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换挡器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006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腔结构的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主电路板、选挡臂、换挡杆、挡位感模块、挡位感应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外并均与所述主电路板连接的换挡球头和控制面板;

所述换挡杆包括穿过并铰接于所述选挡臂的挡杆主体,分别设置于所述挡杆主体两端的模块抵接端和球头连接端,所述模块抵接端与所述挡位感模块抵接,所述球头连接端突出于所述壳体外并安设所述换挡球头;

所述选挡臂包括铰接于所述壳体内的臂主体,所述臂主体开设有臂通孔,所述挡杆主体穿设于所述臂通孔中并铰接于所述臂主体上;以及沿所述臂主体向下突出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包括两个背对且均面向所述壳体内壁的触动斜面;

所述挡位感应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凸起结构上并面向所述换挡杆的第一微动开关,且所述第一微动开关位于所述换挡杆转动范围内;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壁两侧并分别与两个所述触动斜面对应的第二微动开关和第三微动开关,且所述第二微动开关和第三微动开关位于所述选挡臂转动范围内,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第二微动开关及第三微动开关均与所述主电路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开关安装板,所述开关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结构对应的开关槽,所述开关槽中设置有与所述触动斜面对应的开关斜面,所述第二微动开关和第三微动开关均安装于所述开关安装板的侧面上并分别与两个所述开关斜面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突出设置于所述臂主体一侧并与所述换挡杆和挡位感模块平行,所述凸起结构上开设有开关安装孔,所述第一微动开关安装于所述开关安装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外的面板壳,设置于所述面板壳上的S按钮和P按钮,以及设置于所述面板壳内并与所述主电路板连接的两个复位开关,两个所述复位开关分别与所述S按钮和P按钮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杆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挡杆主体的纵转轴,所述臂主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臂通孔交错的纵轴孔,所述纵转轴穿设于所述纵轴孔中与所述臂主体转动连接;

所述选挡臂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臂主体的横转轴,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臂通孔交错的横轴孔,所述横转轴穿设于所述横轴孔中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且所述横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纵转轴的轴线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轴孔包括分别开设于所述选挡臂两侧并同轴线的第一横轴孔和第二横轴孔,以及分别开设于所述选挡臂两侧的所述壳体上并同轴线的第一横轴连接孔和第二横轴连接孔;所述横转轴包括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横轴孔而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横轴连接孔中的第一横轴,以及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横轴孔而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横轴连接孔中的第二横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轴孔包括分别贯穿于所述臂通孔两侧的所述臂主体并同轴线的第一纵轴孔和第二纵轴孔,且所述纵转轴包括设置于所述挡杆主体两侧的第一纵轴和第二纵轴,所述第一纵轴穿设于所述第一纵轴孔中,所述第二纵轴穿设于所述第二纵轴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轴孔包括分别贯穿于所述臂通孔两侧的所述臂主体并同轴线的第一纵轴孔和第二纵轴孔,以及贯通于所挡杆主体的纵轴连接孔,所述纵转轴穿设于所述纵轴连接孔中且所述纵转轴两端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纵轴孔和第二纵轴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横轴连接孔和第二横轴连接孔中并套设于所述第一横轴或第二横轴上间隙调节衬套;

所述间隙调节衬套包括位于所述横轴孔中并套设于所述第一横轴或第二横轴上的周向套部分,以及位于所述横轴孔外并沿所述横转轴径向向外扩展的径向套部分,所述径向套部分抵接于所述壳体内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限位减震结构;

所述限位减震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挡杆主体外侧或/和臂主体内侧的第一限位减震块,所述第一限位减震块位于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的上侧或/和下侧;

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壁或凸起结构上的至少两个第二限位减震块,所述第二限位减震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微动开关和第三微动开关的上侧或/和下侧;

所述第一限位减震块和第二限位减震块均包括嵌装于所述换挡杆或选挡臂或壳体内的倒钩部,以及位于所述换挡杆或选挡臂或壳体外的抵接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位感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模块主体,以及开设于所述模块主体上的挡位滑槽;

所述模块抵接端开设有模块抵接孔,所述模块抵接孔内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中套设有抵接杆,所述抵接杆端部抵接于所述挡位滑槽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杆与所述挡位滑槽抵接的端部设置为圆锥形,而所述挡位滑槽与所述抵接杆接触的表面设置为高低不平的曲面;

所述模块抵接孔内还套设有预紧套,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预紧套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球头包括连接于所述球头连接端的球头本体,设置于所述球头本体上并与所述主电路板连接的球头电路板,与所述球头电路板连接的挡位信息显示LED,连接于所述球头本体上的球头盖板,以及嵌设于所述球头盖板上并罩设于所述球头电路板和挡位信息显示LED上的球头显示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球头还包括设置于挡位信息显示LED周围的球头挡光板,所述球头显示板位于所述球头挡光板上;

所述换挡球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球头本体上的偏振电机,所述偏振电机与所述主电路板和球头电路板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主壳体,所述选挡臂、主电路板均设置于所述主壳体中,所述控制面板连接设置于所述主壳体外;

以及分别罩设于所述主壳体两端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挡位感模块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中,所述换挡杆突出于所述上壳体并与位于所述上壳体外的所述换挡球头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挡杆孔,所述换挡杆通过所述挡杆孔伸出到所述壳体外,而所述挡杆孔处还设置有密封结构;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挡杆孔处的球面状的防尘盖,所述防尘盖一端套接于所述换挡杆上而另一端抵接于所述上壳体内侧;以及设置为环状的防尘橡胶,所述防尘橡胶一端与所述防尘盖内侧抵紧而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主壳体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上部设置有环状第一平台,且所述上壳体边缘与所述第一平台之间设置有排水间隙;

所述第一平台上还设置有向所述换挡球头方向延伸的环状第一凸台,所述防尘橡胶连接于所述第一凸台上并面向所述排水间隙。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橡胶包括与所述防尘盖内侧面贴合抵紧的球面状的第一连接端,嵌装于所述第一凸台外侧面上的环状第二连接端,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褶皱状的中间连接段,所述中间连接段抵紧于所述第一凸台端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平台对应并形成所述排水间隙的主体部,沿着所述主体部向所述换挡杆延伸的第二平台,以及沿着所述第二平台向所述第一凸台延伸并与所述防尘盖上端面抵紧的第二凸台。

2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杆的移动位置包括“O”挡位、“N”挡位、“R”挡位、“D”挡位、“M+/D+”挡位、“M-/D-”挡位、“P”挡位及“S”挡位;

且所述“N”挡位、“R”挡位、“D”挡位、“M+/D+”挡位、“M-/D-”挡位、“P”挡位、“S”挡位与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第二微动开关、第三微动开关及两个所述复位开关中的至少一个相对应。

21.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0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换挡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