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洗滤芯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7983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润滑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清洗滤芯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精密设备的循环润滑系统要求润滑油干净无杂质,一般来说,在循环润滑系统中滤芯的精度越高越好,但是滤芯精度越高越容易堵塞,镀锡堵塞后就需要更换新的滤芯,增加了系统的维护频率,这样反而不利于系统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并且对滤芯的更换会造成滤芯的浪费和润滑油的消耗,如果对换下的滤芯处理不当,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就需要一种自清洗滤芯润滑系统,可在发生堵塞时立即对堵塞的滤芯进行自动清洗,不需要对滤芯进行更换,对堵塞的滤芯清洗好后再继续使用该滤芯进行过滤,清洗期间润滑系统正常运行,不发生停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自清洗滤芯润滑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在管路上的油箱、油泵、三通电磁阀、主滤芯、第一电磁阀和润滑目标,所述三通电磁阀具有常开端口和常闭端口,所述三通电磁阀的常开端口与所述主滤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主滤芯的出口和入口之间连接有主压差传感器,所述三通电磁阀的常闭端口上连接有第一旁路,所述第一旁路的出口连通至所述主滤芯的出口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入口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出口与所述润滑目标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第二旁路,所述第二旁路的出口连通至所述三通电磁阀的窗开端口与所述主滤芯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二旁路上连接有第二电磁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清洗滤芯润滑系统,在主滤芯畅通时,油泵从油箱泵出的润滑油经过三通电磁阀的常开端口进入主滤芯后再经过第一电磁阀进入润滑目标,当主滤芯堵塞时,主压差传感器发出堵塞警报信号,此时三通电磁阀通电后常开端口关闭,常闭端口打开,第一电磁阀通电后关闭,第二电磁阀通电后打开,润滑油液经过第一旁路后从主滤芯的出口进入、并从主滤芯的入口流出,最后经过第二旁路后进入润滑目标,在此过程中润滑油在主滤芯中逆向流动,可清除主滤芯中的堵塞物,其中,当主压差传感器的堵塞报警信号消失后,三通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失电延时动作,可增加对主滤芯的清洗时间,当三通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彻底失电后,油路系统恢复堵塞前运行状态,不需要对主滤芯进行更换,提高了主滤芯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现场工作,并且在整个自动清洗过程中,润滑系统持续供油,不会停止运行。

作为优选的,所述主滤芯的入口和出口之间还连接有缓冲管路,所述缓冲管路上连接有单向阀和旁通阀,所述单向阀的流通方向朝向所述主滤芯的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清洗滤芯润滑系统,主滤芯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缓冲管路上连接有旁通阀和朝向主滤芯出口的单向阀,旁通阀一般为压力阀,当主滤芯堵塞后,在三通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响应主压差传感器的堵塞警报信号前,为了防止瞬时压力过大而危及管路,旁通阀可以自动打开,让润滑油通过,降低三通电磁阀的常开端口与主滤芯的入口之间的管路的压力,其中,旁通阀的压力阈值大于主压差传感器的响应压力,单向阀用来防止润滑油回流。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旁路上连接有第一备用滤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清洗滤芯润滑系统,主滤芯堵塞后,润滑油从第一旁路通过时,连接在第一旁路上的第一备用滤芯可起到过滤作用,防止杂质进入润滑目标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备用滤芯的两个端口之间连接有第一压差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清洗滤芯润滑系统,在系统对主滤芯进行过多次清洗后,第一备用滤芯中也会积累杂质,当第一备用滤芯中的杂质达到一定程度后其通过压力会变高,通过压力达到一定值后第一压差传感器发出堵塞响应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对第一备用滤芯进行清理或更换,保系统在清洗主滤芯时第一旁路能够正常流通,第一备用滤芯能够正常使用。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旁路上连接有第二备用滤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清洗滤芯润滑系统,主滤芯堵塞后,润滑油从第二旁路通过时,连接在第二旁路上的第二备用滤芯可起到过滤作用,防止杂质进入润滑目标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备用滤芯的两个端口之间连接有第二压差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清洗滤芯润滑系统,在系统对主滤芯进行过多次清洗后,第二备用滤芯中也会积累杂质,当第二备用滤芯中的杂质达到一定程度后其通过压力会变高,通过压力达到一定值后第二压差传感器发出堵塞响应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对第二备用滤芯进行清理或更换,保系统在清洗主滤芯时第二旁路能够正常流通,第二备用滤芯能够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清洗滤芯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油箱;2油泵;3三通电磁阀;4主滤芯;5第一电磁阀;6润滑目标;7主压差传感器;8第一旁路;9第二旁路;10第二电磁阀;11缓冲管路;12单向阀;13旁通阀;14第一备用滤芯;15第一压差传感器;16第二备用滤芯;17第二压差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自清洗滤芯润滑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在管路上的油箱1、油泵2、三通电磁阀3、主滤芯4、第一电磁阀5和润滑目标6,所述三通电磁阀3具有常开端口和常闭端口,所述三通电磁阀3的常开端口与所述主滤芯4通过管路连接,所述主滤芯4的出口和入口之间连接有主压差传感器7,所述三通电磁阀3的常闭端口上连接有第一旁路8,所述第一旁路8的出口连通至所述主滤芯4的出口与所述第一电磁阀5的入口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一电磁阀5的出口与所述润滑目标6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第二旁路9,所述第二旁路9的出口连通至所述三通电磁阀3的窗开端口与所述主滤芯4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二旁路9上连接有第二电磁阀10。

