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与硬质基材的结合结构及结合方法、led灯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63688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塑胶与硬质基材的结合结构及结合方法、led灯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胶与硬质基材的结合结构,硬质基材上设有供其与塑胶结合的结合孔,结合孔包括有顶端、底端及位于顶端与底端之间的收缩端,顶端与收缩端之间通过第一过渡段连接两者,底端与收缩端之间通过第二过渡段连接两者,顶端的截面宽度为D1,底端的截面宽度为D2,收缩端的截面宽度为d,且d<min{D1,D2}。由于在硬质基材上设有结合孔,且该结合孔顶端的截面宽度与底端的截面宽度均大于收缩端的截面宽度,而在结合孔凝固后的塑胶部分相当于两端大、中间小的扣合件,使其能够紧致地扣合在硬质基材上,降低了硬质基材与塑胶结合处出现分层开裂的风险。本发明还提供一种LED灯支架和塑胶与硬质基材的结合方法。
【专利说明】塑胶与硬质基材的结合结构及结合方法、LED灯支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塑胶与硬质基材结合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胶与硬质基材的结合结构、结合方法以及采用上述结合结构的LED灯支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塑胶与硬质基板的结合结构,普遍为先在硬质基板的表面增加其粗糙度,然后再使熔融状态的塑胶与硬质基板接触,再冷却凝固以最终使塑胶与硬质基板结合。但是采用这种结合结构,若塑胶遇到较大的冲击时,硬质基板与塑胶的结合处容易出现分层开
? ο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以解决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顶端和底端截面宽度较大而收缩端截面宽度较小的结合孔的塑胶与硬质基板的结合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塑胶遇到较大的冲击时硬质基板与塑胶的结合处容易出现分层开裂的问题;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该塑胶与硬质基板的结合结构的LED灯支架;以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塑胶与硬质基板的结合方法。
[000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塑胶与硬质基材的结合结构,所述硬质基材上设有供其与所述塑胶结合的结合孔,所述结合孔包括有顶端、底端及位于所述顶端与所述底端之间的收缩端,所述顶端与收缩端之间通过第一过渡段连接两者,所述底端与收缩端之间通过第二过渡段连接两者,所述顶端的截面宽度为D1,所述底端的截面宽度为D2,所述收缩端的截面宽度为d,且d<min {D1,D2}。
[0006]具体地,所述第一过渡段具有自所述顶端向所述收缩端倾斜的第一倾斜面。
[0007]较佳地,所述第一倾斜面为弧面、平面或凹凸面。
[0008]具体地,所述第二过渡段具有自所述底端向所述收缩端倾斜的第二倾斜面。
[0009]较佳地,所述第二倾斜面为弧面、平面或凹凸面。
[0010]具体地,所述硬质基材为金属基材、金属复合材料基材或非金属复合材料基材。
[001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LED灯支架,包括一支架体,所述支架体具有导电散热金属片及与所述导电散热金属片结合的反射塑胶块,所述导电散热金属片与所述反射塑胶块的结合结构为上述的塑胶与硬质基材的结合结构。
[001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塑胶与硬质基材的结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在所述硬质基材上开设有供其与所述塑胶结合的结合孔,所述结合孔包括有顶端、底端及位于所述顶端与所述底端之间的收缩端,所述顶端与收缩端之间通过第一过渡段连接两者,所述底端与收缩端之间通过第二过渡段连接两者,所述顶端的截面宽度为D1,所述底端的截面宽度为D2,所述收缩端的截面宽度为d,且d < min {Dl,D2};
[0014]将熔融状态的塑胶与所述硬质基材接触,并使部分熔融状态的塑胶填充所述结合孔;
[0015]冷却塑胶,以使塑胶与所述硬质基材结合。
[0016]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过渡段上设有自所述顶端向所述收缩端倾斜的第一倾斜面,且该第一倾斜面为弧面、平面或凹凸面。
[0017]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过渡段上设有自所述底端向所述收缩端倾斜的第二倾斜面,且该第二倾斜面为弧面、平面或凹凸面。
[0018]本发明的塑胶与硬质基材的结合结构的技术效果为:由于在硬质基材上设有结合孔,且该结合孔顶端的截面宽度与底端的截面宽度均大于收缩端的截面宽度,而在结合孔凝固后的塑胶部分相当于两端大、中间小的扣合件,使其能够紧致地扣合在硬质基材上,降低了硬质基材与塑胶结合处出现分层开裂的风险。
