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迷宫式微小流量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01472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迷宫式微小流量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小流量调节阀,尤其涉及一种迷宫式微小流量调节阀。



背景技术:

调节阀又名控制阀,在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领域中,通过接受调节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借助动力操作去改变介质流量、压力、温度、液位等工艺参数的最终控制元件。一般由执行机构和阀门组成。如果按行程特点,调节阀可分为直行程和角行程;按其所配执行机构使用的动力,可以分为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液动调节阀三种;按其功能和特性分为线性特性,等百分比特性及抛物线特性三种。调节阀适用于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等介质。调节阀常用分类: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液动调节阀,自力式调节阀。

为了使液体更好的流出,都会通过调节阀对液体进行控制,而使液体流出的量达到需求的量,而现有的调节阀,功能单一、只能对液体的流量进行控制,进而当液体流速过快时排出容易对人们造成伤害,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多功能、既能对液体的流量进行控制,还能对液体的流速进行控制,而液体排出时不会对人们造成伤害的迷宫式微小流量调节阀。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调节阀,功能单一、只能对液体的流量进行控制,进而当液体流速过快时排出容易对人们造成伤害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既能对液体的流量进行控制,还能对液体的流速进行控制,而液体排出时不会对人们造成伤害的迷宫式微小流量调节阀。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迷宫式微小流量调节阀,包括有阀体、降压装置和控流装置,阀体上设有降压装置,降压装置上设有控流装置,控流装置位于阀体右侧。

优选地,降压装置包括有进液管、箱体、第一挡板和出液管,阀体内左侧面中部安装有箱体,箱体顶部与底部都开有第一通孔,箱体内顶部和底部都均匀间隔的安装有第一挡板,上下两侧第一挡板交错,上方第一挡板与上方第一通孔交错,下方第一挡板与下方第一通孔交错,箱体右侧下部开有出液口,箱体左侧下部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与箱体内连通,进液管尾端贯穿阀体左侧下部位于阀体外,阀体右侧中部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与阀体内连通,出液管上设有控流装置。

优选地,控流装置包括有支架、转块、丝杆、第一螺母、第一轴承座、堵块、波纹条和第一密封圈,出液管外顶部中间安装有支架,支架顶部中间嵌入式的安装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母内设有丝杆,丝杆与第一螺母滑动配合,丝杆顶端安装有转块,丝杆底端安装有第一轴承座,出液管顶部中间开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有堵块,堵块顶部中间与第一轴承座底部连接,堵块底部与出液管内底部中间都安装有波纹条,上下两侧波纹条交错,出液管内顶部中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位于第二通孔正下方,第二密封圈与堵块接触。

优选地,还包括有释放装置,释放装置包括有第二挡板、活动板、第二密封圈、连杆、拉环和第一弹簧,箱体底部均匀间隔的开有第五通孔,第五通孔与第一通孔交错,下方第一挡板下部开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与第五通孔连通,第四通孔内顶部中间开有凹槽,阀体底部左侧开有第六通孔,第六通孔内设有连杆,连杆底端安装有拉环,拉环位于阀体外,连杆顶端安装有活动板,活动板位于阀体内,活动板底部左右两侧与阀体内底部左右两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活动板顶部均匀间隔的安装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上部开有第三通孔,第二挡板通过第五通孔和第四通孔位于凹槽内,阀体内底部左侧安装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位于第六通孔正上方,第二密封圈与连杆接触。

优选地,还包括有减速装置,减速装置包括有竖板、第二轴承座、转杆、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进液管内左右两侧都安装有两个竖板,竖板中部都嵌入式的安装有第二轴承座,左右两侧第二轴承座内之间安装有转杆,转杆左端安装有第一叶片,转杆右部安装有第二叶片,第二叶片与第一叶片为相反设置。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二螺母,阀体底部右侧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二螺母。

优选地,还包括有保温层和壳体,出液管外顶部与底部都安装有壳体,壳体内安装有保温层,上方保温层与支架接触。

优选地,箱体的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材质为q235钢。

工作原理:首先操作人员将本装置移动至液体存放处,再将降压装置与液体内连通,即可将液体抽入阀体内,进而降压装置对液体进行降压,液体流入阀体内,进而流出,操作人员即可通过控流装置对液体的流量进行控制到需求的流量。当液体流出到需求的量时,即可通过控流装置使液体不在流出。

