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2633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擦动力传递装置,该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具有内环、太阳辊、多个行星轴部件、借助多个行星轴部件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的多个行星辊、以及行星架,各行星辊与内环的第一接触点以及各行星辊与太阳辊的第二接触点在行星轴部件的中心轴线即行星轴线所朝向的行星轴向上位于不同的位置,并且,表示从内环作用于各行星辊的第一按压力的第一按压力矢量相对于连接第一接触点与第二接触点的直线朝向一侧倾斜,表示从太阳辊作用于各行星辊的第二按压力的第二按压力矢量相对于该直线朝向另一侧倾斜。
【专利说明】摩擦动力传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擦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利用具有使齿数不同的多个齿轮相啮合的结构的齿轮传递机构作为减速器或增速器。在齿轮传递机构中,为了让齿轮平滑地旋转,在齿轮之间的啮合部设置机械间隙(背隙)。该背隙例如在使齿轮反转时成为导致振动或噪声的原因。
[0003]一方面,在日本特开2010-14268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13892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63130号公报以及日本实开平4-13854号公报中,公开了应用在减速器或增速器中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日本特开2010-14268号公报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太阳辊、多个减速辊、多个轴部件以及按压部件。多个减速辊沿太阳辊的周面配置。多个减速辊被多个轴部件支承为自由旋转。按压部件利用压缩螺旋弹簧的推斥力沿着轴部件按压多个减速辊。由此,各减速辊沿轴部件滑动,且各减速辊的周面被按压到太阳辊的周面上。在摩擦动力传递装置中,与使多个齿轮啮合的齿轮传递机构相比,减小了因背隙而导致的振动和噪声。
[0004]然而,在摩擦动力传递装置中,在行星辊与行星轴部件之间存在有微小的背隙。在应用于精密加工设备或3D测量装置等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中,为了实现高精度的动力传递,例如要求将背隙降低到10角秒以下。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摩擦动力传递装置中减小背隙。
[0006]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具有:外壳;第一旋转组装体,所述第一旋转组装体被所述外壳支承为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第二旋转组装体,所述第二旋转组装体被所述外壳支承为能够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且在所述第二旋转组装体与所述第一旋转组装体之间进行利用摩擦的动力传递;以及环状的内环,所述内环在所述第二旋转组装体的径向外侧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第一旋转组装体具有:第一旋转轴部件,所述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一旋转轴部件的中心;以及太阳辊,所述太阳辊在所述外壳内与所述第一旋转轴部件一同旋转,所述第二旋转组装体具有:多个行星轴部件,所述多个行星轴部件在所述外壳内沿周向配置在所述太阳辊的径向外侧,并且各行星轴部件朝向沿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多个行星辊,所述多个行星辊在所述外壳内借助所述多个行星轴部件被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各行星辊的外周面与所述太阳辊的外周面以及与所述内环的内周面接触;行星架,所述行星架支承所述多个行星轴部件;以及第二旋转轴部件,所述第二旋转轴部件与所述行星架连接,且所述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二旋转轴部件的中心,利用所述内环朝向径向的弹性变形,所述多个行星辊被朝向所述太阳辊按压,各行星辊与所述内环的第一接触点以及所述各行星辊与所述太阳辊的第二接触点在行星轴向上位于不同的位置,所述行星轴向是支承所述各行星辊的行星轴部件的中心轴线即行星轴线所朝向的方向,关于所述各行星辊,在通过包含所述行星轴线、所述第一接触点以及所述第二接触点的面截取的截面中,表示从所述内环作用于所述各行星辊的第一按压力的第一按压力矢量相对于连接所述第一接触点和所述第二接触点的直线朝向一侧倾斜,表示从所述太阳辊作用于所述各行星辊的第二按压力的第二按压力矢量相对于所述直线朝向另一侧倾斜。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小背隙。
