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钢管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5169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液压钢管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钢管固定结构,属于结构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液压系统的布置当中,需要加装一定数量的管夹用于固定管路。传统液压管路固定管夹大多采用橡胶类弹性材质,当设备工作一定时间后,由于震动冲击或者材料老化等原因,容易导致管夹松动。而且,在较高液压的硬质管路中,弹性材质管夹稳定性较弱。

此外,在多数情况下,同时存在需并行安装的高低液压管路,并且现有下管夹座没法直接固定在相应的基座(或基板)上,需要设计一定的连接支架。而连接支架固定于基座(或基板)上,也需要有足够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钢管固定结构,可提高连接可靠性,能有效固定较高液压管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液压钢管固定结构,包括L型座板、下管夹、高压钢管、固定立板、低压钢管以及与下管夹配合使用的上管夹,所述L型座板呈悬臂状焊接在固定立板侧,下管夹焊接在L型座板上,上夹管固定安装在下管夹的上方;高压钢管和低压钢管被夹持在上、下管夹之间。

优选地,所述L型座板的折弯角度为90度,非对称结构。

优选地,所述上、下管夹上对应开有与高、低压钢管直径相等的管槽,且管槽两端设计有圆角;下管夹两管槽之间开有左右对称的两螺纹盲孔,上管夹两管槽之间开有左右对称的两通孔,上、下管夹通过螺栓、垫片连接;上管夹外侧两端设有大倒角。

优选地,待用螺栓紧固连接后,上、下管夹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上、下管夹为铸钢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L型座板和配合使用的上、下管夹,上、下管夹间可同时夹持高、低压钢管,并通过L型座板焊接在固定立板上;整个结构稳固可靠,能有效固定高压、低压液压管路。即整个结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有效固定较高液压管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管夹座的示意图。

图中:1、L型座板,2、下管夹,3、高压钢管,4、固定立板,5、低压钢管,6、上管夹,7、螺栓,8、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液压钢管固定结构,包括L型座板1、下管夹2、高压钢管3、固定立板4、低压钢管5以及与下管夹2配合使用的上管夹6,所述L型座板1呈悬臂状焊接在固定立板4侧,下管夹2焊接在L型座板1上,上夹管6固定安装在下管夹2的上方;高压钢管3和低压钢管5被夹持在上、下管夹6、2之间。

优选地,所述L型座板1的折弯角度为90度,非对称结构。即L型座板1是由平板在非对称处90度折弯而成,较长段端部设计有圆角。较短段与固定立板4贴合全周焊接,增加了焊接强度,且较长段的悬臂安装能对液压冲击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优选地,所述上、下管夹6、2上对应开有与高、低压钢管3、5直径相等的管槽,且管槽两端设计有圆角,方便钢管安装,避免管槽边划伤钢管;下管夹2两管槽之间开有左右对称的两螺纹盲孔,上管夹6两管槽之间开有左右对称的两通孔,上、下管夹6、2通过螺栓7、垫片8连接;上管夹6外侧两端设有大倒角,去掉多余材料,减轻了上管夹6的重量。

优选地,待用螺栓7紧固连接后,上、下管夹6、2之间留有间隙,能够保证螺栓7的预紧力距,更加有效的对高、低压钢管3、5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上、下管夹6、2为铸钢材质,使管夹具有足够的刚度,避免因管夹自身变形导致夹紧管路失效。

使用时,可先将下管夹2焊接在L型座板1上,再将L型座板1呈悬臂状焊接于固定立板4侧,高、低压钢管3、5被夹持与上、下管夹6、2之间,并用螺栓7进行紧固连接。此结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有效固定高、低压液压管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