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9882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关于密封技术的密封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密封装置例如作为汽车驱动系(差速器、差速器小齿轮、分动器等)用的密封件使用。



背景技术:

根据现有技术已知以下的密封装置:如图8所示,该密封装置包括安装于外壳61并密封机内I的密封流体的油封51,在油封51的机外O侧设置用于使泥水和灰尘等外部异物难以接近油封51的防尘罩52。油封51包括主密封唇部53,通过将主密封唇部53可滑动地接触旋转轴62的外周面来对密封流体进行密封。另一方面,防尘罩52在油封51的机外O侧安装于旋转轴62的外周面与旋转轴62一起旋转。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JP 2013-113319号公报

上述结构的密封装置由于通过油封51密封机内I的密封流体并且通过防尘罩52抑制外部异物侵入,因此能够发挥优良的密封功能。

然而,近年来,这种密封装置在越来越严酷条件的基础上使用,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密封性,特别是对于泥水和灰尘等外部异物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鉴于以上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油封和防尘罩的组合的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能够提高对泥水和灰尘等外部异物的密封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方法。

即,本实用新型的密封装置包括:油封,所述油封安装于外壳并对机内的密封流体进行密封;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在所述油封的机外侧安装于旋转轴并且与所述旋转轴一起旋转,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尘罩的外周侧的至少一部分设置非旋转的筒状部,在所述防尘罩的外周面与所述筒状部的内周面之间设定微小间隙,从而设置了基于所述微小间隙的非接触式的迷宫式密封件。

在包括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的密封装置中,由于在油封的机外侧设置有防尘罩,因此,泥水和灰尘等外部异物难以向油封接近,而且,由于在防尘罩的外周侧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非旋转的筒状部,且通过防尘罩的外周面与筒状部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基于微小间隙的非接触式的迷宫式密封件,因此,泥水和灰尘等外部异物进一步难以向油封接近。因此,能够提高对泥水和灰尘等外部异物的密封性。

非旋转的筒状部例如由包含于油封的加强环、嵌合于外壳的筒状部件或者与外壳一体成型的筒状部分形成。

此外,非旋转的筒状部配置成相对于防尘罩在轴向上重叠,同时可以使其轴向前端部形成为与防尘罩相比进一步向轴向一方突出的长度,根据这样,由于筒状部的前端部相对于防尘罩和微小间隙如屋檐一样突出并发挥遮挡外部异物的作用,因而,外部异物难以侵入微小间隙。

此外,通过使防尘罩为一体包括嵌合于旋转轴的外周面的内周筒部、从内周筒部的机外侧端部朝向径向外侧一体成型的凸缘部、从凸缘部的外周端部朝向机内侧一体成型的外周筒部的结构,油封为包括侧唇部的结构,从而侧唇部能够滑动地接触防尘罩的凸缘部的机内侧端面。在这种情况,由于防尘罩的凸缘部的机内侧端面与油封之间的轴向间隔设定成比较宽,因此,侧唇部能够以其前端部接触防尘罩的凸缘部的机内侧端面。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包括油封和防尘罩的组合的密封装置能够提高对泥水和灰尘等外部异物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密封装置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密封装置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密封装置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密封装置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密封装置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密封装置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的密封装置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8是根据现有技术示例的密封装置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符号说明

11 密封装置

21 油封

22 加强环

22a 圆筒部

22b 端面部

22c 筒状部

23 橡胶状弹性体

24 主密封唇部

25 弹簧

26 防尘唇部

27 侧唇部

31 防尘罩

31a 内周筒部

31b 反转部

31c 第二筒部

31d、31f 凸缘部

31e、31g 外周筒部

41 非旋转的筒状部

41a 前端部

41b 弯曲部

42 迷宫式密封件

43 筒状部件

61 外壳

61a 筒状部分

62 旋转轴

c 微小间隙

I 机内

O 机外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密封装置11的主要部分截面。作为差速器密封件,根据该实施例的密封装置11为对差速器密封以使机内I的轴承润滑用润滑脂或润滑油不泄漏至机外O,同时对差速器密封以使机外O的泥水和灰尘等外部异物不侵入至机内I的结构,构成如下。

