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0811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自动变速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搭载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属于车辆用变速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自动变速器通常形成为如下结构:具备具有多个行星齿轮组(行星齿轮机构)以及离合器装置和制动器装置等多个摩擦接合要素的变速机构,通过选择性地接合这些摩擦接合要素,对经由各行星齿轮组的动力传递路径进行切换,从而实现与车辆的运行状态相对应的规定的变速档位。

近年来,出于车辆的燃料消耗性能的改善等目的而推行自动变速器的多极化,伴随于此,构成变速机构的行星齿轮组的个数有增加的倾向,但行星齿轮组的个数增加时自动变速器整体的轴向尺寸会增大,会发生车载性问题。尤其,轴心在车身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横置式的自动变速器中,与车身的框架构件等之间的干涉易成问题,车载性问题可能会更加显著。

对此,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使构成变速机构的两个行星齿轮组在径向上重叠配置的自动变速器,据此,与使两个行星齿轮组在轴向上排列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自动变速器整体的轴向尺寸。

又,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径向上重叠配置的两个行星齿轮组的轴向一侧相邻地配置有一个行星齿轮组、并在其外周侧配置有制动器装置的自动变速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欧洲专利第2438324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即,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自动变速器中,在制动器装置的轴向的一侧相邻地配置有外径较大的旋转构件。该情况下,若在制动器装置的轴向的另一侧相邻地配置有变速器壳体的纵壁部或者外径较大的其他旋转构件,则在制动器装置的轴向的两侧相邻地配置有其他构件。

因此,存在以下担忧:使用除了接合用活塞之外还具有间隙调节用活塞的串联式制动器装置、或者具备摩擦板数量较多的摩擦板组的制动器装置等时,制动器装置的轴向尺寸变长,因而自动变速器整体的轴向尺寸变长。

因此,本发明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轴向上紧凑地构成的自动变速器。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以如下形式构成。

首先,本申请的第一发明是具备:具有将固定侧摩擦板和旋转侧摩擦板交替配置而形成的摩擦板组、活塞、以及供给有使该活塞向摩擦板组侧移动的油压的油压室的制动器装置;规定的第一旋转构件;和配置于该第一旋转构件的轴向一侧并具有比该第一旋转构件的外径小的外径的规定的第二旋转构件、以及配置于该第一旋转构件的轴向另一侧并具有比该第一旋转构件的外径小的外径的规定的第三旋转构件的自动变速器,所述摩擦板组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轴向一侧配置于所述第二旋转构件的外周侧,所述油压室的部分或者全部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轴向另一侧配置于所述第三旋转构件的外周侧,所述活塞从所述油压室起通过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外周侧并向所述摩擦板组侧延伸。

又,第二发明是在根据上述第一发明的自动变速器中,具备:分别具有太阳齿轮、环形齿轮、和支承件并且在径向上重叠配置的内周侧行星齿轮组以及位于该内周侧行星齿轮组的外周侧的外周侧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是所述外周侧行星齿轮组的环形齿轮。

又,第三发明是在根据上述第一或第二发明的自动变速器中,具备:分别具有太阳齿轮、环形齿轮、和支承件并且在径向上重叠配置的内周侧行星齿轮组以及位于该内周侧行星齿轮组的外周侧的外周侧行星齿轮组;以及,以跨越所述外周侧行星齿轮组的外周侧的形式进行设置的动力传递构件,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包括所述动力传递构件。

又,第四发明是在根据上述第一至第三中任一发明的自动变速器中,所述活塞具备用于将所述固定侧摩擦板和所述旋转侧摩擦板进行接合的接合用活塞、和用于调节离合器间隙的间隙调节用活塞,所述油压室具备供给有使所述接合用活塞向摩擦板组侧移动的油压的接合用油压室、和供给有使所述间隙调节用活塞向摩擦板组侧移动的油压的间隙调节用油压室,所述接合用油压室和所述间隙调节用油压室中的一者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轴向一侧配置于所述第二旋转构件的外周侧,所述接合用油压室和所述间隙调节用油压室中的另一者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轴向另一侧配置于所述第三旋转构件的外周侧。