[0008]参照附图,通过以下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要素、特征、步骤、特点和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0010]图2为放大表示行星辊以及该行星辊附近的部位的纵向剖视图。
[0011]图3为放大表示行星辊以及该行星辊附近的部位的横向剖视图。
[0012]图4为放大表示行星辊以及该行星辊附近的部位的横向剖视图。
[0013]图5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0014]图6为其他摩擦动力传递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0015]图7为其他摩擦动力传递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0016]图8为其他摩擦动力传递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图1为表示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的结构的纵向剖视图。在图1中,示出了通过包含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的中心轴线Jl的面截取的截面。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例如在精密加工设备或3D测量装置等中用作减速器或增速器。
[0018]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包括外壳2、第一旋转组装体3、第二旋转组装体4以及内环5。外壳2为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外壳2包括第一外壳21和第二外壳22。第一外壳21为以朝向图1中的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第二外壳22为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在以下的说明中,为方便起见,沿着中心轴线Jl以第一外壳21侧为上侧,以第二外壳22侧为下侧来进行说明,但中心轴线Jl的方向不必一定与重力方向一致。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中心轴线JI所朝向的方向即上下方向也称为“轴向”。
[0019]第一外壳21配置于第二外壳22的上侧,并通过多个螺栓23与第二外壳22连接。多个螺栓23沿着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周向大致等角度间隔地配置。另外,在图1中只图示了多个螺栓23中的一个螺栓23。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
[0020]第一旋转组装体3包括第一旋转轴部件31、第一连接部32以及太阳辊33。第一旋转轴部件31、第一连接部32以及太阳辊33均为中心轴线Jl位于它们的中心的大致圆筒状或大致圆柱状。换言之,第一旋转轴部件31、第一连接部32以及太阳辊33同轴地配置。
[0021]第一旋转轴部件31从第一外壳21的上表面朝向上方突出到外壳2的外侧。第一连接部32与第一旋转轴部件31的下端部连接。太阳辊33与第一连接部32的下端部连接。第一连接部32以及太阳辊33配置在外壳2的内部。也就是说,太阳辊33在外壳2内隔着第一连接部32与第一旋转轴部件31间接连接。另外,太阳辊33既可与第一旋转轴部件31直接连接,也可是与第一旋转轴部件31连为一体的部件。
[0022]在第一连接部32的外周面与第一外壳21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机构24。第一轴承机构24相对于第一连接部32位于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径向的外侧。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第一连接部32借助第一轴承机构24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第一外壳21旋转。由此,第一旋转组装体3被外壳2支承为能够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旋转。第一轴承机构24例如为球轴承。也可采用除球轴承之外的各种轴承机构作为第一轴承机构24。
[0023]第二旋转组装体4包括第二旋转轴部件41、行星架42、多个行星轴部件43以及多个行星辊44。第二旋转轴部件41呈中心轴线Jl位于其中心的大致圆筒状或大致圆柱状。第二旋转轴部件41从第二外壳22的下表面朝向下方向外壳2的外侧突出。换言之,第二旋转轴部件41在轴向上在与第一旋转轴部件31相反的一侧从外壳2突出。行星架42、多个行星轴部件43以及多个行星辊44配置于外壳2内。
[0024]行星架42包括第二连接部421和行星支承部422。第二连接部421为中心轴线Jl位于其中心的大致圆筒状或大致圆柱状。行星支承部422为中心轴线Jl位于其中心的大致圆板状。第二连接部421与行星支承部422为连为一体的部件。行星支承部422的上表面与太阳辊33的末端部即下端部对置。第二连接部421位于行星支承部422的下侧。在行星架42的第二连接部421的下端部连接有第二旋转轴部件41。第二旋转轴部件41以及行星架42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同轴地配置。
