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增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07081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储能增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机械类领域的增力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储能增力装置。
技术背景 在生产中,各类机械的驱动均需要对应功率的电机,才能使机械正常运转。在实际生产中,有时会出现与机械相匹配的电机发生故障需要检修好之后才能使用,在此过程中为了不影响生产的持续进行,需要其它功率的电机来驱动该机械。由于电机与机械不匹配,为了防止烧坏机械,因此采用比原有电机功率小的电机来暂时替代,此时就会出现机械运转不良或者是根本驱动不了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小功率电机不能驱动大功率机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能增力装置,通过该装置即可实现小功率电机驱动大功率机械。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储能增力装置,主要由储能单元、输出轴、传动齿轮组、启动飞轮和动力输入轴组成,所述的启动飞轮设置在动力输入轴上,动力输入轴通过传动齿轮组将动力传动给储能单元,储能单元的主体由依次设置在转动轴上并同轴转动的多个储能飞轮构成,储能飞轮通过其轮缘上设置的齿槽与输出轴上的齿圈相哨合;所述的储能单元上的依次设有的储能飞轮相互之间设有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为轴承座,其作用是防止储能飞轮在转动时引起的转动轴的振动;所述的储能单元可以是一组或多组,当有多组储能单元时,所有储能单元绕输出轴对称设置,且每组储能单元上的储能飞轮均与输出轴相啮合,储能单元优选的数目为4组,此时,4组储能单元绕输出轴中心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中,也可在动力输入轴与传动齿轮组之间加设离合器,以便于实时操控。本实用新型的启动飞轮的作用是将通过动力输入轴输入的小功率转动初步积累为飞轮转动的惯性和动能,然后再驱动储能单元;储能单元将输入的能量进一步集聚,然后集中输出,起到了放大功率的作用,由于在此过程中,一直有小功率能量输入,因此使得整个装置中所有的飞轮始终处于高速转动状态,保证了能量输出的稳定性。由于储能单元的储能飞轮具备一定的重量,因此单个储能单元内储能飞轮的数量和重量间接决定了输入功率的最小值,若小于此功率,则不能带动储能单元转动,进而不能完成能量的集聚,此时,可相应的减少储能飞轮的数量;同时,储能单元的数目也对此最小功率起到了限定作用。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飞轮将输入的小功率能量初步积累,使其增大到可以带动储能单元,然后储能单元再将输入的能量积累并释放,起到了将小功率输入放大为大功率输出的功能,本装置可实现用小功率电机驱动大功率机械的目的。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四组储能单元时储能单元的分布示意图;附图标记1、储能单元,1-1、储能飞轮,1-2、转动轴,1-3、支撑装置,2、输出轴,3、传动齿轮组,4、离合器,5、启动飞轮,6、动力输入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储能增力装置,主要由储能单元I、输出轴2、传动齿轮组3、启动飞轮5和动力输入轴6组成,所述的启动飞轮5设置在动力输入轴6上,动力输入轴6依次通过离合器4和传动齿轮组3将动力传动给储能单元1,储能单元I的主体由依次设置在转动 轴1-2上并同轴转动的多个储能飞轮1-1构成,储能飞轮1-1通过其轮缘上设置的齿槽与输出轴I上的齿圈相哨合;储能单元I上的依次设有的储能飞轮1-1相互之间设有支撑装置1-3,支撑装置1-3为轴承座;储能单元I可以是一组或多组,当有多组储能单元时,所有储能单元绕输出轴2对称设置,且每组储能单元上的储能飞轮均与输出轴2相啮合,储能单元优选的数目为四组,此时,四组储能单元绕输出轴2中心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小功率动力源通过动力输入轴6先带动启动飞轮5转动,启动飞轮5在外接动力源的作用下慢慢加速,直至以恒定的速度高速转动,此时,通过离合器4和传动齿轮组3将储能单元I与启动飞轮5连通,由于启动飞轮5高速转动,从而带动储能单元I上的所有储能飞轮1-1均开始转动,在此过程中,由于外接动力源一直提供动力,因此启动飞轮5的转速不会下降,可持续驱动动储能单元I上的所有储能飞轮1-1加速,直至所有储能飞轮1-1的速度达到恒定,由于储能飞轮1-1和输出轴2啮合,因此储能飞轮1-1带动输出轴2高速转动,此时再将所要驱动的大功率机械的动力输入端与本实用新型的输出轴2联接,即可实现小功率动力驱动大功率机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在设计时,根据设计的储能单元I数量以及每组储能单元I内储能飞轮1-1的数目和重量,可以通过计算和实践得出其最小的驱动功率和输出的功率,这两个功率数值可根据实际需要来改变储能单元I数量或者单组储能单元I内储能飞轮1-1的数
量和重量来调整。
权利要求1.一种储能增力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储能单元(I)、输出轴(2)、传动齿轮组(3)、启动飞轮(5)和动力输入轴(6 )组成,所述的启动飞轮(5)设置在动力输入轴(6)上,动力输入轴(6)的一端通过传动齿轮组(3)将动力传动给储能单元(I),储能单元(I)的主体由依次设置在转动轴(1-2)上并同轴转动的多个储能飞轮(1-1)构成,储能飞轮(1-1)通过其轮缘上设置的齿槽与输出轴(I)上的齿圈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储能增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元(I)上依次设有的储能飞轮(1-1)相互之间设有支撑装置(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能增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1-3)为轴承座。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储能增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元(I)为多组,且每组储能单元上的储能飞轮均与输出轴(2)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储能增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组储能单元绕输出轴(2 )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储能增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能单元(I)的数目为4组,且绕输出轴(2)中心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储能增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输入轴(6)与传动齿轮组(3 )之间设有离合器(4 )。
专利摘要一种储能增力装置,主要由储能单元、输出轴、传动齿轮组、启动飞轮和动力输入轴组成,启动飞轮设置在动力输入轴上,动力输入轴通过传动齿轮组将动力传动给储能单元,储能单元的主体由依次设置在转动轴上并同轴转动的多个储能飞轮构成,储能飞轮通过其轮缘上设置的齿槽与输出轴上的齿圈相啮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飞轮将输入的小功率能量初步积累,使其增大到可以带动储能单元,然后储能单元再将输入的能量积累并释放,起到了将小功率输入放大为大功率输出的功能,本装置可实现用小功率电机驱动大功率机械的目的。
文档编号F16H33/10GK202756558SQ20122029490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1日
发明者袁兴立, 辛慧榕, 梁宇先 申请人:袁兴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