又,第五发明是在根据上述第一至第三中任一发明的自动变速器中,所述活塞具备用于将所述固定侧摩擦板和所述旋转侧摩擦板进行接合的接合用活塞、和用于调节离合器间隙的间隙调节用活塞,所述油压室具备供给有使所述接合用活塞向摩擦板组侧移动的油压的接合用油压室、和供给有使所述间隙调节用活塞向摩擦板组侧移动的油压的间隙调节用油压室,所述接合用油压室以及所述间隙调节用油压室这两者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轴向另一侧配置于所述第三旋转构件的外周侧。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发明,摩擦板组在第一旋转构件的轴向一侧配置于具有比该第一旋转构件的外径小的外径的第二旋转构件的外周侧,油压室的部分或者全部在第一旋转构件的轴向另一侧配置于第三旋转构件的外周侧,活塞从油压室起通过第一旋转构件的外周侧并向摩擦板组侧延伸。由此,与将摩擦板组和油压室一起相邻地配置于第一旋转构件的轴向一侧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利用第一旋转构件的轴向两侧的空间,在轴向上紧凑地构成自动变速器。

在外径较小的第二或第三旋转构件与外径较大的第一旋转构件相邻地进行配置,并且制动器装置配置于该第二或第三旋转构件的外周侧的情况下,变速器壳体的纵壁部等相邻地设置于制动器装置的第一旋转构件所配置侧的相反侧时,能够有效利用第一旋转构件的轴向两侧的空间,在轴向上紧凑地构成自动变速器。

又,根据第二发明,具备在径向上重叠配置的内周侧行星齿轮组以及位于内周侧行星齿轮组的外周侧的外周侧行星齿轮组,第一旋转构件为外周侧行星齿轮组的环形齿轮,从而能够利用配置于外周侧的外周侧行星齿轮组的轴向两侧的空间来配置制动器装置的摩擦板组和油压室,能够有效地取得上述效果。

又,根据第三发明,具备在径向上重叠配置的内周侧行星齿轮组以及位于内周侧行星齿轮组的外周侧的外周侧行星齿轮组、和以跨越外周侧行星齿轮组的外周侧的形式进行设置的动力传递构件,第一旋转构件包括所述动力传递构件,从而即使在配置于外周侧的外周侧行星齿轮组的外周侧配置有动力传递构件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利用第一旋转构件的轴向两侧的空间,能够有效地取得上述效果。

又,根据第四发明,所述活塞具备接合用活塞和间隙调节用活塞,所述油压室具备接合用油压室和间隙调节用油压室,接合用油压室和间隙调节用油压室中的一者在第一旋转构件的轴向一侧配置于第二旋转构件的外周侧,接合用油压室和间隙调节用油压室中的另一者在第一旋转构件的轴向另一侧配置于第三旋转构件的外周侧,从而在使用串列式制动器装置的情况下,能够将接合用油压室和间隙调节用油压室配置于第一旋转构件的轴向两侧的空间,能够更有效地发挥上述效果。

又,根据第五发明,所述活塞具备接合用活塞和间隙调节用活塞,所述油压室具备接合用油压室和间隙调节用油压室,接合用油压室以及间隙调节用油压室这两者在第一旋转构件的轴向另一侧配置于第三旋转构件的外周侧,从而在使用串列式制动器装置的情况下,能够将摩擦板组与接合用油压室及间隙调节用油压室配置于第一旋转构件的轴向两侧的空间,能够更有效地发挥上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自动变速器的后部的剖视图;

图2是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自动变速器的后部的其他截面处切断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的自动变速器的后部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形态的自动变速器的后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自动变速器的后部的剖视图;图2是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自动变速器的后部的其他截面处切断的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第一实施形态的自动变速器1是用于前置前驱(front engine front drive)车辆用的横置式的自动变速器,在变速器壳体2内,例如在与发动机等驱动源连接的输入轴3的轴线3a上,具备具有多个行星齿轮组以及离合器装置或制动器装置等多个摩擦接合要素的变速机构4。

