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管道双杆弹簧吊架预埋件提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1133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垂直管道双杆弹簧吊架预埋件提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垂直管道支吊架预埋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垂直管道双杆弹簧吊架预埋件提资方法。

背景技术:
垂直管道双杆弹簧吊架是管道常用的一种支吊架类型,其承担管道在垂直方向上的荷载,允许管道在垂直方向产生位移。在混凝土结构的发电厂厂房中,工艺管道的支吊架必须生根在固定于混凝土中的预埋件上。根据电力设计分工,预埋件的位置、大小、荷载由工艺专业提资给结构专业,结构专业根据提资进行预埋件的详细设计。虽然电力设计已经进入三维设计时代,但目前的三维软件还不具有预埋件提资的功能,预埋件设计(包括大小和位置)均为设计人员在人脑中完成,但相似的支吊架较多,人的重复工作量大,对于工艺专业来说预埋件提资所耗费时间越占工艺总提资时间的60%以上,工作效率非常低,以1000MW核电机组为例,汽轮机厂房内大越有3000余块预埋件,人工提资耗时巨大,提资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管道双杆弹簧吊架预埋件提资方法,能够提高预埋件提资效率,实现全自动智能提资。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垂直管道双杆弹簧吊架预埋件提资方法,双杆弹簧吊架包括管部、设置于所述管部上的两个连接件、与所述连接件一一对应的根部,该提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三维软件中建立好管道模型和所有结构件模型,确定支吊点位置,并将支吊点的荷载和管道运行温度输入至三维软件中,所述三维软件内导入有支吊架设计标准;(B)、设定以支吊点作为起始点的搜索区域,并在搜索区域内搜索出所有结构件;(C)、根据支吊点的荷载、管道的温度和搜索区域内的结构件,按照设定的判定条件对支吊架设计标准中管部、连接件和根部的各种判定组合形式进行判断,得到满足设计的组合形式;(D)、按照设定的优先规则对满足设计的组合形式进行优先对比,确定双杆弹簧吊架的最终设计方案;(E)、在三维软件中建立双杆弹簧吊架的三维模型;(F)、根据双杆弹簧吊架的根部型号自动生成预埋件。在三维软件中实现垂直管道双杆弹簧吊架的智能计算、自动生成预埋件,减少设计人员的手工劳动,明显提高预埋件提资效率,而且减少提资过程中人为的差错,降低设计企业的生产成本。下面对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进一步的是,在步骤(C)中,设定两个连接件的间距为C,max(1.5B,B+600mm)>C>d+2r,其中d为垂直管道的外径,r为用于包裹在垂直管道上的保温层的厚度,B为根据垂直管道的外径在支吊架设计标准获取的推荐值,所述设定的判定条件对两组判定组合形式进行判断,每组判定组合形式均包括管部、其中一个连接件以及与该连接件对应的根部,所述设定的判定条件为:若在搜索区域内搜索到梁,执行步骤(C1);若在搜索区域内搜索到厚度大于400mm的板,执行步骤(C2);(C1)、如果支吊点位于梁底的正下方,则执行步骤(a1),否则执行步骤(a2);(a1)、获取支吊架设计标准中的管部、连接件和根部的各种判定组合形式,并将满足第一条件的判定组合形式对应的三维模型输入三维软件内,若该组判定组合形式不与周围的结构件发生干涉且不与另一个根部发生干涉,则得到满足设计的判定组合形式,所述第一条件为15m≥H≥Lmin+弹簧自然长度,其中H为根部底面至横担底的垂直距离,Lmin为根据支吊点的荷载获取支吊架设计标准中满足条件的连接件的最小长度;(a2)、若梁侧边沿至管部中心的水平距离P满足第二条件,则执行步骤(b1),否则执行步骤(b2),所述第二条件为0<P<50mm;(b1)、所述根部为悬臂且该梁为混凝土梁,根据支吊点的荷载和梁侧边沿至管部中心的水平距离P获取支吊架设计标准中满足条件的悬臂,并获取支吊架设计标准中的管部、连接件和已获取的悬臂的各种判定组合形式,将满足第二条件的判定组合形式对应的三维模型