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51780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的间隙自调机构,特别是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
背景技术
现代商用车的制动器的鼓式和盘式两大类型,它们各有千秋,但随着商用车车速的不断提高,近年来采用盘式制动器的商用车日益增多,尤其是中高级商用车,一般都采用了盘式制动器。汽车制动简单来讲,就是利用摩擦将动能转换成热能,使汽车失去动能而停止下来。因此,散热对制动系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制动系统经常处于高温状态,就会阻碍能量的转换过程,造成制动性能下降。越是跑得快的汽车,制动起来所产生的热量越大,对制动性能的影响也越大。解决好散热问题,对提高汽车的制动性能也就起了事倍功半的作用。所以,现代商用车的车轮除了使用铝合金车圈来降低运行温度外,还倾向于采用散热性能较好的盘式制动器。相对于鼓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在输出制动力矩相同的情况下,尺寸和质量一般较小;制动盘沿厚度方向的热膨胀量极小,不会象制动鼓的热膨胀那样使制动器间隙明显增加而导致制动踏板行程过大;较容易实现间隙自动调整,其他保养修理作业也较简便。盘式制动器包括制动块组件、动力单元、制动块组件驱动机构和间隙自调机构,制动块组件驱动机构包括分别和动力单元与制动块组件相连的推杆。间隙自调机构中又包括两根分别螺接在两根推杆上的螺管,螺管的外侧面具有环齿,该间隙自调机构还包括一根拨销,拨销和盘式制动器的动力单元相连。如专利(CN201013811Y)所公开的一种气压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自动调整机构,包括一根主动轴,主动轴的一端通过滚针轴承连接定位座,通过轴承联接分离轴,分离轴通过单向转动的轴承联接间隙定位座,在定位座与间隙定位座之间设有锥形压簧,定位座和制动器的钳体相连,主动轴的另一端联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置于分离座内,并与分离座间设有弹簧,分离座外联制动螺杆。该装置能够实现间隙的自动调整,但该装置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当分离轴和分离座之间的扭矩过大时容易引起两者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当受到的反作用力矩过大时能够自我保护的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主轴和依次套接主轴上的内衬套和传动齿轮,所述的内衬套与所述的传动齿轮为联动关系,且当内衬套和传动齿轮之间的扭矩过大时两者能够相互打滑,所述的内衬套的外侧套设有调整套,所述的调整套和内衬套之间设有单向离合器;所述的传动齿轮和主轴之间通过平键进行周向定位,所述的传动齿轮能够沿着平键在主轴上作轴向的滑动。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汽车的汽车盘式制动器中的间隙自调机构包括两根分别螺接在两根推杆上的螺管,螺管的外侧面具有环齿,该间隙自调机构还包括一根拨销,拨销和盘式制动器的动力单元相连。本调整器设置在两根螺管之间,传动齿轮和螺管外侧的环齿相啮合,调整器开始工作时,动力单元带动拨销,拨销带动调整套正向转动,调整套通过单向离合器带动内衬套同步正向转动,内衬套通过联动关系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带动环齿转动,环齿带动螺管转动,螺管通过螺纹连接关系带动推杆沿其轴向向前移动,推杆推动制动块组件贴靠在制动盘上。当制动过程结束后,调整器需要复位,动力单元带动拨销反转,拨销带动调整套反向转动,由于单向离合器的单向转动的特性,当调整套反向转动时,调整套和内衬套之间空转,拨销带动调整套转动直至将调整套回复至初始状态。本装置内衬套和传动齿轮之间设置为联动关系,当内衬套和传动齿轮之间的扭矩过大时两者能够相互打滑,从而保证内衬套和传动齿轮之间不会相互咬死,使本调整器具有自我保护功能,提高了本调整器的稳定性。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中,所述的传动齿轮内端面和内衬套外端面相抵靠,且当所述的内衬套转动时能够利用两端面之间的摩擦力来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和内衬套之间采用端面摩擦来传动扭矩,当内衬套和传动齿轮之间的扭矩过大时两者能够相互打滑。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中,所述的传动齿轮和内衬套之间的接触为锥面接触。锥面接触相对于平面接触来说方向性和稳定性更好。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中,所述的传动齿轮的外端面开设有一个侧面呈锥面的凹槽,所述的内衬套的前端的外侧面呈圆锥状,所述的内衬套的前端插接在凹槽内,所述的凹槽的口径和内衬套的前端相匹配。