[0025]在第二连接部421的外周面与第二外壳22之间以及在行星支承部422的外周面与第二外壳22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机构25。第二轴承机构25位于行星架42的径向外侧。行星架42借助第二轴承机构25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第二外壳22旋转。由此,第二旋转组装体4被外壳2支承为能够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旋转。第二轴承机构25例如为球轴承。也可利用除球轴承之外的各种轴承机构作为第二轴承机构25。
[0026]行星架42的行星支承部422从下方支承多个行星轴部件43。换言之,多个行星轴部件43从行星支承部422的上表面朝向上方突出。多个行星轴部件43在太阳辊33的径向外侧沿周向等角度间隔地配置。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三个行星轴部件43在周向上间隔120度排列。在图1中,只图示了多个行星轴部件43中的一个行星轴部件43。行星辊44也相同。
[0027]多个行星轴部件43分别为朝向沿着中心轴线Jl的方向的大致圆柱状。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各行星轴部件43的中心轴线称为“行星轴线J2”。并且,将行星轴线J2所朝向的方向称为“行星轴向”。上述的“沿中心轴线Jl的方向”指的是与中心轴线Jl所朝向的轴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不必是严格意义上的与轴向平行。也就是说,各行星轴部件43的行星轴线J2既可与中心轴线Jl平行,也可仅以较小的角度相对于中心轴线Jl倾斜。多个行星轴部件43彼此具有相同的形状,而且尺寸相同。优选多个行星轴部件43均相对于中心轴线Jl倾斜,且随着远离行星架42的行星支承部422而朝向径向外侧。各行星轴部件43的行星轴线J2与中心轴线Jl形成的角度例如为0.5度,也就是说,包含行星轴线J2以及中心轴线Jl的假想面中的该角度例如为0.5度。
[0028]在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中,在行星支承部422的上表面设置有朝向下方的多个孔。通过使行星轴部件43的下部插入到行星支承部422的各孔中,多个行星轴部件43与行星支承部422连接。各行星轴部件43不能旋转地固定于行星支承部422。各行星轴部件43的从行星支承部422朝向上方突出的部位在轴向上位于与太阳辊33大致相同的位置。
[0029]多个行星辊44在外壳2内分别借助于多个行星轴部件43而被支承。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三个行星辊44借助于三个行星轴部件43而被支承。各行星辊44为位于行星轴部件43的周围的大致圆筒状。多个行星辊44彼此具有相同的形状,而且尺寸相同。在行星辊44的内周面与行星轴部件43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行星轴承机构45。行星轴承机构45例如为滚针轴承。也可利用除滚针轴承之外的各种轴承机构作为行星轴承机构45。各行星辊44借助行星轴承机构45被行星轴部件43支承为能够以行星轴部件43为大致中心旋转。
[0030]多个行星辊44的外周面分别与太阳辊33的外周面接触。详细地说,在各行星辊44与太阳辊33之间存在有微小间隙,并在该微小间隙中存在有填充到外壳2内的润滑油。各行星辊44的外周面隔着润滑油的油膜与太阳辊33的外周面间接接触。
[0031]内环5为中心轴线Jl位于其中心的环状的部件。内环5在第二旋转组装体4的径向外侧与外壳2连接。内环5在轴向上位于与多个行星辊44的上部大致相同的位置。换言之,内环5位于多个行星辊44的上部的径向外侧的位置。由于内环5被夹持在第一外壳21与第二外壳22之间,因此内环5不能旋转地固定于外壳2。详细地说,通过紧固将第一外壳21和第二外壳22相互固定的螺栓23,第一外壳21与第二外壳22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内环5被夹持固定在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
[0032]优选内环5包括内周部51和两个支承部52。内周部51为中心轴线Jl位于其中心的环状。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内周部51为中心轴线Jl位于其中心的大致圆筒状。两个支承部52分别为中心轴线Jl位于它们的中心的大致圆环板状。两个支承部52从内周部51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大致垂直于中心轴线Jl地朝向径向外侧扩展。换言之,在通过包含中心轴线Jl的面截取的截面中,两个支承部52从内周部51的轴向两侧的端部朝向径向外侧扩展。上侧的支承部52与第一外壳21接触,下侧的支承部52与第二外壳22接触。
[0033]多个行星辊44的外周面分别与内环5的内周面接触。详细地说,在存在于各行星辊44与内环5之间的微小间隙中存在有填充在外壳2内的润滑油。各行星辊44的外周面隔着润滑油的油膜与内环5的内周部51间接接触。内环5的内周部51具有与各行星辊44的外周面接触的内周面。