输入三维软件内,若该组判定组合形式不与周围的结构件发生干涉且不与另一个根部发生干涉,则得到满足设计的判定组合形式,所述第二条件为15m≥H≥Lmin+弹簧自然长度,其中H为悬臂底面至横担底的垂直距离,Lmin为根据支吊点的荷载获取支吊架设计标准中满足条件的连接件的最小长度;(b2)、所述根部为悬臂且该梁为混凝土梁,若悬臂与梁采用第一连接方式,根据支吊点的荷载和梁侧边沿至管部中心的水平距离P获取支吊架设计标准中满足条件的悬臂,并获取支吊架设计标准中的管部、连接件和已获取的悬臂的各种判定组合形式,若弹簧位于悬臂下方,执行步骤(c1);若弹簧位于悬臂上方,执行步骤(c2),所述第一连接方式包括悬臂与一个梁的梁底连接,悬臂同时与两个梁的梁底,悬臂同时与一个梁的梁底和一个梁或柱的侧壁连接;(c1)、将满足第三条件的判定组合形式对应的三维模型输入三维软件内,若该组判定组合形式不与周围的结构件发生干涉且不与另一个根部发生干涉,则得到满足设计的判定组合形式,所述第三条件为15m≥H≥Lmin+弹簧自然长度,其中H为悬臂底面至横担底的垂直距离,Lmin为根据支吊点的荷载获取支吊架设计标准中满足条件的连接件的最小长度;(c2)、将满足第四条件的判定组合形式对应的三维模型输入三维软件内,若该组判定组合形式不与周围的结构件发生干涉且不与另一个根部发生干涉,则得到满足设计的判定组合形式,所述第四条件为:P>0.5D且悬臂的型钢类型为双槽钢,其中D为弹簧直径,H为悬臂底面至横担底的垂直距离;(C2)、将满足第五条件的判定组合形式对应的三维模型输入三维软件内,若该组判定组合形式不与周围的结构件发生干涉且不与另一个根部发生干涉,则得到满足设计的判定组合形式,所述第五条件为15m≥H≥Lmin+弹簧自然长度,其中H为悬臂底面至横担底的垂直距离,Lmin为根据支吊点的荷载获取支吊架设计标准中满足条件的连接件的最小长度。进一步的是,在步骤(b2)中,若悬臂与梁采用第二连接方式,根据支吊点的荷载和梁侧边沿至管部中心的水平距离P获取支吊架设计标准中满足条件的悬臂,并获取支吊架设计标准中的管部、连接件和已获取的悬臂的各种判定组合形式,若梁上方是混泥土楼板,初步确定悬臂顶部与梁的连接点至横担底的垂直距离L1=1/2(t1+e+t2-150mm),并执行步骤(d1);若梁上方不是混泥土楼板,初步确定L1=1/2(t1+e+t2),并执行步骤(d2);其中t1为梁底至管部中心的垂直距离,e为悬臂型钢高度,t2为梁顶至管部中心的垂直距离;所述第二连接方式为悬臂与梁的侧壁连接;(d1)、将满足第六条件的判定组合形式对应的三维模型输入三维软件内,若该组判定组合形式不与周围的结构件发生干涉且不与另一个根部发生干涉,则执行步骤(e1),否则执行步骤(e2),所述第六条件为:若弹簧位于悬臂的下方,则15m≥H≥Lmin+弹簧自然长度,若弹簧位于悬臂的上方,则悬臂的型钢类型为双槽钢且P>0.5D,其中H为悬臂底面至横担底的垂直距离,Lmin为根据支吊点的荷载获取支吊架设计标准中满足条件的连接件的最小长度,D为弹簧直径;(e1)、得到满足设计的组合形式;(e2)、悬臂向上或向下平移50mm,且L1满足第一循环条件,重复步骤(d1),第一循环条件为:t2-150mm≥L1≥t1+e;(d2)、将满足第七条件的判定组合形式对应的三维模型输入三维软件内,若该组判定组合形式不与周围的结构件发生干涉且不与另一个根部发生干涉,则执行步骤(f1),否则执行步骤(f2),所述第七条件为:若弹簧位于悬臂的下方,则15m≥H≥Lmin+弹簧自然长度,若弹簧位于悬臂的上方,则悬臂的型钢类型为双槽钢且P>0.5D,其中H为悬臂底面至横担底的垂直距离,Lmin为根据支吊点的荷载获取支吊架设计标准中满足条件的连接件的最小长度,D为弹簧直径;(f1)、得到满足设计的组合形式;(f2)、悬臂向上或向下平移50mm,且L1满足第二循环条件,重复步骤(d2),第二循环条件为:t2≥L1≥t1+e。进一步的是,在步骤(b2)中,若悬臂与梁采用第三连接方式,若梁上方不是混凝土楼板,获取支吊架设计标准中的管部、连接件和悬臂的各种判定组合形式,将满足第八条件的判定组合形式对应的三维模型输入三维软件内,若该组判定组合形式不与周围的结构件发生干涉且不与另一个根部发生干涉,则得到满足设计的判定组合形式,所述第八条件为:15m≥H≥Lmin,悬臂的荷载不超限,且悬臂的长度不超限;其中H为悬臂底面至横担底的垂直距离,Lmin为根据支吊点的荷载获取支吊架设计标准中满足条件的连接件的最小长度;所述第三连接方式为悬臂与梁的顶部连接。