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68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平衡活塞往复式内燃机的惯性力和/或惯性矩的平衡轴(10;10';10”;100;100'),该平衡轴包括:

-至少一个长条形主体(13;13';13”;130;130');

-至少一个安置在所述长条形主体(13;13';13”;130;130')上的轴颈(14,15;14',15';14”,15”;140,150),用于径向轴承安装,其中所述平衡轴(10;10”;100)的转动轴线(19;19”;190)设置在所述轴颈(14,15;14',15';14”,15”;140,150;140',150')的中心点处;

-其中所述长条形主体(13;13';13”;130;130')由一体的管状件构成,并且所述长条形主体(13;13';13”;130;130')的质心位于所述平衡轴(10;10';10”;100;100')的所述转动轴线(19;19';19”;190;190')以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轴(100;100'),其中,所述长条形主体(130,130')具有基本呈三角形的横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轴(10;10';10”),其中,所述长条形主体(13;13';13”)具有基本呈圆形的横截面。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平衡轴(10;10';10”;100;100'),其中,所述长条形主体(13;13';13”;130;130')相对于所述平衡轴(10;10';10”;100;100')的所述转动轴线(19;19';19”;190;190')错开布置。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平衡轴(10;10';10”),其中,所述长条形主体(13;13';13”)具有至少一个压窝(16,17,18;16',17',18';16”),从而使得所述长条形主体(13;13';13”)在所述至少一个压窝(16,17,18;16',17',18';16”)的区域内具有相邻的壁部(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衡轴(10;10';1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压窝(16,17,18;16',17',18';16”)通过冷成型法提供。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平衡轴(10;10';10”),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压窝(16,17,18;16',17',18';16”)的区域内的相邻的所述壁部(20)之间设有至少一个附加平衡重,该附加平衡重尤其被夹装在相邻的所述壁部(20)之间。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平衡轴(10;10';10”;100;100'),其中,在所述长条形主体(13;13';13”;130;130')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附加平衡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衡轴(10;10';10”;100;100'),其中,设置在所述外周面上的至少一个平衡重未与该长条形主体(13;13';13”;130;130')成一体构成,而是与所述长条形主体(13;13';13”;130;130')粘接、焊接和/或钎焊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平衡轴(10;10';10”;100;10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附加平衡重由重金属且尤其是由钨合金提供,其中所述金属合金中的钨含量优选大于90%,并且所述金属合金尤其优选具有在17.0克/立方厘米至19.0克/立方厘米之间的密度。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平衡轴(10;10';10”;100;100'),其中,所述长条形主体(13;13';13”;130;130')具有不同的材料密度。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平衡轴(10;10';10”;100;100'),其中,所述长条形主体(13;13';13”;130;130')优选沿其纵向延伸范围具有不同的壁厚。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平衡轴(10;10';10”;100;10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轴颈(14,15;14',15';14”,15”;140,150;140',150')未与所述长条形主体(13;13’;13”;130;130')成一体地构成。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平衡轴(10;10';10”;100;10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轴颈(14,15;14',15';14”,15”;140,150;140',150')被热压套装到所述长条形主体(13;13”;130)上。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平衡轴(10;10';10”;100;100'),其中,所述长条形主体(13;13”;130)由金属合金提供。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平衡轴(10;10';10”;100;10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轴颈(14,15;14”,15”;140,150)用于滚动轴承或者作为滚动轴承(L1,L2)的一部分且尤其作为轴承内圈(31',32';31”,32”;310',320')来构成。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平衡轴(10;10';10”;100;100'),其中,所述平衡轴(10;10';10”;100;100')在至少一个端部具有接合件(11,12;11”,12”;110,120),该接合件构成为使得所述平衡轴(10;10';10”;100;100')能与驱动装置且尤其是与链轮驱动装置连接。

18.一种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平衡轴(10;10';10”;100;100')的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至少一个长条形主体(13;13';13”;130;130'),该至少一个长条形主体由一体的管状件构成;

-设置至少一个轴颈(14,15;14',15';14”,15”;140,150;140',150')以安装径向轴承,其中所述平衡轴(10;10';10”;100;100')的所述转动轴线(19;19';19”;190;190')设置在所述轴颈(14,15;14',15';14”,15”;140,150;140',150')的中心点,并且所述长条形主体(13;13';13”;130;130')的质心位于所述平衡轴(10;10';10”;100;100')的所述转动轴线(19;19';19”;190;190')以外。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长条形主体(13;13';13”;130;130')具有基本呈三角形或圆形的横截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长条形主体(13;13';13';130;130')相对于所述平衡轴(10;10';10”;100;100')的所述转动轴线(19;19';19”;190;190')错开布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长条形主体(13;13';13”)上引入至少一个压窝(16,17,18;16',17',18';16”),确切说优选按照以下方式,即,在所述至少一个压窝(16,17,18;16',17',18';16”)的区域内形成相邻的壁部(20)。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相邻的所述壁部(20)区域内设置至少一个平衡重,该至少一个平衡重尤其被夹紧在相邻的所述壁部(20)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压窝(16,17,18;16',17',18';16”)通过冷成型法被引入所述长条形主体(13;13';13”)中。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冷成型法包括冲压步骤。

25.根据权利要求18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长条形主体(13;13';13”;130;130')的外周面上设置至少一个附加平衡重。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设置在所述外周面上的至少一个附加平衡重未与所述长条形主体(13;13';13”;130;130')成一体地构成,而是与所述长条形主体(13;13';13”;130;130')粘接、焊接和/或钎焊在一起。

27.根据权利要求18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轴颈(14,15;14',15';14”,15”;140,150;140',150')未与所述长条形主体(13;13';13”;130;130')成一体地构成。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轴颈(14,15;14',15';14”,15”;140,150;140',150')被热压套装在所述长条形主体(13;13';13”;130;130')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