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7415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管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管材例如热缩管等管材的管材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业界对热缩管等管体进行辐照改性以提高其物理和化学性能。在对管体进行辐照时,每当一盘管体即将辐照完毕,将该管体与另一盘即将接续的管体进行连接,以便实现无间断连续辐照。而目前采用人工以手工缠绕胶带的方式将两管体绑定连接在一起。然而,上述人工以手工缠绕胶带绑定连接的方式不仅容易造成手酸等现象,而且耗费的时间长,降低了辐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热缩管等管材的管材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管材连接器包括至少两组卡紧机构,每组卡紧机构包括一挡部、一固定部、一转动卡紧件、一弹性件、一转轴和一连接部。挡部与固定部通过连接部连接在一起,挡部与固定部之间具有插接空间。转动卡紧件、弹性件与转轴设置于插接空间内。转动卡紧件与转轴连接。转动卡紧件藉由弹性件弹力向挡部内倾斜并抵顶于挡部上。至少一组卡紧机构与其他卡紧机构的插接空间的开口相背离。优选地,所述转动卡紧件上设置有手动件。优选地,所述每组卡紧机构包括一按压件,按压件包括一按压帽、一活动轴以及一与活动轴连接的联动部,挡部中部开有设有一贯穿孔,活动轴一端与按压帽连接,活动轴另一端可活动地穿过贯穿孔与联动部的一端连接,联动部的另一端设置于转动卡紧件上。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扭转弹簧,该扭转弹簧设置于转轴上,该扭转弹簧的一端脚设置于所述插接空间的固定部上,扭转弹簧的另一端脚设置于所述转动卡紧件上使所述转动卡紧件抵顶于所述挡部上。当然,两弹性件也可为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一端设置于所述插接空间的固定部上,该压缩弹簧一端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转动卡紧件上使所述转动卡紧件抵顶于所述挡部上。优选地,所述转动卡紧件为转动卡紧板,转动卡紧板的自由端优选具有卡齿。优选地,所述转动卡紧件为偏心轮,该偏心轮的旋转中心轴较该偏心轮的物理中心轴距离所述插接空间的开口近。偏心轮的轮缘优选设置有轮齿。优选地,所述卡紧机构具有4组,其中2组卡紧机构与另外2组卡紧机构的插接空间的开口彼此相背离。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的转动卡紧件藉由弹性件弹力向挡部内倾斜并抵顶于挡部上,在连接管材时,首先将两管材的两连接端斜向切去一部分形成连接片,将两连接片分别推动旋转卡紧件旋转而挤入挡部与旋转卡紧件之间,在弹性件弹性力作用下紧固于旋转卡件与挡部之间,当释放两管材的连接时,对手动件或按压件施加使转动卡紧件脱离挡部的力,旋转卡紧件逐渐远离挡部直至有足够的空隙,从而将管材连接片取出,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与人工以手工缠绕胶带绑定连接两管材的方式相比,不仅不会造成手酸等现象,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时间短、效率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管材连接器之管材固定于管材连接器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管材连接器之管材固定于管材连接器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管材连接器之管材固定于管材连接器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第五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第六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管材连接器之管材固定于管材连接器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11为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第七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第八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第九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第十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挡部10 插接空间11贯穿孔12 固定部 20转动卡紧件30 卡齿 31转轴40 分隔部 50手动件60 连接片 70按压件80/80’ 联动部 81活动轴82 按压帽 83弹性カF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为便于说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面向纸质方面为向前。