进一步的是,所述设定的判定条件还包括:若在搜索区域内还搜索到柱子,所述根部为悬臂,获取支吊架设计标准中的管部、连接件和悬臂的各种判定组合形式,将满足第九条件的判定组合形式对应的三维模型输入三维软件内,执行步骤(k);所述第九条件为:悬臂底部至横担底的垂直距离L2=1/2(Lmin+5m),悬臂的荷载不超限,且悬臂的长度不超限,其中Lmin为根据支吊点的荷载获取支吊架设计标准中满足条件的连接件的最小长度;(k)、若该组判定组合形式不与周围的结构件发生干涉且不与另一个根部发生干涉,则执行步骤(h1),否则执行步骤(h2);(h1)、得到满足设计的组合形式;(h2)、悬臂向上或向下平移50mm,且L2满足第三循环条件,重复步骤(k),第三循环条件为:5m≥L2≥Lmin。进一步的是,若判定组合形式与另一个根部发生干涉,可以通过两种调整方式调整两个根部的位置,第一种调整方式为:调整两个连接件之间的间距C,每次调整的步长为100mm;第二种调整方式为:两个管部同时围绕着垂直管道旋转,每次调整的步长为5°。进一步的是,在步骤(D)中,所述优先规则为:按照扣分细则计算满足设计的每一种组合形式对应的总扣分,其中总扣分最少的组合形式为最优选的组合形式;所述扣分细则包括:若支吊点直接与梁底或板底连接,则对应的扣分为0;若所述根部为悬臂,支吊点的荷载≤x吨时,则对应的扣分为n;若所述根部为悬臂,支吊点的荷载>x吨时,则对应的扣分为2n;若所述根部为悬臂,悬臂与梁的侧壁连接,则对应的扣分为0;若所述根部为悬臂,悬臂与梁底连接,则对应的扣分为3/10×n;若所述根部为悬臂,悬臂与梁顶连接,则对应的扣分为3/5×n;若所述根部为悬臂,悬臂的型钢类型为单槽钢,则对应的扣分为0;若所述根部为悬臂,悬臂的型钢类型为双槽钢,则对应的扣分为1/10×n;若所述根部为悬臂,悬臂的型钢类型为工字钢,则对应的扣分为1/5×n;若所述根部为悬臂,悬臂的型钢规格越大,对应扣分越多;若所述根部为悬臂,悬臂的长度越大,对应扣分越多。进一步的是,x=2,所述扣分细则还包括:若连接件为拉杆,拉杆的长度越大,对应扣分越多。进一步的是,在步骤(B)中,所述搜索区域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支吊点正上方、并与支吊点的垂直距离为10米,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支吊点正下方、并与支吊点的垂直距离为3米,所述第三区域位于支吊点左侧、并与支吊点的水平距离为3米,所述第四区域位于支吊点右侧、并与支吊点的水平距离为3米。进一步的是,在步骤(F)中,根部设有与预埋件连接的连接部,预埋件的外周边围绕所述连接部的外周边布置,且预埋件的外周边与连接部的外周边之间间距至少大于3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在三维软件中实现垂直管道双杆弹簧吊架的智能计算、自动生成预埋件,减少设计人员的手工劳动,明显提高预埋件提资效率,而且减少提资过程中人为的差错,降低设计企业的生产成本。以1000MW核电机组为例,在某1000MW等级核电项目中使用了预埋件自动提资工具,双杆弹簧吊架预埋件有261块,使用该提资方法所花费时间越为17工时,而通过传统的人工提资工具花费时间越49工时,效率明显提升。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垂直管道双杆弹簧吊架预埋件提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不包括P不满足第二条件下的流程示意);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P不满足第二条件下悬臂与梁采用第一连接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P不满足第二条件下悬臂与梁采用第二连接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P不满足第二条件下悬臂与梁采用第三连接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双杆弹簧吊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根部,20.连接件,30.管部,40.梁,50.