[0034]利用内环5朝向径向的弹性变形,多个行星辊44被朝向太阳辊33按压。详细地说,由于内环5的两个支承部52被第一外壳2与第二外壳22夹持,因此在轴向上相互靠近。由此,在内环5安装于外壳2的状态下,内环5的内周部51朝向径向内侧发生弹性变形。像这样,由于内环5的内径因弹性变形而缩小,因此与内环5接触的多个行星辊44被朝向径向内侧的太阳辊33按压。
[0035]在图1中,用实心圆表示各行星辊44与内环5的接触部即第一接触点61以及各行星辊44与太阳辊33的接触部即第二接触点62。并且,用箭头表示第一按压力矢量Vl和第二按压力矢量V2,所述第一按压力矢量Vl表示在第一接触点61处从内环5作用到行星辊44的第一按压力;所述第二按压力矢量V2表示在第二接触点62处从太阳辊33作用于行星辊44的第二按压力。
[0036]各行星辊44的第一接触点61与第二接触点62在支承各行星辊44的行星轴部件43的中心轴线方向即行星轴向上位于不同的位置。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第二接触点62在轴向上比第一接触点61靠近行星架42。并且,第二接触点62在行星轴向上也比第一接触点61靠近行星架42。第二接触点62在行星轴向上位于行星棍44的行星轴向上的中心与行星棍44的下端之间。第一接触点61在行星轴向上位于行星棍44的行星轴向上的中心与行星辊44的上端之间。
[0037]在包含中心轴线Jl的面中,在各行星辊44的第一接触点61以及第二接触点62处,各行星辊44的外周面的截面形状为凸状。换言之,在各行星辊44中,在包含第一接触点61和中心轴线Jl的面中,各行星辊44的外周面的截面形状在以行星轴线J2为中心的径向上朝向外侧凸出。并且,在包含第二接触点62和中心轴线Jl的面中,所述各行星辊44的外周面的截面形状在以行星轴线J2为中心的径向上朝向外侧凸出。
[0038]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在包含行星轴线J2的面中,各行星辊44的外周面的截面形状为大致圆弧状。行星辊44的外径在行星辊44的行星轴向上的大致中心最大。行星辊44的外径为在以行星轴线J2为中心的径向上各行星辊44的外周面与行星轴线J2之间的距离。行星辊44的外径随着远离行星辊44的行星轴向上的大致中心而逐渐变小。
[0039]当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用作减速器时,第一连接部32以及太阳辊33与为高速轴的第一旋转轴部件31 —同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旋转。换言之,第一旋转组装体3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旋转。由于太阳辊33旋转而在存在于太阳辊33与各行星辊44之间的微小间隙的润滑油产生摩擦。各行星辊44利用该摩擦以行星轴线J2为中心旋转。由于各行星辊44以行星轴线J2为中心旋转,因此在存在于各行星辊44与内环5之间的微小间隙的润滑油产生摩擦。由于内环5固定于外壳2,因此多个行星辊44利用该摩擦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旋转。
[0040]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各行星辊44的以行星轴线J2为中心的旋转称为“自转”,将多个行星辊44的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旋转称为“公转”。如上文所述,行星架42借助多个行星轴部件43与多个行星辊44连接,为低速轴的第二旋转轴部件41与行星架42连接。因此,随着多个行星辊44的公转,行星架42以及第二旋转轴部件41也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旋转。也就是说,第二旋转组装体4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旋转。
[0041]当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用作增速器时,与用作减速器时相反,第二旋转组装体4的第二旋转轴部件41、行星架42以及多个行星辊44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旋转。各行星辊44利用公转时与内环5之间产生的摩擦而自转。由于各行星辊44的自转,因此在各行星辊44与太阳辊33之间产生摩擦。并且,第一旋转组装体3的太阳辊33、第一连接部32以及第一旋转轴部件31利用该摩擦而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旋转。
[0042]像这样,无论是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用作减速器时还是用作增速器时,都会在第一旋转组装体3与第二旋转组装体4之间进行利用摩擦的动力传递。
[0043]图2为放大表示一个行星辊44以及该行星辊44的附近的部位的纵向剖视图。图3以及图4为放大表示一个行星辊44以及该行星辊44的附近的部位的横向剖视图。在图2中,将行星轴线J2相对于中心轴线Jl的倾斜度绘制得比实际的大。并且,在图3以及图4中,只对行星辊44以及行星轴部件43附加平行斜线。
