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启闭泄压安全防爆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1289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启闭泄压安全防爆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爆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启闭泄压安全防爆门。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煤等领域,管道输送由于具有一定的压力值,在输送过程中存在着自爆的风险。为了消除爆炸的风险,往往在管道处设置有若干防爆门用于泄压。

目前市场上的自动启闭泄压安全防爆门有很多种类,但是大部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通病:防爆门的复位不准确,从而易导致密封不严密,在介质尤其是气态介质的输送过程中,密封性不好,也同样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启闭泄压安全防爆门,能够提高防爆门复位的精准性,从而提高了防爆门的密封性,降低了管道输送的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启闭泄压安全防爆门,包括:上法兰和下法兰,所述上法兰与下法兰的两端均设置有磁铁部用于将上下法兰吸合,在所述上法兰的轴心处设置有一中心杆,所述中心杆与上法兰之间通过固定螺母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杆的顶端设置有一圆盘形的顶板,所述中心杆与顶板之间活动连接,在所述顶板的外端均匀设置有至少三根导向柱,且导向柱的一端与顶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穿过上法兰固定于下法兰处,所述导向柱与上法兰之间设置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的内侧与导向柱相接触部设置有滚珠,所述中心杆的外侧、顶板与上法兰之间还设置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上法兰与下法兰之间还设置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包括:密封圈和密封垫,所述密封圈固定于上法兰下端面的导向柱外侧,所述密封垫设置于下法兰上端面的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的形状设置为锥形。

优选的,所述密封垫的上表面开设有一锥形槽,所述锥形槽的形状与密封圈的形状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中心杆的顶部还设置有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顶板中部的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母采用防松螺母,使得中心杆与上法兰之间的连接更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导向柱与上法兰之间设置了导向座,并且在导向座内设置有滚珠,在防爆门进行复位时,导向柱与滚珠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小,可以使得防爆门的复位更顺畅,不易产生歪斜的状况;并且在上下法兰之间设置有锥形的密封部,在防爆门复位时,锥形的密封部不易产生错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防爆门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启闭泄压安全防爆门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下法兰,2、上法兰,3、顶板,4、导向柱,5、中心杆,6、导向座,7、弹簧,8、密封圈,9、密封垫,51、限位块,52、固定螺母,61、滚珠,91、锥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自动启闭泄压安全防爆门,包括:上法兰2和下法兰1,所述上法兰2与下法兰1的两端均设置有磁铁部用于将上下法兰吸合,在所述上法兰2的轴心处设置有一中心杆5,所述中心杆5与上法兰2之间通过固定螺母52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杆5的顶端设置有一圆盘形的顶板3,所述中心杆5与顶板3之间活动连接,在所述顶板3的外端均匀设置有三根导向柱4,且三根导向柱4的一端与顶板3之间固定连接,导向柱4的另一端穿过上法兰2固定于下法兰1处,所述导向柱4与上法兰2之间设置有导向座6,所述导向座6的内侧与导向柱4相接触部设置有滚珠61,所述中心杆5的外侧、顶板3与上法兰2之间还设置有弹簧7。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上下法兰之间的密封性,在所述上法兰2与下法兰1之间还设置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包括:密封圈8和密封垫9,所述密封圈8固定于上法兰2下端面的导向柱外侧,所述密封垫9设置于下法兰1上端面的凹槽内。所述密封圈8的形状设置为锥形。所述密封垫9的上表面开设有一锥形槽91,所述锥形槽91的形状与密封圈8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密封圈8与密封垫9的材质采用尼龙,在防爆门复位时,锥形的密封圈8与密封垫9之间能够更好的吻合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杆5的顶部还设置有一限位块51,所述限位块51设置于顶板3中部的凹槽内。所述限位块51的材质采用橡胶或者塑料,避免防爆门复位时,限位块51撞击顶板3产生较大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管道内的压力值处于安全值时,上法兰2与下法兰1二者两端的磁铁部吸合在一起,并且通过密封部的密封,使得管道内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管道处于正常运行;当管道内的压力值超出安全值时,由于受到压力的作用,上法兰2被推动向上运动,弹簧7压缩,此时,上法兰2与下法兰1之间的密封部分离,从而将管道进行泄压,避免发生爆炸;当泄压完成后、管道内的压力回复至安全值后,弹簧7由于受力较小,产生复位运动,将上法兰2推动与下法兰1相啮合,恢复正常的运行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