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中,所述的传动齿轮和主轴之间设有能使该传动齿轮产生向内衬套侧移动趋势的弹性定位机构,所述的弹性定位机构包括螺接在主轴上的且位于传动齿轮内端的防松螺母,所述的防松螺母和传动齿轮之间设有预紧弹簧。预紧弹簧的弹力使传动齿轮的内端面贴靠在内衬套的外端面上,使两者在接触的端面上产生一定的预紧摩擦力。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中,所述的传动齿轮的内端面上具有一个环形的凸缘,所述的预紧弹簧的一端顶靠在防松螺母上,该预紧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在传动齿轮的内端面上且位于所述的凸缘内。凸缘对预紧弹簧起到径向定位的作用。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中,所述的预紧弹簧和防松螺母之间设有垫圈。垫圈使预紧弹簧的一端和放松螺母之间由原来的线接触变为现在的面接触。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中,传动齿轮和主轴之间周向同步转动,轴向两者能够相互滑动。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中,所述的调整套的外端面具有凹口,所述的凹口能够和间隙自调机构中的拨销相配合。当拨销在动力单元的作用下卡接在凹口内时,动力单元能够通过拨销带动调整套转动。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中,所述的主轴的内端部具有一个轴肩,所述的单向离合器和轴肩之间设有推力轴承。推力轴承的作用在于通过单向离合器给内衬套提供一个反向的作用力,使内衬套的端面抵靠在传动齿轮上。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中,所述的内衬套的内端面具有挡沿,所述的调整套的内端面抵靠在所述的挡沿上。调整套通过挡沿来进行轴向的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内衬套和传动齿轮之间设置为联动关系,当内衬套和传动齿轮之间的扭矩过大时两者能够相互打滑,从而保证内衬套和传动齿轮之间不会相互咬死,使本调整器具有自我保护功能,提高了本调整器的稳定性。锥面接触相对于平面接触来说方向性和稳定性更好。预紧弹簧的弹力使传动齿轮的内端面贴靠在内衬套的外端面上,使两者在接触的端面上产生一定的预紧摩擦力。


图1是本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2是本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中,1、主轴;la、轴肩;2、内衬套;2a、挡沿;3、传动齿轮;4、调整套;5、单向离合器;6、凹槽;7、防松螺母;8、预紧弹簧;9、凸缘;10、垫圈;11、凹口 ;12、拨销;13、推力轴承。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汽车的汽车盘式制动器中的间隙自调机构包括两根分别螺接在两根推杆上的螺管,螺管的外侧面具有环齿,该间隙自调机构还包括一根拨销12,拨销12和盘式制动器的动力单元相连。如图1和图2所示,本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包括一根主轴I和依次套接主轴I上的内衬套2和传动齿轮3,内衬套2与传动齿轮3为联动关系,传动齿轮3内端面和内衬套2外端面相抵靠,且当内衬套2转动时能够利用两端面之间的摩擦力来带动传动齿轮3转动。传动齿轮3和内衬套2之间采用端面摩擦来传动扭矩,当内衬套2和传动齿轮3之间的扭矩过大时两者能够相互打滑。作为优选方案,传动齿轮3和内衬套2之间的接触为锥面接触。锥面接触相对于平面接触来说方向性和稳定性更好。具体来说,传动齿轮3的外端面开设有一个侧面呈锥面的凹槽6,内衬套2的前端的外侧面呈圆锥状,内衬套2的前端插接在凹槽6内,凹槽6的口径和内衬套2的前端相匹配。传动齿轮3和主轴I之间通过平键进行周向定位,传动齿轮3能够沿着平键在主轴I上作轴向的滑动。传动齿轮3和主轴I之间周向同步转动,轴向两者能够相互滑动。内衬套2的外侧套设有调整套4,调整套4和内衬套2之间设有单向离合器5。调整套4的外端面具有凹口 11,凹口 11能够和间隙自调机构中的拨销12相配合。当拨销12在动力单元的作用下卡接在凹口 11内时,动力单元能够通过拨销12带动调整套4转动。主轴I的内端部具有一个轴肩la,单向离合器5和轴肩Ia之间设有推力轴承13。推力轴承13的作用在于通过单向离合器5给内衬套2提供一个反向的作用力,使内衬套2的端面抵靠在传动齿轮3上。内衬套2的内端面具有挡沿2a,调整套4的内端面抵靠在挡沿2a上。调整套4通过挡沿2a来进行轴向的定位。传动齿轮3和主轴I之间设有能使该传动齿轮3产生向内衬套2侧移动趋势的弹性定位机构,弹性定位机构包括螺接在主轴I上的且位于传动齿轮3内端的防松螺母7,防松螺母7和传动齿轮3之间设有预紧弹簧8。预紧弹簧8的弹力使传动齿轮3的内端面贴靠在内衬套2的外端面上,使两者在接触的端面上产生一定的预紧摩擦力。