自动变速器1形成为通过将上述多个摩擦接合要素的接合状态进行组合,以此对经由上述多个行星齿轮组的动力传递路径进行切换并改变变速机构4的变速比,从而获得规定的变速档位的结构。例如,变速机构4形成为如下结构:具备四个行星齿轮组和五个摩擦接合要素,通过选择性地接合这些摩擦接合要素中的三个,以此形成八个前进档位以及倒档速。

本实施形态中,在变速器壳体2的驱动源相反侧(以下,将驱动源相反侧作为后方,将驱动源侧作为前方)的后部,在从驱动源侧延伸的输入轴3上,变速机构4具备:从径向的内侧朝向外侧依次重叠的第一离合器装置10、第二离合器装置20、第三离合器装置30;配置于离合器装置10、20、30前方的第一行星齿轮组40;在第一行星齿轮组40前方在径向的内周侧和外周侧上重叠配置的第二行星齿轮组50、第三行星齿轮组60;配置于第二行星齿轮组50、第三行星齿轮组60前方的第四行星齿轮组70;以及,配置于行星齿轮组40、50、60、70的外周侧的制动器装置80。

第一离合器装置10、第二离合器装置20、第三离合器装置30都具有:作为内侧旋转构件的毂构件11、21、31;作为外侧旋转构件的鼓构件12、22、32;在毂构件11、21、31与鼓构件12、22、32之间在轴向上排列配设并交替地与毂构件11、21、31和鼓构件12、22、32花键卡合的多个摩擦板13、23、33;配置于多个摩擦板13、23、33的驱动源相反侧的活塞14、24、34;以及,设置于活塞14、24、34的驱动源相反侧的接合用油压室15、25、35。

而且,向接合用油压室15、25、35供给接合用油压时,活塞14、24、34从驱动源相反侧推压摩擦板13、23、33从而将毂构件11、21、31与鼓构件12、22、32进行结合,以此使离合器装置10、20、30进行接合。

第一离合器装置10、第二离合器装置20、第三离合器装置30还具有:在隔着活塞14、24、34在接合用油压室15、25、35的相反侧,供给有向摩擦板反方向对活塞14、24、34施力的工作油的离心解除室16、26、36。

离心解除室16、26、36为防止在离合器装置10、20、30释放时因作用于接合用油压室15、25、35内的油压的离心力而使活塞14、24、34被往摩擦板方向推压从而导致摩擦板13、23、33的拖拉,通过作用于供给的工作油的离心力,产生向摩擦板反方向对活塞14、24、34施力的施加力,并且通过该施加力,解除上述摩擦板方向的推压力。离心解除室16、26、36中还配设有向摩擦板反方向对活塞14、24、34施力的复位弹簧17、27、37。

第一行星齿轮组40、第二行星齿轮组50、第三行星齿轮组60、第四行星齿轮组70(以下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齿轮组”)都是单小齿轮型(single pinion type)的行星齿轮组,并具有:太阳齿轮(sun gear)41、51、61、71;环形齿轮(ring gear)42、52、62、72;与太阳齿轮41、51、61、71和环形齿轮42、52、62、72啮合的多个小齿轮(pinion)43、53、63、73;以及支持小齿轮43、53、63、73的支承件(carrier)44、54、64、74。

自动变速器1中,在第二齿轮组50的外周侧重叠配置有第三齿轮组60,并且第二齿轮组50的环形齿轮52与第三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61始终连接,第二齿轮组50的环形齿轮52与第三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61作为单一部件而被一体化。

配置于第二齿轮组50、第三齿轮组60的轴向两侧的第一齿轮组40、第四齿轮组70分别具有比第二齿轮组50、第三齿轮组60中配置于外周侧的第三齿轮组60的外径小的外径。即,第一齿轮组40的环形齿轮42和第四齿轮组70的环形齿轮72形成为具有比第三齿轮组60的环形齿轮62的外径小的外径。

在这里,说明第一离合器装置10、第二离合器装置20、第三离合器装置30的旋转构件、第一齿轮组40、第二齿轮组50、第三齿轮组60、第四齿轮组70的旋转构件以及其他动力传递构件的连接关系。

第一离合器装置10的毂构件11与输入轴3始终连接。第一离合器装置10的鼓构件12与第二离合器装置20的毂构件21一体地形成,并且与第三离合器装置30的鼓构件32以及第一齿轮组40的太阳齿轮41始终连接。

