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1994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机构总成,特别是一种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是人们生活中经常用的代步工具,人们对于汽车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汽车换挡机构总成,汽车换挡机构总成的主要任务是传递动力,并在动力传递过程中改变传动比,以调节或变换发动机的特性,同时通过变速来适应不同的驾驶要求。根据汽车运行条件的变化,驾驶员通过操纵换挡杆来改变不同比例的换挡器齿轮的合分,汽车即可实现加速、减速或者倒车。

但是,现有的汽车换挡操纵杆在进行换挡操作时,会有一定的停顿感,缺乏换挡时的顺畅性,从而降低了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具有换挡流畅性,且提高用户体验的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换挡流畅性,且提高用户体验的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包括:由上至下设置有盖板总成、支撑体以及底座,且相邻两者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其中,贯穿盖板总成,并活动连接于支撑体上的操纵杆总成作为汽车换挡部件,且在操纵杆总成的一侧设置有与操纵杆总成联动的顶杆组件,以及与顶杆组件滑配连接的行程块。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中,操纵杆总成与顶杆组件同步联动。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中,行程块的一侧嵌装于盖板总成上,行程块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凹槽,与顶杆组件的顶部相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中,与盖板总成相嵌装的行程块一侧上设置有若干个凸点,用以定位安装行程块的位置。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中,,凹槽呈半球弧面状结构设置,与顶杆组件顶部的球面状结构相配合,形成球面副结构。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中,相邻两个凹槽之间通过弧面过渡。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中,操纵杆总成包括与盖板总成上的槽口配合使用的换挡杆,以及与换挡杆嵌套连接的壳体,其中,顶杆组件与壳体一体成型或者分体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中,在壳体的一侧向外延伸一个凸起,其该凸起与顶杆组件中的套筒一体成型或者分体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中,顶杆组件还包括一个与套筒嵌套连接的杆件,其中,杆件的一端呈球面状设置,与半球弧面状凹槽相配合使用。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中,槽口的外部轮廓与行程块的水平弧形截面相近似。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中,贯穿盖板总成的换挡杆一端对称设置有两根换挡轴柱,与支撑体上的轴孔相配套,其中,与两根换挡轴柱的轴线相垂直的方向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凸块,且该两个凸块与壳体相卡接。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中,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还包括一个自动模式盖板和一个手动模式盖板,其中,自动模式盖板与手动模式盖板分别位于支撑体的两侧,且分别内置对应的pcb板。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中,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还包括一个电磁阀总成,可拆卸连接于支撑体上,其中,电磁阀总成与手动模式盖板同一侧,或者与自动模式盖板同一侧。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中,盖板总成与支撑体之间,以及支撑体与底座之间均通过固定轴柱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在汽车换挡的操纵杆总成一侧设置有顶杆组件和与顶杆组件滑配的行程块,使得操纵杆总成在进行换挡操作时,实现顶杆组件在行程块上进行滑移,实现换挡的顺畅性,提高用户在换挡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另一视角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00、盖板总成;110、槽口;200、支撑体;210、轴孔;300、底座;400、操纵杆总成;410、换挡杆;420、壳体;421、凸起;430、换挡轴柱;440、凸块;500、顶杆组件;510、套筒;520、杆件;600、行程块;610、凹槽;620、凸点;700、自动模式盖板;800、手动模式盖板;900、电磁阀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包括:由上至下设置有盖板总成100、支撑体200以及底座300,且相邻两者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即盖板总成100与支撑体200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支撑体200与底座300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其中,贯穿盖板总成100,并活动连接于支撑体200上的操纵杆总成400作为汽车换挡部件,且在操纵杆总成400的一侧设置有与操纵杆总成400联动的顶杆组件500,以及与顶杆组件500滑配连接的行程块600。