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油螺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1164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压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过油螺栓。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工厂的冶炼设备趋于大型化,电机的使用越来越广,这对于电机抗短路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用于压紧电机线圈的过油螺栓都是螺杆加工制作而成,配合垫圈来压紧线圈,并由依靠人力一次性拧紧。在电机的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及绝缘件、垫块等的收缩,过油螺栓经常出现松动,而无法有效压紧线圈,使电机线圈松动,电机抗短路能力下降,存在安全隐患,发生短路时,巨大的短路电动力甚至摧毁线圈,发生使电机烧毁等严重的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过油螺栓,结构简单可靠,有效减少过油螺栓松动现象,避免电机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出现线圈松动,确保线圈在短路电动力下无变化,保证电机抗短路性能,使电机安全、平稳地运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过油螺栓,包括外壳,弹盖滑套在所述外壳中并在外壳内形成腔体,所述腔体中设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抵在所述弹盖上,螺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盖;所述腔体充满油,所述弹盖及螺杆上设有连通所述腔体与外部的通孔。

所述外壳的底部抵装有垫圈。

所述弹性元件为蝶形弹簧。

所述弹性元件为压缩弹簧。

所述螺杆的外端设有方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过油螺栓,结构简单可靠,维修方便,通过调节螺杆高度压缩弹性元件所产生的压紧力压紧线圈,防止电机长期运行而使线圈松动,确保线圈在短路电动力下无变化,保证电机抗短路性能,使电机安全、平稳地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 2、弹盖 3、腔体 4、弹性元件 5、螺钉 6、方头 7、通孔 8、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外壳1,弹盖2滑套在外壳1中并在外壳1内形成腔体3,腔体3中设有弹性元件4,弹性元件4可以是蝶形弹簧或压缩弹簧,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4为蝶形弹簧。弹性元件4的一端抵在弹盖2上,螺杆5固定连接弹盖2,螺杆5的外端设有方头6,方头6用于扳手等工具调节螺杆5。腔体3内充满油,弹盖2及螺杆5上设有连通腔体3与外部的通孔7,油可以使腔体3内无气体,压力增强。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的底部抵装有垫圈8,垫圈8可以使承受压力面积增大。

在使用时,本发明的垫圈8放在电机机身的压圈上,外壳1压在垫圈8的凹槽中,螺杆5有螺纹,拧过焊在电机夹件上的螺母,在电机机身与夹件之间产生一个压紧力,从而压紧线圈。在外壳3内注满油,用扳手拧动螺杆1向下转动,带动弹盖2向下,使弹性元件4产生预压缩,并达到指定压缩高度,即可通过外壳1及垫圈8在线圈上加载一定的压紧力。由于弹性元件4的弹性,在电机的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及绝缘件、垫块等的收缩而产生缝隙,由弹性元件4伸长而弥补并在线圈上始终保持一个压紧力,而不会出现电机线圈松动,确保电机线圈的抗短路能力,对电机线圈的运行起到安全、固定、降噪的作用。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