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后盘式制动器活塞部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0560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后盘式制动器活塞部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对汽车后盘式制动器的改进。



背景技术:

后盘式制动器是轿车制动系统中的制动执行装置,是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制动主缸总成产生的液压,通过制动管路传送至后制动钳体使制动块与后制动盘相接触进而产生摩擦阻力来阻止车轮的转动或转动的趋势。后盘式制动器的元件比鼓式制动器的多,并可以将紧急制动系统及驻车制动系统集成到制动钳体内部,所以结构更加紧凑,维修难度更大,但是后制动器相比后鼓式制动器的优点也很明显,制动效能稳定性好、制动平衡性好、散热好、遇水稳定性好、制动块更换方便,所以有逐步替代后鼓式制动器的趋势。

后盘制动器可实现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车辆在正常行驶时,制动块与制动盘之间保持着适当的间隙,制动时,液压推动钳体活塞部件,活塞部件推动制动块夹紧制动盘,依靠摩擦阻力来阻止车轮的转动或转动的趋势,完成一次行车制动。驻车制动时,驻车拉线带动操纵臂旋转,带动驻车机构部件产生促动作用力,并通过活塞部件和制动块夹紧制动盘,使车辆保持不动或驻坡不下滑。

为保持在驻车过程中产生足够的制动力,自调螺套必须与活塞处于接触状态。随着摩擦片的磨损,活塞将逐渐外移,自调螺套也跟着外移,从而补偿磨损的位移,使摩擦片总成保持稳定制动间隙。

活塞部件是后盘式制动器中非常关键的零部件之一,是实现行车和驻车的必备部件。

活塞部件基本组成:

常规的活塞机构部件由活塞1'、皮碗2'、调整螺套3'、平面推力轴承4'、波形垫圈5'、垫圈6'、弹性挡圈7'组成,皮碗2'与活塞1'、调整螺套3'密封配合,调整螺套3'与活塞1'接触配合,平面推力轴承4'调整螺套3'接触配合,弹簧挡圈7'与活塞接触配合限位其他零件。

皮碗2'与活塞1'、调整螺套3'需要密封配合,调整螺套3'底部有焊接挡片9'但为了防止皮碗2'与活塞1'形成真空腔,活塞1'必须加工出排气孔8',工艺复杂,调整螺套3'内部需要加工出多头螺纹,为了能够满足多头螺纹加工的工艺性要求,调整螺套在加工好内部形状后,采用焊接挡片进行封堵,并能够承受一定的液压,所以焊接挡片与调整螺套采用焊接方式,需要特殊焊接工艺,工艺难度大,加工周期长,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后盘式制动器活塞部件机构,以解决后盘制动器的常规活塞机构部件焊接工艺难度大,加工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调整螺套与活塞通过锥面接触配合,平面推力轴承与调整螺套接触配合,弹簧挡圈与活塞接触配合,波形垫圈与调整螺套接触配合,调整螺套上依次套接了平面推力轴承、波形垫圈、弹性挡圈,平面推力轴承和波形垫圈之间有垫圈,波形垫圈和弹性挡圈之间有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新颖,降低了成本,制造工艺简单,易于加工和装配,强度高,耐磨性好,可靠性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规活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活塞1'、皮碗2'、调整螺套3'、平面推力轴承4'、波形垫圈5'、垫圈6'、弹性挡圈7'、排气孔8'、焊接挡片9';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活塞1、调整螺套2、平面推力轴承3、波形垫圈4、垫圈5、弹性挡圈6。

具体实施方式

调整螺套2与活塞1通过锥面接触配合,平面推力轴承3与调整螺套2接触配合,弹簧挡圈6与活塞1接触配合,波形垫圈4与调整螺套2接触配合,调整螺套2上依次套接了平面推力轴承3、波形垫圈4、弹性挡圈6,平面推力轴承3和波形垫圈4之间有垫圈5,波形垫圈4和弹性挡圈6之间有垫圈5。

新型活塞部件机构由活塞1调整螺套2平面推力轴承3波形垫圈4垫圈5弹性挡圈6组成,取消了皮碗这个零件,因减少了皮碗密封,活塞1不需要再加工排气孔,调整螺套长度变短,不再焊接螺套底部,降低零件成本,工艺更加简单,产品的工作原理与常规的活塞部件机构相同,调整螺套与活塞处于锥面接触状态,随着摩擦片的磨损,活塞将逐渐外移,调整螺套也跟着外移,从而补偿磨损的位移,实现行车和驻车间隙调整功能,在减少了皮碗的装配的同时,使零件易于加工,制造和装配工艺更加简单,也减少焊接设备及焊接强度检测设备,零件强度高,耐磨损,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