[0044]如图2所示,各行星棍44的第一接触点61与第二接触点62在行星轴向上位于不同的位置。由此,各行星辊44的中心轴线J3相对于行星轴部件43的中心轴线即行星轴线J2倾斜。其结果是,行星辊44的内周面上的上端部441以及下端部442中的一方隔着行星轴承机构45被朝向行星轴部件43的外周面中的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径向的外侧的部位按压。并且,行星辊44的内周面的上端部441以及下端部442中的另一方隔着行星轴承机构45被朝向行星轴部件43的外周面中的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径向的内侧的部位按压。
[0045]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如图3所示,行星辊44的内周面的上端部441隔着行星轴承机构45被朝向行星轴部件43的外周面中的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径向的外侧的部位按压。并且,如图4所示,行星辊44的内周面的下端部442隔着行星轴承机构45被朝向行星轴部件43的外周面中的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径向的内侧的部位按压。在图2中,将行星辊44相对于行星轴部件43的倾斜度绘制得比实际的大。在图3以及图4中,将行星轴部件43的中心轴线即行星轴线J2与行星辊44的中心轴线J3之间的偏差绘制得比实际的大。并且,在图3以及图4中绘制了第一接触点61处的第一按压力矢量Vl以及第二接触点62处的第二按压力矢量V2。
[0046]在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中,如上文所述,由于行星辊44相对于行星轴部件43倾斜,因此能够减小行星轴部件43与自转中的行星辊44之间的背隙。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行星棍44的上端部441处,能够减小行星轴部件43的径向外侧的部位与行星棍44之间的背隙。并且,在行星辊44的下端部442处,能够减小行星轴部件43的径向内侧的部位与行星辊44之间的背隙。
[0047]在图2中,示出了行星辊44的通过包含行星轴线J2、第一接触点61和第二接触点62的面截取的截面。关于各行星辊44,在该截面中的第一按压力矢量Vl在该截面上相对于连接第一接触点61与第二接触点62的假想的直线LI朝向一侧倾斜。并且,关于各行星辊44,该截面中的第二按压力矢量V2在该截面上相对于所述直线LI朝向另一侧倾斜。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第一按压力矢量Vl相对于直线LI朝向上侧倾斜,第二按压力矢量V2相对于直线LI朝向下侧倾斜。第一按压力矢量Vl与第二按压力矢量V2大致平行。
[0048]像这样,在各行星辊44中,第一按压力矢量Vl与第二按压力矢量V2夹着连接第一接触点61与第二接触点62的直线LI彼此朝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由此,能够扩大第一按压力矢量Vl的垂直于行星轴线J2的方向上的分量与第二按压力矢量V2的垂直于行星轴线J2的方向上的分量。并且,如上文所述,第一接触点61与第二接触点62在行星轴向上夹着行星辊44的行星轴向的中心位于彼此相反的一侧。由此,能够扩大通过第一按压力以及第二按压力作用于行星辊44的倾斜力矩,也就是说,能够扩大作用于使行星辊44相对于行星轴部件43倾斜的方向的力矩。换言之,能够有高效地利用第一按压力以及第二按压力使行星棍44倾斜。
[0049]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第一按压力矢量Vl的行星轴向上的分量与第二按压力矢量V2的行星轴向上的分量朝向相反的方向。行星轴向上的分量为与行星轴线J2平行的方向的分量。详细地说,第一按压力矢量Vl的行星轴向上的分量朝下侧,第二按压力矢量V2的行星轴向上的分量朝上侧。像这样,由于两个按压力矢量的行星轴向上的分量朝向相反的方向,因此利用第一按压力作用于行星轴部件43的轴向的力与利用第二按压力作用于行星轴部件43的轴向的力相抵消。由此,作用于行星轴部件43的轴向的力变小。因此,行星轴部件43与行星辊44之间的行星轴承机构45的负载变小。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借助行星辊44的动力传递效率。
[0050]如上文所述,由于在内环5安装于外壳2的状态下,内环5的两个支承部52在轴向上靠近,因此内周部51朝向径向内侧发生弹性变形。像这样,在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中,能够通过简单结构的内环5将各行星辊44朝向太阳辊33按压。并且,与利用螺旋弹簧等按压行星辊44的情况相比,能够避免因螺旋弹簧等而形成的背隙。其结果是,能够减小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中的背隙。