因为降压装置包括有进液管、箱体、第一挡板和出液管,阀体内左侧面中部安装有箱体,箱体顶部与底部都开有第一通孔,箱体内顶部和底部都均匀间隔的安装有第一挡板,上下两侧第一挡板交错,上方第一挡板与上方第一通孔交错,下方第一挡板与下方第一通孔交错,箱体右侧下部开有出液口,箱体左侧下部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与箱体内连通,进液管尾端贯穿阀体左侧下部位于阀体外,阀体右侧中部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与阀体内连通,出液管上设有控流装置,当本装置位于液体存放处时,操作人员将进液管外接液体源,即可将液体抽入进液管内,进液管内的液体流入至箱体内,进而第一挡板降低液体的流速,液体通过第一通孔和出液口流入阀体内,进而阀体内的液体通过出液管流出,操作人员即可通过控流装置对液体流出的量进行控制。如此,对液体的流速进行降低,能防止液体流速过快难以控制。

因为控流装置包括有支架、转块、丝杆、第一螺母、第一轴承座、堵块、波纹条和第一密封圈,出液管外顶部中间安装有支架,支架顶部中间嵌入式的安装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母内设有丝杆,丝杆与第一螺母滑动配合,丝杆顶端安装有转块,丝杆底端安装有第一轴承座,出液管顶部中间开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有堵块,堵块顶部中间与第一轴承座底部连接,堵块底部与出液管内底部中间都安装有波纹条,上下两侧波纹条交错,出液管内顶部中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位于第二通孔正下方,第二密封圈与堵块接触,当液体流入出液管内时,操作人员即可转动转块正反交替转动,转块正反交替转动带动丝杆正反交替转动,丝杆正反交替转动通过第一螺母上下移动,丝杆上下移动通过第一轴承座带动堵块上下移动,堵块上下移动对液体流量进行控制,当液体流量达到需求的流量时,即可停止转动转块,而波纹条能使液体流速更缓慢。如此,对液体流量进行控制,可防止液体流出过多导致浪费。

因为还包括有释放装置,释放装置包括有第二挡板、活动板、第二密封圈、连杆、拉环和第一弹簧,箱体底部均匀间隔的开有第五通孔,第五通孔与第一通孔交错,下方第一挡板下部开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与第五通孔连通,第四通孔内顶部中间开有凹槽,阀体底部左侧开有第六通孔,第六通孔内设有连杆,连杆底端安装有拉环,拉环位于阀体外,连杆顶端安装有活动板,活动板位于阀体内,活动板底部左右两侧与阀体内底部左右两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活动板顶部均匀间隔的安装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上部开有第三通孔,第二挡板通过第五通孔和第四通孔位于凹槽内,阀体内底部左侧安装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位于第六通孔正上方,第二密封圈与连杆接触,当液体通过进液管流入箱体内时,且需要使液体更快的流出时,操作人员即可拉动拉环向下移动,拉环向下移动通过连杆带动活动板向下移动,第一弹簧压缩,活动板向下移动带动第二挡板向下移动,第二挡板向下移动使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相通,进而液体直接通过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排出,进而液体流入阀体内。同理,当需要对液体进行降压时,松开拉环,因第一弹簧的作用,第二挡板向上移动恢复至原位进而将第四通孔堵住。如此,对液体的流速进行控制,能使液体能更好的排出进行使用。

因为还包括有减速装置,减速装置包括有竖板、第二轴承座、转杆、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进液管内左右两侧都安装有两个竖板,竖板中部都嵌入式的安装有第二轴承座,左右两侧第二轴承座内之间安装有转杆,转杆左端安装有第一叶片,转杆右部安装有第二叶片,第二叶片与第一叶片为相反设置,当液体通过进液管流入箱体内时,液体带动第一叶片转动,第一叶片转动带动转杆转动,转杆转动带动第二叶片以相反反向移动,进而对液体进行阻挡。如此,能初步的对液体流速进行降低,进而使液体在后面能更好的被降速。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螺母,阀体底部右侧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二螺母,当液体通过阀体排进出液管内时,液体内的杂物被留在阀体底部,操作人员即可扭动第二螺母向下移动从螺纹孔内脱离,进而杂物通过螺纹孔掉落。当杂物全部掉落后,即可将第二螺母移动至螺纹孔内,扭动第二螺杆,进而第二螺杆位于螺纹孔内固定。如此,对阀体内的杂物进行清除,能防止杂物将阀体内堵塞。

因为还包括有保温层和壳体,出液管外顶部与底部都安装有壳体,壳体内安装有保温层,上方保温层与支架接触,当天气很冷时,保温层能对出液管进行保护。如此,能防止出液管因天气冷而冻裂。

