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摩托车碟刹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0556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装式摩托车碟刹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碟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装式摩托车碟刹盘。



背景技术:

摩托车行驶速度较快,碟刹相较于鼓刹,制动效果更好,而且磨损较小,因此摩托车的刹车装置一般选用碟刹,现有的摩托车碟刹盘均为整体式结构,当碟刹盘磨损过度需要更换时需要将整个碟刹盘更换,碟刹盘更换成本较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一种组装式摩托车碟刹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组装式摩托车碟刹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组装式摩托车碟刹盘,包括碟刹内盘和碟刹外盘,所述碟刹外盘为两片,所述碟刹外盘紧贴在碟刹内盘外侧表面,所述碟刹外盘与碟刹内盘贴合一面为贴合面,所述碟刹外盘的贴合面对应一面为刹车面,所述碟刹内盘和碟刹外盘的外缘均为圆形,所述碟刹内盘的内缘上设有四个内盘安装凸起,所述内盘安装凸起上设有内盘安装孔,所述碟刹内盘上设有均匀布置的内盘散热孔,所述碟刹外盘的内缘上设有四个外盘安装凸起,所述外盘安装凸起上设有外盘安装孔,所述碟刹外盘上设有均匀布置的外盘散热孔,所述内盘安装凸起和外盘安装凸起形状相同,所述内盘安装孔和外盘安装孔孔径相同,所述内盘散热孔和外盘散热孔孔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碟刹内盘上的外缘位置设有四个定位凹槽,所述碟刹外盘的贴合面上外缘上对应设有四个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厚度为定位凹槽厚度一半,定位准确,使碟刹内盘与碟刹外盘安装方便。

优选的,所述碟刹面上均匀设有四个磨损提示槽,能直接看出碟刹外盘磨损程度,及时更换碟刹外盘,安全可靠。

优选的,所述碟刹内盘为铝合金或者外表面涂有防腐蚀层的钢材制成,生产成本低,所述碟刹外盘为钛合金等耐磨损材料制成,性能优越,经久耐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装式摩托车碟刹盘,有益效果在于:

1、该组装式摩托车碟刹盘分为碟刹外盘和碟刹内盘,当碟刹外盘磨损过度时,可将碟刹外盘更换,无需更换碟刹内盘,碟刹盘更换成本低;

2、碟刹内盘上设有定位凹槽,碟刹外盘上对应设有定位凸起,定位准确,使碟刹内盘与碟刹外盘安装方便;

3、碟刹面上均匀设有四个磨损提示槽,能直接看出碟刹外盘磨损程度,及时更换碟刹外盘,安全可靠;

4、碟刹内盘为铝合金或者外表面涂有防腐蚀层的钢材制成,生产成本低,碟刹外盘为钛合金等耐磨损材料制成,性能优越,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装式摩托车碟刹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碟刹内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碟刹外盘结构示意图;

图中:1-碟刹外盘;2-碟刹内盘;3-外盘安装凸起;4-磨损提示槽;5-外盘安装孔;6-外盘散热孔;7-内盘安装凸起;8-定位凹槽;9-内盘安装孔;10-内盘散热孔;11-定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组装式摩托车碟刹盘,包括碟刹内盘2和碟刹外盘1,所述碟刹外盘1为两片,所述碟刹外盘1紧贴在碟刹内盘2外侧表面,所述碟刹外盘1与碟刹内盘2贴合一面为贴合面,所述碟刹外盘1的贴合面对应一面为刹车面,所述碟刹内盘2和碟刹外盘1的外缘均为圆形,所述碟刹内盘2的内缘上设有四个内盘安装凸起7,所述内盘安装凸起7上设有内盘安装孔9,所述碟刹内盘2上设有均匀布置的内盘散热孔10,所述碟刹外盘1的内缘上设有四个外盘安装凸起3,所述外盘安装凸起3上设有外盘安装孔5,所述碟刹外盘1上设有均匀布置的外盘散热孔6,所述内盘安装凸起7和外盘安装凸起3形状相同,所述内盘安装孔9和外盘安装孔5孔径相同,所述内盘散热孔10和外盘散热孔6孔径相同。

所述碟刹内盘2上的外缘位置设有四个定位凹槽8,所述碟刹外盘1的贴合面上外缘上对应设有四个定位凸起11,所述定位凸起11厚度为定位凹槽8厚度一半,定位准确,使碟刹内盘2与碟刹外盘1安装方便,所述碟刹面上均匀设有四个磨损提示槽4,能直接看出碟刹外盘1磨损程度,及时更换碟刹外盘1,安全可靠,所述碟刹内盘2为铝合金或者外表面涂有防腐蚀层的钢材制成,生产成本低,所述碟刹外盘1为钛合金等耐磨损材料制成,性能优越,经久耐用。

工作原理:通过定位凹槽8和定位凸起11,将碟刹外盘1和碟刹内盘2紧密贴合,螺栓穿过外盘安装孔5和内盘安装孔9将碟刹外盘1和碟刹内盘2固定在摩托车轮毂上,刹车时,刹车钳上的制动装置夹紧本实用新型进行制动,当碟刹外盘1磨损过度时,可将碟刹外盘1更换,无需更换碟刹内盘2,碟刹盘更换成本低,碟刹面上均匀设有四个磨损提示槽4,能直接看出碟刹外盘1磨损程度,及时更换碟刹外盘1,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