即,设置有安装于外壳61的轴孔内周并密封机内I的密封流体(上述的润滑脂或润滑油)的油封21,在油封21的机外侧,设置有用于使外部异物难以接近油封21的防尘罩31。此外,在防尘罩31的外周侧设置非旋转的筒状部41,在防尘罩31的外周面与筒状部41的内周面之间设置径向的微小间隙c,通过该微小间隙c设置非接触式的迷宫式密封件42。

油封21为由橡胶状弹性体23粘附(交联粘接)至金属制加强环22的结构,通过该橡胶状弹性体23,主密封唇部24、防尘唇部26和侧唇部27一体成型。

主密封唇部24将其唇部末端设置成朝向机内侧,在唇部末端嵌装弹簧25,并通过使唇部末端可滑动地接触旋转轴62的外周面来对密封流体进行密封。防尘唇部26配置于主密封唇部24的机外侧,将其唇部末端设置成朝向机外侧,并通过使唇部末端可滑动地接触旋转轴62的外周面主要对外部异物进行密封。侧唇部27配置于防尘唇部26的进一步机外侧,将其唇部末端设置成朝向机外侧,并通过使唇部末端可滑动地接触防尘罩31对外部异物进行密封。

加强环22包括嵌合于外壳61的轴孔内周面的圆筒部22a,从该圆筒部22a的机外侧(轴向一侧)的端部朝向径向外侧一体成型有端面部22b,从端面部22b的外周端部朝向机外侧一体成型有筒状部22c,筒状部22c成为上述的非旋转的筒状部41。另外,由于圆筒部22a配置于外壳61的内周侧且端面部22b抵接外壳61的端部(轴孔开口周缘部),因此,筒状部22c设定成内径尺寸大于外壳61的内径尺寸(轴孔内径尺寸)。

另一方面,防尘罩31由金属环构成,在油封21的机外侧安装于旋转轴62的外周。此外,防尘罩31包括嵌合于旋转轴62的外周面的内周筒部31a,在内周筒部31a的机外侧端部朝向径向外侧一体设置有反转部31b,从反转部31b朝向机内侧(轴向另一侧)一体设置有第二筒部31c,从第二筒部31c的机内侧端部朝向径向外侧一体设置有凸缘部31d,从凸缘部31d的外周端部朝向机外侧一体设置有外周筒部31e。上述的油封21的侧唇部27可滑动地接触凸缘部31d的机内侧端面。

如上述,由于防尘罩31包括外周筒部31e,在外周筒部31e的外周侧设置非旋转的筒状部41,在外周筒部31e的外周面与筒状部41的内周面之间设定有微小间隙c,通过该微小间隙c设置非接触式的迷宫式密封件42。

非旋转的筒状部41配置成相对于防尘罩31在轴向上重叠。此外,非旋转的筒状部41形成有其轴向前端部41a与防尘罩31相比进一步向机外侧突出的长度,由此,筒状部41为其前端部41a相对于防尘罩31和微小间隙c如屋檐一样突出的结构。在图中,该突出量(轴向突出量)用符号t示出。即,这里的突出量t是指非旋转的筒状部41的轴向前端部41a与防尘罩31相比向机外侧突出的长度(轴向长度),在该实施例中,如上述,由于防尘罩31包括外周筒部31e且在外周筒部31e的外周侧配置有非旋转的筒状部41,因此,是指非旋转的筒状部41的轴向前端部41a与防尘罩31的外周筒部31e相比向机外侧突出的长度(轴向长度)。

包括上述结构的密封装置11由于在油封21的机外侧设置有防尘罩31,因此,泥水和灰尘等的外部异物难以向油封接近,而且,由于在防尘罩31的外周侧设置有非旋转的筒状部41,且在防尘罩31的外周面与筒状部41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基于微小间隙c形成的非接触式的迷宫式密封件42,因此,泥水和灰尘等外部异物进一步难以向油封21接近。因此,能够提高对泥水和灰尘等外部异物的密封性。

此外,由于非回转的筒状部41的前端部41a为相对于防尘罩31和微小间隙c如屋檐一样突出的结构,因此,外部异物难以到达及难以侵入微小间隙c。因此,通过该方式也能够提高对泥水和灰尘等外部异物的密封性。

