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电磁阀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6956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汽车用电磁阀线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汽车用电磁阀线圈。



背景技术:

电磁阀是一种常见的气动元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电磁线圈是电磁阀的重要组成部件,电磁阀工作时,通过对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电磁力来带动动铁芯运动,从而实现气路的开关,然而现有的电磁阀线圈通常对接线柱的保护过于简单,在工作时容易造成损坏,其次连接结构的稳定性也略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汽车用电磁阀线圈,其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较低,安装方便,装配稳定性高,工作性能稳定、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汽车用电磁阀线圈,包括壳体和底座,壳体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壳体顶端外壁设有进气孔,底座底部设有出气孔,壳体内设有放置隔磁套管的容置槽,壳体顶端外壁还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套筒,套筒内部设置有接线柱,壳体下部外壁沿轴向等距设有若干定位扣,所述定位扣包括第一定位扣和第二定位扣,第一定位扣和第二定位扣两两对应设置,第二定位扣还设有第一卡块。

进一步地,底座外壁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元件的安装槽。

进一步地,壳体顶端外壁还设有第二凹槽,进气孔设置于第二凹槽内。

进一步地,套筒外壁设有第二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壳体外壁设置第一凹槽,在凹槽内设置放置接线柱的套筒,既通过了套筒保护了接线柱,又通过第一凹槽节省了使用空间,使壳体结构更为紧凑,同时第一凹槽和套筒配合双重保护了接线柱,提高了稳定性,通过第一定位扣和第二定位扣之间的配合,是壳体与外部元件连接更加稳固,同时还起到了限位的效果,使其在连接的时候不会出现错位现象,第二定位扣上的卡块进一步的稳定了连接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2中,1壳体、2底座、3套筒、4接线柱、11进气孔、13第一凹槽、14第一定位扣、15第二定位扣、16第一卡块、17第二凹槽、21出气孔、22安装槽、31第二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释。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汽车用电磁阀线圈,包括壳体1和底座2,壳体1底部与底座2固定连接,壳体1顶端外壁设有进气孔11,底座2底部设有出气孔21,壳体1内设有放置隔磁套管的容置槽,壳体1顶端外壁还设有第一凹槽13,第一凹槽13内设有套筒3,套筒3内部设置有接线柱4,壳体1下部外壁沿轴向等距设有若干定位扣,所述定位扣包括第一定位扣14和第二定位扣15,第一定位扣14和第二定位扣15两两对应设置,第二定位扣15还设有第一卡块16。

在壳体1外壁设置第一凹槽13,在凹槽内设置放置接线柱4的套筒3,既通过了套筒3保护了接线柱4,又通过第一凹槽13节省了使用空间,使壳体1结构更为紧凑,同时第一凹槽13和套筒3配合双重保护了接线柱4,提高了稳定性,通过第一定位扣14和第二定位扣15之间的配合,是壳体1与外部元件连接更加稳固,同时还起到了限位的效果,使其在连接的时候不会出现错位现象,第二定位扣15上的卡块进一步的稳定了连接结构。

底座2外壁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元件的安装槽22,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连接时的密封性。壳体1顶端外壁还设有第二凹槽17,进气孔11设置于第二凹槽17内,避免了进气孔11在连接气源的时候连接端裸露在外部,从而出现脱落现象。套筒3外壁设有第二卡块31,使套筒3在于外接电源配合的时候稳定性更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