第二离合器装置20的鼓构件22通过在输入轴3的外周侧且轴向上延伸的动力传递构件5与第二齿轮组50的环形齿轮52以及第三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61始终连接。

第三离合器装置30的毂构件31通过动力传递构件6与第三齿轮组60的环形齿轮62始终连接。动力传递构件6在设置于输入轴3外周侧的动力传递构件5的外周侧且轴向上延伸,并且通过第一齿轮组40和第二齿轮组50、第三齿轮组60之间并在径向上延伸。

第一齿轮组40的环形齿轮42与作为后述制动器装置80中的旋转构件的毂构件82一体地形成。第一齿轮组40的支承件44通过动力传递构件7与第四齿轮组70的环形齿轮72始终连接。动力传递构件7以跨越第三齿轮组60的环形齿轮62的外周侧的形式在轴向上延伸,并且在第三齿轮组60的轴向两侧在径向上延伸。

第二齿轮组50的支承件54与输入轴3始终连接。第二齿轮组50的太阳齿轮51以及第四齿轮组70的太阳齿轮71均与在输入轴3的外周侧且轴向上延伸的动力传递构件8花键嵌合并始终连接,动力传递构件8的驱动源侧与配置于第四齿轮组70的驱动源侧的其他旋转构件等连接。

接着,说明配置于第一齿轮组40、第二齿轮组50、第三齿轮组60、第四齿轮组70的外周侧的制动器装置80。

制动器装置80具有将多个固定侧摩擦板81a以及多个旋转侧摩擦板81b交替配置而形成的摩擦板组81,其中,固定侧摩擦板81a与外周部形成于变速器壳体2的内周面上的花键2a卡合,旋转侧摩擦板81b与内周部形成于作为旋转构件的毂构件82的外周面上的花键卡合。毂构件82与第一齿轮组40的环形齿轮42一体地形成。

摩擦板组81的驱动源相反侧配设有与固定侧摩擦板81a同样地与变速器壳体2的花键2a卡合、并通过卡环(snap ring)83对后方进行防脱的固定板(retaining plate)84。

摩擦板组81的前方依次配设有用于将固定侧摩擦板81a与旋转侧摩擦板81b进行结合的接合用活塞85、用于使接合用活塞85向摩擦板组侧移动从而对离合器间隙(从接合用活塞85与固定板84之间的尺寸中减去全体摩擦板81a、81b的厚度总和后的值)进行调节的间隙调节用活塞86、以及容纳两活塞85、86的缸87。

缸87由截面大致呈コ字状的环状构件构成,在其外周面部87a嵌合于变速器壳体2的内周面的状态下,设置于该外周面部87a上的突起(未图示)与变速器壳体2卡合从而防止转动,并通过卡环88谋求对前方的防脱。

间隙调节用活塞86具有往摩擦板组侧膨出且截面呈大致コ字状的膨出部86a,并且可滑动且油密地嵌合于缸87内。供给有使间隙调节用活塞86往摩擦板组侧移动的油压的间隙调节用油压室89由缸87和间隙调节用活塞86形成。

如图2所示,变速器壳体上设置有贯通变速器壳体2、并与设置于缸87的外周面部87a上的开口部87b连接的调节油压供给通路90。通过该调节油压供给通路90以及开口部87b向间隙调节用油压室89供给规定的间隙调节用油压。

间隙调节用活塞86上设置有止动构件91,该止动构件91用于将向间隙调节用油压室89供给间隙调节用油压时往摩擦板组侧的行程限制于成为规定的离合器间隙的位置,并尽量缩小离合器间隙。

止动构件91固着于间隙调节用活塞86的摩擦板组侧并形成为在摩擦板组侧延伸的梳齿状,梢端与固定板84的前面相向,在向间隙调节用油压室89供给间隙调节用油压时与固定板84抵接从而限制为规定的离合器间隙。

如图2所示,止动构件91上设置有在周方向上的多处在径向上延伸的前侧弹簧支承部91a,同时与之相向地设置有在变速器壳体2中在周方向上的多处在径向上延伸的后侧弹簧支承部91b。在彼此相向的前侧弹簧支承部91a、后侧弹簧支承部91b间安装有间隙调节用活塞86的复位弹簧92。

