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开挖管道修复用内衬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7142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免开挖管道修复用内衬软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免开挖管道修复用内衬软管。



背景技术:

近年来,采用热水固化等整体修复技术进行地下管道修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内衬修复后新管管壁出现褶皱,经测试发现,该问题的出现与现有的内衬软管的结构有很大关系,传统的软管玻璃纤维层易脱落,保温效果差,且内衬软管内壁上容易粘附杂质等,都对内衬软管造成了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免开挖管道修复用内衬软管,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免开挖管道修复用内衬软管,其由内向外依次为内层、玻璃纤维层及防护层和保温层;于所述内层的外壁上设有螺旋筋,所述玻璃纤维层螺旋缠绕于所述螺旋筋的间隙内;所述防护层包裹于所述玻璃纤维层外部,所述保温层包裹于所述防护层外部。

进一步的,于所述内层的外壁上均布有多个凸起。

进一步的,于所述内层的内壁上涂覆有纳米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纤维层为浸渍有树脂的玻璃纤维布或高强度无纺布。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纤维层于所述内层的缠绕末端形成9cm-11cm的搭接。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为保温棉。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免开挖管道修复用内衬软管,通过设置螺旋筋不仅可提高内层的强度,也可使玻璃纤维层牢固缠绕于内层上;同时,设置保温层可提高该内衬软管的保温效果,从而使得本内衬软管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2)凸起可增大玻璃纤维层与内层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玻璃纤维层于内层上缠绕的牢固性。

(3)涂覆纳米涂层可避免内层内壁上粘附杂质而降低该内衬软管的使用效果。

(4)玻璃纤维层于缠绕末端形成9cm-11cm的搭接,可提高玻璃纤维层于内层上的包覆效果。

(5)保温层采用保温棉,成本低廉,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免开挖管道修复用内衬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内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内层,11-螺旋筋,2-纳米涂层,3-玻璃纤维层,4-防护层,5-保温棉。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免开挖管道修复用内衬软管,如图1所示,其由内向外依次为内层1、玻璃纤维层3及防护层4和保温层。该玻璃纤维层3具体为浸渍有树脂的玻璃纤维布或高强度无纺布,该树脂具体为聚乙烯树脂。保温层则采用保温棉5,且保温棉5包裹于防护层4外部,防护层4包裹于玻璃纤维层3外部。本实施例中的防护层4具体为上下两层对接的方式包裹于玻璃纤维层3外部,并于对接处形成热熔式密封,以不影响玻璃纤维层3。

如图2中所示,为提高玻璃纤维层3于内层1上的缠绕稳定性,于内层1的外壁上设有螺旋筋11,玻璃纤维层3螺旋缠绕于螺旋筋11的间隙内。进一步的,于内层1的外壁上均布有多个凸起,以提高玻璃纤维层3与内层1之间的摩擦力,而避免玻璃纤维层3从内层1上剥离。此外,玻璃纤维层3于内层1的缠绕末端形成9cm-11cm的搭接,以提高玻璃纤维层3于内层1上的包覆效果。为避免内层1内壁粘附杂质而降低本内衬软管的使用效果,于内层1的内壁上涂覆有纳米涂层2。

本免开挖管道修复用内衬软管,通过设置螺旋筋11不仅可提高内层1的强度,也可使玻璃纤维层3牢固缠绕于内层1上;同时,设置保温层可提高该内衬软管的保温效果,从而使得本内衬软管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