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动引导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85920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直动引导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直动引导装置,即使下密封件的长度变化,也能保持下唇与侧唇的密合性,能够防止润滑剂从滑动体内部泄漏。在该直动引导装置中,下密封件(10)在直动方向的端部具有间隙密封凸部(20),间隙密封凸部(20)形成为向侧密封件(17)侧突出,以便密封与侧密封件之间的间隙,间隙密封凸部(20)与下密封件(10)的下唇(10b)相邻地形成为一体,并与侧密封件(17)的侧唇(17b)的终端面(17a)无间隙地接触。
【专利说明】直动引导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作为对进行直动运动的物体在其移动方向上进行引导的单元而在机床等中使用、具有导轨和隔着滚动体能够滑动移动地跨设在该导轨上的滑动体的直动引导
>J-U ρ?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这种直动引导装置(线性引导器)使用侧密封件和下密封件作为导轨与滑动体的滑动接触部分的密封部件。也就是说,直动引导装置为了长期维持其性能,在滑动体内封入有润滑剂。因此,当该润滑剂流出到滑动体外部时会污染周边。并且,当润滑剂的流出量多时,滑动体内部的润滑剂不足,不能维持直动引导装置的功能。
[0003]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为了防止润滑剂从滑动体内部流出,而在滑动体上装配有侧密封件。侧密封件安装在滑动体的直动方向(滑动体沿着导轨进行直线运动的方向,以下相同)的端面上,防止滑动体内的润滑剂从导轨的轴向流出到滑动体外部。由此,在直动引导装置的直动方向上,通过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侧密封件能够防止润滑剂的流出。
[0004]然而,对于润滑剂从滑动体底面的流出,需要另行设置下密封件。在专利文献2中,在滑动体设置有下密封件。下密封件安装在所跨设的滑动体的翼部下部的、滑动体与导轨之间的形成间隙的部分,防止滑动体内部的润滑剂从直动引导装置的底面侧流出。
[0005]这里,侧密封件和下密封件若分别使用单独部件来构成,则制造是容易的。在该情况下,为了防止润滑剂的流出,期望的是使侧密封件和下密封件相互无间隙地密合。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在侧密封件的背面以埋设阶梯的方式设置有辅助唇。由此,使侧密封件的辅助唇和下密封件的端面在规定的位置密合,使侧密封件和下密封件无间隙地密合。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 - 69872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 - 64007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 - 127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2]然而,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技术中,为了使侧密封件的辅助唇和下密封件的端面在规定的位置密合,需要严格管理下密封件的长度。
[0013]也就是说,如图18例示出从底面侧观察现有的滑动体的主要部分立体图那样,在下密封件Iio在直动方向S上哪怕是稍微短一点的情况下,就无法使侧密封件117和下密封件110的密封部件端面在规定的位置密合。因此,在侧密封件117的密封部117a和下密封件110的端面之间会产生该图所示的间隙C。反之,当下密封件110长时,下密封件110的端面超过规定的位置而压弯侧密封件117的密封部117a。由此,侧密封件117发生变形,未图示的导轨与侧密封件117的密合度降低。因此,仍然在侧密封件117和导轨之间产生间隙,因而润滑剂有可能从滑动体内部流出。并且,当要严格管理下密封件110的长度时,具有需要劳力和成本的问题。
[0014]因此,本发明是着眼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的直动引导装置:在作为导轨和滑动体的滑动接触部分的密封部件而使用侧密封件和下密封件的直动引导装置中,即使下密封件的长度变化,也能保持下唇和侧唇的密合性,能够防止润滑剂从滑动体内部泄漏。
