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轴向限位的钢塑复合压力管用承插式连接管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9572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轴向限位的钢塑复合压力管用承插式连接管件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轴向限位的钢塑复合压力管用承插式连接管件组件。



背景技术:

钢塑复合压力管道由于其优异的耐腐蚀性和优良管道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市政输水、水源地引水、机场和港口建设以及化工行业等领域。与管道配套的管件多采用钢塑复合注塑管件,但受到注塑机和模具尺寸以及成型工艺的限制,管件规格一般小于DN600。钢塑复合管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尤其在震动状态下使用时,会出现钢塑分离,最终导致管件泄露。随着钢塑复合压力管道产品规格的进一步增大,目前已可生产DN2200的钢塑复合压力管道,而与之配套的连接管件受到口径的限制,已经成为制约产品广泛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本发明将立足钢塑复合管道管件配套需求,从根本上解决钢塑复合压力管道的管件配套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的带轴向限位的钢塑复合压力管用承插式连接管件组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轴向限位的钢塑复合压力管用承插式连接管件组件,包括承口管件、右端插装在承口管件左端的管道、用于连接承口管件与管道的扣紧环、设置在扣紧环内且用于密封承口管件与管道的密封圈以及设置在密封圈与扣紧环之间的压紧环;

在承口管件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内直孔,在第一内直孔左端设置有第一内止口,在第一内止口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头,第一连接头的直径大于承口管件的外径,在第一连接头的右端设置有与承口管件外侧壁连接的卡紧倒角;

扣紧环包括设置在管道外侧壁上的环牙内孔、设置在环牙内孔右端的第二内止口、设置在环牙内孔与第二内止口之间的第二台阶面、设置在第二内止口右端的锁紧倒角、设置在第二内止口外侧壁上的连接孔以及设置在第二内止口外侧壁上的加强弧形板;

第二内止口的内径大于环牙内孔的直径,

管道的右端插装在第一内直孔,第一连接头设置在第二内止口内,密封圈设置在第一内止口与管道的外侧壁之间,压紧环设置在密封圈的左端与第二台阶面之间,压紧环的右端设置在第一内止口内;卡紧倒角与锁紧倒角贴合设置,卡紧倒角位于锁紧倒角的左侧;

环牙内孔的环牙咬合在管道外侧壁的胶皮层或塑料层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在轴截面上环牙内孔的环牙为直角梯形,环牙的牙尖修钝,环牙的牙根修钝,环牙的斜边在直角边的右侧。

承口管件为弯头、三通或变径直通结构。

左端的管道为弯头、三通或变径直通结构。

密封圈为橡胶O圈。

所述环牙的斜边与直角边的角度为十五度。

加强弧形板在第二内止口外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

承口管件、管道、扣紧环、压紧环均为不锈钢、碳钢或铸铁。

扣紧环为结构相同的两个以上的瓣式结构,在扣紧环外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孔,螺栓穿入相邻两个连接孔后通过螺母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管件的轴向限位由对开式或三瓣式带环牙的扣紧环提供,有效解决了大口径钢塑复合压力管道的管件配套问题;环牙内孔内表面带有均布的环牙,环牙压紧在管道外表面,扣紧环与密封圈通过斜面传递轴向力,并最终传递到环牙与管道的压紧面;环牙应有一定的宽度,防止环牙扎入到管道外层塑料内部,扣紧环与管道之间通过环牙与管道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为承口管件最大可提供的轴向力 。

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钢塑复合管道施工条件复杂,管径规格跨度大的特点,扣紧环内表面环牙均布于轴向,且环牙应呈锐角,环牙顶部宽度不宜过大。

