吃水可以提高到约40米水深;同时密封装置的主要零部件采用了两哈夫的连接方式,在密封件失效时,无需将舵杆拆卸即可现场更换;动密封环、静密封环之间直接采用海水润滑,降低了摩擦面的温度,延长使用寿命,避免了油脂对海水的污染。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现场更换密封件的耐高压水润滑舵系密封装置主要包括上压盖、中间压盖、弹簧、动密封环、密封装置外壳、基座、动密封环支撑环、动密封环连接块、静密封环和静密封环连接套。所述基座上安装密封装置外壳,通过第四连接螺栓将基座、密封装置外壳和舵机平台甲板连接在一起并紧固。所述密封装置外壳上安装中间压盖,并通过第二连接螺栓紧固在一起。所述中间压盖上安装上压盖,中间压盖和上压盖之间设有矩形密封圈,通过第一连接螺栓将中间压盖和上压盖连接在一起,并将矩形密封圈压紧。所述密封装置外壳内安装舵杆,动密封环支撑环通过第三连接螺栓与舵杆连接成一体,动密封环支撑环能够随舵杆一起转动。所述动密封环支撑环上连接动密封环连接块,动密封环连接块上连接动密封环,动密封环支撑环、动密封环连接块和动密封环通过内部的动密封环定位销紧固在一起,所述动密封环上方安装静密封环连接套,静密封环连接套上设有连接螺钉,静密封环连接套和连接螺钉形成的楔形槽内安装静密封环,静密封环的下端紧靠在动密封环上。所述中间压盖内设有弹簧孔,弹簧孔内安装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与静密封环连接套接触。所述密封装置外壳由两个密封半壳通过第五连接螺栓哈夫连接,密封装置外壳上连接堵头。
所述基座内设有充气橡皮条,充气橡皮条通过充气橡皮条压盖压紧。所述基座外侧安装充气接头,基座内设有充气孔。所述充气接头通过充气孔与充气橡皮条相连。所述动密封环和动密封环连接块之间设有第二 0型密封圈、第三0型密封圈和第六0型密封圈。所述动密封环连接块和动密封环支撑环之间设有第五0型密封圈。所述基座和密封装 置外壳之间设有第四0型密封圈。所述上压盖、中间压盖、动密封环、动密封环支撑环、动密封环连接块、静密封环、静密封环连接套各自采用两哈夫的连接方式。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合理;由传统的径向密封方式改为轴向密封方式,密封效果更好;主要部件均采用了两哈夫的连接方式,更换比较方便,无需将舵杆整根拆卸,降低了维修成本;设置了充气橡皮条,保证上面主密封失效后可以临时密封从而可以对主密封进行更换;在静密封环上设置了弹簧,对动密封环与静密封环之间的磨损进行补偿,延长了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


图I为本发明半剖图。附图标记说明1_第一连接螺栓、2-上压盖、3-中间压盖、4-弹簧、5-第二连接螺栓、6-动密封环、7-第一 0型密封圈、8-密封装置外壳、9-堵头、10-第二 0型密封圈、11-第三0型密封圈、12-第四0型密封圈、13-充气接头、14-基座、15-充气橡皮条、16-充气橡皮条盖、17-动密封环支撑环、18-第三连接螺栓、19-第五0型密封圈、20-动密封环连接块、21-动密封环定位销、22-第六0型密封圈、23-静密封环、24-静密封环连接套、25-连接螺钉、26-矩形密封圈、27-第四连接螺栓、28-第五连接螺栓、29-舵杆。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I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上压盖2、中间压盖3、弹簧4、动密封环6、密封装置外壳
8、基座14、动密封环支撑环17、动密封环连接块20、静密封环23和静密封环连接套24。所述基座14上安装密封装置外壳8,通过第四连接螺栓27将基座14、密封装置外壳8和舵机平台甲板连接在一起并紧固。所述密封装置外壳8上安装中间压盖3,并通过第二连接螺栓5紧固在一起。所述中间压盖3上安装上压盖2,中间压盖3和上压盖2之间设有矩形密封圈26,通过第一连接螺栓I将中间压盖3和上压盖2连接在一起,并将矩形密封圈26压紧。所述密封装置外壳8内安装舵杆29,动密封环支撑环17通过第三连接螺栓18与舵杆29连接成一体,动密封环支撑环17能够随舵杆29—起转动。所述动密封环支撑环17上连接动密封环连接块20,动密封环连接块20上连接动密封环6,动密封环支撑环17、动密封环连接块20和动密封环6通过内部的动密封环定位销21紧固在一起,所述动密封环6上方安装静密封环连接套24,静密封环连接套24上设有连接螺钉25,静密封环连接套24和连接螺钉25形成的楔形槽内安装静密封环23,静密封环23的下端紧靠在动密封环6上。
所述中间压盖3内设有弹簧孔,弹簧孔内安装弹簧4。所述弹簧4的下端与静密封环连接套24接触所述密封装置外壳8由两个密封半壳通过第五连接螺栓28哈夫连接,密封装置外壳8上连接堵头9。所述基座14内设有充气橡皮条15,充气橡皮条15通过充气橡皮条压盖16压紧。所述基座14外侧安装充气接头13,基座14内设有充气孔。所述充气接头13通过充气孔与充气橡皮条15相连,外部通过充气接头13沿充气孔向充气橡皮条15充气。所述动密封环6和动密封环连接块20之间设有第二 0型密封圈10、第三0型密封圈11和第六0型密封圈22。所述动密封环连接块20和动密封环支撑环17之间设有第五0型密封圈19。所述基座14和密封装置外壳8之间设有第四0型密封圈12。所述上压盖2、中间压盖3、动密封环6、动密封环支撑环17、动密封环连接块20、静密封环23、静密封环连接套24各自采用两哈夫的连接方式。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所述动密封环6通过动密封环定位销21与动密封环支撑17相连,动密封环支撑环17通过两侧的第三连接螺栓18与舵杆29紧紧连接在一起,随舵杆29 —起转动。静密封环23安装在静密封环连接套24上,静密封环连接套24通过弹簧4与中间压盖3相连接,中间压盖3通过第二连接螺栓5与密封装置外壳8相连接,密封装置外壳8通过第四连接螺栓27与舵机平台甲板连接。静密封环23在弹簧4的作用下向下压紧,保证了动密封环6与静密封环23之间密封,并对两者的磨损量进行补偿。静密封环23采用了非金属材料制造。工作时,在密封装置外壳8内充满水,对动密封环6与静密封环23处进行润滑,同时对两密封摩擦面进行冷却,延长动密封环6与静密封环23的使用寿命。其中上压盖2,中间压盖3,密封装置外壳8,动密封环支撑环17,动密封环连接块20,动密封环6、静密封环23,均采用两哈夫的设计。当船舶正常航行时,如密封部件失效,马上对充气橡皮条15进行充气,使充气橡皮条15抱紧舵杆29,然后对失效的动密封环6与静密封环23进行更换。