[0015]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6]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直动引导装置,其具有导轨和跨设在该导轨上的滑动体,所述滑动体隔着自身左右的翼部的滚动体在所述导轨上沿直动方向滑动移动,所述直动引导装置的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导轨与滑动体的滑动接触部分的密封部件,具有作为单独部件的侧密封件和下密封件,所述侧密封件具有侧唇,所述侧唇沿着所述导轨的外周延伸设置,以便密封所述滑动体的直动方向的端面,所述下密封件具有下唇,所述下唇沿着所述直动方向延伸设置,以便密封所述翼部下部的滑动体与导轨之间的形成间隙的部分,所述下密封件至少在所述直动方向的端部或其附近具有间隙密封凸部,所述间隙密封凸部形成为向所述侧密封件侧突出,以便密封与所述侧密封件之间的间隙,所述间隙密封凸部与所述下密封件的下唇相邻地形成为一体,并且所述间隙密封凸部与所述侧密封件的侧唇的终端面无间隙地接触。
[0017]这里,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直动引导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侧密封件具有软性材料部分和硬性材料部分,所述下密封件的形成有所述间隙密封凸部的所述直动方向的端部或其附近的部分被夹在所述侧密封件的软性材料部分与硬性材料部分之间。
[0018]发明效果
[0019]根据本发明,至少在滑动体的直动方向的端部附近设置有间隙密封凸部,以便密封侧唇与下唇之间的间隙,因而利用该间隙密封凸部的效果,防止了在侧唇和下唇之间的润滑剂从直动方向的端部附近泄漏。并且,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具有作为单独部件的侧密封件和下密封件,因而即使在下密封件的长度变化的情况下,也能保持下唇和侧唇的密合性,因此防止了润滑剂的泄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直动引导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21]图2是图1是正视图,在该图中剖切示出了从中心起的右侧部分。
[0022]图3是图2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0023]图4是从侧面观察图2中的保持器的图。
[0024]图5是示出使滑动体的翼部底面朝上的状态、且卸下了侧密封板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0025]图6是侧密封板(其中图1的姿态)的分解立体图。
[0026]图7是侧密封板的沿着直动方向的截面图(图1的X — X截面)。
[0027]图8是从正面观察使侧密封板15的保持板16与密封部件17组合后的状态的图U)、以及该图(a)的主要部分(A部)详细图(b)。[0028]图9是在滑动体(使翼部底面朝上的姿态)上不装配下密封件而装配侧密封板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0029]图10是下密封件的立体图(端部和其附近的部分)。
[0030]图11是在滑动体(使翼部底面朝上的姿态)上装配下密封件而不装配侧密封板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0031]图12是在滑动体(使翼部底面朝上的姿态)上装配下密封件且装配侧密封板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0032]图13是图7中的箭头B方向的主要部分放大图(与图8 (b)对应的部分)。
[0033]图1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效果的比较例,该图示出与图13对应的图。
[0034]图15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变形例的图,该图示出与图13对应的图。
[0035]图16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变形例的立体图(与图5对应的图)。
[0036]图17是在第二变形例中侧密封板的沿着直动方向的截面图(与图7对应的图)。
[0037]图18是从翼部底面侧观察现有的滑动体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适当参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0039]如图1和图2所示,该直动引导装置I具有:导轨2、以及隔着滚动体(在该例中是圆柱滚子)24能够滑动移动地跨设在该导轨上的滑动体3。