请參阅图1和图2,其掲示了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两组卡紧机构100,每组卡紧机构包括ー挡部10、一固定部20、ー转动卡紧件30、ー弹性件、ー转轴40和一分隔部50。在本实施例中,挡部10和固定部20均呈长板状,挡部10和固定部20上下平行设置且二者之间形成一空间。挡部10和固定部20的前边缘分别对应延伸连接在一起形成如侧板(图中未不)。挡部10和固定部20的后边缘分别对应延伸连接在一起形成后侧板(图中未示)。挡部10和固定部20的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分隔部50,分隔部50将空间分隔成两插接空间11。在本实施例中,挡部10和固定部20之间的连接部可为前侧板、后侧板和/或分隔部50。转轴40前后设置于插接空间11的前、后两侧板上或固定部20上。在本实施例中,转动卡紧件30为转动卡紧板,转动卡紧件30 —端与转轴40连接,另一端向挡部10内倾斜并藉由弾性件弾力作用抵顶于挡部10上,转动卡紧件30能在弾性件弾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以转轴40为轴旋转。弾性件可为扭转弹簧,该扭转弹簧设置于转轴40上,该扭转弹簧的一端脚设置于插接空间11的固定部20上,扭转弹簧的另一端脚设置于转动卡紧件30上使转动卡紧件30抵顶于挡部10上。当然,弾性件也可为压缩弹簧,当弾性件为压缩弹簧吋,该压缩弹簧一端设置于插接空间11的固定部20上,该压缩弹簧一端的另一端设置于转动卡紧件30上使转动卡紧件30抵顶于挡部10上。在本实施例中,分隔部50左侧的挡部10、固定部20、转动卡紧件30、弹性件、转轴40与分隔部50 —起形成ー组卡紧机构,分隔部50右侧的挡部10、固定部20、转动卡紧件30、弾性件、转轴40与分隔部50 —起形成另ー组卡紧机构,两组卡紧机构的插接空间11的开ロ相背离。转动卡紧件30上设置有手动件60,该手动件60延伸至前侧板或后侧板的外侧。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在应用时,首先将两管材例如两热缩管的两连接端斜向切去一部分最好形成片状作为连接片70,将两连接片70分别贴近挡部10进入插接空间11直至推动旋转卡紧件30旋转而挤入挡部10与旋转卡紧件30的自由端之间,由于旋转卡紧件30旋转使弾性件弾性形变量増大,弾性件对旋转卡紧件30的弾性力増大进而使旋转卡紧件30对管材连接片70的作用力増大,使管材连接片70紧固于旋转卡件30与挡部10之间,从而完成两管材的连接。当释放两管材的连接时,对手动件60施加使转动卡紧件30脱离挡部10的力,对于左侧的卡紧机构使手动件60沿顺时针旋转,旋转卡紧件30自由端逐渐远离挡部10直至有足够的空隙,从而将管材连接片70从旋转卡紧件30取出。对于右侧的卡紧机构使手动件60沿逆时针旋转,旋转卡紧件30自由端逐渐远离挡部10直至有足够的空隙,从而将管材连接片取出。进ー步地,当转动卡紧件30为转动卡紧板吋,转动卡紧板的自由端具有卡齿(图中未示),该卡齿能够在管材连接片70处于挡部10与转动卡紧件30之间时在弹性件的弹性力对转动卡紧件30的作用刺入管材连接片70,这能使管材连接片70不易从管材连接器中脱落。请參阅图3和图4,其掲示了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ー实施例类似,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有4组卡紧机构,可看作是实施例一的两组卡紧机构的基础上新增两组卡紧机构,该新增的两种卡紧机构可看作为实施例ー的两组卡紧机构以固定部20为对称面的镜像。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在应用时,首先将两管材例如两热缩管的两连接端从中间切去一部分最好形成上下两部分呈片状以作为两连接片70,其中一管材的两连接片70从左端分别进入连接片70紧固于旋转卡件30与挡部10之间,另一管材的两连接片70从右端分别进入连接片70紧固于旋转卡件30与挡部10之间,这使得两管材分别通过两连接片70连接于管体连接器,增加了牢固性。请参阅图5,其揭示了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设置有按压件80,同时取消手动件。按压件80包括一按压帽81、一活动轴82和两联动部83。挡部10中部开有设有贯穿孔12。按压帽81 —端与活动轴82 —端,活动轴82另一端可活动地穿过贯穿孔12与两联动部83的一端连接,两联动部83另一端分别设置于相应转动卡紧件30的自由端。向按压件80的按压帽81施加按压力,活动轴82向内移动带动联动部83向内移动,联动部83带动转动卡紧件30自由端逐渐远离挡部10直至有足够的空隙,从而将管材连接片从旋转卡紧件30取出。请参阅图6和图7,其揭示了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的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类似,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有4组卡紧机构,可看作是实施例三的两组卡紧机构的基础上新增两组卡紧机构,该新增的两种卡紧机构可看作为实施例三的两组卡紧机构以固定部20为对称面的镜像。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在应用时,首先将两管材例如两热缩管的两连接端从中间切去一部分最好形成上下两部分呈片状以作为两连接片70,其中一管材的两连接片70从左端分别进入连接片70紧固于旋转卡件30与挡部10之间,另一管材的两连接片70从右端分别进入连接片70紧固于旋转卡件30与挡部10之间,这使得两管材分别通过两连接片70连接于管体连接器,增加了牢固性。