因为箱体的材质为不锈钢,不锈钢耐腐蚀性和耐酸性强,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

因为挡板的材质为q235钢,q235钢的承重能力强,耐酸耐腐蚀,增加了底板的使用寿命。

(3)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释放装置,能随时对水的流量进行直接排放,进而降压装置能对水的流量进行减压,达到了多功能、既能对液体的流量进行控制,还能对液体的流速进行控制,而液体排出时不会对人们造成伤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降压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控流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释放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减速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阀体,2-降压装置,21-进液管,22-箱体,23-第一挡板,24-第一通孔,25-出液管,26-出液口,3-控流装置,31-支架,32-转块,33-丝杆,34-第一螺母,35-第一轴承座,36-堵块,37-波纹条,38-第二通孔,39-第一密封圈,4-释放装置,41-凹槽,42-第二挡板,43-第三通孔,44-第四通孔,45-第五通孔,46-活动板,47-第六通孔,48-第二密封圈,49-连杆,410-拉环,411-第一弹簧,5-减速装置,51-竖板,52-第二轴承座,53-转杆,54-第一叶片,55-第二叶片,6-第二螺母,7-螺纹孔,8-保温层,9-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迷宫式微小流量调节阀,如图1-7所示,包括有阀体1、降压装置2和控流装置3,阀体1上设有降压装置2,降压装置2上设有控流装置3,控流装置3位于阀体1右侧。

实施例2

一种迷宫式微小流量调节阀,如图1-7所示,包括有阀体1、降压装置2和控流装置3,阀体1上设有降压装置2,降压装置2上设有控流装置3,控流装置3位于阀体1右侧。

降压装置2包括有进液管21、箱体22、第一挡板23和出液管25,阀体1内左侧面中部安装有箱体22,箱体22顶部与底部都开有第一通孔24,箱体22内顶部和底部都均匀间隔的安装有第一挡板23,上下两侧第一挡板23交错,上方第一挡板23与上方第一通孔24交错,下方第一挡板23与下方第一通孔24交错,箱体22右侧下部开有出液口26,箱体22左侧下部连接有进液管21,进液管21与箱体22内连通,进液管21尾端贯穿阀体1左侧下部位于阀体1外,阀体1右侧中部连接有出液管25,出液管25与阀体1内连通,出液管25上设有控流装置3。

实施例3

一种迷宫式微小流量调节阀,如图1-7所示,包括有阀体1、降压装置2和控流装置3,阀体1上设有降压装置2,降压装置2上设有控流装置3,控流装置3位于阀体1右侧。

降压装置2包括有进液管21、箱体22、第一挡板23和出液管25,阀体1内左侧面中部安装有箱体22,箱体22顶部与底部都开有第一通孔24,箱体22内顶部和底部都均匀间隔的安装有第一挡板23,上下两侧第一挡板23交错,上方第一挡板23与上方第一通孔24交错,下方第一挡板23与下方第一通孔24交错,箱体22右侧下部开有出液口26,箱体22左侧下部连接有进液管21,进液管21与箱体22内连通,进液管21尾端贯穿阀体1左侧下部位于阀体1外,阀体1右侧中部连接有出液管25,出液管25与阀体1内连通,出液管25上设有控流装置3。

控流装置3包括有支架31、转块32、丝杆33、第一螺母34、第一轴承座35、堵块36、波纹条37和第一密封圈39,出液管25外顶部中间安装有支架31,支架31顶部中间嵌入式的安装有第一螺母34,第一螺母34内设有丝杆33,丝杆33与第一螺母34滑动配合,丝杆33顶端安装有转块32,丝杆33底端安装有第一轴承座35,出液管25顶部中间开有第二通孔38,第二通孔38内设有堵块36,堵块36顶部中间与第一轴承座35底部连接,堵块36底部与出液管25内底部中间都安装有波纹条37,上下两侧波纹条37交错,出液管25内顶部中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圈48,第二密封圈48位于第二通孔38正下方,第二密封圈48与堵块36接触。

实施例4

一种迷宫式微小流量调节阀,如图1-7所示,包括有阀体1、降压装置2和控流装置3,阀体1上设有降压装置2,降压装置2上设有控流装置3,控流装置3位于阀体1右侧。

降压装置2包括有进液管21、箱体22、第一挡板23和出液管25,阀体1内左侧面中部安装有箱体22,箱体22顶部与底部都开有第一通孔24,箱体22内顶部和底部都均匀间隔的安装有第一挡板23,上下两侧第一挡板23交错,上方第一挡板23与上方第一通孔24交错,下方第一挡板23与下方第一通孔24交错,箱体22右侧下部开有出液口26,箱体22左侧下部连接有进液管21,进液管21与箱体22内连通,进液管21尾端贯穿阀体1左侧下部位于阀体1外,阀体1右侧中部连接有出液管25,出液管25与阀体1内连通,出液管25上设有控流装置3。