接合用活塞85具有往摩擦板组侧凹陷且截面大致呈コ字状的基部85a以及从该基部85a往摩擦板组侧在轴向上延伸的延设部85b。基部85a的内部可滑动且油密地嵌合有间隙调节用活塞86的膨出部86a。供给有使接合用活塞85向摩擦板组侧移动的油压的接合用油压室92由间隙调节用活塞86和接合用活塞85形成。

如图1所示,从变速器壳体2外侧的油压供給装置93延伸的供油管94贯通变速器壳体2上设置的开口部2b并与设置于接合用活塞85的基部85a上的供油口85c连接。通过该供油管94向接合用油压室92供给规定的接合用油压。

制动器装置80中,在向间隙调节用油压室89供给间隙调节用油压时间隙调节用活塞86往摩擦板组侧移动,通过间隙调节用活塞86使接合用活塞85往摩擦板组侧移动而调节为规定的离合器间隙。

而且,在向间隙调节用油压室89供给间隙调节用油压的状态下,在向接合用油压室92供给接合用油压时接合用活塞85往摩擦板组侧移动,固体侧摩擦板81a和旋转侧摩擦板81b被夹在接合用活塞85与固定板84之间并与制动器装置80接合,从而毂构件82至第一齿轮组40的环形齿轮42被固定。

如图1和图2所示,像这样构成的制动器装置80配置于第三齿轮组60的环形齿轮62的外周侧,并且配置于在第三齿轮组60的环形齿轮62的轴向两侧进行配置并具有比该环形齿轮62小的外径的第一齿轮组40的环形齿轮42以及第四齿轮组70的环形齿轮72的外周侧。又,制动器装置80配置于以跨越第三齿轮组60的环形齿轮62的外周侧的形式进行设置的动力传递构件7的外周侧。

具体而言,制动器装置80中,摩擦板组81配置于上述环形齿轮62以及动力传递构件7的驱动源相反侧,接合用油压室92和间隙调节用油压室89配置于上述环形齿轮62以及动力传递构件7的驱动源侧,接合用活塞85从接合用油压室92起通过上述环形齿轮62以及动力传递构件7的外周侧且变速器壳体2的内周侧并向摩擦板组侧延伸。

由此,与将摩擦板组81与接合用油压室92及间隙调节用油压室89一起配置于上述环形齿轮62及动力传递构件7的驱动源相反侧或者驱动源侧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利用上述环形齿轮62以及动力传递构件7的轴向两侧的空间,并能够在轴向上紧凑地构成自动变速器1。

制动器装置80是具备接合用活塞85和间隙调节用活塞86作为活塞,并具备接合用油压室92和间隙调节用油压室89作为油压室的串列(tandem)式制动器装置。但是,亦可将制动器装置形成为仅具有一个活塞并且仅具有一个油压室的结构,将摩擦板组和油压室在上述环形齿轮62及动力传递构件7的轴向两侧配置于第一齿轮组40的环形齿轮42以及第四齿轮组70的环形齿轮72的外周侧,并使活塞从油压室起通过上述环形齿轮62及动力传递构件7的外周侧且变速器壳体2的内周侧并向摩擦板组侧延伸。

像这样,在根据本实施形态的自动变速器1中,制动器装置80的摩擦板组81和油压室89、92在第一旋转构件62、7的轴向两侧配置于具有比该第一旋转构件62、7的外径小的外径的第二旋转构件42以及第三旋转构件72的外周侧,制动器装置80的活塞85从油压室92起通过第一旋转构件62、7的外周侧并向摩擦板组侧延伸。由此,与将摩擦板组81和油压室89、92一起相邻地配置于第一旋转构件62、7的轴向一侧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利用第一旋转构件62、7的轴向两侧的空间,并在轴向上紧凑地构成自动变速器1。

外径较小的第二或第三旋转构件与外径较大的第一旋转构件相邻地配置,并且制动器装置配置于该第二或第三旋转构件的外周侧的情况下,变速器壳体的纵壁部等相邻地设置于制动器装置的第一旋转构件所配置侧的相反侧时,能够有效利用第一旋转构件的轴向两侧的空间,并在轴向上紧凑地构成自动变速器。

