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式离心滚轮扭力自动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7937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式离心滚轮扭力自动离合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合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离合器的改进,特别是一种干式离心滚轮扭力自动离合器。



背景技术:

现有自动离合器主要为干式和油浴式;干式自动离合器主要为离心式,其单纯靠离心力使摩擦片张开,因此,在低速大扭矩输出时会出现打滑,并使摩擦片不断发热,降低了离合器的使用寿命,而且摩擦片的有效面积小,传动能力较差,传递扭矩大,操纵费力,容易给驾驶员带来疲劳。而油浴式自动离合器的结构复杂、成本高,并且使用寿命低,后续维护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干式离心滚轮扭力自动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干式离心滚轮扭力自动离合器,包括凸轮、固定座、滑块组件、电机主轴、滑动套筒和液压助力装置;所述凸轮可回转地设置在靠近固定座中部的位置上;所述滑块组件有多个,多个滑块组件设置在凸轮的周围;每个所述滑块组件均包含滑块、摩擦片、固定臂和回位弹簧;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摩擦片设置在滑块远离凸轮的一端;所述固定臂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回位弹簧设置在滑块与固定臂之间;所述凸轮上设置有多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个数不少于滑块组件的个数;所述液压助力装置包含液压助力器和离合器拨叉以及连杆;所述液压助力器通过连杆与离合器的踏板铰接,所述液压助力器在液压力的作用下使离合器拨叉摆动,进而拨动电机主轴的滑动套筒,使电机主轴移动。

优选的,每个摩擦片均沿周向延伸,使所有的摩擦片近似地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圆周。

优选的,所述滑块组件有四个。

优选的,所述凸起部有四个。

优选的,所述液压助力器的顶杆中心线与离合器分离拨叉的球头中心线共线且在同一平面内。

应用上述干式离心滚轮扭力自动离合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该离合器通过凸轮将滑块顶出使摩擦片与外部的动力输出部件结合,负荷越大结合力越大,不会出现低速大扭矩时打滑的现象;多个摩擦片与外部的动力输出部件的大面积接触,使输出部件不会因持续单面受力而产生畸变;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滑差,大大增加了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实现了液压助力,有效降低了离合器踏板操纵力,改善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操纵舒适性,提升了作业效率,进而也为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率做出了贡献,使液压技术在工程机械领域得到进一步普及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干式离心滚轮扭力自动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干式离心滚轮扭力自动离合器的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凸轮;2、固定座;3、滑块组件;4、滑块;5、摩擦片;6、固定臂;7、回位弹簧;8、液压助力器;9、踏板;10、电机主轴;11、动力输出鼓盘;12、离合器拨叉;13、滑动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干式离心滚轮扭力自动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干式离心滚轮扭力自动离合器的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所述干式离心滚轮扭力自动离合器包括凸轮1、固定座2、滑块组件3和液压助力装置;所述凸轮1设置在靠近固定座2中部的位置上,并与电机主轴10相连接;所述滑块组件3有4个,4个滑块组件3分别设置在凸轮1的四周;所述每个滑块组件3均包含滑块4、摩擦片5、固定臂6和回位弹簧7。所述滑块4可滑动地设置在固定座2上;所述摩擦片5设置在滑块4远离凸轮1的一端,每个摩擦片5均沿周向延伸,使所有的摩擦片4近似地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圆周;所述固定臂6设置在固定座2上;所述回位弹簧7设置在滑块4与固定臂6之间;所述凸轮1上设置有4个凸起部。所述液压助力装置包含液压助力器8和离合器拨叉12以及连杆;所述液压助力器8通过连杆与离合器的踏板9铰接,所述液压助力器在液压力的作用下使离合器拨叉12摆动,进而拨动电机主轴10的滑动套筒13,使电机主轴10移动。

请再次参考图1-2所示,工作时,电机主轴10带动凸轮1旋转,凸轮1上的滚轮将滑块4向外顶出,使摩擦片5与动力输出鼓盘11贴合,带动动力输出鼓盘11旋转,输出动力;停止时,回位弹簧7带动滑块4回位,使摩擦片5与动力输出鼓盘11分离。

当驾驶员踏下离合器踏板9时,踏板力开启液压助力器8,液压助力器8的顶杆在液压力的作用下使离合器拨叉12摆动,进而拨动电机主轴10的滑动套筒13,使电机主轴移动,从而使驾驶员轻松地操纵,达到液压助力,操纵舒适省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干式离心滚轮扭力自动离合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通过凸轮1将滑块4顶出使摩擦片5与动力输出鼓盘11结合,产生摩擦力,而且动力输出鼓盘11的负荷越大结合力越大,不会出现低速大扭矩时打滑的现象;4个摩擦片5与动力输出鼓盘11大面积接触,使动力输出鼓盘11不会因持续单面受力而产生畸变,而且提高了了工作效率,降低滑差,大大增加了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如上所述,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显然,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及效果、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变形,也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