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耕机把手急停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12319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耕机把手急停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微耕机把手急停装置,其属于农业机械领域。该微耕机急停装置,采用凸轮轴输出,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皮带下方有一张紧轮,张紧轮的一端与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离合操纵杆焊合件一端活动连接,离合操纵杆焊合件与主合操纵杆固定连接,离合操纵杆焊合件与主合操纵杆的连接处有一柱状突起位于离合操纵杆焊合件上,离合操纵杆焊合件同时活动连接回位操纵杆末端,主合操纵杆与回位操纵杆均位于把手内侧。该急停装置能在遇到紧急状况下,急停微耕机,操作便捷,急停效果好;另外,利用皮带传输代替传统的齿轮传输,克服以往微耕机中传动齿轮宜损坏的问题,从而保护动力,延长微耕机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一种微耕机把手急停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耕机把手急停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微耕机作为一种常用的农业机械其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翻地、耕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微耕机在使用时遇到障碍后翻覆等其他情况时,需要立即停止微耕机的运转,否则将导致操作人员受伤,以及农耕机的损坏。
[0003]目前,微耕机的动力供给多为直连曲轴输出,动力传输方式为齿轮咬合传输。遇到紧急状况下,驻停需经过分离离合器,减小油门,把档杆摘入空挡多个步骤,操作较繁琐,不利于应对紧急状况,且对各齿轮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耗损,缩短微耕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微耕机把手急停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耕机把手急停装置,采用凸轮轴输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皮带下方有一张紧轮,张紧轮的一端与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离合操纵杆焊合件一端活动连接,离合操纵杆焊合件与主合操纵杆固定连接,离合操纵杆焊合件与主合操纵杆的连接处有一柱状突起,柱状突起位于离合操纵杆焊合件上,离合操纵杆焊合件同时活动连接回位操纵杆末端,主合操纵杆与回位操纵杆均位于把手内侧。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轮从动轮与皮带松弛贴合。
[0007]进一步地,所述张紧轮上端与皮带下表面松弛贴合或保持0.5-1.0cm的距离。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主合操纵杆、回位操纵杆、把手三者之间两两间距1.0-3.0cm0
[0009]本实用新型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皮带传输代替传统的齿轮传输,克服以往微耕机中传动齿轮宜损坏的问题,从而保护动力,延长微耕机的使用寿命;另外,当工作中遇到紧急状况下,可急停微耕机,操作便捷,急停效果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1]图1为一种微耕机把手急停装置的结构正视图。
[0012]图2为一种微耕机把手急停装置的把手操作区结构俯视图。
[0013]图中:1、主动轮,2、从动轮,3、皮带,4、张紧轮,5、连接杆,6、离合操纵杆焊合件,7、主合操纵杆,8、柱状突起,9、回位操纵杆,1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5]实施例1
[0016]如图1所示的一种微耕机把手急停装置,动力供给采用凸轮轴输出,包括主动轮I和从动轮2,主动轮I与从动轮2之间通过皮带3连接,且皮带3与主动轮1、从动轮2之间松弛贴合,保证此状态下不会带动主动轮1、从动轮2的运转。皮带3下方有一张紧轮4,张紧轮4上端与皮带3下表面松弛贴合,保证此状态下皮带3不会产生形变。张紧轮4的一端与连接杆5 —端固定连接,连接杆5另一端与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 —端活动连接,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与主合操纵杆7固定连接,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与主合操纵杆7的连接处有一柱状突起8位于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上。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同时活动连接回位操纵杆9末端。主合操纵杆7与回位操纵杆9依次位于把手10内侧,主合操纵杆7与把手10之间距离3.0cm,回位操纵杆9与主合操纵杆7之间距离3.0cm0
[0017]工作时,下压主合操纵杆7,与主合操纵杆7固定连接的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 —端上提,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上的柱状突起8停止于回位操纵杆9下方。同时,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的运动进而带动连接杆5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张紧轮4向上运动挤压皮带3,使皮带3各处与主动轮1、从动轮2之间紧密贴合,利用皮带3与主动轮1、从动轮2之间所产生的有益摩擦力,使主动轮1、从动轮2正常运转,微耕机启动运转;当遇到紧急状况下,轻压把手10旁边的回位操纵杆9,进而触及下方柱状突起8,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归位,同时带动连接杆5向下运动归位,进而张紧轮4向下运动归位,进而放松皮带3,使皮带3恢复与主动轮1、从动轮2之间松弛贴合状态,皮带3与主动轮1、从动轮2之间的有益摩擦力消失,微耕机动力传输停止,微耕机停止运转。
[0018]实施例2
