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压合铆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7558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易压合铆钉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铆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易压合铆钉。



背景技术:

铆钉是钉形物件,一端有帽,在铆接中,利用自身形变或过盈连接被铆接的零件。铆钉用于冲压铆钉,使得铆钉铆入产品中。

铆钉在铆入产品中的铆钉孔后,铆钉盖压紧于产品的一面,随后对铆钉铆入的一端进行冲压,使得铆钉远离铆钉盖的一端边沿向外侧张开并压紧在产品的另一面,从而使得铆钉的两端分别压紧于产品的两个表面,从而使得铆钉稳固地铆接在产品上。通常产品由两个部件组成,铆钉的两端抵接于两个部件的两个相背的表面,使得两个部件铆接。

应该理解的是,铆钉铆入后,铆钉在冲压时受到较大的压力,容易使得铆钉产生碎屑,也容易对产品造成损害,此外,由于铆钉通常是金属材质制成,硬度较高,在冲压后容易产生不规则形变,造成铆钉损坏,进而使得铆接不稳固,容易造成产品和铆钉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铆钉在铆接冲压时容易产生碎屑,且容易造成铆钉产生不规则形变,使得铆接不稳固,且容易损害铆接产品的缺陷,提供一种易压合铆钉。

一种易压合铆钉,包括:盖体和管体,所述盖体和所述管体一体连接,所述管体为中部具有空心结构的圆筒形,所述管体包括管壁,所述管壁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盖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管壁的所述第一端插设于所述通孔内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管壁的所述第一端的外侧表面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管壁的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外径由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管壁的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一端方向开设有若干槽口,所述槽口贯穿所述管壁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槽口的宽度由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端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槽口具有三角形截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槽口具有梯形截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倾斜部在所述管体的轴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槽口在所述管体的轴向上的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槽口在所述管体的轴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管体的长度之比小于二分之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所述槽口沿所述管壁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槽口的数量为六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具有圆环形截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和所述管体的轴向相互平行。

上述易压合铆钉,通过在管体的第二端开设槽口,在管体铆入产品后,使得管壁的第二端能够在较小的冲压力度即可冲开并压紧产品表面,避免对铆钉大力冲压,有效避免铆钉产生碎屑,并有效避免铆钉产生不规则形变,使得铆接更为稳固,且有效保护铆接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易压合铆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易压合铆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例如,一种易压合铆钉,包括:盖体和管体,所述盖体和所述管体一体连接,所述管体为中部具有空心结构的圆筒形,所述管体包括管壁,所述管壁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盖体连接于所述管壁的所述第一端的外侧表面,所述管壁的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外径由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管壁的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一端方向开设有若干槽口,所述槽口贯穿所述管壁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管体的第二端开设槽口,在管体铆入产品后,使得管壁的第二端能够在较小的冲压力度即可冲开并压紧产品表面,避免对铆钉大力冲压,有效避免铆钉产生碎屑,并有效避免铆钉产生不规则形变,使得铆接更为稳固,且有效保护铆接产品。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为一实施例的易压合铆钉10,包括:盖体100和管体200,例如,所述盖体100和所述管体200相连接,例如,所述盖体100和所述管体200一体连接,又如,所述盖体100和所述管体200一体设置;例如,所述管体为圆筒形;例如,所述圆筒形包括管壁以及中空结构;例如,所述管体200为中部具有空心结构的圆筒形,所述管体200包括管壁210;例如,所述管壁210具有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例如,所述盖体100连接于所述管壁210的所述第一端201的外侧表面;例如,所述管壁210的所述第二端202设置有倾斜部220;例如,所述倾斜部220的外径由靠近所述第一端201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二端202的一端逐渐减小;例如,所述管壁210的所述第二端202朝向所述第一端201方向开设有若干槽口203;例如,所述槽口203贯穿所述管壁210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例如,所述槽口贯穿所述管壁,所述管壁210的内侧和外侧通过所述槽口相通。

具体地,管壁210的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为管壁210在管体200的轴向上的两端,应该理解的是,由于管体200由管壁210构成,因此,在各实施例中,管壁210的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即为管体200的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或者,管体200的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也即为管壁210的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