控流装置3包括有支架31、转块32、丝杆33、第一螺母34、第一轴承座35、堵块36、波纹条37和第一密封圈39,出液管25外顶部中间安装有支架31,支架31顶部中间嵌入式的安装有第一螺母34,第一螺母34内设有丝杆33,丝杆33与第一螺母34滑动配合,丝杆33顶端安装有转块32,丝杆33底端安装有第一轴承座35,出液管25顶部中间开有第二通孔38,第二通孔38内设有堵块36,堵块36顶部中间与第一轴承座35底部连接,堵块36底部与出液管25内底部中间都安装有波纹条37,上下两侧波纹条37交错,出液管25内顶部中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圈48,第二密封圈48位于第二通孔38正下方,第二密封圈48与堵块36接触。

还包括有释放装置4,释放装置4包括有第二挡板42、活动板46、第二密封圈48、连杆49、拉环410和第一弹簧411,箱体22底部均匀间隔的开有第五通孔45,第五通孔45与第一通孔24交错,下方第一挡板23下部开有第四通孔44,第四通孔44与第五通孔45连通,第四通孔44内顶部中间开有凹槽41,阀体1底部左侧开有第六通孔47,第六通孔47内设有连杆49,连杆49底端安装有拉环410,拉环410位于阀体1外,连杆49顶端安装有活动板46,活动板46位于阀体1内,活动板46底部左右两侧与阀体1内底部左右两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411,活动板46顶部均匀间隔的安装有第二挡板42,第二挡板42上部开有第三通孔43,第二挡板42通过第五通孔45和第四通孔44位于凹槽41内,阀体1内底部左侧安装有第二密封圈48,第二密封圈48位于第六通孔47正上方,第二密封圈48与连杆49接触。

还包括有减速装置5,减速装置5包括有竖板51、第二轴承座52、转杆53、第一叶片54和第二叶片55,进液管21内左右两侧都安装有两个竖板51,竖板51中部都嵌入式的安装有第二轴承座52,左右两侧第二轴承座52内之间安装有转杆53,转杆53左端安装有第一叶片54,转杆53右部安装有第二叶片55,第二叶片55与第一叶片54为相反设置。

还包括有第二螺母6,阀体1底部右侧开有螺纹孔7,螺纹孔7内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二螺母6。

还包括有保温层8和壳体9,出液管25外顶部与底部都安装有壳体9,壳体9内安装有保温层8,上方保温层8与支架31接触。

箱体22的材质为不锈钢。

第一挡板23和第二挡板42的材质为q235钢。

工作原理:首先操作人员将本装置移动至液体存放处,再将降压装置2与液体内连通,即可将液体抽入阀体1内,进而降压装置2对液体进行降压,液体流入阀体1内,进而流出,操作人员即可通过控流装置3对液体的流量进行控制到需求的流量。当液体流出到需求的量时,即可通过控流装置3使液体不在流出。

因为降压装置2包括有进液管21、箱体22、第一挡板23和出液管25,阀体1内左侧面中部安装有箱体22,箱体22顶部与底部都开有第一通孔24,箱体22内顶部和底部都均匀间隔的安装有第一挡板23,上下两侧第一挡板23交错,上方第一挡板23与上方第一通孔24交错,下方第一挡板23与下方第一通孔24交错,箱体22右侧下部开有出液口26,箱体22左侧下部连接有进液管21,进液管21与箱体22内连通,进液管21尾端贯穿阀体1左侧下部位于阀体1外,阀体1右侧中部连接有出液管25,出液管25与阀体1内连通,出液管25上设有控流装置3,当本装置位于液体存放处时,操作人员将进液管21外接液体源,即可将液体抽入进液管21内,进液管21内的液体流入至箱体22内,进而第一挡板23降低液体的流速,液体通过第一通孔24和出液口26流入阀体1内,进而阀体1内的液体通过出液管25流出,操作人员即可通过控流装置3对液体流出的量进行控制。如此,对液体的流速进行降低,能防止液体流速过快难以控制。