又,根据本实施形态的自动变速器1具备在径向上重叠配置的内周侧行星齿轮组50以及位于内周侧行星齿轮组50的外周侧的外周侧行星齿轮组60,第一旋转构件是外周侧行星齿轮组60的环形齿轮62,以此能够利用配置于外周侧的外周侧行星齿轮组60的轴向两侧的空间来配置制动器装置80的摩擦板组81和油压室89、92。

又,根据本实施形态的自动变速器1具备在径向上重叠配置的内周侧行星齿轮组50以及位于内周侧行星齿轮组50的外周侧的外周侧行星齿轮组60、和以跨越外周侧行星齿轮组60的外周侧的形式设置的动力传递构件7,第一旋转构件包括动力传递构件7,从而即使在配置于外周侧的外周侧行星齿轮组60的外周侧配置有动力传递构件7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利用第一旋转构件的轴向两侧的空间。

又,根据本实施形态的自动变速器1的活塞具备接合用活塞85和间隙调节用活塞86,油压室具备接合用油压室92和间隙调节用油压室89,接合用油压室92与间隙调节用油压室89这两者在第一旋转构件62、7的轴向另一侧配置于第三旋转构件72的外周侧,从而在使用串列式制动器装置的情况下,能够将摩擦板组81与接合用油压室92及间隙调节用油压室89配置在第一旋转构件62、7的轴向两侧的空间。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的自动变速器的后部的剖视图。根据第二实施形态的自动变速器101与根据第一实施形态的自动变速器1除了制动器装置不同以外均相同,因此对相同的结构标记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自动变速器101中,摩擦板组181也配置于上述环形齿轮62及动力传递构件7的驱动源相反侧,接合用油压室92及间隙调节用油压室89也配置于上述环形齿轮62及动力传递构件7的驱动源侧,接合用活塞85也从接合用油压室92起通过上述环形齿轮62及动力传递构件7的外周侧且变速器壳体2的内周侧并向摩擦板组侧延伸。

自动变速器101中,构成摩擦板组181的固定侧摩擦板181a与形成于毂构件103的外周面上的花键卡合,该毂构件103通过在变速器壳体2的内周面上设置于周方向上多处的连接构件102进行固定,构成摩擦板组181的旋转侧摩擦板181b与形成于鼓构件104的内周面的花键卡合,该鼓构件104作为与第一齿轮组40的环形齿轮42的驱动源相反侧连接并在径向上延伸、同时在毂构件103的外周侧在轴向上延伸的旋转构件。

摩擦板组181的驱动源相反侧配设有和固定侧摩擦板181a同样地与毂构件103的花键卡合并通过卡环183对后方进行防脱的固定板184。

设置于间隙调节用活塞86上的止动构件191形成为固着于间隙调节用活塞86的摩擦板组侧并向摩擦板组侧延伸的梳齿装。止动构件191在鼓构件104的驱动源侧在径向上形成得较小,梢端与固定板184的前面相向,在向间隙调节用油压室89供给间隙调节用油压时与固定板184抵接从而限制为规定的离合器间隙。

虽未图示,但止动构件191上还安装有在与变速器壳体2之间使间隙调节用活塞86返回至摩擦板组相反侧的复位弹簧。

在制动器装置180中,也在向间隙调节用油压室89供给间隙调节用油压时使间隙调节用活塞86往摩擦板组侧移动,并通过间隙调节用活塞86使接合用活塞85往摩擦板组侧移动而调节为规定的离合器间隙。

而且,在向间隙调节用油压室89供给间隙调节用油压的状态下,在向接合用油压室92供给接合用油压时接合用活塞85往摩擦板组侧移动,固体侧摩擦板181a和旋转侧摩擦板181b被夹在接合用活塞85与固定板184之间,从而制动器装置180被接合,从鼓构件104至第一齿轮组40的环形齿轮42被固定。

