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平板式底盖机的双丝杠电动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12318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平板式底盖机的双丝杠电动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平板式底盖机的双丝杠电动驱动机构,涉及一种双丝杠电动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支架、电动机、减速机、移动支架和梯形丝杠,减速机通过减速机支座固定在驱动支架上,电动机通过联轴器同轴驱动两个减速机运动,两个减速机的空心输出轴均通过键连接带动梯形丝杠转动,两个梯形丝杠平行设置,且两个梯形丝杠的一端均轴向固定设置在减速机支座内,另一端设置在驱动支架上的尾部支座内,所述移动支架内设置有梯形螺母,两个梯形丝杠与梯形螺母相配合从而带动移动支架做往复直线运动,移动支架上设有用于连接底盖机阀杆的球饺耳环。本实用新型用于平板式底盖机上来实现开关阀动作,运行平稳可靠,并可以与其他设备一起实现联控操作,提高安全性。
【专利说明】-种用于平板式底盖机的双丝杠电动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丝杠电动驱动机构,具体为一种用于平板式底盖机的双丝 杠电动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延迟焦化是一种石油二次加工技术,是以贫氢的重质油为原料,经过加热炉迅速 升温到焦化反应温度,进入焦炭塔进行焦化反应。在500°C的高温中重油经过深度的热裂 化和缩合反应,生产出的气体、汽油、柴油和蜡油通过管线输送到下游装置处理,生产出的 数百上千吨焦炭残留在焦炭塔内。焦炭塔内的焦炭通过蒸汽、水逐步冷却到120°C以下,然 后拆下焦炭塔的上、下封头盖,用水力除焦设备把焦炭塔内的焦炭清除干净,再装上焦炭塔 上、下封头盖,进入下一步生产循环:进油、反应、冷却、除焦等等。
[0003] 焦炭塔下塔口应用的塔口装置从手工拆卸盲盖及进料管逐渐发展到双工位塔底 盖装卸机、由液压螺栓提供密封力的双工位全自动底盖机、由液压螺栓提供密封力的平板 底盖机,开关盖时间从两小时减少到几分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更加安全环保。
[0004] 以往的底盖设备均采用液压驱动,需要额外配置液压站,敷设管线。随着工业发展 及一些底盖机安装高度空间的限制,在液压预紧式平板底盖机的基础上衍生出由高温弹簧 提供密封力的平板式底盖机,此底盖机具有安装面对面距离小等特点,由于去除了液压螺 栓,只需要驱动阀杆就可以带动阀板实现开关盖动作。基于此,针对现有的平板式底盖机的 电动驱动机构应运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平板式底盖机的双丝杠电动驱动机构能够 拖动底盖机进行开关阀动作,具有运行平稳可靠、操作简单、开关盖时间短、安装维护方便 等优点。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平板式底盖机的双 丝杠电动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支架、电动机、减速机、移动支架和梯形丝杠,减速机通过减速 机支座固定在驱动支架上,电动机通过联轴器同轴驱动两个减速机运动,两个减速机的空 心输出轴均通过键连接带动梯形丝杠转动,两个梯形丝杠平行设置,且两个梯形丝杠的一 端均轴向固定设置在减速机支座内,另一端设置在驱动支架上的尾部支座内,所述移动支 架内设置有梯形螺母,两个梯形丝杠与梯形螺母相配合从而带动移动支架做往复直线运 动,移动支架上设有用于连接底盖机阀杆的球饺耳环。
[0007] 所述移动支架包括上、下两个移动支板和设置在两个移动支板之间的两个移动支 块,两个移动支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上、下两个移动支板上分别设有对应的定位孔, 移动支块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连接轴,连接轴设置在定位孔内,所述的梯形螺母设置在 移动支块内。
[0008]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用于平板式底盖机上来实现开关阀动作,运行平稳可靠、操 作简单、开关盖时间短、安装维护方便,并可以与其他设备一起实现联控操作,提高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0010] 图2为移动支架及其与梯形丝杠、梯形螺母的连接结构图;
[0011] 图3为梯形螺母锁紧结构图;
[0012] 图4为梯形丝杠固定端结构示意图;
[0013] 图5为梯形丝杠游动端结构示意图;
[0014]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动驱动机构应用在平板式底盖机上的示意图。
[0015] 图中标记为:1、驱动支架,2、减速机支座,3、减速机,4、移动支架,41、移动支板, 42、移动支块,43、螺栓,410、定位孔,420、连接轴,5、梯形丝杠,6、尾部支座,7、球饺耳环,8、 电动机,9、联轴器,10、防撞支座,11、梯形螺母,12、支撑套,13、固定螺盖,14、锁紧螺母,15、 压盖,16、支撑环,17、双向推力球轴承,18、深沟球轴承I,19、压环,20、深沟球轴承II,21、 传动轴,22、编码器联轴器,23、旋转编码器,24、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平板式底盖机的双丝杠电动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支架 1、电动机8、减速机3、移动支架4和梯形丝杠5,减速机3通过减速机支座2固定在驱动支 架1上,电动机8通过联轴器9同轴驱动两个减速机3运动,两个减速机3的空心输出轴均 通过键连接带动梯形丝杠5转动,两个梯形丝杠5平行设置,且两个梯形丝杠5的一端均轴 向固定设置在减速机支座2内,另一端设置在驱动支架1上的尾部支座6内,所述移动支架 4内设置有梯形螺母11,两个梯形丝杠5与梯形螺母11相配合从而带动移动支架4做往复 直线运动,移动支架4上设有用于连接底盖机阀杆的球饺耳环7。