因为控流装置3包括有支架31、转块32、丝杆33、第一螺母34、第一轴承座35、堵块36、波纹条37和第一密封圈39,出液管25外顶部中间安装有支架31,支架31顶部中间嵌入式的安装有第一螺母34,第一螺母34内设有丝杆33,丝杆33与第一螺母34滑动配合,丝杆33顶端安装有转块32,丝杆33底端安装有第一轴承座35,出液管25顶部中间开有第二通孔38,第二通孔38内设有堵块36,堵块36顶部中间与第一轴承座35底部连接,堵块36底部与出液管25内底部中间都安装有波纹条37,上下两侧波纹条37交错,出液管25内顶部中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圈48,第二密封圈48位于第二通孔38正下方,第二密封圈48与堵块36接触,当液体流入出液管25内时,操作人员即可转动转块32正反交替转动,转块32正反交替转动带动丝杆33正反交替转动,丝杆33正反交替转动通过第一螺母34上下移动,丝杆33上下移动通过第一轴承座35带动堵块36上下移动,堵块36上下移动对液体流量进行控制,当液体流量达到需求的流量时,即可停止转动转块32,而波纹条37能使液体流速更缓慢。如此,对液体流量进行控制,可防止液体流出过多导致浪费。

因为还包括有释放装置4,释放装置4包括有第二挡板42、活动板46、第二密封圈48、连杆49、拉环410和第一弹簧411,箱体22底部均匀间隔的开有第五通孔45,第五通孔45与第一通孔24交错,下方第一挡板23下部开有第四通孔44,第四通孔44与第五通孔45连通,第四通孔44内顶部中间开有凹槽41,阀体1底部左侧开有第六通孔47,第六通孔47内设有连杆49,连杆49底端安装有拉环410,拉环410位于阀体1外,连杆49顶端安装有活动板46,活动板46位于阀体1内,活动板46底部左右两侧与阀体1内底部左右两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411,活动板46顶部均匀间隔的安装有第二挡板42,第二挡板42上部开有第三通孔43,第二挡板42通过第五通孔45和第四通孔44位于凹槽41内,阀体1内底部左侧安装有第二密封圈48,第二密封圈48位于第六通孔47正上方,第二密封圈48与连杆49接触,当液体通过进液管21流入箱体22内时,且需要使液体更快的流出时,操作人员即可拉动拉环410向下移动,拉环410向下移动通过连杆49带动活动板46向下移动,第一弹簧411压缩,活动板46向下移动带动第二挡板42向下移动,第二挡板42向下移动使第三通孔43和第四通孔44相通,进而液体直接通过第三通孔43和第四通孔44排出,进而液体流入阀体1内。同理,当需要对液体进行降压时,松开拉环410,因第一弹簧411的作用,第二挡板42向上移动恢复至原位进而将第四通孔44堵住。如此,对液体的流速进行控制,能使液体能更好的排出进行使用。

因为还包括有减速装置5,减速装置5包括有竖板51、第二轴承座52、转杆53、第一叶片54和第二叶片55,进液管21内左右两侧都安装有两个竖板51,竖板51中部都嵌入式的安装有第二轴承座52,左右两侧第二轴承座52内之间安装有转杆53,转杆53左端安装有第一叶片54,转杆53右部安装有第二叶片55,第二叶片55与第一叶片54为相反设置,当液体通过进液管21流入箱体22内时,液体带动第一叶片54转动,第一叶片54转动带动转杆53转动,转杆53转动带动第二叶片55以相反反向移动,进而对液体进行阻挡。如此,能初步的对液体流速进行降低,进而使液体在后面能更好的被降速。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螺母6,阀体1底部右侧开有螺纹孔7,螺纹孔7内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二螺母6,当液体通过阀体1排进出液管25内时,液体内的杂物被留在阀体1底部,操作人员即可扭动第二螺母6向下移动从螺纹孔7内脱离,进而杂物通过螺纹孔7掉落。当杂物全部掉落后,即可将第二螺母6移动至螺纹孔7内,扭动第二螺杆,进而第二螺杆位于螺纹孔7内固定。如此,对阀体1内的杂物进行清除,能防止杂物将阀体1内堵塞。

因为还包括有保温层8和壳体9,出液管25外顶部与底部都安装有壳体9,壳体9内安装有保温层8,上方保温层8与支架31接触,当天气很冷时,保温层8能对出液管25进行保护。如此,能防止出液管25因天气冷而冻裂。

因为箱体22的材质为不锈钢,不锈钢耐腐蚀性和耐酸性强,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

因为挡板的材质为q235钢,q235钢的承重能力强,耐酸耐腐蚀,增加了底板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