[0019]本发明所述提供的LED灯支架的技术效果为:导电散热金属片与反射塑胶块的结合结构主要为在导电散热金属片上设有结合孔,且该结合孔顶端的截面宽度与底端的截面宽度均大于收缩端的截面宽度,而在结合孔凝固后的塑胶部分相当于两端大、中间小的扣合件,使其能够紧致地扣合在导电散热金属片上,降低了导电散热金属片与反射塑胶块结合处出现分层开裂的风险。
[0020]而本发明所述提供的塑胶与硬质基材的结合方法,能够使到塑胶与硬质基材快速结合,并且两者的结合具有较大的结合力,同时,也降低了硬质基材与塑胶结合处出现分层开裂的风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塑胶与硬质基材的结合结构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塑胶与硬质基材的结合结构应用在LED灯支架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2中B-B向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5]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塑胶20与硬质基材10的结合结构,硬质基材10上设有供其与塑胶20结合的结合孔30,其中,该硬质基材10为金属基材、金属复合材料基材,当然,亦可为非金属复合材料;而塑胶20为高分子聚合物。该结合孔30包括有顶端31、底端32及位于顶端31与底端32之间的收缩端33,顶端31与收缩端33之间通过第一过渡段34连接两者,底端32与收缩端33之间通过第二过渡段35连接两者,顶端31的截面宽度为D1,底端32的截面宽度为D2,收缩端33的截面宽度为d,且d < min{Dl,D2 },具体地,顶端31的截面宽度可以大于底端32的截面宽度(Dl > D2),也可底端32的截面宽度大于顶端
31的截面宽度(D2 > D1),亦可顶端31的截面宽度可以等于底端32的截面宽度(D1=D2),只要保证d < min {Dl, D2}即可。
[0026]由于在硬质基材10上设有结合孔30,且该结合孔30顶端31的截面宽度与底端32的截面宽度均大于收缩端33的截面宽度,而在结合孔30凝固后的塑胶部分相当于两端大、中间小的扣合件,使其能够紧致地扣合在硬质基材10上,降低了硬质基材10与塑胶20结合处出现分层开裂的风险。
[0027]请再参阅图1,第一过渡段34具有自顶端31向收缩端33倾斜的第一倾斜面341,第二过渡段35具有自底端32向收缩端33倾斜的第二倾斜面351。而第一倾斜面341、第二倾斜面351的设置,除了使到熔融状态的塑胶料快速注入结合孔30,还能使在结合孔30的塑胶料成型为顶底两端截面宽度大而中间截面宽度小的扣合件,其形状类似于哑铃或沙漏状,由此,可较好使到塑胶20与硬质基板10紧致结合。
[0028]较佳地,该第一倾斜面341为弧面、平面或凹凸面,而第二倾斜面351为弧面、平面或凹凸面。其中,若第一倾斜面341、第二倾斜面351为弧面或平面时,足以保证塑胶20与硬质基板10的紧致结合,而且第一倾斜面341、第二倾斜面351的加工也较为方便;若要进一步提高塑胶20与硬质基板10的结合,可使第一倾斜面341、第二倾斜面351为凹凸面,而借由第一倾斜面341、第二倾斜面351上的凹凸结构,能进一步使到塑胶20扣合在硬质基板10上,但凹凸面的开设也存在加工麻烦的问题。
[0029]请参阅图2及图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LED灯支架,包括一支架体40,支架体40具有导电散热金属片41及与导电散热金属片结合的反射塑胶块42,导电散热金属片41与反射塑胶块42的结合结构为上述的塑胶与硬质基材的结合结构。由于在导电散热金属片41上设有结合孔30,且该结合孔30顶端31的截面宽度与底端32的截面宽度均大于收缩端33的截面宽度,而在结合孔30凝固后的塑胶部分相当于两端大、中间小的扣合件,使其能够紧致地扣合在导电散热金属片41上,降低了导电散热金属片41与反射塑胶块42结合处出现分层开裂的风险。
[0030]请参阅图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塑胶20与硬质基材10的结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1]S1、在硬质基材10上开设有供其与所述塑胶20结合的结合孔30,其中,结合孔30的开设可通过蚀刻、机加工或激光加工形成;该硬质基材10可选择为金属基材、金属复合材料基材,当然,亦可为非金属复合材料;而塑胶20为高分子聚合物。该结合孔30包括有顶端31、底端32及位于顶端31与底端32之间的收缩端33,顶端31与收缩端33之间通过第一过渡段34连接两者,底端32与收缩端33之间通过第二过渡段35连接两者,顶端31的截面宽度为D1,底端32的截面宽度为D2,收缩端33的截面宽度为山且d < min {D1,D2},具体地,顶端31的截面宽度可以大于底端32的截面宽度(Dl >D2),也可底端32的截面宽度大于顶端31的截面宽度(D2 > Dl ),亦可顶端31的截面宽度可以等于底端32的截面宽度(D1=D2),只要保证d < min {Dl, D2}即可;
[0032]S2、将熔融状态的塑胶20与硬质基材10接触,并使部分熔融状态的塑胶10填充结合孔30 ;
