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9807发布日期:2018-07-10 20:16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具有第一离合器和配置在该第一离合器的周围的第二离合器的变速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变速装置,已知具有如下装置,该装置具有构成为多板摩擦式油压离合器的离合器C3、构成为多板摩擦式油压离合器并且配置在离合器C3的内侧的离合器C4(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变速装置的离合器C3以及C4共用包括内鼓和具有焊接于该内鼓的侧壁部的外周的基端部的外鼓的鼓构件。鼓构件的外鼓与离合器C3的活塞一起划分形成该离合器C3的接合油室。另外,鼓构件的内鼓具有支撑离合器C4的活塞以及解除板的内筒部、从该内筒部的一端向径向外侧延伸的环状的侧壁部和在与外鼓的接合部的内侧从侧壁部延伸的短的圆筒状的固定部。离合器C4的离合器鼓与划分形成离合器C3的离心油压解除室的解除板经由铆钉紧固连接于内鼓的固定部。而且,离合器C4的活塞具有经由密封构件与侧壁部的固定部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延伸部,离合器C4的接合油室划分形成于固定部的内周面的径向内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5584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上述以往的变速装置中,为了减少构件件数,在废弃铆钉而使离合器C3的解除板与离合器C4的离合器鼓一体成形的基础上,考虑将外鼓焊接于内鼓的外周。然而,在该情况下,由于外鼓与内鼓的焊接部与离合器C4的活塞滑动接触的内鼓的固定部的内周面接近,从而因焊接时的热影响会使该内鼓的固定部的内周面产生变形,因此,存在在焊接后必须对该固定部的内周面实施切削、研磨等表面加工的可能性。而且,在上述那样的变速装置中,组装的关系为需要在将外侧的离合器C3的活塞等组装于外鼓内的状态下将该外鼓与内鼓焊接,在焊接后,对固定部的内周面实施表面加工,然后进一步进行用于去除切削粉末等的清洗处理,这在实质上是不可能的。因此,上述以往的变速装置在提高内侧的离合器C4的尺寸精度、整体组装性方面还有改进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在包括第一离合器以及配置在该第一离合器的周围的第二离合器的变速装置中,进一步提高第一离合器的尺寸精度、整体的组装性。

本发明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离合器,包括第一活塞、第一接合油室以及第一离合器鼓,该第一离合器鼓具有沿轴向延伸并且嵌合有第一摩擦接合片的外周部的第一外筒部;以及第二离合器,包括第二活塞、第二接合油室以及第二离合器鼓,该第二离合器鼓具有沿轴向延伸并且将所述第二活塞的内周部支撑为能够自由滑动的第二内筒部,该第二离合器鼓焊接于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外周所设置的接合面,并且该第二离合器配置在所述第一离合器的周围,所述第一外筒部的外径比所述接合面的直径大,相对于所述第二活塞位于与所述第二接合油室相反的一侧的所述第二内筒部的端部与从所述第一外筒部的基端向所述接合面侧沿径向延伸的壁部相抵接,所述第一离合器鼓具有:第一内筒部,在所述第一外筒部的内侧沿轴向延伸,并且将所述第一活塞的内周部支撑为能够在轴向上自由移动;以及第一环状壁部,以在所述第一外筒部与所述第一内筒部之间沿径向延伸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外筒部以及所述第一内筒部一体成形,所述第一活塞具有沿轴向朝向所述第一环状壁部延伸的筒状的延伸部,所述第一环状壁部从所述接合面向径向内侧延伸,并且所述第一环状壁部具有中间筒状部,该中间筒状部形成为比所述接合面更接近所述第一内筒部且朝向所述第一活塞延伸,在所述第一活塞的所述延伸部的内周面与所述中间筒状部的外周面之间配置有密封构件,由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环状壁部划分形成所述第一接合油室。

这样,通过在第一活塞的延伸部的内周面与中间筒状部的外周面之间配置密封构件而划分形成第一接合油室,与在第一活塞的延伸部的外周侧配置密封构件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第一离合器鼓和焊接于该第一离合器鼓的第二离合器鼓的接合面与密封构件滑动接触的面(中间筒状部的外周面)之前的距离进一步变长。另外,中间筒状部从第一离合器鼓的第一环状壁部向第一活塞侧(接合面的相反一侧)延伸,其中,上述第一离合器鼓的第一环状壁部从上述接合面向径向内侧延伸,因此,在焊接第一以及第二离合器鼓时施加于两者的热量在到达中间筒状部(其外周面)之前被具有比较大的体积的第一环状壁部吸收。由此,在将第二离合器鼓焊接于第一离合器鼓的外周面时,能够良好地抑制因热的影响而使中间筒状部的外周面产生变形。因此,在该变速装置中,由于在焊接第一离合器鼓与第二离合器鼓之后能够良好地确保中间筒状部的外周面的尺寸精度,因此,在焊接后不需要进行该中间筒状部的外周面的表面加工、清洗。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离合器的尺寸精度、变速装置整体的组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本发明的变速装置即自动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动力传递装置所具有的自动变速器的各变速挡与离合器以及制动器的动作状态之间的关系的动作表。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变速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放大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变速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放大图。

图5是沿着图4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变速装置中的离合器的油路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图1是表示包括作为本发明的变速装置的自动变速器25的动力传递装置20的概略结构图。图1所示的动力传递装置20与装载于前轮驱动车辆的未图示的发动机的曲轴连接,并且能够将来自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至未图示的左右驱动轮(前轮)。如图所示,动力传递装置20包括例如铝合金制的变速箱22、容纳于该变速箱22的内部的起步装置(流体传动装置)23、油泵24、自动变速器25、齿轮机构(齿轮系)40、差动齿轮(差动机构)50、安装于变速箱22的油压控制装置60等。

