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部件、连接组件及应用其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818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结合部件、连接组件及应用其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安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合部件、连接组件及应用其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各类产品中,如果不采用胶黏剂,则通常采用角铁结合膨胀螺钉或(自攻)螺钉的方式进行结构件的连接,采用这种方式连接的结构件在使用或多次重组过程中容易松动脱落或结构件的螺纹损坏,使得连接结构不稳固、耐用性差。同时,如果采用与结构件一体成型的大型连接组件则会提高连接结构的成本,进而提高产品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合部件,连接组件及应用其的连接结构,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对于分离的结构件的简单快捷稳固持久连接。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组件,用于连接两个分离的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结合部件,形成为柱状,具有沿所述柱状的轴向延伸的第一螺孔和沿与所述柱状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螺孔;

第一螺栓,适于与所述第一螺孔结合;

第二螺栓,适于与所述第二螺孔结合。

优选地,所述结合部件还具有由柱状端面延伸至第一螺孔端面的引导孔,所述引导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螺孔孔径。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

第一垫圈,适于设置于所述第一螺栓和所述结合部件之间;以及,

第二垫圈,适于设置于所述第二螺栓和所述结合部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螺孔贯穿所述结合部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孔从所述结合部件本体的第一端面向内延伸,所述第二螺孔的孔径中心距离与所述第一端面预定距离,所述预定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螺孔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栓和/或所述第二螺栓的头部具有内凹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设置有螺纹或插接部件。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结构件,在结合面设置有贯通的第一孔;

第二结构件,在结合面设置有第二孔,并在于所述结合面垂直的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孔垂直且联通的第三孔;以及,

如上所述的连接组件;

其中,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适于插入所述连接组件的连接部件,所述第三孔适于插入所述第二螺栓。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构件和所述第二结构件在所述结合面分别设置有插接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构件为立柱,所述第二结构件为横档或面板。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结合部件,适于与螺栓配合连接两个分离的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件包括:

形成为柱状的本体;

沿所述本体的轴向延伸的第一螺孔;以及,

沿与所述本体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螺孔。

通过设置适于插入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结合面设置的对准的孔中的结合部件,并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与结合部件对应的螺孔结合固定,从而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对于分离的结构件的简单快捷稳固持久连接。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合部件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建筑建构的外观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结构在一个剖面的剖面图;

图3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结构在另一个剖面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栓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同时,应当理解,示例实施例被提供,以使本公开是全面的,并将其范围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多特定细节(例如特定部件、设备和方法的示例)被给出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全面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不需要采用特定细节,示例实施例可以以很多不同的形式被实施,并且示例实施例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众所周知的工艺、众所周知的设备结构以及众所周知的技术没有详细描述。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例的目的,并非意欲为限制性的。如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也可意欲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以另外的方式明确指出。术语“包括”、“包含”、“含有”和“具有”为包含性的并因此明确说明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合。在此描述的方法步骤、工艺和操作将不被理解为必然要求它们以所讨论或例示的特定顺序被执行,除非明确说明为执行的顺序。还将理解可采用另外的或替代的步骤。

当一元件或层被提及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被接合到”、“被连接到”或“被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被直接接合、连接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比之下,当一元件被提及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被接合到”、“直接被连接到”或“直接被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可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用于描述元件之间关系的其它词语应该以相似方式被解释(例如,“之间”与“直接在之间”,“邻近”与“直接邻近”等)。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任一或全部组合。

为易于说明,诸如“内”、“外”、“之下”、“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等的空间相关术语在此被用于描述图中例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将理解的是,空间相关术语可意欲包含设备在使用或操作中的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不同的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于是将被定位为在该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而,示例术语“下方”能包含上方和下方的方位二者。设备可以以其它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处于其它方位),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相关描述词应该被相应地解释。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合部件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组件包括结合部件1、第一螺栓2和第二螺栓3。其中,结合部件1具有形成为柱状的本体1c、沿柱状的轴向a延伸的第一螺孔1a和沿与柱状的轴向垂直的方向b延伸的第二螺孔1b。第一螺栓2适于与第一螺孔1a结合。第二螺栓3适于与第二螺孔1b结合。在图1中,结合部件1的本体形成为圆柱状,这使得其所连接的结构件上设置的与其相配合的孔对应需设置为圆柱形孔,并在其第一螺孔端设置垂直(或平行)于第二螺孔贯通方向的定位槽。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降低加工要求,同时使得结合部件1可以在于其相配合的孔中转动以调整位置,方便连接。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结合部件1的本体也可以设置为棱柱型或其他形状,这可以提供更加稳固的连接。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建筑建构的外观示意图。图3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结构在一个剖面的剖面图。图3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结构在另一个剖面的剖面图。在图3A至3C中,以连接木质暖房的立柱A(第一结构件)和横档或面板B(第二结构件)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组件也适于连接其他任何需要通过一个结合面相互结合的结构件形成不同连接结构。