[0033]S3、冷却塑胶30,以使塑胶20与硬质基材20结合,从而形成能够使塑胶20与硬质基板10紧致结合的结合结构。
[0034]请继续参阅图1,第一过渡段34具有自顶端31向收缩端33倾斜的第一倾斜面341,第二过渡段35具有自底端32向收缩端33倾斜的第二倾斜面351。而第一倾斜面341、第二倾斜面351的设置,除了使到熔融状态的塑胶料快速注入结合孔30,还能使在结合孔30的塑胶料成型为顶底两端截面宽度大而中间截面宽度小的扣合件,其形状类似于哑铃或沙漏状,由此,可较好使到塑胶20与硬质基板10紧致结合。
[0035]较佳地,该第一倾斜面341为弧面、平面或凹凸面,而第二倾斜面351为弧面、平面或凹凸面。其中,若第一倾斜面341、第二倾斜面351为弧面或平面时,足以保证塑胶20与硬质基板10的紧致结合,而且第一倾斜面341、第二倾斜面351的加工也较为方便;若要进一步提高塑胶20与硬质基板10的结合,可使第一倾斜面341、第二倾斜面351为凹凸面,而借由第一倾斜面341、第二倾斜面351上的凹凸结构,能进一步使到塑胶20扣合在硬质基板10上,但凹凸面的开设也存在加工麻烦的问题。
[003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其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形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塑胶与硬质基材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基材上设有供其与所述塑胶结合的结合孔,所述结合孔包括有顶端、底端及位于所述顶端与所述底端之间的收缩端,所述顶端与收缩端之间通过第一过渡段连接两者,所述底端与收缩端之间通过第二过渡段连接两者,所述顶端的截面宽度为D1,所述底端的截面宽度为D2,所述收缩端的截面宽度为 d,且 d < min {Dl, D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与硬质基材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段具有自所述顶端向所述收缩端倾斜的第一倾斜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胶与硬质基材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面为弧面、平面或凹凸面。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塑胶与硬质基材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渡段具有自所述底端向所述收缩端倾斜的第二倾斜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胶与硬质基材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倾斜面为弧面、平面或凹凸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与硬质基材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基材为金属基材或金属复合材料基材。
7.—种LED灯支架,包括一支架体,所述支架体具有导电散热金属片及与所述导电散热金属片结合的反射塑胶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散热金属片与所述反射塑胶块的结合结构为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塑胶与硬质基材的结合结构。
8.—种塑胶与硬质基材的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硬质基材上开设有供其与所述塑胶结合的结合孔,所述结合孔包括有顶端、底端及位于所述顶端与所述底端之间的收缩端,所述顶端与收缩端之间通过第一过渡段连接两者,所述底端与收缩端之间通过第二过渡段连接两者,所述顶端的截面宽度为Dl,所述底端的截面宽度为D2,所述收缩端的截面宽度为d,且d < min {Dl,D2}; 将熔融状态的塑胶与所述硬质基材接触,并使部分熔融状态的塑胶填充所述结合孔; 冷却塑胶,以使塑胶与所述硬质基材结合。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塑胶与硬质基材的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过渡段上设有自所述顶端向所述收缩端倾斜的第一倾斜面,且该第一倾斜面为弧面、平面或凹凸面。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塑胶与硬质基材的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过渡段上设有自所述底端向所述收缩端倾斜的第二倾斜面,且该第二倾斜面为弧面、平面或凹凸面。
【文档编号】F16B1/02GK103851042SQ201310574813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5日
【发明者】游志 申请人:深圳市瑞丰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