动力传递装置20所具有的起步装置23构成为液力变矩器,具有:与发动机的曲轴连接的输入侧的泵轮23p、与自动变速器25的输入轴(输入构件)26连接的输出侧的涡轮23t、配置在泵轮23p以及涡轮23t的内侧且对从涡轮23t向泵轮23p的工作油的液流进行整流的导轮23s、将导轮23s的旋转方向限制为一个方向的单向离合器23o、锁止离合器23c、减震机构23d等。但是,起步装置23也可以构成为不具有导轮23s的液力耦合器。

油泵24构成为齿轮泵,具有:包括泵体与泵盖的泵组件、经由轮毂与起步装置23的泵轮23p连接的外齿齿轮、与该外齿齿轮啮合的内齿齿轮等。油泵24被来自发动机的动力驱动,抽吸贮存在未图示的油底壳中的工作油(ATF)并压送至生成起步装置23、自动变速器25所要求的油压的油压控制装置60。

自动变速器25构成为八级变速的变速器,如图1所示,除了输入轴26以外,还包括:双小齿轮式的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拉威娜式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用于变更从输入侧到输出侧的动力传递路径的四个离合器C1、C2、C3、C4、两个制动器B1、B2和单向离合器F1。

自动变速器25的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具有:作为外齿齿轮的太阳轮31、配置在与该太阳轮31同心的圆上的作为内齿齿轮的齿圈32、将多个由小齿轮33a、33b的组成保持为,能够自由自转(自由旋转)且自由公转的行星架34,其中,小齿轮33a、33b中的一方与太阳轮31啮合,另一方与齿圈32啮合,且小齿轮33a、33b彼此啮合。如图所示,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的太阳轮31固定在变速箱22上,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的行星架34与输入轴26连接为能够一体旋转。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构成为所谓的减速齿轮,对传递至作为输入构件的行星架34的动力进行减速,并从作为输出构件的齿圈32输出。

自动变速器25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具有:作为外齿齿轮的第一太阳轮36a以及第二太阳轮36b、与第一以及第二太阳轮36a、36b配置在同心圆上的作为内齿齿轮的齿圈37、与第一太阳轮36a啮合的多个短小齿轮38a、与第二太阳轮36b以及多个短小齿轮38a啮合并且与齿圈37啮合的多个长小齿轮38b、将多个短小齿轮38a以及多个长小齿轮38b保持为能够自由自传(自由旋转)且自由公转的行星架39。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齿圈37作为自动变速器25的输出构件发挥作用,从输入轴26传递至齿圈37的动力经由齿轮机构40、差动齿轮50以及驱动轴51传递至左右驱动轮。另外,行星架39经由单向离合器F1由变速箱22支撑,该行星架39的旋转方向由单向离合器F1限制为一个方向。

离合器C1是多板摩擦式油压离合器(摩擦接合构件),具有由活塞、多个摩擦片、分离片、被供给工作油的油室等构成的油压伺服器,能够使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的齿圈32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一太阳轮36a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离合器C2是多板摩擦式油压离合器,具有由活塞、多个摩擦片、分离片、被供给工作油的油室等构成的油压伺服器,能够使输入轴26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行星架39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离合器C3是多板摩擦式油压离合器,具有由活塞、多个摩擦片、分离片、供给工作油的油室等构成的油压伺服器,能够使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的齿圈32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二太阳轮36b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离合器C4是多板摩擦式油压离合器,具有由活塞、多个摩擦片、分离片、供给工作油的油室等构成的油压伺服器,能够使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的行星架34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二太阳轮36b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制动器B1是多板摩擦式油压制动器,具有由多个摩擦片、分离片、被供给工作油的油室等构成的油压伺服器,能够将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二太阳轮36b固定在变速箱22上而不能旋转,并且能够解除第二太阳轮36b相对于变速箱22的固定。制动器B2是多板摩擦式油压制动器,具有由多个摩擦片、分离片、被供给工作油的油室等构成的油压伺服器,能够将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行星架39固定在变速箱22上而不能旋转地,并且能够解除行星架39相对于变速箱22的固定。

另外,单向离合器F1包括与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行星架39连接(固定)的内圈、外圈、多个楔块、多个弹簧(板簧)、保持器等,在外圈相对于内圈向一个方向旋转时,经由各楔块传递扭矩,并且,在外圈相对于内圈向另一方向旋转时,使两者相对旋转。但是,单向离合器F1也可以滚子式等楔块式以外的结构。

上述离合器C1~C4、制动器B1以及B2利用上述油压控制装置60供排工作油来进行动作。在图2中示出了自动变速器25的各变速挡与离合器C1~C4、制动器B1以及B2、单向离合器F1的动作状态之间的关系的动作表。自动变速器25通过使离合器C1~C4、制动器B1以及B2处于图2的动作表所示的状态,来提供前进1~8挡的变速挡和后退1挡以及2挡的变速挡。此外,除了制动器B1,离合器C1~C4以及制动器B2中的至少任意的构件可以是爪形离合器那样的啮合接合构件。

齿轮机构40具有:与自动变速器25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齿圈37连接的中间驱动齿轮41、固定于与自动变速器25的输入轴26平行地延伸的中间轴42且与中间驱动齿轮41啮合的中间从动齿轮43、以在轴向上与该中间从动齿轮43分离的方式一体成形(或固定)于中间轴42的驱动小齿轮(主减速主动齿轮)44、与驱动小齿轮44啮合并且与差动齿轮50连接的差动齿圈(主减速从动齿轮)45。

图3是表示动力传递装置2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放大图。图3是表示动力传递装置20的自动变速器25所具有的离合器C3以及C4周围的结构。如图所示,对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的齿圈32与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二太阳轮36b进行紧固连接的离合器C3(第二离合器)配置在对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的行星架34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二太阳轮36b进行紧固连接的离合器C4(第一离合器)的周围。