如有特殊防腐要求,承口管件、扣紧环内表面,涂覆防腐层。

密封圈形状为O形或其他异性结构,材料为橡胶,当管件用于输送引用水时,橡胶的选择需考虑卫生性要求 。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连接牢固,密封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承口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扣紧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强弧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承口管件;2、扣紧环;3、密封圈;4、压紧环;5、管道;6、第一连接头;7、卡紧倒角;8、第一内直孔。9、第一内止口;10、锁紧倒角;11、第二内止口;12、第二台阶面;13、环牙内孔;14、连接孔;15、加强弧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承口管件1、右端插装在承口管件1左端的管道5、用于连接承口管件1与管道5的扣紧环2、设置在扣紧环2内且用于密封承口管件1与管道5的密封圈3以及设置在密封圈3与扣紧环2之间的压紧环4;

在承口管件1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内直孔8,在第一内直孔8左端设置有第一内止口9,在第一内止口9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头6,第一连接头6的直径大于承口管件1的外径,在第一连接头6的右端设置有与承口管件1外侧壁连接的卡紧倒角7;卡紧倒角7与锁紧倒角10贴合设置,卡紧倒角7位于锁紧倒角10的左侧;

扣紧环2包括设置在管道5外侧壁上的环牙内孔13、设置在环牙内孔13右端的第二内止口11、设置在环牙内孔13与第二内止口11之间的第二台阶面12、设置在第二内止口11右端的锁紧倒角10、设置在第二内止口11外侧壁上的连接孔14以及设置在第二内止口11外侧壁上的加强弧形板15;

第二内止口11的内径大于环牙内孔13的直径,

管道5的右端插装在第一内直孔8,第一连接头6设置在第二内止口11内,密封圈3设置在第一内止口9与管道5的外侧壁之间,压紧环4设置在密封圈3的左端与第二台阶面12之间,压紧环4的右端设置在第一内止口9内;

环牙内孔13的环牙咬合在管道5外侧壁的胶皮层或塑料层内。

在轴截面上环牙内孔13的环牙为直角梯形,环牙的牙尖修钝,环牙的牙根修钝,环牙的斜边在直角边的右侧。咬合效果好,防倒效果好。防止损伤管道1.

承口管件1为弯头、三通或变径直通结构。

左端的管道5为弯头、三通或变径直通结构。应用范围广。

密封圈3为橡胶O圈。

环牙的斜边与直角边的角度为十五度。防倒效果好。

加强弧形板15在第二内止口11外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提高其强度。

承口管件1、管道5、扣紧环2、压紧环4均为不锈钢、碳钢或铸铁,防锈防腐处理。

扣紧环2为结构相同的两个以上的瓣式结构,在扣紧环2外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孔14,螺栓穿入相邻两个连接孔14后通过螺母连接。

安装本实用新型时候,首先将压紧环4和密封圈3依次从管端套入管道5,而后将管道5插入承口管件1,依次将扣紧环2放置到相应位置,使压紧环4位于扣紧环2和承口管件1所形成的圆环空腔内,采用螺栓将扣紧环拉紧,在拉紧的过程中,扣紧环2挤压压紧环4,压紧环4进而挤压密封圈3,实现管道5与承口管件1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管件的轴向限位由对开式或三瓣式带环牙的扣紧环提供,有效解决了大口径钢塑复合压力管道的管件配套问题;环牙内孔13内表面带有均布的环牙,环牙压紧在管道5外表面,扣紧环4与密封圈3通过斜面传递轴向力,并最终传递到环牙与管道5的压紧面;环牙应有一定的宽度,防止环牙扎入到管道5外层塑料内部,扣紧环2与管道5之间通过环牙与管道5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为承口管件1最大可提供的轴向力;密封圈3形状为O形或其他异性结构,材料为橡胶,当管件用于输送引用水时,橡胶的选择需考虑卫生性要求。

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钢塑复合管道施工条件复杂,管径规格跨度大的特点,扣紧环2内表面环牙均布于轴向,且环牙应呈锐角,环牙顶部宽度不宜过大。

如有特殊防腐要求,承口管件1、扣紧环2内表面,涂覆防腐层。

扣紧环2拉紧到位应表现为扣紧环2内表面环牙嵌入管道1外壁塑料层,扣紧环2与承口管件1接触斜面完全贴合。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连接牢固,密封效果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