[0040]详细地说,如图2所示,导轨2在其左右侧面部沿着导轨2的长度方向形成有平面状的滚动体轨道面2a。在该例中,滚动体轨道面2a在导轨2的左右侧面部各形成有两条。并且,在滑动体3上,在其滑动体主体4的左侧内侧面部和右侧内侧面部,形成有与导轨2的滚动体轨道面2a分别对置的平面状的滚动体轨道面3a,在导轨2和滑动体3的滚动体轨道面2a、3a之间形成直线状的滚动体滚动通路。
[0041]并且,在该滚动体滚动通路中安装有伴随滑动体3或导轨2的沿直动方向的移动而滚动的多个滚动体24。这些滚动体24形成为圆柱滚子状,能够实现以下的无限循环:在滚动体滚动通路上滚动的滚动体24在设置于滑动体3的前后方向两端的端盖5(参照图1)内进行了方向转换之后,通过形成在滑动体3内的滚动体返回通路6 (参照图2)而回到原来位置。由此,滑动体3能够隔着自身左右的翼部的滚动体24在导轨2上沿直动方向顺利地滑动移动。
[0042]如图2所示,在滑动体3的左侧内侧面部和右侧内侧面部设置有滚动体24的保持器7。还如图3和图4所示,该保持器7具有与导轨2的滚动体轨道面2a对置的两个板状部7a,在滑动体3的滚动体轨道面3a上滚动的滚动体24保持在形成于保持器7的板状部7a上的长方形的滚动体保持窗8中。
[0043]如图3所示,在导轨2的左右侧面部与滑动体3的左右翼部的内侧面部之间,在滑动体3的直动方向大致全长上作为密封部件而设置有上密封件9和下密封件10。这些密封部件9、10是例如软性的合成树脂(聚酯系弹性体、聚氨酯系弹性体等弹性材料)的注塑成型品、或者是在金属板(钢材、铝材)基部9a、10a上一体成型了软性材料(橡胶、弹性体等)后得到的部件。
[0044]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各密封部件9、10具有基部9a、10a,在保持器7形成有与各密封部件9、10的基部9a、IOa嵌合的燕尾槽状的密封部件安装槽11、12。密封部件安装槽11、12在滑动体3的大致全长上形成于保持器7,在各密封部件安装槽11、12内,在滑动体3的大致全长上形成有防脱用的凸条部14,该防脱用的凸条部14与设置在密封部件9、10的基部9a、IOa上的凹条部13嵌合。
[0045]并且,如图3所示,各密封部件9、10分别具有与导轨2的侧面部接触的弹性唇部9b、10b。导轨2的侧面上部与滑动体3的内侧面上部之间的间隙Gl由上密封件9的弹性唇部9b密封,并且,导轨2的侧面下部与滑动体3的内侧面下部之间的间隙G2由下密封件10的弹性唇部(下唇)IOb密封。
[0046]在这样的结构中,当使密封部件9、10的弹性唇部9b、IOb从斜方向与导轨2的侧面部抵接时,如图3所示,密封部件9、10的弹性唇部9b、10b弹性变形成弓形,并在该状态下与导轨2的侧面部接触。由此,可缓解与导轨2的接触压力,能够抑制弹性唇部9b、10b相对于导轨2的接触压力和接触面积由于密封部件9、10的安装位置而大幅变化,因而能够将摩擦力的增加保持得小,能够良好地密封导轨2的侧面部与滑动体3的内侧面部的间隙。另外,关于下密封件10,另行在后面更详细说明。
[0047]并且,如图1所示,在导轨2与各端盖5之间产生的间隙由安装在端盖5的正面的侧密封板15 (参照图5)密封。
[0048]详细地说,如图6的分解立体图所示,侧密封板15具有:保持板16、密封部件(侧密封件)17以及盖18。盖18是金属板(钢材、铝材等)的压力成型品。保持板16是作为硬性材料的合成树脂(聚缩醛、聚酰胺等)的注塑成型品。密封部件17是作为软性材料的合成树脂(聚酯系弹性体、聚氨酯系弹性体等)或者橡胶(丁腈橡胶、氟橡胶等)的注塑成型品。另外,作为聚酯系弹性体的具体商品名,有东洋纺织株式会社的7 >(注册商标)EN1000、EN2000、EN3000、EN5000,或者,東>.宁工*。>株式会社的〃 4卜 > > (注册商标)
坐寸ο
[0049]这里,侧密封板15的密封部件(侧密封件)17是作为相对于上述下密封件10不受约束的单独部件来配备的。如图7 (图1中的X — X截面图)所示,侧密封板15的密封部件(侧密封件)17向滑动体主体4侧倾斜地设置有从密封部件的基部17a伸出的侧唇17b,以便与导轨2的外周面(表面)接触。由此,密封部件(侧密封件)17通过使侧唇17b与导轨2的外周面滑动接触来防止润滑剂的泄漏。由于侧唇17b向滑动体主体4侧倾斜,因而侧唇17b的末端在滑动体侧的边缘部分与导轨2接触,因而防止润滑剂的泄漏的效果大。
[0050]图8是从正面观察使侧密封板15的硬性材料部分即保持板16与软性材料部分即密封部件17组合后的状态的图(a)、以及该图(a)的主要部分(A部)详细图(b)。
[0051]如该图所示,在硬性材料部分即保持板16的下端形成有凸部16a。由该凸部16a和密封部件17的终端面17e划分出下密封件10的插入缝隙10s。由此,如图9的主要部分立体图所示,在该状态下,密封部件17的终端面17e向端盖5的底面5t侧露出。