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5所示,一种垂直管道双杆弹簧吊架预埋件提资方法,双杆弹簧吊架包括管部30、设置于所述管部30上的两个连接件20、与所述连接件20一一对应的根部10,该提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三维软件中建立好管道模型和所有结构件模型,确定支吊点位置,并将支吊点的荷载和管道运行温度输入至三维软件中,所述三维软件内导入有支吊架设计标准;(B)、设定以支吊点作为起始点的搜索区域,并在搜索区域内搜索出所有结构件;(C)、根据支吊点的荷载、管道的温度和搜索区域内的结构件,按照设定的判定条件对支吊架设计标准中管部30、连接件20和根部10的各种判定组合形式进行判断,得到满足设计的组合形式;(D)、按照设定的优先规则对满足设计的组合形式进行优先对比,确定双杆弹簧吊架的最终设计方案;(E)、在三维软件中建立双杆弹簧吊架的三维模型;(F)、根据双杆弹簧吊架的根部10型号自动生成预埋件。在本实施例中,支吊架设计标准为《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在步骤(B)中,结构件包括有梁40、柱、墙和板,搜索区域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第一区域位于支吊点正上方、并与支吊点的垂直距离为10米,第二区域位于支吊点正下方、并与支吊点的垂直距离为3米,第三区域位于支吊点左侧、并与支吊点的水平距离为3米,第四区域位于支吊点右侧、并与支吊点的水平距离为3米。搜索区域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为其他值。在下述描述中,H为悬臂底面至横担底的垂直距离,Lmin为根据支吊点的荷载获取《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中满足条件的连接件20的最小长度。在步骤(C)中,如图1和图5所示,设定两个连接件20的间距为C,max(1.5B,C+600mm)>C>d+2r,其中d为垂直管道的外径,r为用于包裹在垂直管道上的保温层的厚度,B为根据垂直管道的外径在《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获取的推荐值,所述设定的判定条件对两组判定组合形式进行判断,每组判定组合形式均包括管部30、其中一个连接件20以及与该连接件20对应的根部10,所述设定的判定条件为:若在搜索区域内搜索到梁40,执行步骤(C1);若在搜索区域内搜索到厚度大于400mm的板,执行步骤(C2);若在搜索区域内还搜索到柱子,执行步骤(C3);(C1)、如果支吊点位于梁40底的正下方,则执行步骤(a1),否则执行步骤(a2);(a1)、获取《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中的管部30、连接件20和根部10的各种判定组合形式,并将满足第一条件的判定组合形式对应的三维模型输入三维软件内,若该组判定组合形式不与周围的结构件发生干涉且不与另一个根部10发生干涉,则得到满足设计的判定组合形式,所述第一条件为15m≥H≥Lmin+弹簧自然长度;在该步骤中,根部10即可为悬臂,也可为简支和三脚架。(a2)、若梁40侧边沿至管部30中心的水平距离P满足第二条件,则执行步骤(b1),否则执行步骤(b2),所述第二条件为0<P<50mm;(b1)、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根部10为悬臂且该梁40为混凝土梁40,根据支吊点的荷载和梁40侧边沿至管部30中心的水平距离P获取《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中满足条件的悬臂,并获取《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中的管部30、连接件20和已获取的悬臂的各种判定组合形式,将满足第二条件的判定组合形式对应的三维模型输入三维软件内,若该组判定组合形式不与周围的结构件发生干涉且不与另一个根部10发生干涉,则得到满足设计的判定组合形式,所述第二条件为15m≥H≥Lmin+弹簧自然长度;在该步骤中,悬臂与梁40的连接方式为悬臂与一个梁40的梁40底连接,悬臂同时与两个梁40的梁40底,悬臂同时与一个梁40的梁40底和一个梁40或柱的侧壁连接这三种连接方式中的任意一种;(b2)、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