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63421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阀,其中,阀机构(24)构成作为阀的一个实例的电磁阀(10),包括阀塞(58),该阀塞(58)在螺线管单元(22)的励磁作用在轴向上移动,并且配备有柔性隔片(60),该柔性隔片(60)布置在阀体(16)和环形槽(78)之间,该环形槽(78)形成在该阀塞(58)的外周表面上。该隔片(60)是能够随着该阀塞(58)的移动而变形的并且包括在它的内边缘部分(88)上的第一至第三突起(92、94、96)。此外,该第一至第三突起(92、94、96)能够分别与该环形槽(78)的内周表面(80),第一壁表面(82)和第二壁表面(84)抵靠。此外,该内边缘部分(88)插入该环形槽(78)的内部同时能够在该阀塞(58)的移动方向上轻微地移动。
【专利说明】阀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阀,该阀包括阀塞,该阀塞在压力流体或者电流的供应下移动,用于通过打开和闭合阀塞的操作来切换流体通道的连通状态。
【背景技术】
[0002]迄今为止,阀已经被用于通过将压力流体供应给致动器或者将压缩空气排出至大气来控制压力流体的流经状态。
[0003]这种阀,例如公开在日本开平专利公报N0.2006—083879中,配备有本体、阀塞和螺线管单元,该本体内具有流体流经的流体通道,该阀塞布置成用于在该本体的内部移动,该螺线管单元连接到本体并且具有在电流的供应下励磁的线圈。通过给螺线管单元通电产生磁力,从而阀塞通过可移动铁心的移动而被打开。另外,隔片布置在螺线管单元和本体之间。该隔片的内周侧插入轴部的环形槽内,该轴部被连接到阀塞,然而该隔片的外周侧夹在本体和螺线管单元之间,以防止螺线管单元和本体的内部之间的压力流体发生渗漏,流体流经该本体。

【发明内容】

[0004]通常,与上述类型的阀一起使用的隔片由例如橡胶等的弹性材料形成,该隔片能够随着阀塞的移动而弹性变形。然而,伴随它的移动,由于隔片的内周侧与阀塞整体地移动,所以在隔片的内周侧上产生负载,并且由于这种负载的反复产生,隔片的工作部分开始出现裂纹,这样导致隔片的耐用性下降。此外,在阀塞的移动下,由于隔片在经受一定量的变形的同时发生移动,所以阀塞很难以高速被操作从而实现打开和闭合阀塞的操作。另外,与阀塞独立移动的情况相比,需要较大的驱动力,这会导致螺线管单元中的电力消耗的增加。
[000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阀,在该阀中隔片的耐用性可以被改进,同时能够使得打开和闭合阀塞的操作以高速被执行,同时减少电力消耗或者被用来操作阀的工作流体的压力。
[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阀,该阀包含:
[0007]阀体,该阀体具有端口,压力流体被供应至该端口并且被从该端口排出;
[0008]阀塞,该阀塞可移动地布置在该阀体的内部,用于切换该端口的连通状态;
[0009]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连接至该阀体,并且在将电流或工作流体供应给该驱动单元时沿着轴向移动该阀塞;
[0010]柔性隔片,该柔性隔片以片状物的形式布置在该阀塞和该阀体之间;和
[0011]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用于保持该隔片以便该隔片能够相对于该阀塞移动。
[0012]根据本发明,在具有驱动单元的阀中设置有片状物形式的柔性隔片,该柔性隔片布置在阀塞和阀体之间,从而该隔片被保持构件保持,同时允许该隔片相对于该阀塞移动,该驱动单元通过工作流体的供应或者通过电流弓I起阀塞的移动。[0013]相应地,当阀塞在驱动单元的驱动动作下被打开和闭合,该隔片能够通过保持构件的操作相对于该阀塞移动。因此,相比于该隔片相对于该阀塞被整体固定的情况,可以减少由于阀塞的移动而产生在阀塞附近的压力。因此,可以减轻施加在隔片上的负载并且可以提高隔片的耐用性。此外,由于当阀塞被操作时,保持构件能够使隔片移动,隔片的运转阻力(即移动阻力)减少,所以阀塞与隔片一起移动时阀塞的驱动负载可以减少并且耐用性可以得到提高,阀塞可以以高速被打开和闭合,可以抑制当驱动单元由电流驱动时的电力消耗,或者抑制如果驱动单元由工作流体驱动的工作压力。
[0014]通过下面的说明,并结合以示意性实例的方式显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时,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变得更加地清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作为阀的一个实例的电磁阀的总体竖直截面图;