权利要求
1.一种可现场更换密封件的耐高压水润滑舵系密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上压盖(2)、中间压盖(3)、弹簧(4)、动密封环(6)、密封装置外壳(8)、基座(14)、动密封环支撑环(17)、动密封环连接块(20)、静密封环(23)和静密封环连接套(24),所述基座(14)上安装密封装置外壳(8),通过第四连接螺栓(27)将基座(14)、密封装置外壳(8)和舵机平台甲板连接在一起并紧固;所述密封装置外壳(8)上安装中间压盖(3),并通过第二连接螺栓(5)紧固在一起;所述中间压盖(3)上安装上压盖(2),中间压盖(3)和上压盖⑵之间设有矩形密封圈(26),通过第一连接螺栓(I)将中间压盖(3)和上压盖(2)连接在一起,并将矩形密封圈(26)压紧;所述密封装置外壳(8)内安装舵杆(29),动密封环支撑环(17)通过第三连接螺栓(18)与舵杆(29)连接成一体;所述动密封环支撑环(17)上连接动密封环连接块(20),动密封环连接块(20)上连接动密封环¢),动密封环支撑环(17)、动密封环连接块(20)和动密封环(6)通过内部的动密封环定位销(21)紧固在一起;所述动密封环(6)上方安装静密封环连接套(24),静密封环连接套(24)上设有连接螺钉(25),静密封环连接套(24)和连接螺钉(25)形成的楔形槽内安装静密封环(23),静密封环(23)的下端紧靠在动密封环(6)上;所述中间压盖(3)内设有弹簧孔,弹簧孔内安装弹簧(4),弹簧(4)的下端与静密封环连接套(24)接触。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现场更换密封件的耐高压水润滑舵系密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密封装置外壳(8)由两个密封半壳通过第五连接螺栓(28)哈夫连接。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现场更换密封件的耐高压水润滑舵系密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密封装置外壳(8)上连接堵头(9)。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现场更换密封件的耐高压水润滑舵系密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基座(14)内设有充气橡皮条(15),充气橡皮条(15)通过充气橡皮条压盖(16)压紧。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现场更换密封件的耐高压水润滑舵系密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基座(14)外侧安装充气接头(13),充气接头(13)后设有充气孔。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可现场更换密封件的耐高压水润滑舵系密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充气接头(13)通过充气孔与充气橡皮条(15)相连。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现场更换密封件的耐高压水润滑舵系密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动密封环(6)和动密封环连接块(20)之间设有第二 O型密封圈(10)、第三O型密封圈(11)和第六O型密封圈(22)。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现场更换密封件的耐高压水润滑舵系密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动密封环连接块(20)和动密封环支撑环(17)之间设有第五O型密封圈(19)。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现场更换密封件的耐高压水润滑舵系密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基座(14)和密封装置外壳(8)之间设有第四O型密封圈(12)。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现场更换密封件的耐高压水润滑舵系密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压盖(2)、中间压盖(3)、动密封环(6)、动密封环支撑环(17)、动密封环连接块(20)、静密封环(23)、静密封环连接套(24)各自采用两哈夫的连接方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现场更换密封件的耐高压水润滑舵系密封装置,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其主要包括上压盖、中间压盖、弹簧、动密封环、密封装置外壳、基座、动密封环支撑环、动密封环连接块、静密封环和静密封环连接套。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合理;由传统的径向密封方式改为轴向密封方式,密封效果更好;主要部件均采用了两哈夫的连接方式,更换比较方便,无需将舵杆整根拆卸,降低了维修成本;设置了充气橡皮条,保证上面主密封失效后可以临时密封从而可以对主密封进行更换;在静密封环上设置了弹簧,对动密封环与静密封环之间的磨损进行补偿,延长了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16J15/34GK102619983SQ20121010123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1日
发明者宋勇荣, 樊岩 申请人:无锡市东舟船舶附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