例如,所述盖体100上开设有通孔(图未示),所述管壁210的所述第一端插设于所述通孔内与所述盖体100连接,所述管壁210的所述第一端201的外侧表面与所述盖体100一体连接,具体地,该盖体100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外侧设置孔壁,所述管体200的第一端201插设于通孔内,且管体200的外侧表面与盖体100的孔壁一体连接,管体200和盖体100一体连接使得铆钉10的整体结构更为稳固。例如,所述盖体100具有圆环形截面,例如,所述盖体100在平行于所述管体200的径向上的截面为圆环形,例如,如图2所示,所述盖体100和所述管体200的轴向相互平行,例如,所述盖体100具有中心轴线,例如,所述管体200具有中心轴线,所述盖体100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管体200的中心轴线重合,例如,所述盖体100的径向垂直于所述管体200的轴向,本实施例中,盖体100与管体200同轴设置,使得铆钉10能够准确对齐铆钉孔,使得铆钉10的铆入更为精确,管体200与盖体100垂直,在管体200铆入铆钉孔后,盖体100能够紧密压合在产品表面,使得铆接更为稳固。

管体200的第二端202为铆入端,该倾斜部220用于引导管体200进入铆钉孔内,例如,请参见图1,所述倾斜部220沿所述管壁210的圆周的方向设置,例如,该倾斜部220具有环形结构,由于管体200的第二端202设置有倾斜部220,有利于管体200的第二端202铆入铆钉孔内,由于倾斜部220靠近第二端202的一端的直径较小,有利于管体200的第二端202插入铆钉孔内,而随着倾斜部220的逐渐增大,使得管壁210的外侧表面能够越来越紧地抵接于铆钉孔的孔壁,使得铆钉10的铆接逐渐稳固,这样,通过在管壁210上设置倾斜部220,通过倾斜部220的引导,使得铆钉10更容易铆入铆钉孔,从而有效提高铆入效率。

例如,所述管壁210具有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所述槽口203贯穿所述管壁210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例如,所述槽口203由所述管壁210的所述第二端202的端部开设,例如,所述槽口203由所述管壁210的第二端202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一端201,由于管壁210的第二端202开设有若干槽口203,使得管壁210的第二端202形成分开不连续的多个部分,这些多个不连续的部分强度较低,在较小的冲压力度下即可形变,向外弯曲。

当管体200插入铆钉孔后,管体200的第二端202外露于该铆钉孔,由于管壁210的第二端202开设有若干槽口203,使得管壁210的第二端202形成分开不连续的多个部分,此时,对管壁210的第二端202进行冲压,管壁210容易朝外侧张开并被压紧在产品表面,使得管壁210在较小的冲压力度下即可开花,有效避免对铆钉10大力冲压,有效避免铆钉10产生碎屑,并有效避免铆钉10产生不规则形变,使得铆接更为稳固,且有效保护铆接产品。

为了进一步提高冲压效率,减小冲压力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槽口203的宽度由靠近所述第二端202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一端201的一端逐渐减小,例如,所述槽口203的宽度随着所述槽口203的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例如,所述管壁210的第二端202被所述槽口203分隔为若干开花部230,应该理解的是,各实施例中,槽口203的宽度以及开花部230的宽度为沿着管壁210的圆周方向上的长度,这样,由于槽口203的开口部分的宽度较大,这样,管壁210在第二端202的开花部230的宽度较小,强度较低,容易形变弯曲,有利于减小冲压力度,进一步提高冲压效率,随着槽口203的深度的增加,槽口203的宽度减小,开花部230的宽度相应增加,管壁210的强度增加,使得压紧在产品表面的管壁210强度更大,进而使得开花部230能够紧密压合在产品表面,使得铆接的强度更大,使得铆接更为稳固。

为了使得管壁210更为容易冲开,使得冲压力度更小,例如,所述槽口具有梯形截面,例如,所述槽口在所述管壁的圆周表面上的截面为梯形,例如,如图2所示,所述槽口203具有三角形截面,例如,所述槽口203在所述管壁210的圆周表面上的截面为三角形,例如,所述槽口203的开口角度θ为10°~20°,例如,所述槽口203外侧设置槽壁,所述槽口203的对应的两个所述槽壁的夹角即为所述槽口203的开口角度θ,例如,所述槽口203的开口角度θ为16°,应该理解的是,槽口203的开口角度越大,则对应的开花部230的宽度越小,则开花部230越为容易被冲压,但却使得开花部230的强度太弱,使得压合在产品表面的强度较低,造成铆接不稳固,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槽口203的开口角度θ为16°,一方面使得开花部230容易冲压形变弯曲,另一方面,使得开花部230具有较大的宽度,使得压合在产品表面的开花部230强度较大,使得铆接更为稳固。

为了铆接更为稳固,使得铆接更为稳固,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倾斜部220在所述管体200的轴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槽口203在所述管体200的轴向上的长度。应该理解的是,槽口203在所述管体200的轴向上的长度可视为槽口203的深度,例如,所述倾斜部220在所述管体200的轴向上的长度小于槽口203的深度,应该理解的是,倾斜部220用于引导管体200进入铆钉孔,如倾斜部220的长度太大,则使得管壁210无法充分抵接于铆钉孔的孔壁,管壁210与孔壁之间产生空隙,使得铆接不稳固,由于倾斜部220的长度小于槽口203的深度,也就是倾斜部220的长度小于开花部230的长度,当开花部230压紧在产品表面时,倾斜部220都位于铆钉孔的外部,也就是抵接于产品的表面,因此,不会造成管壁210与铆钉孔的孔壁之间产生松动,管壁210充分抵接于铆钉孔的孔壁,使得铆接更为稳固。