离合器C3包括离合器轮毂(第二离合器轮毂)3、内周部嵌合于离合器轮毂3的多个摩擦片(第二摩擦接合片)304f、离合器鼓(第二离合器鼓)300、外周部嵌合于离合器鼓300的多个分离片(第二摩擦接合片)304s、以及对摩擦片304f与分离片304s进行按压并使上述摩擦片304f与分离片304s摩擦接合的活塞(第二活塞)305。离合器轮毂3与作为动力输入构件的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的齿圈32一体化(连接),与该齿圈32一体旋转。离合器鼓300与作为动力输出构件(动力的传递对象)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二太阳轮36b连接,与该第二太阳轮36b一体旋转。与离合器轮毂3嵌合的摩擦片304f是两面粘贴有摩擦材料的环状构件,与离合器鼓300嵌合的分离片304s是两面平滑地形成的环状构件。

如图3以及图4所示,离合器C3的离合器鼓300包括:沿该离合器鼓300(自动变速器25)的轴向延伸且经由未图示的连接构件与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二太阳轮36b连接的大致圆筒状的外筒部301(第二外筒部)、从外筒部301的基端(图3以及图4中的右端)向内侧延伸的大致圆环状的环状壁部(第二环状壁部)302、以及从环状壁部302的内周部以位于外筒部301的内侧的方式向该外筒部301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同轴)延伸且沿离合器鼓300的轴向延伸的大致圆筒状的内筒部303(第二内筒部)。外筒部301、环状壁部302以及内筒部303通过铸造例如铝合金等一体成形,环状壁部302在外筒部301的基端与内筒部303的基端之间沿径向延伸。在这样构成的离合器鼓300中,外侧的外筒部301与内侧的内筒部303分别作为肋发挥作用,因此,能够良好地提高其强度。

在离合器鼓300的外筒部301的内周面形成有能够与形成于各分离片304s的外周部的凹凸部卡合的花键301s,多个分离片304s以与离合器轮毂3嵌合的多个摩擦片304f交替地排列的方式与外筒部301的花键301s嵌合。另外,制动底板以能够与最靠第一以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0、35侧(图3中的左侧)配置的摩擦片304f相抵接的方式嵌合于外筒部301的花键301s,该制动底板在轴向上被安装于外筒部301的卡环支撑。

内筒部303形成得比外筒部301短,通过内筒部303的外周面和包围该内筒部303的外筒部301的内周面,将活塞305支撑为能够在轴向上自由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最靠发动机侧(图3中的右侧)配置的分离片304s抵接的活塞305的按压部的外周部,形成有能够与外筒部301的花键301s卡合的凹凸部,活塞305也由花键301s引导。另外,在活塞305的内周部与内筒部303的外周面之间以及活塞305的外周部与外筒部301的内周面之间配置有密封构件,在离合器鼓300的环状壁部302与活塞305的背面之间,划分形成有被供给用于使离合器C3接合的工作油(接合油压)的接合油室(第二接合油室)306。即,在离合器C3中,由离合器鼓300与活塞305划分形成接合油室306。而且,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内筒部303上,以在周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分别与接合油室306连通的多个油孔(贯通孔)303x。

离合器C4具有离合器轮毂(第一离合器轮毂)4、内周部与离合器轮毂4嵌合的多个摩擦片(第一摩擦接合片)404f、离合器鼓(第一离合器鼓)400、外周部与离合器鼓400嵌合的多个分离片(第一摩擦接合片)404s、以及对摩擦片404f与分离片404s进行按压而使上述摩擦片404f与分离片404s摩擦接合的活塞(第一活塞)405。离合器轮毂4与作为动力输入构件的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的行星架34一体化(连接),与该行星架34一体旋转。离合器鼓400与作为动力输出构件(动力的传递对象)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二太阳轮36b连接(固定),与该第二太阳轮36b一体旋转。与离合器轮毂4嵌合的摩擦片404f是两面粘贴有摩擦材料的环状构件,与离合器鼓400嵌合的分离片404s是两面平滑地形成的环状构件。

如图3以及图4所示,离合器C4的离合器鼓400包括沿该离合器鼓400(自动变速器25)的轴向延伸的大致圆筒状的外筒部401(第一外筒部)、从外筒部401的一端向内侧延伸的大致圆环状的环状壁部(第一环状壁部)402、以及从环状壁部402的内周部以位于外筒部401的内侧的方式向该外筒部401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同轴)延伸且沿离合器鼓400的轴向延伸的大致圆筒状的内筒部403(第一内筒部或内筒部)。外筒部401、环状壁部402以及内筒部403通过铸造例如铝合金等一体成形,环状壁部402在外筒部401的基端与内筒部403的基端之间沿径向内侧延伸。

另外,在离合器鼓400的内筒部403内嵌合(压入)有铁制的套筒500,在套筒500内嵌合插入有固定于容纳离合器C3以及C3的变速箱22而构成该变速箱22的一部分的例如铝合金制的环状的前支撑件(前侧的支撑部)22f的筒状部220。由此,离合器鼓400即内筒部403被前支撑件22f即变速箱22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此外,与起步装置23(液力变矩器)的导轮23s连接的导轮轴230经由单向离合器23o以不能旋转的方式与前支撑件22f的筒状部220连接(固定)。

在离合器鼓400的外筒部401的内周面形成有能够与形成于各分离片404s的外周部的凹凸部卡合的花键401s,多个分离片404s以与离合器轮毂4嵌合的多个摩擦片404f交替排列的方式与外筒部401的花键401s嵌合。另外,制动底板以能够与最靠第一以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0、35侧(图3中的左侧)配置的摩擦片404f抵接的方式与外筒部401的花键401s嵌合,该制动底板在轴向上由安装于外筒部401的卡环支撑。

