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面轴旋转液体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1588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面轴旋转液体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轴承,特别是涉及一种半面轴旋转液体轴承,属于轴承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旋转液体轴承是靠外部供给压力油,在轴承内建立静压承载油膜以实现液体润滑的滑动轴承;液体静压轴承从起动到停止始终在液体润滑下工作,所以没有磨损,此外,这种轴承还具有旋转精度高、油膜刚度大、能抑制油膜振荡等优点,使用范围广泛,然而,目前,旋转液体轴承在旋转过程中内部温度会增高,过高的温度若不能及时的处理对轴承的会造成伤害,同时轴承内部的润滑油以及内部压力在使用时会有损耗,需要及时的补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半面轴旋转液体轴承,实现对润滑油进行冷却,使用寿命长,同时可及时对内部进行加油,保证内部由充足的油量和压力。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半面轴旋转液体轴承,包括底座以及设于所述底座内部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水箱,所述水箱的内部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一端连接循环管道,所述循环泵的另一端连接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的一端连接加油管,所述加油管的内部设有电磁阀;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轴瓦,所述轴瓦的内侧设有第一油腔和油槽,所述第一油腔分别连通回油管和循环管道,所述第一油腔的侧部连通第二油腔,所述第二油腔的的侧部设有封面油膜,所述第二油腔的一端设有轴颈;所述第二油腔连通压力测量机构,所述压力测量机构包括第一触头、刻度尺、油柱、第二触头和第三触头,所述油柱连通所述第二油腔,所述油柱的表面设有所述刻度尺,所述油柱的内侧顶部设有所述第一触头,所述油柱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三触头,所述第一触头、所述第三触头电性连接电磁阀,所述油柱内部放置第二触头,所述第二触头电性连接电磁阀。

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一油腔、所述油槽呈环形阵列等距分布于所述轴瓦的内侧,所述轴瓦转动连接所述轴颈。

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水箱采用圆台形结构焊接于所述轴瓦的底部,且所述水箱的底部焊接所述底座。

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循环管道采用波浪形结构分布于所述水箱的内部,且所述循环管道上连通油过滤器。

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二油腔的顶部连通柱形结构的所述油柱,且所述油柱的内部固定所述第一触头、所述第三触头。

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二触头采用球形结构,且所述第二触头在所述第一触头、所述第三触头之间。

优选的方案是,所述轴颈的直径小于所述轴瓦的直径,且所述轴颈与所述轴瓦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油腔。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半面轴旋转液体轴承,利用所述循环管道将用于轴承内部润滑的油抽出,经过所述水箱冷却后再次通过所述循环泵输送到所述第二油腔的内部,实现对由于轴承内部的润滑油进行冷却,避免内部的油由于轴承内侧的高速旋转出现油温过高,防止对轴承造成破坏,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利用所述油柱监测所述第二油腔内部的压强和油量,并在内部油量下降后及时的补充所述第二油腔内部的润滑油,确保轴承可正常使用,避免润滑油因损耗减少造成轴承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压力测量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油腔,2-轴瓦,3-油槽,4-电磁阀,5-加油管,6-回油管,7-水箱,8-循环泵,9-底座,10-半导体制冷片,11-循环管道,111-油过滤器,12-轴颈,13-第二油腔,14-压力测量机构,141-第一触头,142-刻度尺,143-油柱,144-第二触头,145-第三触头,15-封面油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面轴旋转液体轴承,包括底座9以及设于所述底座9内部的半导体制冷片10,所述底座9的顶部固定水箱7,所述水箱7的内部设有循环泵8,所述循环泵8的一端连接循环管道11,所述循环泵8的另一端连接回油管6,所述回油管6的一端连接加油管5,所述加油管5的内部设有电磁阀4;所述水箱7的顶部固定轴瓦2,所述轴瓦2的内侧设有第一油腔1和油槽3,所述第一油腔1分别连通回油管6和循环管道11,所述第一油腔1的侧部连通第二油腔13,所述第二油腔13的的侧部设有封面油膜15,所述第二油腔13的一端设有轴颈12;所述第二油腔13连通压力测量机构14,所述压力测量机构14包括第一触头141、刻度尺142、油柱143、第二触头144和第三触头145,所述油柱143连通所述第二油腔13,所述油柱143的表面设有所述刻度尺142,所述油柱143的内侧顶部设有所述第一触头141,所述油柱143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三触头145,所述第一触头141、所述第三触头145电性连接电磁阀4,所述油柱143内部放置第二触头144,所述第二触头144电性连接所述电磁阀4。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油腔1、所述油槽3呈环形阵列等距分布于所述轴瓦2的内侧,所述轴瓦2转动连接所述轴颈12,为了便于内部的润滑。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水箱7采用圆台形结构焊接于所述轴瓦2的底部,且所述水箱7的底部焊接所述底座9,为了增强整体的牢固性。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循环管道11采用波浪形结构分布于所述水箱7的内部,且所述循环管道11上连通油过滤器111,为了便于对润滑油进行降温。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第二油腔13的顶部连通柱形结构的所述油柱143,且所述油柱143的内部固定所述第一触头141、所述第三触头145,为了对内部压力进行显示。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第二触头144采用球形结构,且所述第二触头144在所述第一触头141、所述第三触头145之间,为了实现控制对内部油量。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轴颈12的直径小于所述轴瓦2的直径,且所述轴颈12与所述轴瓦2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油腔13,为了加强内部的润滑性。

在使用时,首先利用所述加油管5对所述第二油腔13内部进行加注润滑油,观察所述油柱143内部油的高度即可判断出内部压力及润滑油的油量,而后利用油的静压压力支撑载荷、使所述轴颈12始终浮在压力油中,在工作时所述轴颈12在所述第二油腔13内部进行高速旋转,为了避免油温过高造成内部损害可打开所述循环泵8使所述第二油腔13内部的润滑油被所述循环泵8经过所述油过滤器111过滤后进入到在所述水箱7内部的所述循环管道11内部,所述循环管道11内部的油与所述水箱7内部的水进行热交换实现对润滑油进行降温,而后通过所述回油管6进入到所述第二油腔13的内部,实现循环润滑,在所述第二油腔13内部的油出现损耗时所述油柱143内部的油会下降带动所述第二触头145下降,在下降到与所述第三触头145接触时,则接通打开所述电磁阀4对所述第二油腔13内部进行加油,加油过程中所述第二触头144上升,上升到与所述第一触头141接触时关闭所述电磁阀4,实现对内部压强和油量的控制。

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按照本实施例的半面轴旋转液体轴承,本实施例提供的半面轴旋转液体轴承,利用所述循环管道11将用于轴承内部润滑的油抽出,经过所述水箱7冷却后再次通过所述循环泵8输送到所述第二油腔13的内部,实现对由于轴承内部的润滑油进行冷却,避免内部的油由于轴承内侧的高速旋转出现油温过高,防止对轴承造成破坏,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利用所述油柱143监测所述第二油腔13内部的压强和油量,并在内部油量下降后及时的补充所述第二油腔13内部的润滑油,确保轴承可正常使用,避免润滑油因损耗减少造成轴承的破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