[0016]图2是图1中的电磁阀的分解立体图;
[0017]图3是显示图1的电磁阀中的阀塞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0018]图4是显示图3的电磁阀的阀打开状态的放大截面图;
[0019]图5A是显示在图3的状态下的隔片的内边缘部分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0020]图5B是显示在图4的状态下的隔片的内边缘部分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0021 ] 图6A和6B分别是采用了根据修改例的隔片的电磁阀的放大截面图;和
[0022]图7是空气驱动阀的总体竖直截面图,该空气驱动阀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阀的一个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和2所示,电磁阀10包括阀体16、螺线管单元22和阀机构24,该阀体16具有第一和第二端口 12、14,压力流体被供应到该第一和第二端口 12、14并且从该第一和第二端口 12、14排出,该螺线管单元22包括壳体20并且通过间隔部18布置在阀体16的一端,该阀机构24用于在螺线管单元22的激励作用下,相互切换第一和第二端口 12、14之间的连通状态。
[0024]阀体16形成U型形状的横截面,在阀体16的一端侧打开,朝向外部打开的第一和第二端口 12、14设置在阀体16的一侧表面。第一端口 12通过配管等等连接至图中未示意的压力流体供应源,并且压力流体例如液体被供应给第一端口 12。第二端口通过图中未示意的配管等等连接到另一个装置。
[0025]此外,连通腔室30和容纳腔室32大致地形成在阀体16的中心。连通腔室30与第一和第二连通通道26、28连通。容纳腔室32与连通腔室30连通,阀机构24容纳在该容纳腔室中。
[0026]此外,第一端口 12通过第一连通通道26连接到连通腔室30的侧表面,第一连通通道26在从该侧表面垂直于阀体16的轴线延伸之后,在阀体的大致的中心部分以直角弯曲。另一方面,第二端口 14通过第二连通通道28连接到连通腔室30的底表面,该第二连通通道28从该侧表面垂直于阀体16的轴线延伸。[0027]容纳腔室32包括第一阶梯部分34、第二阶梯部分36和第三阶梯部分38,该第一阶梯部分34在阀体16的一端侧(箭头A的方向)开口并且相对于连通腔室30在连通腔室30的一侧上的底部上在直径上扩张,该第二阶梯部分36相对于第一阶梯部分34在直径上扩张,该第三阶梯部分38相对于第二阶梯部分36在直径上扩张。第一阶梯部分34布置成最接近连通腔室30的一侧(箭头B的方向),并且第二阶梯部分36和第三阶梯部分38依次远离连通腔室30 (箭头A的方向)。
[0028]间隔部18安装在阀体16的一端上以便覆盖其的开口,并且螺线管单元(驱动单元)22通过间隔部18连接到该一端。螺线管单元22包括有底的筒状壳体20、线轴42、固定铁心44和可移动铁心46,该线轴42具有缠绕其上的线圈40并且布置在壳体20的内部,该固定铁心44固定至壳体20的一端,该可移动铁心46布置在线轴42的内侧并且沿着与固定铁心44分离的方向被推动。
[0029]线轴42包括设置在线轴42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上的一对凸缘48a、48b。凸缘48a,48b的直径在径向向外的方向上扩张。线圈40被缠绕和保持在线轴42上在凸缘48a、48b之间。
[0030]固定铁心44大致地形成柱状,例如由金属材料形成。固定铁心44插入线轴42的内部并且具有形成在它的一端上的突起50,该突起50与壳体20接合固定。
[0031]可移动铁心46大致地形成柱状,例如由磁性材料形成,并且布置成与固定铁心44同轴。在与固定铁心44相反(箭头B的方向)侧上的其的一端,一对接合凹槽52形成在可移动铁心46的外周表面上。接合凹槽52形成为在垂直于可移动铁心46的轴向的方向上穿透并且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形状。此外,接合凹槽52形成在关于可移动铁心46的中心轴线对称的位置。
[0032]阀机构24包括连接构件54、保持器56、阀塞58和隔片60,该连接构件54连接到可移动铁心46的一端,该保持器56布置在阀体16的容纳腔室32中,该阀塞58被保持在连接构件54的一端上,该隔片60布置在保持器56和阀塞58之间。连接构件54包括一对臂62。臂62相互分离并且形成在连接构件54的一端上。可移动铁心46和连接构件54通过臂62与可移动铁心46的接合凹槽52的接合而同轴地连接到一起。此外,适配孔64形成在连接构件54的另一端的中心,阀塞58的轴部74适配在该适配孔64中。