如图3所示,像这样构成的制动器装置180配置于第三齿轮组60的环形齿轮62的外周侧,并且配置于在第三齿轮组60的环形齿轮62的轴向两侧进行配置并具有比该环形齿轮62小的外径的第一齿轮组40的环形齿轮42以及第四齿轮组70的环形齿轮72的外周侧。又,制动器装置180配置于以跨越第三齿轮组60的环形齿轮62的外周侧的形式进行设置的动力传递构件7的外周侧。

具体而言,制动器装置180中,摩擦板组181配置于上述环形齿轮62以及动力传递构件7的驱动源相反侧,接合用油压室92和间隙调节用油压室89配置于上述环形齿轮62以及动力传递构件7的驱动源侧,接合用活塞85从接合用油压室92起通过上述环形齿轮62以及动力传递构件7的外周侧且变速器壳体2的内周侧并向摩擦板组侧延伸。

由此,与将摩擦板组181与接合用油压室92以及间隙调节用油压室89一起配置于上述环形齿轮62及动力传递构件7的驱动源相反侧或者驱动源侧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利用上述环形齿轮62以及动力传递构件7的轴向两侧的空间,并能够在轴向上紧凑地构成自动变速器101。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形态的自动变速器的后部的剖视图。根据第三实施形态的自动变速器201与根据第一实施形态的自动变速器1除了制动器装置不同以外均相同,因此对相同的结构标记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自动变速器201中,制动器装置280也具备:将固定侧摩擦板281a和旋转侧摩擦板281b交替配置而形成的摩擦板组281;用于将固定侧摩擦板281a与旋转侧摩擦板281b进行接合的接合用活塞285;用于调节离合器间隙的间隙调节用活塞286;供给有使接合用活塞285往摩擦板组侧移动的油压的接合用油压室292;以及,供给有使间隙调节用活塞286往摩擦板组侧移动的油压的间隙调节用油压室289。

自动变速器201中,构成摩擦板组281的固定侧摩擦板281a与外周部形成于变速器壳体2的内周面上的花键2a卡合,构成摩擦板组281的旋转侧摩擦板281b与内周部形成于毂构件82的外周面上的花键卡合。

在摩擦板组281的驱动源相反侧,在变速器壳体2的花键2a上安装有卡环283,卡环283作为用于在向间隙调节用油压室289供给间隙调节用油压时限制为规定的离合器间隙的止动构件而发挥功能。另,自动变速器201中,离合器间隙为从接合用活塞285与间隙调节用活塞286之间的尺寸减去全体摩擦板281a、281b的厚度总和后的值。

摩擦板组281的前方依次配置有间隙调节用活塞286和容纳该间隙调节用活塞286的缸287。缸287由截面大致呈コ字状的环状构件构成,在其外周面部287a嵌合于变速器壳体2的状态下,设置于该外周面部287a上的突起(未图示)与变速器壳体2卡合从而防止转动,同时通过卡环288谋求对前方的防脱。

间隙调节用活塞286具备在径向上延伸的基部286a、和从基部286a往摩擦板组侧在轴向上延伸的延设部286b,并且可滑动且油密地嵌合于缸287内。间隙调节用油压室289由缸287和间隙调节用活塞286形成,并供给有规定的间隙调节用油压。

固定于变速器壳体2上并作为将间隙调节用活塞286返回至摩擦板组相反侧的复位弹簧而发挥功能的板簧292,以与设置于基部286a上的突起部286c抵接的形式设置于间隙调节用活塞286上。

另一方面,摩擦板组281的后方依次配置有接合用活塞285和容纳该接合用活塞285的缸293。缸293由截面大致呈コ字状的环状构件构成,在其外周面部293a嵌合于变速器壳体2的状态下,设置于该外周面部293a上的突起(未图示)与变速器壳体2卡合从而防止转动,同时通过卡环283谋求对前方的防脱,并通过卡环294谋求对后方的防脱。

接合用活塞285可滑动且油密地嵌合于缸293内。接合用油压室292由缸293和接合用活塞285形成,并供给有规定的接合用油压。

在制动器装置280中,也在向间隙调节用油压室289供给间隙调节用油压时使间隙调节用活塞286往摩擦板组侧移动,调节为规定的离合器间隙。

而且,在向间隙调节用油压室289供给间隙调节用油压的状态下,在向接合用油压室292供给接合用油压时接合用活塞285往摩擦板组侧移动,固体侧摩擦板281a和旋转侧摩擦板281b被夹在接合用活塞285与间隙调节用活塞286之间,从而制动器装置280被接合,从毂构件82至第一齿轮组40的环形齿轮42被固定。

