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套筒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515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套筒控制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阀,特别涉及一种多套筒控制阀。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自动化流体控制系统中,控制阀是得到广泛应用的流体控制设备之一,用来调节系统的流量或者压力参数。当阀门前后压差较大时介质流过控制阀节流处,由于节流口面积的急剧变化,流通面积缩小,流速升高,压力下降,易产生阻塞流,出现闪蒸空化现象,这种现象是诱发阀内件破坏以及噪音的主要原因。当阀门前后压差不大时,介质正常流动选用常规的控制阀即可满足要求。而当压差较大时,为了降低噪音以及消除气蚀的破坏,一般采用多孔式套筒控制阀来解决这个问题。目前的控制阀通常只设置一个套筒,在套筒上开设多个孔洞从而使流体流过,孔洞的形状、大小和数量可根据设计要求设定,但是,一但设定,在使用过程中即难以改变。因此,现有的套筒控制阀难以根据不同流体的需要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对控制阀进行流速调节,能够降低噪音的多套筒控制阀。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套筒控制阀,包括阀体,套筒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套筒连接,套筒设置在阀体中,所述套筒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套设在第一套筒外侧且可相对滑动,所述第三套筒套设在第二套筒外侧且可相对滑动,第一至第三套筒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套筒、第三套筒上设有通孔,第一套筒与连接杆连接。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套筒上端设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套筒下端设有第一延伸部,第一凸缘和第一延伸部互相限位,所述第二套筒下端设有第二延伸部,第三套筒上端设有第二凸缘,第二凸缘和第二延伸部互相限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套筒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套筒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凸起,第二套筒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凹槽,第三套筒的内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卡接,所述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卡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套筒上端设有外凸部,外凸部朝向第二套筒外侧凸出,第一凸缘朝向第二套筒内侧凸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套筒上端设有限位凸部,限位凸部朝向第一套筒外侧凸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套筒、第三套筒上的通孔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多套筒控制阀采用三个套筒实现对流体的阻隔和调节,从而便于根据不同流体控制进行调节;此外,使得流体在套筒中实现多级喷射,从而进一步降低流体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套筒控制阀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套筒升起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套筒升起时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套筒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多套筒控制阀100包括阀体1,套筒2和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与套筒2连接,套筒2设置在阀体1中。所述套筒2包括第一套筒21,第二套筒22和第三套筒23,所述第二套筒22套设在第一套筒21外侧且可相对滑动,所述第三套筒23套设在第二套22筒外侧且可相对滑动。第一至第三套筒同轴设置,所述第二、第三套筒22、23上设有通孔4,第一套筒21与连接杆3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根据需要改变第一至第三套筒的位置,从而改变控制阀流体的流速。当第一至第三套筒组合在一起时,由于第一套筒未开设通孔,第一套筒会阻断流体;当第一套筒升起后,流体经过第二、第三套筒上的通孔4流过套筒,此时,由于两层套筒的阻隔,流速较慢;若需要加快流速,则升起第二套筒,使得流体只需经过第三套筒即可流过控制阀。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对流体的流速进行控制,同时能够降低控制阀的噪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第二套筒、第三套筒上的通孔的形状、数量和大小可根据设计需要进行不同设计。

如图1至图4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套筒22上端设有第一凸缘221,所述第一套筒21下端设有第一延伸部211,第一凸缘221和第一延伸部211互相限位,即第一套筒21向上运动至第一凸缘与第一延伸部相接触时,第一套筒无法继续运动,从而防止第一套筒从第二套筒中脱离。所述第二套筒22下端设有第二延伸部222,第三套筒23上端设有第二凸缘231,第二凸缘231和第二延伸部222互相限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防止第一、第二套筒运动过程中脱离,从而对其相对滑动进行限位。所述第一套筒21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凸起212,所述第二套筒22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凸起223,第二套筒22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凹槽224,第三套筒的内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起212与第一凹槽224卡接,所述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卡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凹凸配合,使得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第二套筒与第三套筒之间能够相对滑动且防止相对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凸起的结构相同,第一、第二凹槽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套筒22上端设有外凸部225,外凸部225朝向第二套筒外侧凸出,第一凸缘221朝向第二套筒内侧凸出,通过设置外凸部225,使得第二套筒在下降至外凸部与第二凸缘接触时,第二套筒停止下降。所述第一套筒21上端设有限位凸部213,限位凸部213朝向第一套筒外侧凸出,从而在第一套筒下降过程中进行限位。所述第二、第三套筒上的通孔4为圆形,所述第一套筒上不设置通孔,通过设置圆形通孔,从而使得流体流动更顺畅,当第一套筒未升起时,第一套筒能够阻断第一通道5和第二通道6之间的流体流动。

本实施例的多套筒控制阀采用三个套筒实现对流体的阻隔和调节,从而便于根据不同流体控制进行调节;此外,使得流体在套筒中实现多级喷射,从而进一步降低流体噪音。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