[0051]在组装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时,通过紧固上述的螺栓23而使内环5的内周部51朝向径向内侧逐渐弹性变形,分别插入有行星轴部件43的多个行星辊44被朝向径向内侧按压。在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的组装结束前的状态下,也就是说,在连接第一外壳21和第二外壳22的螺栓23被完全紧固之前的状态下,各行星辊44能够相对于行星轴线J2在行星轴向上移动。如上文所述,多个行星轴部件43分别随着远离行星架42而朝向径向外侧。因此,由于行星辊44被内环5朝向径向内侧按压,因此行星辊44沿着行星轴部件43稍稍靠近行星架42并稍稍朝向径向内侧移动。当行星辊44朝向径向内侧移动,则从太阳辊33作用于行星辊44的朝向径向外侧的按压力变大。行星辊44沿着行星轴部件43稍稍移动,并配置在来自内环5的朝向径向内侧的按压力和来自太阳辊33的朝向径向外侧的按压力平衡的位置。
[0052]在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中,由于行星轴部件43随着远离行星架42而朝向径向外侧倾斜,因此能够容易地确定行星辊44在行星轴向上的位置。换言之,能够容易地将行星辊44安装于行星轴部件43。并且,由于各行星辊44上的第二接触点62在轴向上比第一接触点61靠近行星架42,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将行星辊44安装于行星轴部件43。
[0053]如上文所述,在行星辊44的第一接触点61处,在包含中心轴线Jl的面中,各行星辊44的外周面的截面形状呈凸状。在第一接触点61处,行星辊44的外周面的截面形状不必一定为凸状,也可以是在包含中心轴线Jl的面中,内环5的内周面的截面形状为凸状。换言之,在各行星辊44的第一接触点61处,各行星辊44的外周面的在包含中心轴线Jl的面中的截面形状以及内环5的内周面的在包含中心轴线Jl的面中的截面形状中的至少一方截面形状呈凸状。由此,在行星辊44稍稍沿行星轴向移动的情况下等,能够使行星辊44的外周面上的第一接触点61的位置以及内环5的内周面上的第一接触点61的位置平滑地变化。
[0054]并且,在摩擦动力传递装置1,在各行星辊44的第二接触点62处,各行星辊44的外周面的在包含中心轴线Jl的面中的截面形状为凸状。在第二接触点62处,行星辊44的外周面的截面形状不必一定为凸状,也可以是太阳辊33的外周面的在包含中心轴线Jl的面中的截面形状为凸状。换言之,在各行星辊44的第二接触点62处,各行星辊44的外周面的在包含中心轴线Jl的面中的截面形状以及太阳辊33的外周面的在包含中心轴线Jl的面中的截面形状中的至少一方截面形状为凸状。由此,在行星辊44沿行星轴线方向稍稍移动的情况下等,能够使行星辊44的外周面上的第二接触点62的位置以及太阳辊33的外周面上的第二接触点62的位置平滑地变化。
[0055]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a的纵向剖视图。在图5中,示出了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a在包含中心轴线Jl的面上的截面。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a包括形状与图1所示的行星棍44不同的多个行星棍44aο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a包括形状与图1所示的内环5不同的内环5a。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a的其他结构与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相同。以下,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
[0056]与行星辊44相同,各行星辊44a在第一接触点61处与内环5a的内周面接触,在第二接触点62处与太阳辊33的外周面接触。各行星辊44a的第一接触点61与第二接触点62在支承各行星辊44a的行星轴部件43的中心轴线方向即行星轴向上位于不同的位置。在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a中,与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相同,由于行星辊44a相对于行星轴部件43倾斜,因此能够减小行星轴部件43与自转中的行星辊44a之间的背隙。
[0057]在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a中,与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相同,关于各行星辊44a,在包含行星轴线J2、第一接触点61以及第二接触点62的面中,行星辊44a的截面中的第一按压力矢量Vl在该截面中相对于连接第一接触点61与第二接触点62的假想的直线LI朝向一侧倾斜。关于各行星辊44a,在该截面中的第二按压力矢量V2在该截面中相对于上述直线LI朝向另一侧倾斜。由此,能够扩大第一按压力矢量Vl的垂直于行星轴线J2的方向上的分量和第二按压力矢量V2的垂直于行星轴线J2方向上的分量。
[0058]并且,第一接触点61与第二接触点62在行星轴向上夹着行星棍44a的行星轴向的中心位于彼此相反的一侧。由此,能够扩大通过第一按压力以及第二按压力作用于行星辊44a的倾斜力矩,也就是说能够扩大作用于使行星辊44a相对于行星轴部件43倾斜的方向的力矩。换言之,能够高效地利用第一按压力以及第二按压力使行星辊44a倾斜。
