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压式注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02905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常压式注油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常压式注油器,主要由油缸、弹簧组成。通过输油管道与各润滑部位连通,油缸的内腔设有活塞由弹簧给以压力,润滑油就会被活塞挤进输油管道输送到需要润滑的部位,需要润滑的部位就会得到新的润滑油来补充消耗掉的润滑油;通过旋拧调节杆调整调节杆在调节器内的位置,就能够调节弹簧的预应力,也就能够控制润滑油的挤出量;通过旋拧调节手柄,就能够拉动弹簧进而拉动活塞,将油缸内的油挤进输油管道给需要润滑的部位输送润滑油;能够根据需要润滑的周期来设置油缸的储油量,当油缸内的油用完,还能够通过注油孔向油缸内添加润滑油。
【专利说明】常压式注油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孔机桩架顶部滑轮组的常压式注油器,属于桩工机械【技术领域】的优化技术。
【背景技术】
[0002]钻孔机桩架顶部滑轮组处于桩架的最高位置,滑轮与轴之间采用滑动轴承结构,按规定滑轮与轴之间每天都要加注润滑油,以避免轴承磨损。但由于高度较高,在实际应用研究中,难以做到每天进行润滑,由于缺油,轴承容易被磨坏,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存在安全隐患。
[0003]还有一些设备位于狭小的空间或危险的地方,难以为其部件加注滑润油,另外,人工加注润滑油还存在因繁忙或不重视等因素导致的未能及时加注问题,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能够自动为机械部件加注润滑油的装置。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为机械部件加注润滑油的常压式注油器。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常压式注油器,主要由油缸1、弹簧2组成;油缸顶部设有顶盖,底部设有底盖,底盖将油缸底部密封;在油缸靠近顶盖的壁上设有气压调节孔11 ;底盖上设有多个出油孔和一个活塞孔,每个出油孔与一条输油管相连通,输油管的另一末端位于需要润滑的部件上;在油缸内设有活塞,活塞与活塞杆固定连接,活塞的外壁与油缸的内壁形成紧配合,活塞杆的末端向下穿过活塞孔,在活塞杆的末端设有弹簧2,在弹簧2的另一端设有调节弹簧预应力的调节装置。
[0006]所述的调节装置主要包括调节丝杆3、拉力标尺4和容量标尺5,调节丝杆3通过调节座31固定在机械设备表面,调节丝杆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调节座的内孔上下移动,在调节丝杆远离弹簧的末端设有调节手柄32 ;在弹簧2旁设有拉力标尺4 ;所述的拉力标尺主要由带有刻度的固定尺41和套在固定尺41上能够沿固定尺轴向移动的游标42组成,固定尺顶部设有卡环,弹簧的一端挂在卡环上,游标的底部设有固定环,弹簧的另一端挂在固定环上,游套顶部或上部设有环套,固定尺的下部自上而下穿过环套使固定尺和游标套接。
[0007]在弹簧与调节丝杆之间设有容量标尺5,容量标尺5通过固定座51限位位置;容量标尺采用四方体或其他多面体。
[0008]在调节丝杆的末端下方设置容量标尺5,容量标尺固定在机械设备表面,调节丝杆能够在容量标尺前方上下移动。
[0009]在弹簧与活塞杆之间设有拉杆6。
[0010]在拉杆6与弹簧2之间设置调节器7,调节器上设有两条相对独立的带有外螺纹的调节杆,一条调节杆的顶端与拉杆相连,另一条调节杆的底端与弹簧的顶部相连,通过旋转调节杆调节调节杆在调节器内的位置,就能够改变弹簧的预应拉力。
[0011 ] 在底盖上设有一个注油孔,在注油孔上安装一个单向阀。[0012]调节手柄32上设有与调节丝杆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通过旋拧调节手柄使调节丝杆沿调节座31轴向移动。
[0013]所述的容量标尺5及调节丝杆的长度不小于活塞杆的长度。
[0014]所述的顶盖上设有向外突出于油缸外的平均分布的固定翼,在固定翼上设有固定孔,螺栓穿过固定孔将油缸固定在机械设备上;所述的油缸外壁设有对称的固定翼,固定翼上设有固定孔,螺栓穿过固定孔将油缸固定在机械设备上。
[0015]有益效果
[0016]1、常压式注油器通过输油管道与各润滑部位连通,油缸的内腔设有活塞由弹簧给以压力,润滑油就会被活塞挤进输油管道输送到需要润滑的部位,需要润滑的部位就会得到新的润滑油来补充消耗掉的润滑油;
[0017]2、通过旋拧调节杆调整调节杆在调节器内的位置,就能够调节弹簧的预应力,也就能够控制润滑油的挤出量;通过旋拧调节手柄,就能够拉动弹簧进而拉动活塞,将油缸内的油挤进输油管道给需要润滑的部位输送润滑油;