[0033]此外,弹簧66插入连接构件54和间隔部18之间。连接构件54和阀构件70通过弹簧66的弹力被朝向阀体16侧按压(箭头B的方向)。
[0034]保持器56布置成覆盖连接构件54的外侧并且布置成在其的一端上抵接间隔部18。此外,连接构件54被可移动地容纳在保持器56的内部。连接构件54的另一个端部与阀体16的第二和第三阶梯部分36、38相接合,插入孔68形成在另一个端部的中心,阀塞58插入该插入孔68中。
[0035]如图1至4所示,阀塞58包括柱状的阀构件70、主体部分72和轴部74,该阀构件70形成在阀塞58的一端上,该主体部分72相对于阀构件70在直径上减小,该轴部74形成在阀塞58的另一端,并且连接在主体部分72上。阀塞58的阀构件70容纳在阀体16的连通腔室30中,作为落座构件的提升阀76安装在阀构件70的内部。提升阀76由弹性材料构成,例如橡胶等等,并且大致地布置成与阀构件70的端表面齐平或从该端表面轻微地突出。[0036]主体部分72插入保持器56的插入孔68,环形槽(凹槽)78形成在主体部分72和阀构件70之间,并且在径向向内的方向上凹陷。
[0037]如图5A和5B所示,环形槽78形成矩形的横截面,并且由内周表面80、第一壁表面82和第二壁表面84构成,该内周表面80大致地平行于阀塞58的轴线,该第一壁表面82和第二壁表面84从内周表面80的各个端部在径向向外的方向上延伸。此外,第一壁表面82形成在主体部分72的一侧(箭头A的方向),该第二壁表面84形成在阀构件70的一侧(箭头B的方向),第一壁表面82和第二壁表面84分别相对于内周表面80垂直。
[0038]如图1至4所示,轴部74接近于主体部分72的部分的直径在径向向内的方向上减小,因此当轴部74插入连接构件54的适配孔64时,轴部74通过相对于适配孔64适配而被连接。从而,可移动铁心46和阀塞58通过连接构件54被整体地连接在一起。此外,弹簧66的相对端部分别与轴部74的从适配孔64突出的部分和间隔部18的突起部分接合。
[0039]隔片60,例如,形成盘状,由弹性材料例如橡胶等等形成。隔片60在它的中心形成有孔,阀塞58插入孔中,构成该孔的内边缘部分88插入环形槽78中。此外,隔片60是柔性的并形成有基本恒定的厚度。另一方面,通过将隔片60安装在阀体16的第一阶梯部分34,隔片60的外边缘部分90夹在阀体16和保持器56之间。因此,隔片60阻断连通腔室30和容纳腔室32之间的连通。
[0040]如图5A和5B所示,第一突起92和第二、第三突起94、96形成在内边缘部分88上,第一突起92相对于内周表面80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第二、第三突起94、96垂直于内周表面80从内边缘部分88的一个端表面和另一个端表面突出。第一至第三突起92、94、96形成大致弧形的相同横截面,并且形成为相对于内周表面、一个端表面和另一个端表面以预定高度突出。
[0041]此外,第一至第三突起92、94、96的顶点能够抵靠环形槽78的内周表面80、第一壁表面82和第二壁表面84。此外,因为它们形成环形形状,所以第一至第三突起92、94、96分别相对于环形槽78环状地抵接。
[0042]如图5A所示,从第二突起94的顶点至第三突起96的顶点的厚度尺寸Tl大致地等于或小于在环形槽78中的第一壁表面82和第二壁表面84之间的高度尺寸T2(T1 ( Τ2)。更具体地说,隔片60的内边缘部分88被安装,使得内边缘部分88能够在环形槽78内在隔片60的厚度方向上(方向A或者B)移动预定距离,第一突起92总是抵靠环形槽78的内周表面80,第二突起94和第三突起96中的任何一个抵靠环形槽78的第一壁表面82或第二壁表面84,第一突起92作为支点或支撑点。因此,能够维持连通腔室30和容纳腔室32之间的气密性条件(参考图5Α和5Β)。
[0043]换句话说,环形槽78作为保持部件,其用于保持隔片60的内边缘部分88,以便隔片60能够沿着阀塞58的移动方向(箭头A和B的方向)移动预定距离。
[0044]电磁阀10,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实例,基本上如上所述被构造。接下来将描述该电磁阀10的操作和有益效果。图1说明一种断开状态,即未励磁的状态,在此状态下,未对线圈40施加电流并且可移动铁心46通过弹簧66的弹力朝向阀体16侧(箭头B的方向)移动,提升阀76闭合第一连通通道26的开口,第一端口 12和第二端口 14之间的连通被阻断。