[0059]第一接触点61处的各行星辊44a的外径比第二接触点62处的各行星辊44a的外径小。由此,能够缩小第二旋转轴部件41相对于第一旋转轴部件31的转速比。也就是说,在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a用作减速器时,能够扩大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a的减速比。并且,在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a用作增速器时,能够扩大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a的增速比。
[0060]在上述摩擦动力传递装置l、la中,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0061]内环5、5a不必一定通过被第一外壳21和第二外壳22夹持而发生弹性变形来按压行星辊44、44a。例如通过对内环5、5a施加力而使其弹性变形进而扩大内径后,将内环5、5a配置在多个行星辊44、44a的径向外侧,然后解除力。由此,内环5、5a朝向径向内侧发生弹性变形,多个行星辊44、44a被朝向太阳辊33按压。内环5、5a还可通过热压配合套到多个行星辊44、44a上。在这种情况下,内环5、5a中的与多个行星辊44、44a接触的部位发生弹性变形,多个行星辊44、44a被朝向太阳辊33按压。像这样,在摩擦动力传递装置1、Ia中,利用内环5、5a朝向径向的弹性变形,多个行星辊44、44a被朝向太阳辊33按压。
[0062]图6为表示摩擦动力传递装置的其他优选例的剖视图。图6所示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b包括形状与图1所示的内环5不同的内环5b。内环5b包括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的圆筒部55和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大致圆环板状的圆环板部56。圆环板部56从圆筒部55的下端部朝向径向内侧扩展。圆筒部55的下部和圆环板部56固定于第二外壳22。并且,利用圆筒部55的上部朝向径向的弹性变形,多个行星辊44被朝向太阳辊33按压。
[0063]图7以及图8为表示摩擦动力传递装置的其他优选例的剖视图。在图7以及图8中,省略外壳的图示。与图1所示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相同,图7所示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c以及图8所示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d中,各行星辊44、44b的第一接触点61与第二接触点62也在行星轴向上位于不同的位置。在图7以及图8所示的例子中,第一接触点61在轴向上比第二接触点62靠近行星架42。在图8所示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d中,行星辊44b的上部以及下部的外径随着远离行星辊44b的行星轴向的中心而逐渐变小。因此,在行星辊44b的包含行星轴线J2的截面中,行星辊44b上部的外侧面以及行星辊44b下部的外侧面为相对于行星轴线J2倾斜的倾斜面。在行星辊44b中,第一接触点61以及第二接触点62位于该倾斜面上。
[0064]在摩擦动力传递装置lc、ld中,在行星辊44、44b的通过包含行星轴线J2、第一接触点61以及第二接触点62的面截取的截面中,第一按压力矢量Vl相对于连接第一接触点61和第二接触点62的假想的直线LI朝向一侧倾斜。并且,该截面中的第二按压力矢量V2在该截面中相对于上述直线LI朝向另一侧倾斜。在图7以及图8所示的例子中,第一按压力矢量Vl相对于直线LI朝向下侧倾斜,第二按压力矢量V2相对于直线LI朝向上侧倾斜。第一按压力矢量Vl与第二按压力矢量V2大致平行。
[0065]在摩擦动力传递装置lc、ld中,与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相同,由于行星棍44、44b相对于行星轴部件43倾斜,因此能够减小行星轴部件43与自转中的行星棍44、44b之间的背隙。并且,能够高效地利用第一按压力以及第二按压力使行星辊44、44b倾斜。
[0066]在上述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中,第一旋转轴部件31以及第二旋转轴部件41也可配置在外壳2内。第一旋转轴部件31与第二旋转轴部件41不必一定从外壳2彼此朝向相反方向突出,例如,也可第一旋转轴部件31以及第二旋转轴部件41中的一个部件为空心,且另一个部件位于该一个部件的径向内侧。
[0067]在第一旋转组装体3中,除了第一连接部32之外的部位,例如第一旋转轴部件31也可借助第一轴承机构24被外壳2支承为能够旋转。第二旋转组装体4中,除了行星架42之外的部位,例如第二旋转轴部件41也可借助第二轴承机构25被外壳2支承为能够旋转。
[0068]在第二旋转组装体4中,也可将行星辊44固定于行星轴部件43,在行星轴部件43与行星架42之间设置行星轴承机构45。换言之,行星辊44借助行星轴部件43以及行星轴承机构45,被行星架42支承为能够旋转。行星辊44与行星轴部件43—同旋转。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行星棍44在行星轴承机构45所在的范围内与行星轴部件43 —起倾斜,因此能够减小行星架42与自转中的行星轴部件43之间的背隙以及行星架42与行星辊44之间的背隙。