[0018]3、能够根据需要润滑的周期来设置油缸的储油量,当油缸内的油用完,还能够通过注油孔向油缸内添加润滑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的爆开图;
[0021]图3是拉力标尺的立体结构爆开图;
[0022]图4是油缸的局部剖示图;
[0023]图5是单向阀的局部剖示图;
[0024]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0025]图7是调节器的局部剖示图;
[0026]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常压式注油器,主要由油缸1、弹簧2组成。
[0028]如图4所示,油缸顶部设有顶盖,底部设有底盖,底盖将油缸底部密封;在油缸靠近顶盖的壁上设有气压调节孔;底盖上设有多个出油孔和一个活塞孔,每个出油孔与一条输油管相连通,输油管的另一末端位于需要润滑的部件上;在油缸内设有活塞,活塞与活塞杆固定连接,活塞的外壁与油缸的内壁形成紧配合,活塞杆的末端向下穿过活塞孔,在活塞杆的末端设有弹簧2,在弹簧2的另一端设有调节弹簧预应力的调节装置。
[0029]经过调节装置设置将弹簧拉紧,弹簧在被拉紧的状况下具有自动复位的功能,弹簧就会拉动活塞杆,进而将活塞向油缸的底部拉,润滑油就会被活塞挤进输油管道输送到需要润滑的部位,需要润滑的部位就会得到新的润滑油来补充消耗掉的润滑油。
[0030]所述的调节装置主要包括调节丝杆3、拉力标尺4和容量标尺5,调节丝杆3通过调节座31固定在机械设备表面,调节丝杆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调节座的内孔上下移动,在调节丝杆远离弹簧的末端设有调节手柄32 ;在弹簧2旁设有拉力标尺4。[0031]如图3所示,所述的拉力标尺主要由带有刻度的固定尺41和套在固定尺41上能够沿固定尺轴向移动的游标42组成,固定尺顶部设有卡环,弹簧的一端挂在卡环上,游标的底部设有固定环,弹簧的另一端挂在固定环上,游套顶部或上部设有环套,固定尺的下部自上而下穿过环套使固定尺和游标套接。
[0032]在弹簧与调节丝杆之间设有容量标尺5,容量标尺5通过固定座51限位位置;容量标尺采用四方体或其他多面体,以防止在调节调节丝杆时容量标尺跟随调节丝杆转动发生转动。相应的,固定座的内孔与容量标尺的外形相匹配,两者套接。容量标尺的刻度从下向上设置,通过观察容量标尺向下越过固定座的刻度值,就能够反应出油缸内的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
[0033]如图8所示,容量标尺还能够设在调节丝杆的末端下方,容量标尺固定在机械设备表面,调节丝杆能够在容量标尺前方上下移动。
[0034]在弹簧与活塞杆之间设有拉杆6。
[0035]如图6所示,在拉杆6与弹簧2之间设置调节器7。
[0036]如图7所示,调节器上设有两条相对独立的带有外螺纹的调节杆,一条调节杆的顶端与拉杆相连,另一条调节杆的底端与弹簧的顶部相连,通过旋转调节杆调节调节杆在调节器内的位置,就能够改变弹簧的预应拉力。通过旋拧调节杆调整调节杆在调节器内的位置,就能够调节弹簧的预应力,也就能够控制润滑油的挤出量。
[0037]通过旋拧调节手柄,就能够拉紧或放松弹簧,弹簧被拉紧就会对活塞杆产生向下的拉力,进而拉动活塞,将油缸内的润滑油挤进输油管道给需要润滑的部位输送润滑油。
[0038]在底盖上设有一个注油孔,在注油孔上安装一个单向阀,如图5所示,当油缸内缺油时,通过单向阀向油缸内注油,并能防止油缸内的油从注油孔向外流出。单向阀的一端与注油孔连通,另一端设有注油嘴,当需要注油时,通过注油嘴与注油管连通。润滑油只能在外力的作用下,从油缸外向油缸内加注润滑油,油缸内的润滑油不能从单向阀处向外流。在向油缸加注润滑油的过程中,添加的润滑油向顶盖的方向顶起活塞,活塞与顶盖之间的空气缩小,空气压力增大,一部分空气就会从气压调节孔逸出,使气压减小,活塞才能够在润滑油的压力下顺利的向顶盖的方向移动。
[0039]调节手柄32上设有与调节丝杆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通过旋拧调节手柄使调节丝杆沿调节座31轴向移动。旋转调节手柄,使调节丝杆向下移动,就能够拉动弹簧和活塞,将油缸内的润滑油挤进输油管道。当活塞向调节手柄的方向移动时,活塞与顶盖之间的空间变大,空气变得稀薄,这时,外界的空气通过气压调节孔进入油缸内,使活塞与顶盖之间的气压保持稳定,避免因气压变小而使活塞不能够顺利向调节手柄的方向移动。
[0040]所述的容量标尺5及调节丝杆的长度不小于活塞杆的长度。
[0041]常压式注油器的固定方式有多种,一种优选方案是置顶安置方式,即通过顶盖将常压式注油器固定在机械设备上。所述的顶盖上设有向外突出于油缸外的平均分布的固定翼,在固定翼上设有固定孔,螺栓穿过固定孔将油缸固定在机械设备上。