[0017] 所述移动支架4包括上、下两个移动支板41和设置在两个移动支板41之间的两 个移动支块42,两个移动支板41之间通过螺栓43固定连接,上、下两个移动支板41上分别 设有对应的定位孔410,移动支块4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连接轴420,连接轴420设置在 定位孔410内,所述的梯形螺母11设置在移动支块42内。移动支块42与移动支板41采 用轴孔连接的方式,可以使移动支块42有轻微的转动调整,防止因两梯形丝杠5不同步造 成卡阻。
[0018] 如图3所示,所述梯形螺母11通过支撑套12及固定螺盖13镶嵌在移动支架4内, 形成锁紧结构,并与移动支块42通过梯形螺母11本身外带的花键连接。
[0019] 所述电动机8及减速机3之间采用法兰形式的弹性膜片式联轴器连接,可以从中 间拆开,便于分开调整安装更换梯形螺母。
[0020] 所述两个梯形丝杠5的另一端轴向活动设置在尾部支座6内。
[0021]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梯形丝杠5采用一端固定支撑,一端游动支撑的方式。梯 形丝杠5的固定端结构由锁紧螺母14、压盖15、支撑环16、双向推力球轴承17、压环19和深 沟球轴承I 18嵌在减速机支座2的内孔中形成,可以限制梯形丝杠5的径向及轴向移动。 梯形丝杠5的游动端结构由深沟球轴承II 20和卡簧嵌在尾部支座6的内孔中形成,可以限 制梯形丝杠5的径向移动,深沟球轴承II 20在尾部支座6内可以随梯形丝杠5轴向滑移。
[0022] 进一步,其中一个梯形丝杠5的游动端处装有过度法兰,过度法兰上的方孔通过 传动轴21和编码器联轴器22连接旋转编码器23,旋转编码器23随梯形丝杠5同步低速旋 转,用以记录梯形丝杠5的旋转圈数,从而可测出位移。
[0023] 所述移动支架4的两侧装有指针杆,可在移动支架4外侧显示阀板开度情况,并可 以通过开、关位置的行程开关来进行限位,防止过行程。
[0024] 如图6所示,所述驱动支架1采用钢板及型钢焊接后加工而成,本实用新型通过驱 动支架1 一端设置的连接板的内孔与底盖机阀体24上填料函伸出阀体连接板面的轴端实 现定位,与阀体连接板由螺栓连接,先将球饺耳环7旋在阀杆端头螺纹上,调整移动支架4 的位置用销轴将球饺耳环7与移动支架4连接起来。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机带动两个梯形 丝杠同步旋转,进而使移动支架做往复直线运动,通过球饺耳环使移动支架带动底盖机的 阀杆运动,最终实现驱动阀板进行开关阀动作。球饺耳环及移动支架两端的移动支块均可 以有轻微的转动调整,以防止两梯形丝杠不同步造成的卡阻。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平板式底盖机的双丝杠电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支架(1 )、电 动机(8 )、减速机(3 )、移动支架(4 )和梯形丝杠(5 ),减速机(3 )通过减速机支座(2 )固定在 驱动支架(1)上,电动机(8 )通过联轴器(9 )同轴驱动两个减速机(3 )运动,两个减速机(3 ) 的空心输出轴均通过键连接带动梯形丝杠(5 )转动,两个梯形丝杠(5 )平行设置,且两个梯 形丝杠(5)的一端均轴向固定设置在减速机支座(2)内,另一端设置在驱动支架(1)上的 尾部支座(6)内,所述移动支架(4)内设置有梯形螺母(11),两个梯形丝杠(5)与梯形螺母 (11)相配合从而带动移动支架(4)做往复直线运动,移动支架(4)上设有用于连接底盖机 阀杆的球饺耳环(7)。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平板式底盖机的双丝杠电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支架(4)包括上、下两个移动支板(41)和设置在两个移动支板(41)之间的两个移 动支块(42),两个移动支板(41)之间通过螺栓(43)固定连接,上、下两个移动支板(41)上 分别设有对应的定位孔(410),移动支块(4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连接轴(420),连接轴 (420)设置在定位孔(410)内,所述的梯形螺母(11)设置在移动支块(42)内。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平板式底盖机的双丝杠电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梯形丝杠(5)的另一端轴向活动设置在尾部支座(6)内。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平板式底盖机的双丝杠电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梯形丝杠(5 )通过编码器联轴器(22 )连接旋转编码器(23 )。
【文档编号】F16K31/50GK203868462SQ201420318643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6日
【发明者】宋阳阳, 路中海, 杨朋, 王龙龙 申请人:洛阳涧光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