离合器鼓400的环状壁部402包括:外侧壁部402a,从外筒部401的基端向内筒部403侧(内侧)延伸;以及内侧壁部402b,相对于外侧壁部402a向远离外筒部401的方向偏移而比该外侧壁部402a更靠发动机侧(离合器鼓400的自由端部的相反一侧即图3中的右侧),并且在外侧壁部402a与内筒部403之间延伸。由此,在环状壁部402上形成有缩径部402n,该缩径部402n具有比该外筒部401的外周面的直径小的外周面(接合面)402o,并且缩径部402n相对于外侧壁部402a位于外筒部401的相反一侧。即,外筒部401的外径设定为,比外周面402o的外径大。而且,环状壁部402从缩径部402n的外周面402o向径向内侧延伸。

另外,离合器鼓400的环状壁部402(内侧壁部402b)具有:中间筒状部420,形成为相比于缩径部402n的外周面402o更接近内筒部403,并且朝向活塞405(朝向图3以及图4中的左侧)延伸;以及环状凹部402c,在缩径部402n的外周面402o与中间筒状部420的径向之间从内侧壁部402b的内表面朝向外侧(图3以及图4中的右侧)凹陷。离合器鼓400的内筒部403形成为,比外筒部401长,活塞405在轴向上被该内筒部403的外周面支撑为能够自由移动。

离合器C4的活塞405具有:被内筒部403的外周面支撑为能够自由移动的受压部405a、从该受压部405a的外周部延伸而与最靠发动机侧(图中的右侧)的分离片404s抵接的按压部405b、从受压部405a的外周部向按压部405b的相反一侧延伸的圆筒状的延伸部405c、以及相比于延伸部405c的内周面在径向外侧向该延伸部405c的相反一侧延伸的凹圆柱面405d。在按压部405b的外周部形成有能够与离合器鼓400的外筒部401的花键401s卡合的凹凸部。由此,活塞405也被花键401s引导。另外,活塞405的延伸部405c插入(嵌合)于离合器鼓400的环状壁部402上所形成的环状凹部402c,延伸部405c的内周面与限定环状凹部402c的中间筒状部420的外周面(圆柱面)421滑动接触。

并且,在活塞405的受压部405a与内筒部403的外周面之间配置有D型圈或O型圈等密封构件,在活塞405的延伸部405c的内周面与中间筒状部420的外周面421之间,以与该外周面421滑动接触的方式配置有D型圈或O型圈等密封构件90。由此,在离合器鼓400的环状壁部402(内侧壁部402b)与活塞405的受压部405a的背面之间且在延伸部405c的外周面的径向内侧,划分形成有被供给用于使离合器C4接合的工作油(接合油压)的接合油室(第一接合油室)406。即,在自动变速器25中,通过离合器鼓400与活塞405,在离合器C3的接合油室306的径向内侧划分形成接合油室406。

而且,离合器鼓400的内筒部403以比活塞405更靠第一以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0、35侧(图3以及图4中的左侧)的方式,支撑解除板407,以使该解除板407与该内筒部403能够一体旋转。解除板407的内周部在轴向上被安装于内筒部403的卡环支撑。另外,在解除板407的外周部安装有唇形密封件(密封构件)91,该密封构件91与形成于活塞405的凹圆柱面405d滑动接触。由此,解除板407与活塞405一起划分形成用于解除在接合油室406内产生的离心油压的离心油压解除室(第一离心油压解除室)408。而且,在活塞405与解除板407之间配置有多个回位弹簧409。

配置于上述那样构成的离合器C4的周围的离合器C3的离合器鼓300以包围外筒部401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固定于离合器C4的离合器鼓400的外周面。即,离合器鼓300的内筒部303以其顶端(相对于活塞305与接合油室306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与离合器鼓400(环状壁部402)的外侧壁部402a的背面抵接的方式,与离合器鼓400的缩径部402n嵌合,内筒部303的内周面303i通过焊接(例如,电子束焊接或激光焊接)从环状壁部402的与中间筒状部420相反的一侧以与轴向平行的方式与缩径部402n的外周面402o接合。由此,离合器鼓300以及400构成为一体的鼓构件,该一体的鼓构件与活塞305一起划分形成离合器C3的接合油室306且与活塞405一起在接合油室306的径向外侧划分形成离合器C4的接合油室406。

其结果,即使分别使外侧的外筒部301与内侧的内筒部303作为肋发挥作用而能够良好地提高离合器鼓300的强度,并且使内筒部303与离合器鼓400的接合部靠近内周侧,也能够充分地确保内筒部303(内周面303i)以及离合器鼓400的缩径部402n(外周面402o)的轴长即内筒部303与离合器鼓400的接合长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离合器鼓300以及400的接合强度。因此,在自动变速器25中,在离合器鼓300以及400与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二太阳轮36b一体旋转时,能够良好地抑制离合器鼓300的外筒部301的自由端部(图4中的左端部)因离心力向外侧扩展。另外,通过使离合器鼓300以内筒部303的顶端与离合器鼓400的外侧壁部402a的背面抵接的方式与缩径部402n嵌合,能够通过外侧壁部402a在轴向上对离合器鼓300进行定位。

而且,在自动变速器25中,在离合器C4的离合器鼓400(外筒部401)上一体成形有环状的解除室划分部410,该解除室划分部410与离合器鼓300以及活塞305一起划分形成用于解除在外侧的离合器C3的接合油室306内产生的离心油压的离心油压解除室308。如图3以及图4所示,解除室划分部410从外筒部401向外侧即环状凹部402c的径向外侧朝向离合器鼓300的外筒部301的内周面延伸。解除室划分部410的外周面与离合器C3的活塞305的内周面滑动接触,在解除室划分部410与活塞305的内周面之间配置有D型圈或O型圈等密封构件。由此,在解除室划分部410以及外侧壁部402a的背面(图3以及图4中的右侧的面)与活塞305之间划分形成有离心油压解除室308。而且,在解除室划分部410的背面与活塞305之间划分形成有多个回位弹簧309。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解除室划分部410的背面,以等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向活塞305凸出而与相对应的回位弹簧309的一端卡合的多个凸起。