根部10为悬臂且该梁40为混凝土梁40,若悬臂与梁40采用第一连接方式,根据支吊点的荷载和梁40侧边沿至管部30中心的水平距离P获取《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中满足条件的悬臂,并获取《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中的管部30、连接件20和已获取的悬臂的各种判定组合形式,若弹簧50位于悬臂下方,执行步骤(c1);若弹簧50位于悬臂上方,执行步骤(c2),所述第一连接方式包括悬臂与一个梁40的梁40底连接,悬臂同时与两个梁40的梁40底,悬臂同时与一个梁40的梁40底和一个梁40或柱的侧壁连接;(c1)、将满足第三条件的判定组合形式对应的三维模型输入三维软件内,若该组判定组合形式不与周围的结构件发生干涉且不与另一个根部10发生干涉,则得到满足设计的判定组合形式,所述第三条件为15m≥H≥Lmin+弹簧自然长度;(c2)、将满足第四条件的判定组合形式对应的三维模型输入三维软件内,若该组判定组合形式不与周围的结构件发生干涉且不与另一个根部10发生干涉,则得到满足设计的判定组合形式,所述第四条件为:P>0.5D且悬臂的型钢类型为双槽钢,其中D为弹簧直径,H为悬臂底面至横担底的垂直距离;如图3和图5所示,若悬臂与梁40采用第二连接方式,根据支吊点的荷载和梁40侧边沿至管部30中心的水平距离P获取《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中满足条件的悬臂,并获取《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中的管部30、连接件20和已获取的悬臂的各种判定组合形式,若梁40上方是混泥土楼板,初步确定悬臂顶部与梁40的连接点至横担底的垂直距离L1=1/2(t1+e+t2-150mm),并执行步骤(d1);若梁40上方不是混泥土楼板,初步确定L1=1/2(t1+e+t2),并执行步骤(d2);其中t1为梁40底至管部30中心的垂直距离,e为悬臂型钢高度,t2为梁40顶至管部30中心的垂直距离;所述第二连接方式为悬臂与梁的侧壁连接;(d1)、将满足第六条件的判定组合形式对应的三维模型输入三维软件内,若该组判定组合形式不与周围的结构件发生干涉且不与另一个根部10发生干涉,则执行步骤(e1),否则执行步骤(e2),所述第六条件为:若弹簧50位于悬臂的下方,则15m≥H≥Lmin+弹簧自然长度,若弹簧50位于悬臂的上方,则悬臂的型钢类型为双槽钢且P>0.5D,其中H为悬臂底面至横担底的垂直距离,Lmin为根据支吊点的荷载获取《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中满足条件的连接件20的最小长度,D为弹簧直径;(e1)、得到满足设计的组合形式;(e2)、悬臂向上或向下平移50mm,且L1满足第一循环条件,重复步骤(d1),第一循环条件为:t2-150mm≥L1≥t1+e;优先向下平移;(d2)、将满足第七条件的判定组合形式对应的三维模型输入三维软件内,若该组判定组合形式不与周围的结构件发生干涉且不与另一个根部10发生干涉,则执行步骤(f1),否则执行步骤(f2),所述第七条件为:若弹簧50位于悬臂的下方,则15m≥H≥Lmin+弹簧自然长度,若弹簧50位于悬臂的上方,则悬臂的型钢类型为双槽钢且P>0.5D,其中H为悬臂底面至横担底的垂直距离,Lmin为根据支吊点的荷载获取《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中满足条件的连接件20的最小长度,D为弹簧直径;(f1)、得到满足设计的组合形式;(f2)、悬臂向上或向下平移50mm,且L1满足第二循环条件,重复步骤(d2),第二循环条件为:t2≥L1≥t1+e;优先向下平移;如图4和图5所示,若悬臂与梁40采用第三连接方式,若梁40上方不是混凝土楼板,获取《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中的管部30、连接件20和悬臂的各种判定组合形式,将满足第八条件的判定组合形式对应的三维模型输入三维软件内,若该组判定组合形式不与周围的结构件发生干涉且不与另一个根部10发生干涉,则得到满足设计的判定组合形式,所述第八条件为:15m≥H≥Lmin,悬臂的荷载不超限,且悬臂的长度不超限;所述第三连接方式为悬臂与梁的顶部连接。