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在汽车换挡的操纵杆总成400一侧设置有顶杆组件500和与顶杆组件500滑配的行程块600,使得操纵杆总成400在进行换挡操作时,实现顶杆组件500在行程块600上进行滑移,实现换挡的顺畅性,提高用户在换挡时的舒适度。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操纵杆总成400与顶杆组件500同步联动,即顶杆组件500跟随操纵杆总成400同步前进、同步后退以及同步横移,使得操纵杆总成400在进行换挡操作时,更加的顺畅与舒适。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行程块600呈弧形月牙状设置,其中,行程块600的一侧嵌装于盖板总成100上,行程块600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凹槽610,与顶杆组件500的顶部相配合,当操纵杆总成400在进行换挡操作时,使得顶杆组件500的顶部插入相应的凹槽610内,防止换挡后的操纵杆总成400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尤其是汽车行驶在颠簸路面上时,发生自由的前后移动,从而提高换挡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与盖板总成100相嵌装的行程块600一侧上设置有若干个凸点620,进一步优选地,若干个凸点620的数量为三个,呈三角形或者品字形结构分布,作为行程块600与盖板总成100相连时的定位部或者连接部,保证行程块600安装时的精准度以及保证操纵杆总成400在换挡时的流畅性。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凹槽610呈半球弧面状结构设置,与顶杆组件500顶部的球面状结构相配合,使得操纵杆总成400在进行换挡时,顶杆组件500与凹槽610之间形成球面副结构,实现滚动配合,减少顶杆组件500与凹槽610之间的摩擦,延长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的使用寿命。进一步优选地,相邻两个凹槽610之间通过弧面过渡,进一步为凸起421状的弧面,使得操纵杆总成400进行换挡时,即顶杆组件500的顶部从一个半球弧面状凹槽610滑移至另一个半球弧面状凹槽610内时,变得更加的顺畅,舒适,无停顿感,而且换挡后通过凹槽610限位顶杆组件500的顶部,提高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的安全与可靠。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操纵杆总成400包括与盖板总成100上的槽口110配合使用的换挡杆410,以及与换挡杆410嵌套连接的壳体420,其中,顶杆组件500与壳体420一体成型或者分体设置。进一步优选地,在壳体420的一侧向外延伸一个凸起421,其该凸起421与顶杆组件500中的套筒510一体成型或者分体设置,当换挡杆410前后移动时,壳体420与换挡杆410同步前后移动,从而实现套筒510与壳体420的同步前后移动,进而实现与凹槽610配合使用的顶杆组件500的顶部与套筒510同步前后移动。进一步优选地,顶杆组件500还包括一个与套筒510嵌套连接的杆件520,其中,杆件520的一端呈球面状设置,与半球弧面状凹槽610相配合使用。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制图3所示,槽口110的外部轮廓与行程块600的水平弧形截面相近似,使得操纵杆总成400在换挡时更加的顺畅。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贯穿盖板总成100的换挡杆410一端对称设置有两根换挡轴柱430,与支撑体200上的轴孔210相配套,其中,与两根换挡轴柱430的轴线相垂直的方向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凸块440,且该两个凸块440与壳体420相卡接,使得换挡杆410前后移动时,保证壳体420的同步前后移动。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盖板总成100与支撑体200之间通过固定轴柱相连,锁定盖板总成100与支撑体200之间的连接,支撑体200与底座300之间通过另一固定轴柱相连,固定支撑体200与底座300之间的连接,防止三者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或者转动,使得操纵杆总成400安装于该三者所形成的空腔中时,定位精准。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还包括一个自动模式盖板700和一个手动模式盖板800,其中,自动模式盖板700与手动模式盖板800分别位于支撑体200的两侧,且分别内置对应的pcb板,实现汽车两种行驶模式。另外,汽车不管在手动模式下,还是在自动模式下,信号的接受与换挡杆410的换挡操作同步实现,提高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的可靠性。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还包括一个电磁阀总成900,可拆卸连接于支撑体200上,其中,电磁阀总成900的安装可以根据车体换挡位置上的空间排布来设置电磁阀总成900的安装位置,可以与手动模式盖板800同一侧,也可以与自动模式盖板700同一侧,其中,电磁阀总成900通过电线与安装在自动模式盖板700内的pcb板电连接,只有通过脚踩刹车,电磁阀总成900接收到刹车信号,才能实现换挡杆410的换挡操作,保证了汽车换挡时的安全性,防止出现用户突然跳档操作时,引发交通事故。进一步优选地,电磁阀总成900与安装在自动模式盖板700上的pcb板相连时,电线沿支撑体200的外表面行进,贯穿位于支撑体200后侧的封板,连接至pcb板上,使得线路连接干净、整洁,不易发生串线、串电现象。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