传动齿轮3的内端面上具有一个环形的凸缘9,预紧弹簧8的一端顶靠在防松螺母7上,该预紧弹簧8的另一端抵靠在传动齿轮3的内端面上且位于凸缘9内。凸缘9对预紧弹簧8起到径向定位的作用。预紧弹簧8和防松螺母7之间设有垫圈10。垫圈10使预紧弹簧8的一端和放松螺母之间由原来的线接触变为现在的面接触。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汽车的汽车盘式制动器中的间隙自调机构包括两根分别螺接在两根推杆上的螺管,螺管的外侧面具有环齿,该间隙自调机构还包括一根拨销12,拨销12和盘式制动器的动力单元相连。本调整器设置在两根螺管之间,传动齿轮3和螺管外侧的环齿相啮合,调整器开始工作时,动力单元带动拨销12,拨销12带动调整套4正向转动,调整套4通过单向离合器5带动内衬套2同步正向转动,内衬套2通过联动关系带动传动齿轮3转动,传动齿轮3带动环齿转动,环齿带动螺管转动,螺管通过螺纹连接关系带动推杆沿其轴向向前移动,推杆推动制动块组件贴靠在制动盘上。当制动过程结束后,调整器需要复位,动力单元带动拨销12反转,拨销12带动调整套4反向转动,由于单向离合器5的单向转动的特性,当调整套4反向转动时,调整套4和内衬套2之间空转,拨销12带动调整套4转动直至将调整套4回复至初始状态。本装置内衬套2和传动齿轮3之间设置为联动关系,当内衬套2和传动齿轮3之间的扭矩过大时两者能够相互打滑,从而保证内衬套2和传动齿轮3之间不会相互咬死,使本调整器具有自我保护功能,提高了本调整器的稳定性。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主轴(I)和依次套接主轴(I)上的内衬套(2)和传动齿轮(3),所述的内衬套(2)与所述的传动齿轮(3)为联动关系,且当内衬套(2)和传动齿轮(3)之间的扭矩过大时两者能够相互打滑,所述的内衬套(2)的外侧套设有调整套(4),所述的调整套(4)和内衬套(2)之间设有单向离合器(5);所述的传动齿轮(3)和主轴⑴之间通过平键进行周向定位,所述的传动齿轮(3)能够沿着平键在主轴(I)上作轴向的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齿轮(3)内端面和内衬套(2)外端面相抵靠,且当所述的内衬套(2)转动时能够利用两端面之间的摩擦力来带动传动齿轮(3)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齿轮(3)和内衬套(2)之间的接触为锥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齿轮(3)的外端面开设有一个侧面呈锥面的凹槽(6),所述的内衬套(2)的前端的外侧面呈圆锥状,所述的内衬套(2)的前端插接在凹槽(6)内,所述的凹槽(6)的口径和内衬套(2)的前端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齿轮(3)和主轴(I)之间设有能使该传动齿轮(3)产生向内衬套(2)侧移动趋势的弹性定位机构,所述的弹性定位机构包括螺接在主轴(I)上的且位于传动齿轮(3)内端的防松螺母(7),所述的防松螺母(7)和传动齿轮(3)之间设有预紧弹簧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齿轮(3)的内端面上具有一个环形的凸缘(9),所述的预紧弹簧(8)的一端顶靠在防松螺母(7)上,该预紧弹簧(8)的另一端抵靠在传动齿轮(3)的内端面上且位于所述的凸缘(9)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紧弹簧(8)和防松螺母(7)之间设有垫圈(1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套⑷的外端面具有凹口(11),所述的凹口(11)能够和间隙自调机构中的拨销(12)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I)的内端部具有一个轴肩(Ia),所述的单向离合器(5)和轴肩(Ia)之间设有推力轴承(13),所述的内衬套(2)的内端面具有挡沿(2a),所述的调整套(4)的内端面抵靠在所述的挡沿(2a)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技术中存在的当分离轴和分离座之间的扭矩过大时容易引起两者的损坏等技术问题。本调整器包括一根主轴和依次套接主轴上的内衬套和传动齿轮,内衬套与传动齿轮为联动关系,且当内衬套和传动齿轮之间的扭矩过大时两者能够相互打滑,内衬套的外侧套设有调整套,调整套和内衬套之间设有单向离合器;传动齿轮和主轴之间通过平键进行周向定位,传动齿轮能够沿着平键在主轴上作轴向的滑动。本装置内衬套和传动齿轮之间设置为联动关系,当内衬套和传动齿轮之间的扭矩过大时两者能够相互打滑,使本调整器具有自我保护功能,提高了本调整器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F16D65/52GK103115094SQ20131006907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6日
发明者肖水波, 李厚情, 周欢齐 申请人:隆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