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球阀可拆卸阀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7970阅读:711来源:国知局
轨道球阀可拆卸阀座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球阀可拆卸阀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升降轨道球阀阀座与阀体之间为了保证密封,阀体和阀座密封面过盈配合,使金属面之间形成密封,安装完后无法拆卸。一旦需要返修阀座或阀座上的相关零件,要将整个阀座取出,必须破坏阀座才能做到,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球阀可拆卸阀座,在不损害阀座的情况下可将阀座从阀体上拆卸下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球阀可拆卸阀座,包括阀体、阀座和挡圈,上述阀体设有阀座槽,阀座安放于上述阀座槽内,阀座与阀座槽的槽壁间隙配合,上述阀体上还设置有挡圈槽,上述挡圈安放在上述挡圈槽内,挡圈用于避免阀座滑出阀座槽。

优选地,上述挡圈为弹性挡圈,挡圈的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的切口,上述挡圈槽内设有销孔,销孔内插装有圆柱销,圆柱销的位置与挡圈上的切口的位置对应,圆柱销插入挡圈的切口,圆柱销用于避免安装在挡圈槽内的挡圈滑出挡圈槽。

优选地,上述挡圈的端面上还设有两个安装孔,两个安装孔分别位于切口的两侧,两个安装孔在挡圈安放进挡圈槽时使用,安装孔供钳子夹持进而进行安放。

优选地,阀体上还设有在拆卸挡圈时使用的顶出孔,顶出孔与挡圈的位置对应,顶出孔供顶杆插入顶出挡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装配过程:将阀座平稳地压入阀体的阀座孔中,保证阀座完全压入。用挡圈钳夹住弹性挡圈的安装孔,夹紧使挡圈的外直径小于阀座孔径,将弹性挡圈装入阀体挡圈槽中,此时要保证弹性挡圈的开口对准弹性圆柱销的销孔。再将弹性圆柱销装入阀体的销孔中,伸入弹性挡圈开口,防止弹性挡圈受外力从槽中跑出。最后将球体装入。

拆卸过程:先将球体取出,把弹性圆柱销从阀体拔出,通过阀体上的两个通孔,用直径小于顶出孔的金属细棒将弹性挡圈的两头从挡圈槽中顶出,用钳子夹住弹性挡圈上的安装孔并夹紧,取出弹性挡圈。拆下阀座时,可以给阀座的倒角施力,例如用钢管一端从阀体通道伸入抵住阀座倒角,敲击钢管另一端,平稳地敲出阀座,最后可以把阀座上的O形圈、石墨依次拆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不损害阀座的情况下可将阀座从阀体上拆卸下来。在阀座及相关零件装配和拆卸的过程中,不损坏任何零件,不影响阀门再次装配后的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轨道球阀可拆卸阀座3,包括阀体1、阀座3和挡圈7,上述阀体1设有阀座槽,阀座3安放于上述阀座槽内,阀座3与阀座槽的槽壁间隙配合,上述阀体1上还设置有挡圈槽,上述挡圈7安放在上述挡圈槽内,挡圈7用于避免阀座3滑出阀座槽。

上述挡圈7为弹性挡圈7,挡圈7的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的切口11,上述挡圈7槽内设有销孔,销孔内插装有圆柱销8,圆柱销8的位置与挡圈7上的切口11的位置对应,圆柱销8插入挡圈7的切口11,圆柱销8用于避免安装在挡圈槽内的挡圈7滑出挡圈槽。

上述挡圈7的端面上还设有两个安装孔10,两个安装孔10分别位于切口11的两侧,两个安装孔10在挡圈7安放进挡圈槽时使用,安装孔10供钳子夹持进而进行安放。

阀体1上还设有在拆卸挡圈7时使用的顶出孔9,顶出孔9与挡圈7的位置对应,顶出孔9供顶杆插入顶出挡圈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装配过程:将O形圈5、石墨2依次装入阀座3,将阀座3平稳地压入阀体1的阀座3孔中,保证阀座3完全压入。用挡圈钳夹住弹性挡圈7的安装孔10,夹紧使挡圈7的外直径小于阀体1上的阀座孔径,将弹性挡圈7装入阀体1挡圈槽中,此时要保证弹性挡圈7的开口对准弹性圆柱销8的销孔。再将弹性圆柱销8装入阀体1的销孔中,伸入弹性挡圈7开口,防止弹性挡圈7受外力从槽中跑出。最后将球体6装入。

拆卸过程:先将球体6取出,把弹性圆柱销8从阀体1拔出,通过阀体1上的两个通孔,用直径小于顶出孔9的金属细棒将弹性挡圈7的两头从挡圈7槽中顶出,用钳子夹住弹性挡圈7上的安装孔10并夹紧,取出弹性挡圈7。拆下阀座3时,可以给阀座3的倒角施力,例如用钢管一端从阀体1通道伸入抵住阀座3倒角,敲击钢管另一端,平稳地敲出阀座3,最后可以把阀座3上的O形圈5、石墨2依次拆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不损害阀座3的情况下可将阀座3从阀体1上拆卸下来。在阀座3及相关零件装配和拆卸的过程中,不损坏任何零件,不影响阀门再次装配后的工作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