请参阅图8,其揭示了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的第五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类似,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设置有两按压件80’,每一按压件80’包括一按压帽81、一活动轴82以及一联动部83。挡部10中部开有设有两贯穿孔12。按压帽81 —端与活动轴82一端,活动轴82另一端可活动地穿过贯穿孔12与联动部83的一端连接,联动部83另一端设置于转动卡紧件30的自由端。向按压件80’的按压帽81施加按压力,活动轴82向内移动带动联动部83向内移动,联动部83带动转动卡紧件30自由端逐渐远离挡部10直至有足够的空隙,从而将管材连接片从旋转卡紧件30取出。本实施例设置有两按压件80’,每一按压件80’能够对一个管材实现取出操作,而不是同时对两个管材进行取出操作。请参阅图9和图10,其揭示了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的第六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类似,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有4组卡紧机构,可看作是实施例五的两组卡紧机构的基础上新增两组卡紧机构,该新增的两种卡紧机构可看作为实施例五的两组卡紧机构以固定部20为对称面的镜像。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在应用时,首先将两管材例如两热缩管的两连接端从中间切去一部分最好形成上下两部分呈片状以作为两连接片70,其中一管材的两连接片70从左端分别进入连接片70紧固于旋转卡件30与挡部10之间,另一管材的两连接片70从右端分别进入连接片70紧固于旋转卡件30与挡部10之间,这使得两管材分别通过两连接片70连接于管体连接器,增加了牢固性。请参阅图11,其揭示了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的第七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其区别在于转动卡紧件30为偏心轮,偏心轮设置于转轴40上,转轴40距离固定部20具有一定距离,以给予偏心轮足够的旋转空间。偏心轮的旋转中心轴(在实施例指转轴40)较偏心轮的物理中心轴距离插接空间11的开口近。偏心轮在弹性件弹性力F作用下抵靠于挡部10上。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在应用时,首先将两管材例如两热缩管的两连接端斜向切去一部分最好形成片状作为连接片,将两连接片分别贴近挡部10进入插接空间11直至推动偏心轮旋转而挤入挡部10与偏心轮之间,由于偏心轮旋转使弾性件弾性形变量増大,弹性件对偏心轮的弹性力増大进而使偏心轮对管材连接片的作用力増大,使管材连接片紧固于偏心轮与挡部10之间,从而完成两管材的连接。当释放两管材的连接时,对手动件60施加使转动卡紧件30脱离挡部10的力,对于左侧的卡紧机构使手动件60沿顺时针旋转,偏心轮逐渐远离挡部10直至有足够的空隙,从而将管材连接片从偏心轮取出。对于右侧的卡紧机构使手动件60沿逆时针旋转,偏心轮逐渐远离挡部10直至有足够的空隙,从而将管材连接片取出。进ー步地,偏心轮的轮缘具有卡齿31,该卡齿31能够在管材连接片处于挡部10与偏心轮之间时在弹性件的弾性カ对偏心轮30的作用下刺入管材连接片,这能使管材连接片不易从管材连接器中脱落。请參阅图12,其掲示了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的第八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七实施例类似,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有4组卡紧机构,可看作是实施例七的两组卡紧机构的基础上新增两组卡紧机构,该新增的两种卡紧机构可看作为实施例七的两组卡紧机构以固定部20为对称面的镜像。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在应用时,首先将两管材例如两热缩管的两连接端从中间切去一部分最好形成上下两部分呈片状以作为两连接片,其中一管材的两连接片从左端分别进入连接片紧固于偏心轮与挡部之间,另一管材的两连接片从右端分别进入连接片紧固于偏心轮与挡部10之间,这使得两管材分别通过两连接片连接于管体连接器,増加了牢固性。请參阅图13,其掲示了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的第九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七实施例类似,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设置有两按压件80’且同时取消设置手动件,每ー按压件80’包括一按压帽81、一活动轴82以及ー联动部83。挡部10中部开有设有两贯穿孔12。按压帽81 —端与活动轴82 —端,活动轴82另一端可活动地穿过贯穿孔12与联动部83的一端连接,联动部83另一端设置于转动卡紧件30的自由端。向按压件80’的按压帽81施加按压力,活动轴82向内移动带动联动部83向内移动,联动部83带动转动卡紧件30自由端逐渐远离挡部10直至有足够的空隙,从而将管材连接片从旋转卡紧件30取出。请參阅图14,其掲示了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的第十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九实施例类似,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有4组卡紧机构,可看作是实施例八的两组卡紧机构的基础上新增两组卡紧机构,该新增的两种卡紧机构可看作为实施例八的两组卡紧机构以固定部20为对称面的镜像。