这样,通过使离合器C3用的解除室划分部410和包括外筒部401、环状壁部402以及内筒部403的离合器C4的离合器鼓400一体成形,能够降低离合器C3以及C4的构件件数、组装工时,并且能够容易地提高离合器鼓400中的各部分的精度即外筒部401、环状壁部402、内筒部403以及解除室划分部410的位置精度。另外,通过使外筒部401、环状壁部402、内筒部403以及解除室划分部410一体成形,能够使外筒部401以及内筒部403作为肋发挥作用,并且能够确保解除室划分部410的壁厚,从而能够良好地确保离合器鼓400的强度,因此,能够通过铝合金等轻量的坯料来构成离合器鼓400,从而能够使该离合器鼓400轻量化。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解除室划分部410以比离合器鼓400的外侧壁部402a更靠第一以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0、35侧(图4中的左侧)的方式在外筒部401的轴向从该外侧壁部402a偏移。这样,通过使解除室划分部410在外筒部401的轴向上从外侧壁部402a偏移,能够抑制外筒部401的基端周围的应力集中,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离合器鼓400的强度。但是,取代离合器鼓400与解除室划分部410一体成形,也可以使另外单独的解除室划分构件与离合器鼓400焊接或紧固连接。

接着,一边参照图3~图6一边对用于向离合器C3的接合油室306以及离心油压解除室308、离合器C4的接合油室406以及离心油压解除室408供给工作油的油路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图5是沿着图4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5的点划线的图中下侧是表示图4中的点划线的左侧的范围,图5的点划线的图中上侧是表示图4中的点划线的右侧的范围。另外,图6是表示从离合器鼓400的轴心侧观察内筒部403的内表面的状态的示意图,图6中的虚线表示套筒500的构件,图6中的双点划线表示前支撑件22f的构件。

如图3~图5所示,在自动变速器25中,为了能够向在离合器鼓300的内筒部303的周围划分形成的离合器C3的接合油室306、离心油压解除室308供排工作油,在离合器鼓400的内侧壁部402b形成有沿径向放射状地延伸的多个(与上述油孔303x的数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条)接合油室用油路402x和以从轴向观察与该多个接合油室用油路402x不重合的方式交替地沿径向放射状地延伸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条)解除室用油路402y。各接合油室用油路402x与离合器鼓300的内筒部303的对应的油孔303x连通。各解除室用油路402y与多个凹部402r(参照图3以及图4)中对应的一个连通,所述多个凹部402r呈大致L形状延伸且与离心油压解除室308连通的方式形成在离合器鼓400的外侧壁部402a的背面和缩径部402n的外周面402o。

这样,通过使接合油室用油路402x与解除室用油路402y形成在离合器鼓400的内侧壁部402b内的大致同一平面上,能够抑制离合器鼓400甚至离合器C3、C4的轴长的增加。而且,通过从轴向上观察接合油室用油路402x与解除室用油路402y交替地形成,能够对环状的接合油室306、离心油压解除室308大致均匀地供给工作油。另外,分别与接合油室406连通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C4接合油室用油孔403x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于离合器鼓400的内筒部403。

而且,与接合油室用油路402x连通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C3接合油室用凹部(第二接合油室用凹部)403a和与C4接合油室用油孔403x连通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C4接合油室用凹部(第一接合油室用凹部)403b以分别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的方式形成于内筒部403的内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C3接合油室用凹部403a与C4接合油室用凹部403b以在离合器鼓400的轴向上排列的方式,在内筒部403的内周面各配置有一个。

此外,与解除室用油路402y连通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C3解除室用凹部(第二解除室用凹部)403c和与C4解除室用油孔403y连通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C4解除室用凹部(第一解除室用凹部)403d以在周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排列并且与C3接合油室用凹部403a以及C4接合油室用凹部403b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的方式,形成于内筒部403的内周面。如图6所示,C3接合油室用凹部403a以及C4接合油室用凹部403b与C3解除室用凹部403c周向上的间隔L1,或C3接合油室用凹部403a以及C4接合油室用凹部403b与C4解除室用凹部403d的周向上的间隔L1,设定为比C3解除室用凹部403c与C4解除室用凹部403d的周向上的间隔L2长。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在将离合器鼓400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的前支撑件22f的筒状部220的外周面,形成有全都为环状的凹部(槽)即C3接合油压供给油路(第二接合油压供给油路)223、C4接合油压供给油路(第一接合油压供给油路)224以及解除室用供给油路(解除油供给油路)234。C3接合油压供给油路223以位于被筒状部220支撑的内筒部403的C3接合油室用凹部403a的内侧的方式,形成于该筒状部220的基端侧(图3中的右端侧),并且经由形成于前支撑件22f的多条径向油路221中的对应的一条、多条轴向油路222中对应的一条、多个油孔225中对应的一个与油压控制装置60连接。

C4接合油压供给油路224以位于被筒状部220支撑的内筒部403的C4接合油室用凹部403b的内侧的方式,形成于该筒状部220的自由端侧(图3中的左端侧),并且经由形成于前支撑件22f的多条径向油路221中对应的一条、多条轴向油路222中对应的一条、多个油孔225中对应的一个与油压控制装置60连接。另外,解除室用供给油路234以在筒状部220的轴向上位于C3接合油压供给油路223与C4接合油压供给油路224之间的方式形成于该筒状部220,并且经由形成于前支撑件22f的多条径向油路221中对应的一条、多条轴向油路222中对应的一条、以及多个油孔225中对应的一个,与油压控制装置60(排泄油路)连接。

