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筒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3563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套筒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套筒调节阀。



背景技术:

套筒调节阀又称笼式调节阀,其采用单座阀的阀体,在阀体内插入一个圆形套筒,根据不同需要的流量特性,在套筒上开不同形状的孔,开孔的套筒形状像笼,又俗称笼式调节阀。由阀体,套筒(阀笼),阀芯,阀杆,上阀盖,密封垫片,填料等零件组成。阀芯为圆筒式, 在阀笼内上下动作,通过截通阀笼上开孔的有效面积来调节流量的大小,阀芯上设计压力平衡孔,能够有效消除作用在阀芯上下部分的轴向不平衡力。

蒸汽管网4.0MPA减2.8MPA管线为空分汽轮机提供轴密封蒸汽,2.8MPA蒸汽短缺可能造成空分汽轮机轴密封蒸汽缺失,而造成大型机组损坏;减压阀是保证2.8MPA蒸汽管线主要设备,使用过程中阀位波动严重,造成减压器后压力不稳定,给全厂吹扫工作带来不便, 并且给以后机组运行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目前,市场上的套筒调节阀中,阀芯直接安装于阀笼之中,阀芯直接与阀笼内壁接触,由于阀芯与阀笼之间有间隙,会使套筒调节阀在工作时产生震动,为空分机组运行带来重大安全隐患,阀芯与阀笼内壁容易磨损,且润滑效果差,易划伤阀芯与阀笼内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筒调节阀,通过在阀芯凸台处设有活塞环,一方面能够使阀芯自动对中,另一方面可以在阀芯运动时,为阀笼内壁涂有均匀油膜,减少阀芯与阀笼内壁的磨损,提高套筒调节阀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套筒调节阀,包括阀体、阀盖和阀芯,所述阀体两侧面分别设有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所述阀体上端设有阀盖,所述阀盖与阀体之间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阀体内部设有阀笼,所述阀笼顶部中心处设有通孔,所述阀笼内部设有阀芯,所述阀芯上表面与阀杆固定连接,所述阀笼底部圆周面设有紧密排列的小孔,所述阀芯上端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圆周面沿轴向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均匀分布于凸台圆周面上,所述凹槽内设有活塞环,所述阀芯与阀杆接触连接,所述阀芯中心处设有锥形接口,所述阀杆底端设有锥形接头,所述接头与接口处设有橡胶缓冲层,所述阀杆两侧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与阀芯固定连接,所述卡扣与阀杆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塞环均为断口圆环,所述活塞环包括顶环、第二环、油环、侧轨和支撑环,所述顶环和第二环的断口处通过凸凹卡槽配合连接,所述侧轨断口处通过台阶相互卡扣,所述支撑环为螺旋环状与侧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阀笼呈梯形状,所述阀笼下端较窄上端较宽,所述阀笼上端设有法兰,所述法兰表面设有呈圆形均匀分布的圆孔。

优选的,所述发盖中心处设有通孔,所述阀杆位于通孔内,所述阀杆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阀盖的底端设有法兰,所述法兰与阀盖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阀芯处设有锥形接口和阀杆底端设有锥形接头,使阀芯与阀杆之间连接紧固,通过在连接处设有橡胶缓冲层,能够在阀芯产生震动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小阀体在流体的冲击下产生的震动,在阀芯的凸台上设有凹槽,并配合有活塞环,可避免阀芯直接与阀笼内壁接触,并能够使阀芯自动对中,消除阀芯与阀笼之间的间隙,减少套筒调节阀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降低空分机组运行的危险系数,通过设有油环,可在阀芯运动时为阀笼内壁涂有均匀的油膜,减少阀芯与阀笼内壁的磨损,提高套筒调节阀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阀笼和阀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套筒调节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塞环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11-介质进口,12-介质出口,2-阀盖,3-阀芯, 31-凸台,32-凹槽,33-锥形接口,34-卡扣,4-阀笼,41-小孔,5- 阀杆,51-锥形接头,6-通孔,7-活塞环,71-顶环,72-第二环,73- 油环,74-侧轨,75-支撑环,8-橡胶缓冲层,9-法兰,91-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套筒调节阀,包括阀体1、阀盖2和阀芯3,所述阀体1两侧面分别设有介质进口 11和介质出口12,所述阀体1上端设有阀盖2,所述阀盖2与阀体1 之间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阀体1内部设有阀笼4,所述阀笼4顶部中心处设有通孔6,所述阀笼4内部设有阀芯3,所述阀芯3上表面与阀杆5固定连接,所述阀笼4底部圆周面设有紧密排列的小孔41,所述阀芯3上端设有凸台31,所述凸台31圆周面沿轴向设有凹槽32,所述凹槽32均匀分布于凸台31圆周面上,所述凹槽32内设有活塞环7,所述阀芯3与阀杆5接触连接,所述阀芯3中心处设有锥形接口33,所述阀杆5底端设有锥形接头51,所述锥形接口33与锥形接头51处设有橡胶缓冲层8,所述阀杆5两侧设有卡扣34,所述卡扣 34与阀芯3固定连接,所述卡扣34与阀杆5配合连接。

所述活塞环7均为断口圆环,所述活塞环7包括顶环71、第二环72、油环73、侧轨74和支撑环75,所述顶环71和第二环72的断口处通过凸凹卡槽配合连接,所述侧轨74断口处通过台阶相互卡扣,所述支撑环75为螺旋环状与侧轨74固定连接,通过将活塞环7 设计为端口式,方便活塞环7安装和拆卸,支撑环75可吸附一定的润滑油,可以在阀芯3运动时为阀笼4内壁涂有润滑油层,减少阀芯 3与阀笼4内壁的磨损。

所述阀笼4呈梯形状,所述阀笼4下端较窄上端较宽,所述阀笼 4上端设有法兰9,所述法兰9表面设有呈圆形均匀分布的圆孔91,梯形的阀笼4与梯形的阀体1内壁连接更加稳固,通过阀笼4顶部的法兰9将阀笼4固定于阀体1内部。

所述阀盖2中心处设有通孔6,所述阀杆5位于通孔6内,所述阀杆5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阀杆5底端与阀芯3固定连接,顶端穿过阀盖2且设有连接杆,便于在套筒调节阀的上部安装协同工作设备。

所述阀盖2的底端设有法兰9,所述法兰9与阀盖2固定连接,便于将阀盖2与阀体1连接,加固阀盖2与阀体1的连接。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套筒调节阀接入管路中,并将管道与阀体1固定,管路设备在运行时,调节阀杆5,使阀杆5 带动阀芯3在阀笼4中上下运动,阀芯3的凸台31表面的活塞环7,通过顶环71和第二环72将阀芯3定位在阀笼4的中心,并起到密封作用,油环73在阀芯3运动时会将润滑油均匀涂在阀笼4内壁形成均匀的油膜,下方侧轨74会在阀芯3向上运动时将润滑油从阀笼4 侧壁上刮下来,可防止润滑油对介质造成污染,当流体在通过阀体时,由于涡轮产生的冲击力会造成阀体震动,通过橡胶缓冲层可以减少震动的影响,提高阀体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