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8940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燃气调节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阀,尤其涉及一种燃气阀的转动调节部件。



背景技术:

各种燃气灶具中的燃气阀,是控制气源供应的手动操作阀。家用燃气灶具一般具有内环火和外环火,普通的双通道燃气阀一般包括内部具有进气通道、内环出气通道和外环出气通道的阀体,阀体内设有能旋转的阀芯,阀芯下部设有通气腔,阀体上穿设有能带动阀芯旋转的阀杆,阀杆能带动阀芯一起旋转,阀芯的通气腔侧壁上开有用以连通进气通道和外环出气通道的大小不一的系列调节火孔,以及用以连通进气通道和内环出气通道的呈弧形的内环火孔。

使用时,阀体的内环出气通道和外环出气通道端部与喷嘴连接使用,内环出气通道最终与灶具中的内环部相通,外环出气通道最终与灶具中的外环部相通,使用者可通过设置在操作面板上的旋钮而操作阀杆,一般先按压旋钮并逆时针转动,即可带动阀芯逆时针转动,使阀芯上的大火孔以及弧形槽口均与阀体内的进气通道相连通,气源从进气通道进入后分成独立的两路,一路经由通气腔、调节火孔与外环出气通道连通,另一路经由通气腔、内环火孔与内环出气通道连通。

当前阀杆带动阀芯旋转过程中,其手感是均匀的,用户在前一次找到了相应的火力点,在下次使用时,还是目测火力的大小,去调节上次用过的一个火力段,无法给用户提供一个类似记忆的功能。且这个火力段是在用户目测的判断下成立的,其精确度是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阀芯旋转过程中具有档位感的燃气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燃气调节阀,包括

阀体,具有阀腔;

阀芯,能转动地设于前述阀体的阀腔内,

盖板,密封地盖设于前述阀体的阀腔端口上;以及

阀杆,自上而下贯穿于前述盖板上并底端与阀芯连接,该阀杆能驱动阀芯旋转,进而改变阀体出气量;

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上端具有端口朝上的连接槽;所述阀杆套设有弹簧,该弹簧的底端位于盖板上方并始终给盖板向下的弹力,所述阀杆的下端横向设置有与前述连接槽适配进而带动阀芯旋转的连接销,该连接销位于盖板下端面,所述盖板的下端面具有多个与前述连接销接触配合的凸点,前述凸点彼此间隔且呈弧形布置。

进一步,所述的阀杆上设有卡圈,所述弹簧的顶端与卡圈连接。

进一步,所述阀体外壁设有限制阀杆脱离阀体的支撑架。

所述的凸点呈圆柱状、半球状、扇环状、倒圆角或等腰梯形状。但以圆柱状和半球状为佳,因这两种形状的凸点,档位感比较强烈且旋转又比较顺畅。

进一步,所述凸点的凸起于盖板的高度不高于1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弹簧弹力的作用,使得盖板的下端面始终与连接销紧密接触,这样阀杆带动阀芯旋转过程中,连接销与凸点就会产生一定的阻尼性,从而实现阀芯的档位感或定位感,便于客户把阀芯调到之前合适的角度,确保使用同一个火力段,从而达到类似记忆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去除阀体和支撑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分解图。

图5为图4中阀板另一视角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燃气调节阀包括阀体1、阀芯5、盖板2和阀杆3,阀体1具有阀腔,阀芯5能转动地设于阀体1的阀腔内,盖板2密封地盖设于阀体1的阀腔端口上;阀杆3自上而下贯穿于盖板2上并底端与阀芯5连接,该阀杆3能驱动阀芯5旋转,进而改变阀体1出气量。阀体1外壁设有限制阀杆3脱离阀体1的支撑架8。

阀芯5上端具有端口朝上的连接槽51;阀杆3套设有弹簧4,该弹簧4的底端位于盖板2上方并始终给盖板2向下的弹力,阀杆3的下端横向设置有与连接槽51适配进而带动阀芯5旋转的连接销6,该连接销6位于盖板2下端面,盖板2的下端面具有多个与连接销6接触配合能产生档位感的凸点21,多个凸点21彼此间隔且呈弧形布置(如图5所示)。阀杆3上设有卡圈7,弹簧4的顶端与卡圈7连接。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凸点21呈等腰梯形状。凸点21的凸起于盖板2的高度不高于1mm。

当阀杆3下压逆时针转动时,卡圈7和弹簧41对阀杆3由一个上拉力(或者理解为弹簧4对盖板2后向下的作用力),盖板2上的凸点21与连接销6板产生阻尼性,在相邻两个凸点21之间的操作手感会有较明显的变化,实现旋转的档位手感或者定位感。使用者能根据操作手感的变化,转动到适当的角度,达到所需要火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