对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密封装置11可以考虑如以下对其结构进行添加或改变。

第二实施例

改变防尘罩31的形状。

即,如图2所示,防尘罩31包括嵌合于旋转轴62的外周面的内周筒部31a,从内周筒部31a的机外侧端部朝向径向外侧一体设置有凸缘部31f,从凸缘部31f的外周端部朝向机内侧一体设置有外周筒部31g。因此,防尘罩31是整体截面为大致コ的字形,由此发挥以下的作用效果。

即,根据本实施例,防尘罩31的凸缘部31f的机内侧端面与油封21之间的轴向间隔w2和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情况相比设定成比较宽(将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相同间隔作为w1,则w1<w2)。因此,侧唇部27的轴向长度为一定,在第一实施例中,侧唇部27以其基端部附近接触防尘罩31的凸缘部31d的机内侧端面,在该实施例中,侧唇部27以其前端部接触防尘罩31的凸缘部31f的机内侧端面。因此,根据该实施例,能够较小抑制侧唇部27的变形量,因而能够实现滑动阻力的降低和抑制侧唇部27的磨损。

第三实施例

改变非旋转的筒状部41的形状。

即,如图3所示,在非旋转的筒状部41的前端部41a设置朝径向外侧弯曲的弯曲部41b,该弯曲部41b作用为外部异物的堰堤(密封堤坝)。因此,根据该实施例,由于在非旋转的筒状部41的前端部41a设置基于弯曲部41b的堰堤,因此,外部异物进一步难以到达及难以侵入微小间隙c。

第四实施例

非旋转的筒状部41相对于防尘罩31的突出量t设定为零。

在上述的第一至第三的各实施例中,通过非旋转的筒状部41的轴向前端部41a与防尘罩31的外周筒部31e、31g相比向机外侧突出,设定非旋转的筒状部41相对于防尘罩31的突出量(轴向突出量)为t。与此相对,在该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通过将非旋转的筒状部41的轴向长度缩短,使非旋转的筒状部41的前端部41a的轴向位置与防尘罩31的外周筒部31g的机外侧端部的轴向位置一致,由此,非旋转的筒状部41的前端部41a与防尘罩31的外周筒部31g的机外侧端部相比不向机外侧突出,非旋转的筒状部41相对于防尘罩31的突出量(轴向突出量)t设定为零。根据该实施例,能够将密封装置11作为整体轴向紧凑化。

第五实施例

缩小非旋转的筒状部41相对于防尘罩31的轴向重叠量。

在上述的第一至第四的各实施例中,通过非旋转的筒状部41的轴向前端部41a与防尘罩31的外周筒部31e、31g相比向机外侧突出或者通过非旋转的筒状部41的前端部41a的轴向位置与防尘罩31的外周筒部31g的机外侧端部的轴向位置一致,非旋转的筒状部41相对于防尘罩31的外周筒部31g的轴向重叠量为100%,即使轴向重叠量不是100%,由于在外周筒部31g的外周面与筒状部41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微小间隙c,因而亦能够设置基于微小间隙c的非接触式的迷宫式密封件42。在这里,重叠量是指外周筒部31g与非旋转的筒状部41在轴向上重叠的部分的轴向长度相对于外周筒部31g的轴向长度的比率。而且,根据这种观点,在该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与外周筒部31g的轴向长度L1相比,外周筒部31g和非旋转的筒状部41在轴向上重叠的部分的轴向长度L2设定为较短(L1>L2),由此,重叠量设定为小于100%。根据本申请发明人的新见解,重叠量设定为50%以上时,能够期待迷宫式密封件42的密封效果。

第六实施例

非旋转的筒状部41由与油封21分离的筒状部件形成。

即,如图6所示,非旋转的筒状部41由与油封21分离的筒状部件43形成,筒状部件43为直接嵌合至外壳61的结构。在这种情况时,如图示,防尘罩31也可以为在上述的第二实施例说明的形状(截面为コ字形)。此外,在非旋转的筒状部41的前端部41a,也可以设置在上述的第三实施例说明的弯曲部41b。

第七实施例

非旋转的筒状部41由与外壳61一体成型的筒状部分形成。

即,如图7所示,非旋转的筒状部41为由与外壳61一体成型的筒状部分61a形成的结构。在这种情况时,如图示,防尘罩31也可以为在上述第二实施例说明的形状(截面为コ字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