[0042]固定常压式注油器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是利用油缸的外壁将其水平安装在机械设备上。在油缸外壁设有对称的固定翼,固定翼上设有固定孔,螺栓穿过固定孔将油缸固定在机械设备上。
[0043]在实际的应用中,常压式注油器还有更为简单的结构,例如,直接在活塞杆下方悬挂重物,依靠重物的重力作用,逐渐将油缸中的润滑油挤进输油管道,通过观察重物的位置,就能够判断出油缸内润滑油的储存量。
[0044]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用途,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替代,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常压式注油器,主要由油缸(I)、弹簧(2)组成;油缸顶部设有顶盖,底部设有底盖,底盖将油缸底部密封;其特征在于:在油缸靠近顶盖的壁上设有气压调节孔(11);底盖上设有多个出油孔和一个活塞孔,每个出油孔与一条输油管相连通,输油管的另一末端位于需要润滑的部件上;在油缸内设有活塞,活塞与活塞杆固定连接,活塞的外壁与油缸的内壁形成紧配合,活塞杆的末端向下穿过活塞孔,在活塞杆的末端设有弹簧(2),在弹簧(2)的另一端设有调节弹簧预应力的调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式注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装置主要包括调节丝杆(3)、拉力标尺(4)和容量标尺(5),调节丝杆(3)通过调节座(31)固定在机械设备表面,调节丝杆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调节座的内孔上下移动,在调节丝杆远离弹簧的末端设有调节手柄(32);在弹簧(2)旁设有拉力标尺(4);所述的拉力标尺主要由带有刻度的固定尺(41)和套在固定尺(41)上能够沿固定尺轴向移动的游标(42)组成,固定尺顶部设有卡环,弹簧的一端挂在卡环上,游标的底部设有固定环,弹簧的另一端挂在固定环上,游套顶部或上部设有环套,固定尺的下部自上而下穿过环套使固定尺和游标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常压式注油器,其特征在于:在弹簧与调节丝杆之间设有容量标尺(5),容量标尺(5)通过固定座(51)限位位置;容量标尺采用四方体或其他多面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常压式注油器,其特征在于:在调节丝杆的末端下方设置容量标尺(5),容量标尺固定在机械设备表面,调节丝杆能够在容量标尺前方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式注油器,其特征在于:在弹簧与活塞杆之间设有拉杆(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常压式注油器,其特征在于:在拉杆(6)与弹簧(2)之间设置调节器(7),调节器上设有两条相对独立的带有外螺纹的调节杆,一条调节杆的顶端与拉杆相连,另一条调节杆的底端与弹簧的顶部相连,通过旋转调节杆调节调节杆在调节器内的位置,就能够改变弹簧的预应拉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式注油器,其特征在于:在底盖上设有一个注油孔,在注油孔上安装一个单向阀。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常压式注油器,其特征在于:调节手柄(32)上设有与调节丝杆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通过旋拧调节手柄使调节丝杆沿调节座(31)轴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常压式注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量标尺(5)及调节丝杆的长度不小于活塞杆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式注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上设有向外突出于油缸外的平均分布的固定翼,在固定翼上设有固定孔,螺栓穿过固定孔将油缸固定在机械设备上;所述的油缸外壁设有对称的固定翼,固定翼上设有固定孔,螺栓穿过固定孔将油缸固定在机械设备上。
【文档编号】F16N3/04GK203718339SQ201420091219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3日
【发明者】张相福, 李建秋, 肖晟 申请人:湖南泰达天易重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