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稳固的孔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2049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稳固的孔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稳固的孔盖。



背景技术:

如图2所示,现有的孔盖通常由面板8和连接座9构成,连接座与面板可转动连接,安装的时候在连接座的外表面涂覆胶水,然后将连接座插入到孔位中,待胶水凝固之后即安装完成。这种结构的孔盖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安装和拆卸麻烦,连接不稳固,使用了胶水,不环保,存在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连接稳固的孔盖,该孔盖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利用弹性卡脚和限位环卡到孔位中进行固定,安装和拆卸简单快捷,连接稳固,不易脱落,不使用胶水,环保性好,实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连接稳固的孔盖,包括面板和限位环,所述面板的底部一体成型有至少三个弹性卡脚,至少三个弹性卡脚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弹性卡脚包括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的一端与所述面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弹片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二弹片的夹角大于等于90度小于180度,所述限位环分别与每个弹性卡脚的内侧面抵接,所述限位环夹设于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二弹片之间,所述限位环的首尾断开形成开口。

其中,所述第一弹片相对于所述面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弹片的上端朝向所述面板的中心,所述面板与所述限位环互相平行。

其中,所述第二弹片相对于所述第一弹片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弹片的上端朝向所述面板的边缘。

其中,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二弹片之间设有弧形弹片,所述第一弹片的下端与所述弧形弹片的上端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弹片的上端与所述弧形弹片的下端一体成型,所述限位环分别与每个弧形弹片的内侧面抵接。

其中,所述面板的底面的中心位置设有凹台,至少三个弹性卡脚均匀分别于所述凹台的边缘。

其中,所述面板的顶面的中心位置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外周缘设有环形凹槽。

其中,所述凸台上均匀开设有通孔。

其中,所述面板呈圆台或者棱台状。

其中,所述圆台或者棱台的顶面均匀开设有通孔。

其中,所述面板的外表面覆盖有保护漆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稳固的孔盖,该孔盖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利用弹性卡脚和限位环卡到孔位中进行固定,安装和拆卸简单快捷,连接稳固,不易脱落,不使用胶水,环保性好,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孔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连接稳固的孔盖,包括面板1和限位环6,所述面板1的底部一体成型有至少三个弹性卡脚2,至少二个弹性卡脚2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弹性卡脚2包括第一弹片3和第二弹片5,所述第一弹片3的一端与所述面板1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弹片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弹片5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弹片3与所述第二弹片5的夹角大于等于90度小于180度,所述限位环6分别与每个弹性卡脚2的内侧面抵接,所述限位环6夹设于所述第一弹片3与所述第二弹片5之间,所述限位环6的首尾断开形成开口7。

该孔盖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利用弹性卡脚2和限位环6卡到孔位中进行固定,安装和拆卸简单快捷,连接稳固,不易脱落,不使用胶水,环保性好,实用性好。

本实施例的第一弹片3相对于所述面板1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弹片3的上端朝向所述面板1的中心,所述面板1与所述限位环6互相平行,第二弹片5相对于所述第一弹片3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弹片5的上端朝向所述面板1的边缘。该设置结构简单,易于成型,能够提供良好的弹力,从而将孔盖固定到孔位中,实用性好。

本实施例的第一弹片3与所述第二弹片5之间设有弧形弹片4,所述第一弹片3的下端与所述弧形弹片4的上端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弹片5的上端与所述弧形弹片4的下端一体成型,所述限位环6分别与每个弧形弹片4的内侧面抵接。该设置结构简单,易于成型,能够进一步提供更好的弹力,使得孔盖与孔位的结合更加稳固,防止孔盖脱落。

本实施例的面板1的底面的中心位置设有凹台,至少三个弹性卡脚2均匀分别于所述凹台的边缘。该设置结构简单,易于成型,弹性卡脚2与面板1的接触面积大,连接稳固,不易折断。

本实施例的面板1的顶面的中心位置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外周缘设有环形凹槽,凸台上均匀开设有通孔;或面板1呈圆台或者棱台状,圆台或者棱台的顶面均匀开设有通孔。该设置结构简单,易于成型,外观漂亮,当将该孔盖应用于机械设备或自动化设备时,通孔用于透气或者过滤。

本实施例的面板1的外表面覆盖有保护漆膜。该设置结构简单,易于成型,能够对面板1进行保护,防止面板1生锈,延长面板1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