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轴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1578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毂轴承装置。



背景技术:

轮毂轴承单元是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承载重量和为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当前,轿车轮毂轴承逐步向单元方向发展,由单一的轴承变为集成轴承、轮毂及防抱死制动系统(abs)传感器的功能部件。当前轮毂轴承装置不能适应社会的智能化发展和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稳定可靠的轮毂轴承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轮毂轴承装置,主要内容为:包括外毂体、环形磁铁、螺钉、内毂体、右圆球滚动体、左圆球滚动体、内圈、挡圈、安装座、传感器、坡莫合金板和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毂体与内毂体同轴,所述左圆球滚动体安装在外毂体和内圈之间滚道上,所述右圆球滚动体安装在外毂体右端和内毂体之间滚道上,所述内毂体右侧法兰盘上安装有螺钉,所述安装座底端安装在内圈右端外表面上,上端卡在环形磁铁凹槽内,所述坡莫合金板安装在传感器外表面上,所述感应器固定安装在传感器右端内孔凹槽内,所述传感器右端卡在外毂体左侧内孔里,所述挡圈安装在内毂体左端凹槽内,所述环形磁铁安装在挡圈外表面上且位于传感器右侧,所述内圈安装在内毂体上的凹槽右侧外表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内毂体右端中心位置加工有锥形孔。

作为优选,所述外毂体的径向位置加工有4个均匀布置的圆柱孔。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避免了装置组装精度的影响,方便了对整套轮毂轴承装置预紧力的调整,装置的可靠性和寿命也有所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毂体,2-环形磁铁,3-螺钉,4-内毂体,5-右圆球滚动体,6-左圆球滚动体,7-内圈,8-挡圈,9-安装座,10-传感器,11-坡莫合金板,12-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附图1,一种轮毂轴承装置,包括外毂体1、环形磁铁2、螺钉3、内毂体4、右圆球滚动体5、左圆球滚动体6、内圈7、挡圈8、安装座9、传感器10、坡莫合金板11和感应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毂体1与内毂体4同轴,所述左圆球滚动体6安装在外毂体1和内圈7之间滚道上,所述右圆球滚动体5安装在外毂体1右端和内毂体4之间滚道上,所述内毂体4右侧法兰盘上安装有螺钉3,所述安装座9底端安装在内圈7右端外表面上,上端卡在环形磁铁2凹槽内,所述坡莫合金板11安装在传感器10外表面上,所述感应器12固定安装在传感器10右端内孔凹槽内,所述传感器10右端卡在外毂体1左侧内孔里,所述挡圈8安装在内毂体4左端凹槽内,所述环形磁铁2安装在挡圈8外表面上且位于传感器10右侧,所述内圈7安装在内毂体4上的凹槽右侧外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内毂体4右端中心位置加工有锥形孔。

优选的,所述外毂体1的径向位置加工有4个均匀布置的圆柱孔。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毂轴承装置,主要内容为:所述外毂体与内毂体同轴,左圆球滚动体安装在外毂体和内圈之间滚道上,右圆球滚动体安装在外毂体右端和内毂体之间滚道上,内毂体右侧法兰盘上安装有螺钉,安装座底端安装在内圈右端外表面上,上端卡在环形磁铁凹槽内,坡莫合金板安装在传感器外表面上,感应器固定安装在传感器右端内孔凹槽内,传感器右端卡在外毂体左侧内孔里,挡圈安装在内毂体左端凹槽内,环形磁铁安装在挡圈外表面上且位于传感器右侧,内圈安装在内毂体上的凹槽右侧外表面上。

技术研发人员:翟建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飞盛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02
技术公布日:2018.04.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