[0052]图10示出下密封件10的立体图(端部及其附近的部分)。下密封件10在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以与自身的弹性唇部(下唇)10b连续的方式形成有间隙密封凸部20。间隙密封凸部2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与上述密封部件17的厚度大致相同、或者稍短。
[0053]图12示出装配了下密封件10而未装配侧密封板15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如该图所示,在该状态下,下密封件10的端部从端盖5的端面沿长度方向(直动方向)伸出。[0054]图12示出在滑动体3上装配了下密封件10且也装配了侧密封板15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如该图和图13所示,在下密封件10的插入缝隙IOs内收容有下密封件10的长度端部。并且,下密封件10的端部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在保持板16的凸部16a与密封部件17的终端面17e之间被定位。因此,下密封件10的端部不会在上下方向上挠曲,能够防止在下密封件10与侧密封板15的密封部件17之间产生间隙。
[0055]下面,对上述的直动引导装置I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0056]还如图13所示,在该直动引导装置I中,下密封件10在直动方向的端部具有间隙密封凸部20,间隙密封凸部20形成为向侧密封件17侧突出,以便密封与侧密封件17之间的间隙,间隙密封凸部20与下密封件10的下唇IOb相邻地形成为一体,并且间隙密封凸部20与侧密封件17的侧唇17b的终端面17e无间隙地接触,因而利用该间隙密封凸部20的效果,防止了在侧唇17b与下唇IOb之间的直动方向的端部附近的润滑剂泄漏。
[0057]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保持板16由硬性的合成树脂成型,下密封件10的下表面与该保持板16对置,并支承在保持板16上。由此,与保持板由软性材料形成相t匕,保持板不易变形,因而防止下密封件10的挠曲的效果大。另外,下密封件10的端部中、间隙密封凸部20的上表面(与保持板16的对置面的相反侧的面)20m与软性的密封部件17对置,因而在使密封部件17弹性变形来使其与下密封件10密合方面是优选的。
[0058]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这样的装配状态下,侧密封板15的密封部件17的终端面17e与形成在下密封件10的沿直动方向伸出的端部部分的间隙密封凸部20的对置面20m相互抵接。通过该抵接,间隙密封凸部20能够封闭下密封件10与侧密封板15的密封部件17之间的间隙。因此,润滑剂不会从该间隙泄漏。
[0059]与此相对,如图14示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间隙密封凸部20的效果的比较例那样,在不设置间隙密封凸部20的情况下,在侧密封板15的密封部件17与下密封件10之间形成该图所示的间隙C。因此,润滑剂从该间隙C泄漏。
[0060]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下密封件10与密封部件17是作为相互在导轨2的长度方向(直动方向)上不受约束的单独部件来配备的,因而即使由于制造误差和使用中的溶胀(由润滑剂引起的尺寸增加)而使下密封件10的长度在直动方向上有些许变化,下密封件10与密封部件17的接触状态也不变化。因此,可维持期望的密封状态。因此,不需要下密封件10的长度的严格管理,不需要劳力和成本。
[0061]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隙密封凸部20仅设置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参照图10),因而与在长度全长上设置间隙密封凸部20相比,可减少与导轨2的接触部分。因此,可减小由接触引起的摩擦阻力,滑动体的滑动不会变得沉重。
[0062]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直动引导装置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0063]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下密封件10的端部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在保持板16的凸部16a与密封部件17的终端面17e之间被定位的例子作了说明,然而不限定于此,只要能稳定地保持下密封件10的形态,则也可以如图15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那样采用不形成保持板16的凸部16a的结构。