并且,如图6所示,在嵌合于离合器鼓400的内筒部403内的套筒500上形成有多个油孔503以及504和多个C3解除油供给孔(第一解除油供给孔)534c以及C4解除油供给孔(第二解除油供给孔)534d。油孔503形成于套筒500,以使内侧的C3接合油压供给油路223与外侧的C3接合油室用凹部403a连通。另外,油孔504形成于套筒500,以使内侧的C4接合油压供给油路224与外侧的C4接合油室用凹部403b连通。

而且,C3解除油供给孔534c形成于套筒500,以使内侧的解除室用供给油路234与外侧的C3解除室用凹部403c连通,从而从该解除室用供给油路234向C3解除室用凹部403c供给工作油(解除油)。另外,C4解除油供给孔534d形成于套筒500,以使内侧的解除室用供给油路234与外侧的C4解除室用凹部403d连通,从而从该解除室用供给油路234向C4解除室用凹部403d供给工作油(解除油)。

由此,经由前支撑件22f的油路221、222等供给至筒状部220的C3接合油压供给油路223的来自油压控制装置60的工作油(离合器C3的接合油压)经由套筒500的油孔503、内筒部403的C3接合油室用凹部403a、内侧壁部402b的接合油室用油路402x以及离合器鼓300的内筒部303的油孔303x供给至离合器C3的接合油室306。另外,经由前支撑件22f的油路221、222等供给至筒状部220的C4接合油压供给油路224的来自油压控制装置60的工作油(离合器C4的接合油压)经由套筒500的油孔504、内筒部403的C4接合油室用凹部403b以及C4接合油室用油孔403x供给至离合器C4的接合油室406。

而且,经由前支撑件22f的油路221、222等供给至筒状部220的解除室用供给油路234的来自油压控制装置60的工作油(解除油即排泄油)经由套筒500的C3解除油供给孔534c、内筒部403的C3解除室用凹部403c、内侧壁部402b的解除室用油路402y以及凹部402r供给至离合器C3的离心油压解除室308。另外,经由前支撑件22f的油路221、222等供给至筒状部220的解除室用供给油路234的来自油压控制装置60的工作油(解除油即排泄油)经由套筒500的C4解除油供给孔534d、内筒部403的C4解除室用凹部403d以及C4解除室用油孔403y供给至离合器C4的离心油压解除室40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多个C3解除油供给孔534c以及C4解除油供给孔534d以在周向上排成一列(但是,也可以在轴向上稍微错开)配设于套筒500。由此,能够从形成于前支撑件22f的筒状部220的共同(单一)的解除室用供给油路234向C3解除油供给孔534c以及C4解除油供给孔534d供给工作油(解除油)。因此,在自动变速器25中,能够抑制离合器鼓400的内筒部403即离合器C3以及C4的轴长的增加。

如上所述,构成自动变速器25的离合器C4(第一离合器)的离合器鼓400(第一离合器鼓)具有沿轴向延伸并且嵌合有分离片404s(第一摩擦接合片)的外周部的外筒部401(第一外筒部)、在外筒部401的内侧沿轴向延伸并且将活塞405(第一活塞)的受压部405a的内周部支撑为能够自由移动的内筒部403(第一内筒部)、以及在外筒部401与内筒部403之间以沿径向延伸的方式与上述外筒部401与内筒部403一体成形的环状壁部402(第一环状壁部)。

另外,活塞405具有沿轴向朝向环状壁部402延伸的筒状的延伸部405c,离合器鼓400的环状壁部402具有:中间筒状部420,形成为比缩径部402n的外周面402o即离合器鼓300以及400的接合面更接近内筒部403,并且朝向活塞405延伸;以及环状凹部402c,形成为比缩径部402n的外周面402o更接近内筒部403,并且供活塞405的延伸部405c插入(嵌合)。并且,活塞405的延伸部405c插入(嵌合)环状壁部402的环状凹部402c内,在延伸部405c的内周面与中间筒状部420的外周面421之间,以与该外周面421滑动接触的方式配置有密封构件90。由此,通过活塞405与环状壁部402,在延伸部405c的外周面的径向内侧划分形成离合器C4的接合油室406(第一接合油室)。

这样,在离合器C4中,使活塞405的延伸部405c的内周面与对环状壁部402的环状凹部402c进行限定的中间筒状部420的外周面421滑动接触,并且,通过在延伸部405c的内周面与中间筒状部420的外周面421之间配置密封构件90,划分形成接合油室406。由此,与在活塞405的延伸部405c的外周侧配置密封构件90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离合器鼓400与离合器鼓300的接合面即外周面402o和密封构件90所滑动接触的中间筒状部420的外周面421的距离进一步变长。

另外,中间筒状部420从环状壁部402的内侧壁部402b向活塞405侧(外周面402o的相反一侧)延伸,其中,上述环状壁部402从缩径部402n的外周面402o(接合面)向径向内侧延伸,因此,在焊接离合器鼓300以及400时施加于两者的热量在到达中间筒状部420(外周面421)之前,被具有比较大的体积的内侧壁部402b(环状壁部402)吸收。而且,内筒部303的与外周面402o(接合面)接触的部分的体积比包括缩径部402n的外周面402o的部分的体积大,因此,在焊接离合器鼓300以及400时施加于两者的热量相比于离合器鼓400被离合器鼓300吸收的更多。由此,在将离合器鼓300与离合器鼓400(缩径部402n)的外周面402o焊接时,能够良好地抑制因热的影响而使中间筒状部420的外周面421产生变形。

在此,在离合器C4的离合器鼓400上一体成形有解除室划分部410,该解除室划分部410比环状凹部402c更向径向外侧延伸且与离合器C3的活塞305相对,并且划分形成用于解除在接合油室306内产生的离心油压的离心油压解除室308。因此,在将离合器鼓300与离合器鼓400(缩径部402n)的外周面402o焊接前,需要预先将活塞405、回位弹簧409、密封构件等组装于离合器鼓300内,但是,如上所述,在自动变速器25中,在焊接离合器鼓400与离合器鼓300之后,能够良好地确保中间筒状部420的外周面421的尺寸精度。因此,在焊接离合器鼓400与离合器鼓300之后,不需要对中间筒状部420的外周面421进行切削、研磨等表面加工、清洗。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离合器C4的尺寸精度、自动变速器25整体的组装性。