在以上实施例中,在主滤芯4畅通时,油泵2从油箱1泵出的润滑油经过三通电磁阀3的常开端口进入主滤芯4后再经过第一电磁阀5进入润滑目标6,当主滤芯4堵塞时,主压差传感器7发出堵塞警报信号,此时三通电磁阀3通电后常开端口关闭,常闭端口打开,第一电磁阀5通电后关闭,第二电磁阀10通电后打开,润滑油液经过第一旁路8后从主滤芯4的出口进入、并从主滤芯4的入口流出,最后经过第二旁路9后进入润滑目标6,在此过程中润滑油在主滤芯4中逆向流动,可清除主滤芯4中的堵塞物,其中,当主压差传感器7的堵塞报警信号消失后,三通电磁阀3、第一电磁阀5和第二电磁阀10失电延时动作,可增加对主滤芯4的清洗时间,对主滤芯4进行彻底清洗,当三通电磁阀3、第一电磁阀5和第二电磁阀10彻底失电后,油路系统恢复堵塞前运行状态,不需要对主滤芯4进行更换,提高了主滤芯4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现场工作,并且在整个自动清洗过程中,润滑系统持续供油,不会停止运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滤芯4的入口和出口之间还连接有缓冲管路11,所述缓冲管路11上连接有单向阀12和旁通阀13,所述单向阀12的流通方向朝向所述主滤芯4的出口。

在以上实施例中,主滤芯4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缓冲管路11上连接有旁通阀13和朝向主滤芯4出口的单向阀12,旁通阀13一般为压力阀,当主滤芯4堵塞后,在三通电磁阀3、第一电磁阀5和第二电磁阀10响应主压差传感器7的堵塞警报信号前,为了防止瞬时压力过大而危及管路,旁通阀13可以自动打开,让润滑油通过,降低三通电磁阀3的常开端口与主滤芯4的入口之间的管路的压力,其中,旁通阀13的压力阈值大于主压差传感器7的响应压力,单向阀12用来防止润滑油回流。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旁路8上连接有第一备用滤芯14。

在以上实施例中,主滤芯4堵塞后,润滑油从第一旁路8通过时,连接在第一旁路8上的第一备用滤芯14可起到过滤作用,防止杂质进入润滑目标6内。为了延长第一备用滤芯14的使用时间,第一备用滤芯14一般为简易滤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备用滤芯14的两个端口之间连接有第一压差传感器15。

在以上实施例中,在系统对主滤芯4进行过多次清洗后,第一备用滤芯14中也会积累杂质,当第一备用滤芯14中的杂质达到一定程度后其通过压力会变高,通过压力达到一定值后第一压差传感器15发出堵塞响应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对第一备用滤芯14进行清理或更换,保系统在清洗主滤芯4时第一旁路8能够正常流通,第一备用滤芯14能够正常使用。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旁路9上连接有第二备用滤芯16。

在以上实施例中,主滤芯4堵塞后,润滑油从第二旁路9通过时,连接在第二旁路9上的第二备用滤芯16可起到过滤作用,防止杂质进入润滑目标6内。为了延长第二备用滤芯16的维护时间,第二备用滤芯16一般为简易滤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备用滤芯16的两个端口之间连接有第二压差传感器17。

在以上任一项实施例中,在系统对主滤芯4进行过多次清洗后,第二备用滤芯16中也会积累杂质,当第二备用滤芯16中的杂质达到一定程度后其通过压力会变高,通过压力达到一定值后第二压差传感器17发出堵塞响应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对第二备用滤芯16进行清理或更换,保系统在清洗主滤芯4时第二旁路9能够正常流通,第二备用滤芯16能够正常使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