[0064]g卩,在下密封件10的形态不稳定的情况下,在没有保持板16的凸部16a时,如图15所示,当存在下密封件10的制造误差或使用中的挠曲(该图中的标号D)时,下密封件10的端部朝滑动体3的下方向逃逸。于是,由于在下密封件10与侧密封板15的密封部件17之间形成间隙C,因而润滑剂很有可能从该间隙C泄漏。该挠曲D在下密封件10为合成树脂的注塑成型品的情况下特别容易产生。另一方面,在以金属板为基部并在其上一体成型树脂(或者橡胶)来得到下密封件10的情况下,不易产生该挠曲D。因此,在该情况下,可以不必形成保持板16的凸部16a。
[0065]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各端盖5上各附设一块侧密封板15的例子作了说明,然而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如图16和图17示出变形例那样,在各端盖5上分别设置多块侧密封板。例如,在图16和图17所示的例子中,在各端盖5上分别附加设置两块侧密封板。
[0066]详细地说,在该例子中,第一侧密封件(与上述的侧密封板15对应的部件)15A和第二侧密封件25从各端盖5侧按该顺序用螺钉(未图示)被紧固固定在一起。第一侧密封件15A由保持板16和密封部件17构成,第二侧密封件25被装配而代替了盖,因而不具有盖18。第二侧密封件25与图6所不一样,由保持板16、密封部件17和盖18构成。
[0067]并且,如图17以放大图表示侧密封板的沿着直动方向的截面那样,各侧密封件15A、25的密封部件17分别具有沿着导轨2的外周延伸的侧唇17b。这里,第一侧密封件15A的侧唇17b从密封部件17的主体17a以向端盖5侧倾斜的方式延伸。与此相对,第二侧密封件25的密封部件17的侧唇17b从密封部件17的主体17a以向端盖5的相反侧倾斜的方式延伸。
[0068]也就是说,第二侧密封件25的侧唇17b在端盖5的相反侧的边缘部分与导轨2接触。因此,根据本变形例的结构,由于具有防止异物侵入的效果高的第二侧密封件25、和防止润滑剂泄漏的效果高的第一侧密封件15A两者,因而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相比,防止异物侵入滑动体3内的效果更大,并且润滑剂难以从滑动体3内泄漏。因此,适合于长期使用。
[0069]标号说明
[0070]1:直动引导装置;
[0071]2:导轨;
[0072]3:滑动体;
[0073]4:滑动体主体;
[0074]5:端盖;
[0075]7:保持器;
[0076]8:滚动体保持窗;
[0077]9:上密封件;
[0078]10:下密封件;
[0079]IOb:弹性唇部(下唇);
[0080]13:凹条部;
[0081]14:凸条部;
[0082]15:侧密封板;
[0083]16:保持板;
[0084]17:密封部件(侧密封件);
[0085]17a:密封部件的基部;[0086]17b:侧唇;
[0087]17e:终端面;
[0088]18:盖;
[0089]20:间隙密封凸部;
[0090]24:滚动体。
【权利要求】
1.一种直动引导装置,其具有导轨和跨设在该导轨上的滑动体,所述滑动体隔着自身左右的翼部的滚动体在所述导轨上沿直动方向滑动移动, 所述直动引导装置的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导轨与滑动体的滑动接触部分的密封部件,具有作为单独部件的侧密封件和下密封件,所述侧密封件具有侧唇,所述侧唇沿着所述导轨的外周延伸设置,以便密封所述滑动体的直动方向的端面,所述下密封件具有下唇,所述下唇沿着所述直动方向延伸设置,以便密封所述翼部下部的滑动体与导轨之间的形成间隙的部分, 所述下密封件至少在所述直动方向的端部或其附近具有间隙密封凸部,所述间隙密封凸部形成为向所述侧密封件侧突出,以便密封与所述侧密封件之间的间隙, 所述间隙密封凸部与所述下密封件的下唇相邻地形成为一体,并且所述间隙密封凸部与所述侧密封件的侧唇的终端面无间隙地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密封件具有软性材料部分和硬性材料部分,所述下密封件的形成有所述间隙密封凸部的所述直动方向的端部或其附近的部分被夹在所述侧密封件的软性材料部分与硬性材料部分之间。
【文档编号】F16C33/76GK103620243SQ201380001669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7日
【发明者】松本淳, 水村美典 申请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