另外,活塞405具有凹圆柱面405d,该凹圆柱面405d在延伸部405c的内周面的径向外侧向与该延伸部405c相反的一侧延伸,并且与安装于离合器C4的解除板407的外周部的密封构件91滑动接触。由此,从图4等可知,能够使离合器C4的离心油压解除室408(第一离心油压解除室)的腔室直径(外径)大于接合油室406的腔室直径(外径),从而能够良好地确保离心油压解除室408中的离心油压的解除性能,因此,能够使回位弹簧409的刚性(弹簧常数)降低。其结果,由于能够使在离合器C4接合时应供给至接合油室406的油压(离合器C4的接合油压)降低,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装载有自动变速器25的车辆的燃料耗费量。

这样,在自动变速器25中,因离合器C4的离心油压解除室408的腔室直径大于接合油室406的腔室直径,从而能够充分地足够确保该离心油压解除室408中的离心油压的解除性能。因此,在离合器C4中,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解除板407的内周部至少形成一个油孔407h,从而能够使离心油压解除室408中的离心油压的零基点B0向径向外侧偏移至油孔407h的最外周点(图4参照)。由此,能够使从解除板407的油孔407h流入离心油压解除室408的工作油(解除油)的一部分流出,从而能够供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的太阳轮31与小齿轮33a的啮合部、小齿轮33b与小齿轮33a的啮合部、小齿轮33b与齿圈32的啮合部等的润滑。

并且,在自动变速器25中,在与离合器鼓300一起构成鼓构件的离合器鼓400的内筒部403的内周面,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C3解除室用凹部403c(第二解除室用凹部)和C4解除室用凹部403d(第一解除室用凹部),该C3解除室用凹部403c(第二解除室用凹部)与解除室用油路402y以及解除室用供给油路234(解除油供给油路)连通,解除室用油路402y以及解除室用供给油路234(解除油供给油路)沿径向延伸,且与外侧的离合器C3的离心油压解除室308连通,C4解除室用凹部403d(第一解除室用凹部)与C4解除室用油孔403y以及解除室用供给油路234连通,C4解除室用油孔403y以及解除室用供给油路234以与内侧的离合器C4的离心油压解除室408连通的方式形成于内筒部403。

由此,不改变离合器C3的离心油压解除室308(第二离心油压解除室)中的离心油压的零基点,也能够使离合器C4的离心油压解除室408中的离心油压的零基点B0如上述那样向径向外侧移动。因此,在自动变速器25中,能够良好地确保离心油压解除室308以及408双方中的离心油压的解除性能。

即,通过在离合器鼓400的内筒部403的内周面独立地设置向解除室用油路402y供给工作油(解除油)的C3解除室用凹部403c和向C4解除室用油孔403y供给工作油(解除油)的C4解除室用凹部403d,能够在离心油压解除室308以及408内独立地设定离心油压的零基点。其结果,在自动变速器25中,能够提高内侧的离合器C4(第一离合器)的离心油压解除室408中的解除性能和外侧的离合器C3(第二离合器)的离心油压解除室308中的解除性能的调整的自由度。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C3接合油室用凹部403a以及C4接合油室用凹部403b与C3解除室用凹部403c的周向上的间隔L1,或C3接合油室用凹部403a以及C4接合油室用凹部403b与C4解除室用凹部403d的周向上的间隔L1,设定为比C3解除室用凹部403c与C4解除室用凹部403d的周向上的间隔L2长。由此,能够良好地确保C3接合油室用凹部403a以及C4接合油室用凹部403b与C3解除室用凹部403c之间的密封性,或C3接合油室用凹部403a以及C4接合油室用凹部403b与C4解除室用凹部403d之间的密封性,从而能够更加良好地抑制工作油在C3接合油室用凹部403a、C4接合油室用凹部403b和C3解除室用凹部403c之间来往,或工作油在C3接合油室用凹部403a、C4接合油室用凹部403b和C4解除室用凹部403d之间来往。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与离合器鼓400的内筒部403嵌合的套筒500上,在周向上以排列成一列的方式配设有向C3解除室用凹部403c供给工作油(解除油)的多个C3解除油供给孔534c和向C4解除室用凹部403d供给工作油(解除油)的多个C4解除油供给孔534d,从而工作油(解除油)从设置于内筒部403的内侧的共同的解除室用供给油路234向C3解除油供给孔534c以及C4解除油供给孔534d供给。由此,能够抑制离合器鼓400的内筒部403即离合器C3以及C4的轴长的增加。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离合器,包括第一活塞、第一接合油室以及第一离合器鼓,该第一离合器鼓具有沿轴向延伸并且嵌合有第一摩擦接合片的外周部的第一外筒部;以及第二离合器,包括第二活塞、第二接合油室以及第二离合器鼓,该第二离合器鼓具有沿轴向延伸并且将所述第二活塞的内周部支撑为能够自由滑动的第二内筒部,该第二离合器鼓焊接于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外周所设置的接合面,并且该第二离合器配置在所述第一离合器的周围,所述第一外筒部的外径比所述接合面的直径大,相对于所述第二活塞位于与所述第二接合油室相反的一侧的所述第二内筒部的端部与从所述第一外筒部的基端向所述接合面侧沿径向延伸的壁部相抵接,所述第一离合器鼓具有:第一内筒部,在所述第一外筒部的内侧沿轴向延伸,并且将所述第一活塞的内周部支撑为能够在轴向上自由移动;以及第一环状壁部,以在所述第一外筒部与所述第一内筒部之间沿径向延伸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外筒部以及所述第一内筒部一体成形,所述第一活塞具有沿轴向朝向所述第一环状壁部延伸的筒状的延伸部,所述第一环状壁部从所述接合面向径向内侧延伸,并且所述第一环状壁部具有中间筒状部,该中间筒状部形成为比所述接合面更接近所述第一内筒部且朝向所述第一活塞延伸,在所述第一活塞的所述延伸部的内周面与所述中间筒状部的外周面之间配置有密封构件,由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环状壁部划分形成所述第一接合油室。