如图3A至3C所示,立柱A在其结合面A1开设有贯通的第一孔A2。第一孔A2从结合面A1一直贯通到其向对面A3。由此,连接组件的结合部件1可以通过第一孔A2穿过立柱A并与横档B结合。横档B在其结合面B1开设有具有预定深度的第二孔B2。在图3A-3C中,第二孔B2被设置为沿横档B延伸的方向设置,并基本垂直结合面。第二孔B2用于容纳结合部件1。结合部件1穿过立柱A并部分位于横档B中。容易理解,第一孔A2和第二孔B2具有与结合部件1相配合的形状和尺寸。横档B还在于所述结合面垂直的面设置有与第二孔B2垂直且联通的第三孔B3。第三孔B3用于使得插入到第二孔B2中的结合部件1的第二螺孔1b可以被露出。由于第三孔B3位于横档B一侧,因此,结合部件1的第二螺孔1b也需要设置远离设置第一螺孔1a的端面的位置,以使得其可以在插入后在第三孔B3的位置露出。优选地,第二螺孔1b可以贯通整个结合部件1,同时,第三孔B3也设置为具有预定深度的盲孔或贯穿横档B,由此,第二螺栓3可以设置得较长并穿过第二螺孔1b与其所有的螺纹结合,提供更加稳固的安装。

在插入结合部件1穿过第一孔A2和第二孔B2到预定位置,并转动调整至使第二螺孔1b在第三孔B3的位置露出后,第二螺栓3可以通过第三孔B3露出的结合部件1的第二螺孔1b结合。第二螺栓3的头部直径大于第三孔B3的孔径,螺栓的螺杆部分的直径与第三孔的孔径适配以保证可以插入到孔中。两者结合后,在立柱A一侧使得结合部件1不能移动。第一螺栓2可以插入到第一孔A2中与结合部件1的第一螺孔1a结合。第一螺栓2的头部直径大于第一孔A2的孔径,其螺杆部分的直径小于第一孔A2的孔径。第一螺栓2与第一螺孔1a结合后,在横档B一侧使得结合部件1不能移动。由此,结合部件1穿过第一孔A2和第二孔B2并被固定在其中不能活动,使得立柱A和横档B相互连接固定。由于采用螺栓来进行两端的固定,因此其紧固度较好,可以提供较大的固定力,连接后的结构件不易松脱。同时,安装上也更加方便。同时,还可以在第一螺栓2和结合部件1之间设置第一垫圈4,在第二螺栓3和结合部件1设置第二垫圈5以增大零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安装稳固度。

优选地,如图2所示,结合部件1还具有由柱状端面延伸至第一螺孔1a端面的引导孔1d。引导孔1d的孔径大于第一螺孔1a孔径。由此,可以方便地插入第一螺栓2进行安装。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栓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螺栓2或3的头部设置有内凹的固定孔2a或3b。所述固定孔2a或3b内部可以设置螺纹或插接结构,用于将其它的附加组件与螺栓的头部固定。这在连接组件应用于连接结构时,可以提供安装附加组件(例如,挂钩或建筑内部的结构组件)的接口。采用具有这种螺栓的连接组件可以不需要在结构件上打孔或钉钉即可附加所需的组件。而且,由于螺栓与结构件连接,因此,稳固度也能得到较好的保证。

应理解,本实用新型除了应用于建筑,还可以应用于连接各种现有产品的结构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适于插入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结合面设置的对准的孔中的结合部件,并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与结合部件对应的螺孔结合固定,从而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对分离的结构件的简单快捷稳固持久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