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噪音自动变速箱操纵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0939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低噪音自动变速箱操纵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变速箱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低噪音自动变速箱操纵机构。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箱是相对于手动变速箱而出现的一种能够自动根据引擎转速来换挡的设备。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需要随时变换挡位,这就要求驾驶员能对油门踏板及换挡挡杆进行准确地协调配合,从而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现有技术的自动变速箱操纵机构其结构一般包括一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上的操纵组件,操纵组件包括换挡杆,换挡杆在与外壳内壁接触的时候会产生噪音,而且换挡杆直接与外壳接触会影响外壳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换挡杆在换挡时产生的噪音的低噪音自动变速箱操纵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低噪音自动变速箱操纵机构,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上的操纵组件,所述外壳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操纵组件包括换挡杆,所述换挡杆具有轴向设置的芯杆,芯杆的底端套有芯杆下压弹簧,换挡杆的底端设有挡位弹簧,所述换挡杆外套有球套,且该球套容置在外壳内,所述换挡杆上套有缓冲圈,且所述缓冲圈容置在外壳内,所述换挡杆上设有供缓冲圈卡入的至少一个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圈为橡胶圈。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壁面为圆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左壳体上设有电磁阀线束总成和解锁传动块,解锁传动块的一端与电磁阀线束总成连接,所述左壳体的一侧设有与解锁传动块另一端相连的解锁按钮。

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低噪音自动变速箱操纵机构,其有益效果是:换挡杆上套有缓冲圈,且所述缓冲圈容置在外壳内,所述换挡杆上设有供缓冲圈卡入的至少一个凹槽,通过缓冲圈的设置能够大幅度减少换挡杆在换挡时所产生的噪音,且当缓冲圈卡入凹槽中后,缓冲圈被固定牢固,不会因换挡杆的运动而改变位置,提高了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5去除缓冲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中所示:1-外壳,11-左壳体,12-右壳体,2-操纵组件,21-换挡杆,211-芯杆,3-芯杆下压弹簧,4-挡位弹簧,5-球套,6-缓冲圈,7-凹槽,8-电磁阀线束总成,9-解锁传动块,10-解锁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就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进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说明如下:

如图1和图7所示,低噪音自动变速箱操纵机构,包括外壳1以及设置在外壳1上的操纵组件2,外壳1包括左壳体11和右壳体12,操纵组件2包括换挡杆21,换挡杆21具有轴向设置的芯杆211,芯杆211的底端套有芯杆下压弹簧3,换挡杆21的底端设有挡位弹簧4,换挡杆21外套有球套5,且该球套5容置在外壳1内,换挡杆21上套有缓冲圈6,且缓冲圈6容置在外壳1内,换挡杆21上设有供缓冲圈6卡入的至少一个凹槽7。

缓冲圈6为橡胶圈,凹槽7的壁面为圆弧面,凹槽7的数量为两个,所以可以根据使用需求来选择将缓冲圈6卡入任意一个凹槽7,使用灵活方便,同时还可以在两凹槽7中都卡入一个缓冲圈6。

左壳体11上设有电磁阀线束总成8和解锁传动块9,解锁传动块9的一端与电磁阀线束总成8连接,左壳体11的一侧设有与解锁传动块9另一端相连的解锁按钮10,按下解锁按钮10后,低噪音自动变速箱操纵机构被解锁。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低噪音自动变速箱操纵机构,换挡杆21上套有缓冲圈6,且缓冲圈6容置在外壳1内,换挡杆21上设有供缓冲圈6卡入的至少一个凹槽7,通过缓冲圈6的设置能够大幅度减少换挡杆21在换挡时所产生的噪音,且当缓冲圈6卡入凹槽7中后,缓冲圈6被固定牢固,不会因换挡杆21的运动而改变位置,提高了使用可靠性。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之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 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