[0069]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中的结构只要不相互矛盾可以适当地组合。
[0070]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能够在精密加工设备或3D测量装置等各种装置中用作减速器或增速器。并且,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也能够用于其他用途。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擦动力传递装置,该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具有: 夕卜壳; 第一旋转组装体,所述第一旋转组装体被所述外壳支承为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 第二旋转组装体,所述第二旋转组装体被所述外壳支承为能够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且在所述第二旋转组装体与所述第一旋转组装体之间进行利用摩擦的动力传递;以及 环状的内环,所述环状的内环在所述第二旋转组装体的径向外侧与所述外壳连接, 所述第一旋转组装体具有: 第一旋转轴部件,所述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一旋转轴部件的中心;以及 太阳棍,所述太阳辊在所述外壳内与所述第一旋转轴部件一同旋转, 所述第二旋转组装体具有: 多个行星轴部件,所述多个行星轴部件在所述外壳内沿周向配置在所述太阳辊的径向外侧,并且各行星轴部件朝向沿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 多个行星辊,所述多个行星辊在所述外壳内借助所述多个行星轴部件被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各行星辊的外周面与所述太阳辊的外周面以及所述内环的内周面接触; 行星架,所述行星架支承所述多个行星轴部件;以及 第二旋转轴部件,所述第二旋转轴部件与所述行星架连接,且所述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二旋转轴部件的中心, 利用所述内环朝向径向的弹性变形,所述多个行星辊被朝向所述太阳辊按压,所述摩擦动力传递装置的特征在于, 各行星辊与所述内环的第一接触点以及所述各行星辊与所述太阳辊的第二接触点在行星轴向上位于不同的位置,所述行星轴向是支承所述各行星辊的行星轴部件的中心轴线即行星轴线所朝向的方向, 关于所述各行星辊,在通过包含所述行星轴线、所述第一接触点以及所述第二接触点的面截取的截面中,表示从所述内环作用于所述各行星辊的第一按压力的第一按压力矢量相对于连接所述第一接触点与所述第二接触点的直线朝向一侧倾斜,表示从所述太阳辊作用于所述各行星辊的第二按压力的第二按压力矢量相对于所述直线朝向另一侧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按压力矢量的所述行星轴向上的分量与所述第二按压力矢量的所述行星轴向上的分量朝向相反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按压力矢量与所述第二按压力矢量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行星辊能够相对于所述行星轴部件在所述行星轴向上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各行星辊的所述第一接触点处,在包含所述中心轴线的面中,所述各行星辊的外周面的截面形状呈凸状,或者所述内环的所述内周面的截面形状呈凸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各行星辊的所述第二接触点处,在包含所述中心轴线的面中,所述各行星辊的外周面的截面形状呈凸状,或者所述太阳辊的外周面的截面形状呈凸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环具有: 环状的内周部,所述环状的内周部具有与所述各行星辊接触的所述内周面;以及两个支承部,在通过包含所述中心轴线的面截取的截面中,所述两个支承部从所述内周部的轴向两侧的端部朝向径向外侧扩展, 在所述内环安装于所述外壳的状态下,使得所述两个支承部在轴向上靠近,由此,所述内周部朝向径向内侧发生弹性变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行星轴部件分别随着远离所述行星架而朝向径向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接触点在轴向上比所述第一接触点靠近所述行星架。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触点处的所述各行星辊的外径比所述第二接触点处的所述各行星辊的外径小。
【文档编号】F16H13/08GK204213283SQ201420642629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日
【发明者】今村正 申请人:日本电产新宝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