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伸缩杆的紧固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2664阅读:2056来源:国知局
一种伸缩杆的紧固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伸缩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伸缩杆的紧固件。



背景技术:

伸缩管是为了收纳而设计出来的,用在许多领域,如拐杖、伞架、鱼竿、晾衣杆,及使用到支架的领域,收缩时,节约空间,方便收纳,伸长时可正常使用,还可以改变杆长以符合使用需要,现在的伸缩杆大都采用弹珠与孔的配合来固定杆长,还有用通孔与插件的方式固定的,但这两种方式使用起来都不方便,不能随意调整杆长,只能按预设的孔来调节,而且,弹珠的固定方式容易损坏,损坏后基本没办法维修,也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伸缩杆的紧固件,可以方便调节杆长,并可调整至适合的长度,操作方便,整体美观大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伸缩杆的紧固件,包括内管和套在其外侧并可相对其滑动的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端部固定有一螺杆件,还包括有一膨胀件和一活动件,所述活动件滑动设于所述膨胀件内腔中,所述活动件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杆件,该螺杆件旋转来改变活动件在所述膨胀件中的位置,以此来控制所述膨胀件的膨胀与否,所述膨胀件不膨胀时可在所述外管内壁滑动,所述膨胀件膨胀时不可在所述外管内壁滑动。

优选地,所述膨胀件为圆柱形,该膨胀件包括有一沿其高度方向贯穿的锥形的通孔,所述膨胀件还包括一开口朝上的第一开口槽及一开口朝下的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及第二开口槽垂直设置,所述活动件为圆柱形,其中部具有一与所述螺杆件螺纹配合的螺孔,其两侧具有两限位臂,两所述限位臂卡在第一开口槽或第二开口槽中,所述活动件在所述通孔一端时所述膨胀件膨胀,在其另一端时膨胀件不膨胀,所述螺杆件包括有螺杆及螺帽,所述螺帽位于所述通孔的锥角方向并卡在所述膨胀件端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槽及所述第二开口槽均沿所述膨胀件的直径方向设置,并分别贯穿其直径。

优选地,所述活动件下部的外侧还具有一导入角方便安装。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使用膨胀件膨胀的方式来调整杆长,可以调整到任一合适的位置,方便使用;

2、使用方便,调整时,只需要旋转内管,把活动件调整到通孔的一端并使得膨胀件不膨胀,即可调整长度;

3、膨胀件损坏后可进行更换,维修方便;

4、外管外观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膨胀件1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A面剖视图;

图5是图3的B-B面剖视图;

图6是活动件2的主视图;

图7是活动件2的俯视图;

图8是螺杆件3的主视图;

图中:1-膨胀件,11-通孔,12-第一开口槽,13-第二开口槽,2-活动件,21-限位臂,22-螺孔, 23-导入角,3-螺杆件,31-螺杆,32-螺帽,4-外管,5-内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8,一种伸缩杆的紧固件,包括内管5和套在其外侧并可相对其滑动的外管4,所述内管5端部固定有一螺杆件3,该螺杆件3包括有螺杆31及螺帽32,所述内管5的端部固定在螺帽32上,还包括有一膨胀件1和一活动件2,所述膨胀件1为圆柱形,该膨胀件1 包括有一沿其高度方向贯穿的锥形的通孔11,这样,通孔11就形成了膨胀件1的内腔,还包括一开口朝上的第一开口槽12及一开口朝下的第二开口槽13,所述第一开口槽12及所述第二开口槽13均沿所述膨胀件1的直径方向设置,并分别贯穿其直径,这样可以受力均匀,所述第一开口槽12及第二开口槽13垂直设置,第一开口槽12开口朝上,其底部相连,所述第二开口槽13开口朝下,其顶部相连,这样就可以使得膨胀件3有足够的膨胀的量,所述活动件2为圆柱形,其中部具有一与所述螺杆件3螺纹配合的螺孔22,其两侧具有两限位臂21,两所述限位臂21卡在第一开口槽12或第二开口槽13中,用于限制活动件2相对与膨胀件1 转动,该螺杆件3通过旋转以改变活动件2在所述膨胀件1中的位置,以此来控制所述膨胀件1的膨胀与否,所述膨胀件1不膨胀时可在所述外管5内壁滑动,所述膨胀件1膨胀时不可在所述外管5内壁滑动。所述螺帽32位于所述通孔11的锥角方向并卡在所述膨胀件1端部,转动螺杆件3时,螺帽32抵住所述膨胀件1的端部,其活动件2就会在通孔11上移动,当所述活动件2在所述通孔11一端时所述膨胀件1膨胀,在其另一端时膨胀件1不膨胀。另外,为了方便安装,所述活动件2下部的外侧还具有一导入角23。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先将螺杆件3固定在内管2的端部,再把活动件2沿其导入角23 的方向插入膨胀件1中,再把螺杆31拧进所述活动件2中,在膨胀件1不膨胀的状态下塞入外管1中,使用时,只要拧动螺帽32,活动件2在膨胀件1中移动并使其膨胀,进而卡死在外管1的内壁当中不可滑动,从而起到了固定的效果。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