[0045]如图5Α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在隔片60的内边缘部分88上,第一突起92抵靠环形槽78的内周表面80,第二突起94抵靠环形槽78的第一壁表面82,借此通过第一和第二突起92、94的两点维持连通腔室30和容纳腔室32之间的气密性条件。
[0046]在这样的断开状态下,线圈40通过激活图中未示意的电源被励磁并且使线圈40通电,在线圈40的励磁作用下,可移动铁心46被朝向固定铁心44侧吸引(箭头A的方向),随之连接构件54和阀塞58在远离阀体16的方向(箭头A的方向)整体地移动。从而,阀塞58的提升阀76与第一连通通道26的开口分离,并且通过建立第一连通通道26和连通腔室30之间的连通,引发接通状态,在此状态下从第一端口 12供应的压力流体流至第二端口 14。
[0047]此时,随着阀塞58的移动,由于隔片60的内边缘部分88朝向螺线管单元22侧(箭头A的方向)移动,隔片60绕着外边缘部分90弯曲。此外,通过内边缘部分88在环形槽78的内部的移动,进入以下状态(参见图5B),在此状态下第二突起94与第一壁表面82分离,第三突起96抵靠第二壁表面84。此外,第一突起92维持抵接环形槽78的内周表面80。
[0048]因此,在阀塞58与第一连通通道26的开口分离的接通状态下,由于第一和第三突起92、96相对于环形槽78抵接,可以防止供应给连通腔室30的压力流体泄漏至容纳腔室32侦彳(箭头B的方向)。更具体地说,在隔片60的内边缘部分88,通过第一和第三突起92、96的两个点维持连通腔室30和容纳腔室32之间的气密性条件。
[0049]以上述方式,根据第一实施例,在螺线管单元22的励磁作用下,阀塞58在轴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切换压力流体的流经条件,隔片60布置在阀塞58和阀体16之间,并且隔片60的内边缘部分88插入阀塞58的环形槽78中。通过设置内边缘部分88以便隔片60能够在轴向上相对于阀塞58轻微地移动(箭头A和B的方向),并且相比于内边缘部分88相对于阀塞58整体地固定的情况,通过内边缘部分88依据阀塞58的打开和闭合而在环形槽78内的移动,能够减少由于阀塞58的移动而在内边缘部分88附近产生的压力。因此,可以减轻施加在隔片60上的负载并且可以提高隔片60的耐用性。
[0050]此外,因为隔片60的内边缘部分88能够依据阀塞58的打开和闭合而相对于阀塞58轻微地移动,能够减少操作阀塞58时隔片60的运转阻力。因此,当阀塞58被操作时,因为隔片60在平滑地移动的同时跟随阀塞58移动,能够减少施加在阀塞58上的驱动负载并且抑制螺线管单元22的电力消耗。换句话说,相比常规的电磁阀,阀塞58可以以较低的能耗被驱动。
[0051]此外,设置在隔片60的内边缘部分88上的第一至第三突起92、94、96线性环状地接触内周表面80、第一壁表面82和第二壁表面84。因此,第一至第三突起92、94、96可以可靠地抵接内周表面80、第一壁表面82、第二壁表面84以维持密封性,当内边缘部分88在环形槽78的内部移动时,能够抑制滑动阻力,并且能够促进在轴向上的平滑移动。此外,因为第一突起92总是与内周表面80接触,而当阀塞58是打开和闭合时,第二和第三突起94、96中的一个选择性地抵接环形槽78,通过第一至第三突起92、94、96中的两个点总是抵接,能够可靠地实现密封。
[0052]此外,如图1所示,上文中描述了一种状态,在此状态下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电磁阀10被构造成阀体16布置在右侧并且螺线管单元22水平地布置在左侧。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个结构。例如,电磁阀10可以与布置为底部分的阀体16 —起使用,并且螺线管单元22可以布置在阀体16的上部,该阀体16在竖直方向上延伸。
[0053]此外,设置在隔片60的内边缘部分88上的第一至第三突起92、94、96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如上所述的呈弧形的横截面。例如,正如6A和6B所示的隔片100,内边缘部分88可以形成三角形的横截面,并且第一至第三突起102、104、106可以分别形成在内边缘部分88的顶点上。此外,直线分别连接在第一突起102和第二突起104之间,以及第一突起102和第三突起106之间。此外,从第二突起104至第三突起106的厚度尺寸和在环形槽78中的第一壁表面82与第二壁表面84之间的高度尺寸之间的关系与根据上述本实施例的电磁阀10的隔片60的相同的方式被设置。