(C2)、如图1和图5所示,将满足第五条件的判定组合形式对应的三维模型输入三维软件内,若该组判定组合形式不与周围的结构件发生干涉且不与另一个根部10发生干涉,则得到满足设计的判定组合形式,所述第五条件为15m≥H≥Lmin+弹簧自然长度。(C3)、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根部10为悬臂,获取《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中的管部30、连接件20和悬臂10的各种判定组合形式,将满足第九条件的判定组合形式对应的三维模型输入三维软件内,执行步骤(k);所述第九条件为:悬臂10底部至横担底的垂直距离L2=1/2(Lmin+5m),悬臂10的荷载不超限,且悬臂10的长度不超限,其中Lmin为根据支吊点的荷载获取《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中满足条件的连接件20的最小长度;(k)、若该组判定组合形式不与周围的结构件发生干涉且不与另一个根部10发生干涉,则执行步骤(h1),否则执行步骤(h2);(h1)、得到满足设计的组合形式;(h2)、悬臂向上或向下平移50mm,且L2满足第三循环条件,重复步骤(k),第三循环条件为:5m≥L2≥Lmin;优先向下平移。在上述步骤中,若判定组合形式与另一个根部10发生干涉,可以通过两种调整方式调整两个根部10的位置,第一种调整方式为:调整两个连接件20之间的间距C,每次调整的步长为100mm;第二种调整方式为:两个管部30同时围绕着垂直管道旋转,每次调整的步长为5°,然后再重新按上述判定条件进行判断。在步骤(D)中,所述优先规则为:按照扣分细则计算满足设计的每一种组合形式对应的总扣分,其中总扣分最少的组合形式为最优选的组合形式;所述扣分细则包括:若支吊点直接与梁40底或板底连接,则对应的扣分为0;若所述根部10为悬臂,支吊点的荷载≤x吨时,则对应的扣分为n;若所述根部10为悬臂,支吊点的荷载>x吨时,则对应的扣分为2n;若所述根部10为悬臂,悬臂与梁40的侧壁连接,则对应的扣分为0;若所述根部10为悬臂,悬臂与梁40底连接,则对应的扣分为3/10×n;若所述根部10为悬臂,悬臂与梁40顶连接,则对应的扣分为3/5×n;若所述根部10为悬臂,悬臂的型钢类型为单槽钢,则对应的扣分为0;若所述根部10为悬臂,悬臂的型钢类型为双槽钢,则对应的扣分为1/10×n;若所述根部10为悬臂,悬臂的型钢类型为工字钢,则对应的扣分为1/5×n;若所述根部10为悬臂,悬臂的型钢规格越大,对应扣分越多;若所述根部10为悬臂,悬臂的长度越大,对应扣分越多;若连接件2020为拉杆,拉杆的长度越大,对应扣分越多。在本实施例中,x=2,n=10000,每组由步骤(C)中得到组合形式对应扣分细则,逐项对比,若落入扣分细则中则扣除相应的分,若没有则无需扣分,最后汇总每组组合形式各自对应的总扣分,总扣分最少的组合形式为最优先的组合形式,得到最终确定的双杆弹簧吊架。x和n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其他值。在按悬臂的型钢规格和长度扣分时,若有m组组合形式的根部10为悬臂,则型钢规格最小的扣0分,次之扣1×1000/m,然后扣2×1000/m,以此类推,型钢规格最大的扣分1000;同理,长度最小的扣0分,次之扣1×100/m,然后扣2×100/m,以此类推,长度最大的扣分100。在按拉杆的长度扣分时,若有t组组合形式的连接件20为拉杆,则拉杆长度最小的扣0分,次之扣1×10/t,然后扣2×10/t,以此类推,型钢规格最大的扣分10。若满足设计的组合形式还有多种情况,则参照上述扣分细则制定其他的扣分项。在步骤(F)中,根部10设有与预埋件连接的连接部,预埋件的外周边围绕所述连接部的外周边布置,且预埋件的外周边与连接部的外周边之间间距至少大于30mm,且在设计时预埋件大小按根部10实际大小四周加30mm后再向上圆整至50mm级别。本发明在三维软件中实现垂直管道双杆弹簧吊架的智能计算、自动生成预埋件,减少设计人员的手工劳动,明显提高预埋件提资效率,而且减少提资过程中人为的差错,降低设计企业的生产成本,特别适用于混凝土机构的发电厂厂房中,以1000MW核电机组为例,在某1000MW等级核电项目中使用了预埋件自动提资工具,双杆弹簧吊架预埋件有261块,使用该提资方法所花费时间越为17工时,而通过传统的人工提资工具花费时间越49工时,效率明显提升。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