为了进一步使得铆接更为稳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槽口203在所述管体200的轴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管体200的长度之比小于二分之一,例如,所述槽口203在所述管体200的轴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管体200在抽象上的长度之比小于二分之一。应该理解的是,槽口203的深度太大,将使得管壁210强度减小,在管体200插入铆钉孔后,槽口203如渗入至铆钉孔内,将使得铆接不稳定,例如,所述槽口203在所述管体200的轴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管体200的长度之比为1:(3~4),因此,本实施例中,槽口203的深度占管体200的长度的比例介于三分之一与四分之一之间,使得管壁210能够充分抵接于铆钉孔的孔壁,避免槽口203影响管壁210与孔壁抵接的强度,且使得开花部230容易冲压开花,使得铆接更为便捷。

为了使得铆接更为稳固,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所述槽口203沿所述管壁210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例如,各所述槽口203的宽度相同设置,例如,在同一轴向位置上,各所述槽口203的宽度相同,例如,所述开花部230的宽度相等设置,这样使得各开花部230在冲压后能够匀称地冲开,且均匀地抵接于产品表面,使得各开花部230受力均匀,进而使得铆接更为稳固。

为了使得铆接更为稳固,例如,所述槽口的数量为四个,例如,所述槽口的数量为五个,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槽口203的数量为六个,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槽口203位于两个开花部230之间,槽口203数量越多,开花部230数量越多,则开花部230的宽度越小,开花部230的宽度越小,则强度越低,使得开花部230压紧在产品表面的强度下降,不利于铆接稳定,因此,槽口203的数量不宜过多,而槽口203的数量也不宜过少,槽口203数量太少,则相应的开花部230的宽度较大,不利于冲压,本实施例中,槽口203的数量为六个,能够使得槽口203均匀地分布,有利于在较小的冲压力度下进行冲压,且使得各开花部230的宽度适中,能够压紧在产品表面,使得铆接更为稳固。

为了使得管壁210的第二端202在冲压时更容易形变弯曲,例如,如图2所示,所述倾斜部220的厚度由靠近所述第二端202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一端201的一端逐渐增大,例如,所述倾斜部220的厚度由靠近所述第一端201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二端202的一端逐渐减小,例如,所述倾斜部220具有梯形截面,例如,所述倾斜部220在所述管体200的轴向上的截面为梯形,由于倾斜部220靠近第二端202的一端的厚度较小,使得倾斜部220具有较小的强度,也就是管壁210的第二端202具有较小的强度,有利于管壁210的第二端202弯曲形变,使得管壁210的第二端202在冲压时更容易形变弯曲,而随着靠近第一端201,倾斜部220的厚度较大,该倾斜部220靠近第一端201的一端的厚度与管壁210的其他部位的厚度相同,因此,具有较强硬度,能够紧密铆接在铆钉孔内,使得铆接更为稳固。

为了更好地铆入及达到更稳妥的铆接,例如,请参见图1和图2,所述倾斜部220具有倾斜面221,例如,所述倾斜面221为所述倾斜部220的外侧表面,例如,所述倾斜部220为采用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除部分上部的锥筒体;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倾斜面221与所述管体20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α为5°~10°,例如,在管体200的轴向上的剖面上,倾斜面221在该剖面上形成对应的线条,该线条与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即为倾斜面221与所述管体20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α,该夹角α为倾斜面221的倾斜角度,应该理解的是,倾斜面221与管体20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太大,对管体200铆入造成阻碍,不利于对管体200的引导,而倾斜面221与管体200的中心轴线的夹角太小,则倾斜面221趋向于平行于管体200的中心轴线,则引导效果不佳,本实施例中,由于倾斜面221与管体20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α为5°~10°,不仅有利于倾斜部220进入铆钉孔内,还有效使得倾斜部220的长度较长,有利于对管体200的引导。

为了进一步更好地引导管体200铆入铆钉孔,使得铆接更为快捷,例如,所述倾斜面221与所述管体20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α为6°~8°,例如,所述倾斜面221231与所述管体20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α为7°,本实施例中,两者之间的夹角α为7°,能够进一步有利于倾斜部220进入铆钉孔内,对管体200进行有效引导,此外,还能够进一步有效使得倾斜部220的长度较长,有利于对管体200的引导。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