[0054]另外,随着阀塞58的打开和闭合,隔片100的内边缘部分88在环形槽78的内部移动,因此当阀是打开的,进入以下状态,在此状态下第二突起104与环形槽78的第一壁表面82分离,第三突起106抵靠第二壁表面84,第一突起102抵靠环形槽78的内周表面80(参见图6B)。从而,通过第一和第三突起102、106维持阀体16的连通腔室30和容纳腔室32之间的气密性条件。
[0055]另一方面,当阀在阀塞58抵靠连通腔室30的侧表面的情况下被闭合时,进入以下状态,在此状态下第三突起106与环形槽78的第二壁表面84分离,第二突起104抵靠第一壁表面82,第一突起102抵靠环形槽78的内周表面80 (参见图6A)。从而,通过第一和第二突起102、104维持阀体16的连通腔室30和容纳腔室32之间的气密性条件。
[0056]然后,图7说明作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阀的实例的空气驱动阀150。其组成元件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磁阀10相同,以相同的参照符号表示,故省略了这些特征的详细说明。
[0057]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空气驱动阀150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磁阀10不同,不同之处在于代替螺线管单元22,缸154被设置为驱动装置,缸154具有在引导空气(pilot air)(工作流体)的供应下移动的活塞。
[0058]如图7所示,构成空气驱动阀150的缸154包括缸体156、活塞152和端盖158,该缸体156连接到阀体16的一端,该活塞152可移动地沿着缸体156的内部布置,该端盖158闭合和密封缸体156的端部。
[0059]此外,来自图中未示意的压力流体供应源的引导空气被供应给供应端口 160,该供应端口 160在缸体156的侧表面开口,引导空气被供应到缸腔室162,缸腔室162形成在缸体156的内部。活塞152通过引导空气被朝向端盖158侧按压和移动,S卩,在远离阀体16的方向上(箭头A的方向)。缸腔室162由端盖158闭合和密封。
[0060]活塞152配备有端部分164和杆部分166,端部分164布置在缸腔室162的内部,杆部分166朝向阀体16侧(箭头B的方向)突出并且连接到端部分164的中心。连接构件54连接到一对接合凹槽52,接合凹槽52形成在杆部分166的端部,借此阀塞58和活塞152被整体地连接到一起。
[0061]此外,活塞密封圈168通过环形槽安装在活塞152的端部分164的外周表面上,杆密封环170通过环形槽安装在杆部分166的外周表面上,通过杆密封环170分别与缸腔室162的内壁表面的滑动接触,防止供应给缸腔室162的引导空气泄漏到外部。
[0062]接下来将简要地描述空气驱动阀150的操作和有益效果。如图7所示,将描述作为初始条件的断开状态,在此状态下,阀塞58和活塞152通过弹簧66的弹力朝向阀体16侧(箭头B的方向)移动,提升阀76闭合第一连通通道26的开口,第一端口 12和第二端口14之间的连通被阻断。
[0063]在这种断开状态下,引导空气从图中未示意的压力流体供应源被供应至供应端口160,通过导入至缸腔室162的引导空气,活塞152的端部分164被朝向端盖158侧(箭头A的方向)按压和移动,同时伴随着连接构件54和阀塞58与活塞152 —起被整体地移动。从而,阀塞58的提升阀76与第一连通通道26的开口分离,并且通过建立第一连通通道26和连通腔室30之间的连通,阀进入打开状态,在此状态下从第一端口 12供应的压力流体流至第二端口 14。
[0064]此时,随着阀塞58的移动,由于隔片60的内边缘部分88朝向缸154侧(箭头A的方向)移动,隔片60绕着外边缘部分90弯曲。此外,通过内边缘部分88在环形槽78的内部的移动,进入以下状态,在此状态下第二突起94与第一壁表面82分离,第三突起96抵靠第二壁表面84。此外,第一突起92维持抵靠环形槽78的内周表面80。因此,在阀塞58与第一连通通道26的开口分离的接通状态下,由于第一和第三突起92、96相对于环形槽78抵接,所以可以防止供应给连通腔室30的压力液体泄漏至容纳腔室32侧(箭头B的方向)。
[0065]以上述方式,根据第二实施例,在引导空气供应到缸154的情况下,阀塞58在轴向上移动,在空气驱动阀150中,隔片60布置在阀塞58和阀体16之间,隔片60的内边缘部分88插入阀塞58的环形槽78中,该空气驱动阀150能够切换压力流体的流经条件。相比于内边缘部分88相对于阀塞58整体地固定的情况,通过设置内边缘部分88以便隔片60能够在轴向上相对于阀塞58轻微地移动(箭头A和B的方向),并且通过内边缘部分88依据阀塞58的打开和闭合而在环形槽78内的移动,可以减少由于阀塞58的移动而产生在内边缘部分88附近的压力。因此,可以减轻施加在隔片60上的负载并且可以提高隔片60的耐用性。