其中,左边2组卡紧机构与右边2组卡紧机构的插接空间11的开ロ彼此相背离。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在应用时,首先将两管材例如两热缩管的两连接端从中间切去一部分最好形成上下两部分呈片状以作为两连接片,其中一管材的两连接片从左端分别进入连接片紧固于旋转卡件30与挡部10之间,另一管材的两连接片从右端分别进入连接片紧固于旋转卡件30与挡部10之间,这使得两管材分别通过两连接片连接于管体连接器,増加了牢固性。[0064]当释放两管材的连接时,同时按压左侧的两按压件80’能够将左侧的管材连接片从管材连接器内取出,同时按压右侧的两按压件80’能够将右侧的管材连接片从管材连接器内取出,易于操作、方便使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管材连接器的转动卡紧件30藉由弹性件弹力向挡部10内倾斜并抵顶于挡部10上,在连接管材时,首先将两管材例如两热缩管的两连接端斜向切去一部分形成连接片70,将两连接片70分别推动旋转卡紧件30旋转而挤入挡部10与旋转卡紧件30之间,在弹性件弹性力作用下紧固于旋转卡件30与挡部10之间,当释放两管材的连接时,对手动件60或按压件80/80’施加使转动卡紧件30脱离挡部10的力,使旋转卡紧件30逐渐远离挡部10直至有足够的空隙,从而将管材连接片70取出,与人工以手工缠绕胶带绑定连接两管材的方式相比,不仅不会造成手酸等现象,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时间短、效率高。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还可据此做出多种变化,但任何与本实用新型等同或相类似的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管材连接器,包括至少两组卡紧机构,每组卡紧机构包括一挡部、一固定部、一转动卡紧件、一弹性件、一转轴和一连接部,挡部与固定部通过连接部连接在一起,挡部与固定部之间具有插接空间,转动卡紧件、弹性件与转轴设置于插接空间内,转动卡紧件与转轴连接,转动卡紧件藉由弹性件弹力向挡部内倾斜并抵顶于挡部上,至少一组卡紧机构与其他卡紧机构的插接空间的开口相背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卡紧件上设置有手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卡紧机构包括一按压件,按压件包括一按压帽、一活动轴以及一与活动轴连接的联动部,所述挡部中部开有设有一贯穿孔,活动轴一端与按压帽连接,活动轴另一端可活动地穿过贯穿孔与联动部的一端连接, 联动部另一端设置于所述转动卡紧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扭转弹簧,该扭转弹簧设置于转轴上,该扭转弹簧的一端脚设置于所述插接空间的固定部上,扭转弹簧的另一端脚设置于所述转动卡紧件上使所述转动卡紧件抵顶于所述挡部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弹性件为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一端设置于所述插接空间的固定部上,该压缩弹簧一端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转动卡紧件上使所述转动卡紧件抵顶于所述挡部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卡紧件为转动卡紧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卡紧件为转动卡紧板的自由端具有卡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卡紧件为偏心轮,该偏心轮的旋转中心轴较该偏心轮的物理中心轴距离所述插接空间的开口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的轮缘设置有轮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机构具有4组,其中2组卡紧机构与另外2组卡紧机构的插接空间的开口彼此相背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管材连接器,包括至少两组卡紧机构,每组卡紧机构包括挡部、固定部、转动卡紧件、弹性件、转轴和连接部,挡部与固定部通过连接部连接在一起,挡部与固定部之间具有插接空间,转动卡紧件、弹性件与转轴设置于插接空间内,转动卡紧件与转轴连接,藉由弹性件弹力向挡部内倾斜并抵顶于挡部上,至少一组卡紧机构与其他卡紧机构的插接空间的开口相背离。在连接管材时,将两管材的两连接端斜向切去一部分形成连接片,两连接片分别挤入挡部与旋转卡紧件之间并在弹性件弹性力作用下固定,当释放两管材的连接时,对手动件或按压件施加使转动卡紧件脱离挡部的力而将管材连接片取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
文档编号F16B7/08GK202867450SQ20122047636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8日
发明者周和平 申请人: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