如图4所示,像这样构成的制动器装置280配置于第三齿轮组60的环形齿轮62的外周侧,并且配置于在第三齿轮组60的环形齿轮62的轴向两侧进行配置并具有比该环形齿轮62小的外径的第一齿轮组40的环形齿轮42以及第四齿轮组70的环形齿轮72的外周侧。又,制动器装置280配置于在第三齿轮组60的环形齿轮62的外周侧在轴向上延伸的动力传递构件7的外周侧。

具体而言,制动器装置280中,摩擦板组281配置于上述环形齿轮62以及动力传递构件7的驱动源相反侧,接合用油压室292在上述环形齿轮62以及动力传递构件7的驱动源相反侧配置于摩擦板组281的驱动源相反侧,间隙调节用油压室289配置于上述环形齿轮62以及动力传递构件7的驱动源侧,间隙调节用活塞286从间隙调节用油压室289起通过上述环形齿轮62及动力传递构件7的外周侧且变速器壳体2的内周侧并向摩擦板组侧延伸。

制动器装置280中,接合用油压室292在上述环形齿轮62及动力传递构件7的驱动源相反侧配置于摩擦板组281的驱动源相反侧,间隙调节用油压室289配置于上述环形齿轮62及动力传递构件7的驱动源侧,但亦可将接合用油压室292配置于上述环形齿轮62及动力传递构件7的驱动源侧,将间隙调节用油压室289在上述环形齿轮62及动力传递构件7的驱动源相反侧配置于摩擦板组281的驱动源相反侧,使接合用活塞285从接合用油压室292起通过上述环形齿轮62及动力传递构件7的外周侧且变速器壳体2的内周侧并向摩擦板组侧延伸。

像这样,根据本实施形态的自动变速器201中,制动器装置280的摩擦板组281和油压室289、292在第一旋转构件62、7的轴向两侧配置于具有比该第一旋转构件62、7的外径小的外径的第二旋转构件42以及第三旋转构件72的外周侧,制动器装置280的活塞286从油压室289起通过第一旋转构件62、7的外周侧并向摩擦板组侧延伸。由此,与将摩擦板组281和油压室289、292一起相邻地设置于第一旋转构件62、7的轴向一侧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利用第一旋转构件62、7的轴向两侧的空间,在轴向上紧凑地构成自动变速器201。

又,根据本实施形态的自动变速器201的活塞具备接合用活塞285和间隙调节用活塞286,油压室具备接合用油压室292和间隙调节用油压室289,接合用油压室292与间隙调节用油压室289中的一者在第一旋转构件62、7的轴向一侧配置于第二旋转构件42的外周侧,接合用油压室292与间隙调节用油压室289中的另一者在第一旋转构件62、7的轴向另一侧配置于第三旋转构件72的外周侧,从而在使用串列式制动器装置的情况下,能够将接合用油压室292和间隙调节用油压室289配置在第一旋转构件62、7的轴向两侧的空间。

另,“第二齿轮组50”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的“内周侧行星齿轮组”,“第三齿轮组60”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的“外周侧行星齿轮组”。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例示的实施形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改良及设计上的变更。

工业应用性:

如上,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能够在轴向上紧凑地构成的自动变速器,因此可适宜地利用于该种自动变速器或搭载有该种自动变速器的车辆的制造产业领域。

符号说明:

1、101、201  自动变速器;

2 变速器壳体;

5、6、7、8  动力传递构件;

40、50、60、70 行星齿轮组;

41、51、61、71 太阳齿轮;

42、52、62、72 环形齿轮;

43、53、63、73 小齿轮;

44、54、64、74 支承件;

80、180、280 制动器装置;

81、181、281 摩擦板组;

81a、181a、281a 固定侧摩擦板;

81b、181b、281b 旋转侧摩擦板;

85、285  接合用活塞;

86、286  间隙调节用活塞;

89、289  间隙调节用油压室;

92、292  接合用油压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