[0066]此夕卜,因为隔片60的内边缘部分88可以在阀塞58打开和闭合时相对于阀塞58轻微地移动,在阀塞58操作期间,可以减少隔片60的运转阻力(即传送阻力)。因此,当阀塞58被操作时,因为隔片60在平滑地移动的同时跟随阀塞58移动,所以可以减少施加在阀塞58上的驱动负载并且抑制供应至缸154的引导空气的工作压力。另外声明,相比常规的空气驱动阀,阀塞58可以以较低的工作压力被驱动。
[0067]然而,根据本发明的阀并不局限上述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发明的附加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实施例做各种变化和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阀,其特征在于,包含: 阀体(16),所述阀体(16)具有端口(12,14),压力流体被供应至所述端口(12,14)并且被从所述端口(12,14)排出; 阀塞(58),所述阀塞(58)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阀体的内部,用于切换所述端口( 12,14)的连通状态;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连接至所述阀体(16),并且在将电流或工作流体供应给所述驱动单元时沿着轴向移动所述阀塞(58); 柔性隔片(60),所述柔性隔片(60)以片状物的形式布置在所述阀塞(58)和所述阀体(16)之间;和 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保持所述隔片(60)以便所述隔片(60)能够相对于所述阀塞(58)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保持构件包含凹槽(78),所述凹槽(78 )形成在所述阀塞(58 )的外周表面上,并且所述隔片(60 )的内边缘部分(88 )插入所述凹槽(78)中,所述凹槽(78)在所述阀塞(58)的移动方向上的宽度尺寸等于或大于所述内边缘部分(88)的厚度尺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其中,突起(92、94、96)形成在所述隔片(60)的所述内边缘部分(88 )上,所述突起(92、94、96 )朝向所述凹槽(78 )的内壁表面(80、82、84 )突出,所述隔片(60)通过所述突起(92、94、96)抵靠所述内壁表面(80、82、8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突起(92、94、96)包含: 第一突起(92),所述第一突起(92)抵靠所述凹槽(78)中的内周侧的内壁表面(80); 第二突起(94),所述第二突起(94)在所述阀塞(58)的移动方向上抵靠内壁表面(82、84)中的一个; 第三突起(96 ),所述第三突起(96 )在所述阀塞(58 )的移动方向上抵靠内壁表面(82、84)中的另一个; 其中,所述第一突起(92)总是抵接所述凹槽(78),而所述第二突起(94)或者所述第三突起(96)通过所述阀塞(58)的移动而抵接所述凹槽(7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突起(94)或者所述第三突起(96 )根据所述阀塞(58 )的移动方向绕着所述第一突起(92 )移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突起(94、96)具有弧形的横截面。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突起(94、96)具有三角形的横截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含电磁阀(10),所述电磁阀(10 )在被通电时沿着所述轴向移动所述阀塞(58 )。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含流体压力缸(154),所述流体压力缸(154)在工作流体供应至所述流体压力缸时沿着所述轴向移动所述阀塞(58)。
【文档编号】F16K11/044GK103807464SQ201310552118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2日
【发明者】深野喜弘, 白神康典 申请人:Smc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