[0019]如图1所示的一种微耕机急停装置,动力供给采用凸轮轴输出,包括主动轮I和从动轮2,主动轮I与从动轮2之间通过皮带3连接,且皮带3与主动轮1、从动轮2之间松弛贴合,保证此状态下不会带动主动轮I与从动轮2的运转。皮带3下方有一张紧轮4,张紧轮4上端与皮带3下表面保持0.5cm距离,保证此状态下皮带3不会产生形变。张紧轮4的一端与连接杆5 —端固定连接,连接杆5另一端与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 —端活动连接,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与主合操纵杆7固定连接,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与主合操纵杆7的连接处有一柱状突起8位于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上。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同时活动连接回位操纵杆9末端。主合操纵杆7与回位操纵杆9依次位于把手10内侧,主合操纵杆7与把手10之间距离2.0cm,回位操纵杆9与主合操纵杆7之间距离2.0cm0
[0020]工作时,下压主合操纵杆7,与主合操纵杆7固定连接的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 —端上提,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上的柱状突起8停止于回位操纵杆9下方。同时,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的运动进而带动连接杆5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张紧轮4向上运动挤压皮带3,使皮带3各处与主动轮1、从动轮2之间紧密贴合,利用皮带3与主动轮1、从动轮2之间所产生的有益摩擦力,使主动轮1、从动轮2正常运转,微耕机启动运转;当遇到紧急状况下,轻压把手10旁边的回位操纵杆9,进而触及下方柱状突起8,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归位,同时带动连接杆5向下运动归位,进而张紧轮4向下运动归位,进而放松皮带3,使皮带3恢复非形变状态,皮带3与主动轮1、从动轮2之间的有益摩擦力消失,微耕机动力传输停止,微耕机停止运转。
[0021]实施例3
[0022]如图1所示的一种微耕机急停装置,动力供给采用凸轮轴输出,包括主动轮I和从动轮2,主动轮I与从动轮2之间通过皮带3连接,且皮带3与主动轮1、从动轮2之间松弛贴合,保证此状态下不会带动主动轮I与从动轮2的运转。皮带3下方有一张紧轮4,张紧轮4上端与皮带3下表面保持1.0cm距离,保证此状态下皮带3不会产生形变。张紧轮4的一端与连接杆5 —端固定连接,连接杆5另一端与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 —端活动连接,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与主合操纵杆7固定连接,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与主合操纵杆7的连接处有一柱状突起8位于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上。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同时活动连接回位操纵杆9末端。主合操纵杆7与回位操纵杆9依次位于把手10内侧,主合操纵杆7与把手10之间距离1.0cm,回位操纵杆9与主合操纵杆7之间距离1.0cm0
[0023]工作时,下压主合操纵杆7,与主合操纵杆7固定连接的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 —端上提,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上的柱状突起8停止于回位操纵杆9下方。同时,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的运动进而带动连接杆5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张紧轮4向上运动挤压皮带3,使皮带3各处与主动轮1、从动轮2之间紧密贴合,利用皮带3与主动轮1、从动轮2之间所产生的有益摩擦力,使主动轮1、从动轮2正常运转,微耕机启动运转;当遇到紧急状况下,轻压把手10旁边的回位操纵杆9,进而触及下方柱状突起8,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归位,同时带动连接杆5向下运动归位,进而张紧轮4向下运动归位,进而放松皮带3,使皮带3恢复非形变状态,皮带3与主动轮1、从动轮2之间的有益摩擦力消失,微耕机动力传输停止,微耕机停止运转。
【权利要求】
1.一种微耕机把手急停装置,采用凸轮轴输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轮(I)和从动轮(2),主动轮(I)与从动轮(2)之间通过皮带(3)连接,皮带(3)下方有一张紧轮(4),张紧轮(4)的一端与连接杆(5) —端固定连接,连接杆(5)另一端与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 —端活动连接,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与主合操纵杆(7)固定连接,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与主合操纵杆(7)的连接处有一柱状突起(8),柱状突起(8)位于离合操纵杆焊合件(6)上,离合操纵杆焊合件¢)同时活动连接回位操纵杆(9)末端,主合操纵杆(7)与回位操纵杆(9)均位于把手(10)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耕机把手急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I)、从动轮(2)与皮带(3)松弛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耕机把手急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轮(4)上端与皮带(3)下表面松弛贴合或保持0.5-1.0cm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耕机把手急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合操纵杆(7)、回位操纵杆(9)、把手(10)三者之间两两间距1.0-3.0cm0
【文档编号】F16H7/08GK203926651SQ201420318724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6日
【发明者】孙方敏 申请人:扬州江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