该变速装置具有:包括第一离合器鼓的第一离合器和包括焊接于第一离合器鼓的外周所设置的接合面的第二离合器鼓并且配置在第一离合器的周围的第二离合器。第一离合器鼓具有:第一外筒部,沿轴向延伸并且嵌合有第一摩擦接合片的外周部;第一内筒部,在第一外筒部的内侧沿轴向延伸并且将第一活塞的内周部支撑为能够在轴向上自由移动;以及第一环状壁部,以在第一外筒部与第一内筒部之间沿径向延伸的方式和第一外筒部以及第一内筒部一体成形。另外,第一离合器鼓的第一环状壁部从上述接合面向径向内侧延伸,并且具有中间筒状部,该中间筒状部形成为比第一离合器鼓与第二离合器鼓的接合面更接近第一内筒部且朝向第一活塞延伸。并且,在第一活塞的延伸部的内周面与中间筒状部的外周面之间配置有密封构件,由第一活塞与第一环状壁部划分形成第一接合油室。

这样,通过在第一活塞的延伸部的内周面与中间筒状部的外周面之间配置密封构件而划分形成第一接合油室,与在第一活塞的延伸部的外周侧配置密封构件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第一离合器鼓与焊接于该第一离合器鼓的第二离合器鼓的接合面和密封构件滑动接触的面(中间筒状部的外周面)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变长。另外,中间筒状部从第一离合器鼓的第一环状壁部向第一活塞侧(接合面的相反一侧)延伸,其中,上述第一离合器鼓从上述接合面向径向内侧延伸,因此,在焊接第一以及第二离合器鼓时施加于两者的热量在到达中间筒状部(其外周面)之前被具有比较大的体积的第一环状壁部吸收。由此,在将第二离合器鼓焊接于第一离合器鼓的外周面时,能够良好地抑制因热的影响而使中间筒状部的外周面产生变形。因此,在该变速装置中,由于在焊接第一离合器鼓与第二离合器鼓之后能够良好地确保中间筒状部的外周面的尺寸精度,因此,在焊接后不需要进行该中间筒状部的外周面的表面加工、清洗。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离合器的尺寸精度、变速装置整体的组装性。

而且,所述第一离合器鼓也可以具有环状凹部,该环状凹部在径向上形成在使该第一离合器鼓和所述第二离合器鼓接合的接合面与所述中间筒状部之间,所述第一活塞的所述延伸部也可以被插入所述环状凹部。

另外,在所述第一离合器鼓上一体成形有解除室划分部,该解除室划分部比所述环状凹部更向径向外侧延伸且与所述第二活塞相对,该解除室划分部划分形成用于解除在所述第二离合器的所述第二接合油室内产生的离心油压的第二离心油压解除室。在具有包括这样的第一离合器鼓的第一离合器的变速装置中,在将第二离合器鼓焊接于第一离合器鼓的外周面前,需要预先将第二活塞等组装于第二离合器鼓内。因此,若将本发明应用于该方式的变速装置,则在焊接第一以及第二离合器鼓后,能够良好地确保中间筒状部的外周面的尺寸精度,并且能够省略焊接后的表面加工、清洗,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离合器的尺寸精度、变速装置整体的组装性。

而且,所述第一离合器也可以包括:解除室划分构件,被所述第一内筒部支撑,与所述第一活塞相对,划分形成用于解除在所述第一离合器的所述第一接合油室内产生的离心油压的第一离心油压解除室;以及回位弹簧,配置在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解除室划分构件之间,所述第一离心油压解除室的腔室直径也可以比所述第一接合油室的腔室直径大。即,若在第一活塞的延伸部的内周面与中间筒状部的外周面之间配置密封构件而划分形成第一接合油室,并且使第一离心油压解除室的腔室直径比第一接合油室的腔室直径大,则能够良好地确保第一离心油压解除室中的离心油压的解除性能,从而能够使回位弹簧的刚性(弹簧常数)降低。由此,由于能够使在第一离合器接合时应向第一接合油室供给的油压降低,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装载有变速装置的车辆的燃料耗费量。

另外,所述第一活塞具有凹圆柱面,该凹圆柱面在与所述延伸部的内周面相比的径向外侧向与该延伸部相反的一侧延伸,并且,该凹圆柱面与安装于所述解除室划分构件的外周部的密封构件滑动接触。由此,能够使第一离心油压解除室的腔室直径比第一接合油室的腔室直径大。

而且,在所述解除室划分构件的内周部也可以形成有使工作油流出的油孔。即,通过第一离心油压解除室的腔室直径比第一接合油室的腔室直径大,在充分地确保第一离心油压解除室中的离心油压的解除性能的情况下,能够使第一离心油压解除室中的离心油压的零基点向径向外侧偏移。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解除室划分构件的内周部形成油孔,使从该油孔流入第一离心油压解除室的工作油的一部分流出,从而能够供其他构件的润滑等。

另外,所述第一离合器鼓以及所述第二离合器鼓也可以由铝合金构成,所述第二离合器鼓也可以通过电子束焊接于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所述接合面。

并且,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在本发明的外延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而且,用于实施上述发明的方式只不过是在发明内容部分记载的发明的具体的一个方式,并不对发明内容部分进行的发明的构件进行限定。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在变速装置、具有该变速装置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制造产业等中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