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液两相流自动疏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4394阅读:4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液两相流自动疏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疏水器,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汽液两相流自动疏水器。



背景技术:

汽液两相流疏水器(简称疏水器)是应用“两相流理论”“控制流体理论”开发的新一代节能环保产品,在火力发电机组运行中,为了提高蒸汽系统的效率和保证蒸汽设备的安全和经济运行,应当尽可能地提高蒸汽的品质。汽液两相流疏水器工作原理为:汽液两相流疏水器经特设的前端阀芯受阻后,进入阀腔内部,容器内液位缓缓上升到相变管接口处,相变管由汽相信号转变为液相信号。此时,前端疏水与液相管疏水混合,向特设的后端喉部流动。(后端阀芯为控制扩压端)由于喉口面积设定不变,当液位上升到所需正常水位时,疏水排量最大;当液位降低时,用汽量信号增加,进入调节器内部,使喉部疏水的有效通流面积减小,疏水排出量减少,从而达到控制水位目的。调节器内汽量的多少决定疏水排量的大小,而调节汽量由加热器内液位的高低决定,通过相变管(信号管)采集,达到调节水位目的。

但是传统的疏水器,由于其结构的缺陷,具体为:阀芯的分段式结构,导致不易维修,且成本高;以及工作时,调节汽管进入阀芯内部均为汽相信号,信号也从信号筒采集,进入阀芯时环节多,阻力大,汽信号不准确,信号滞后,从而影响疏水器调控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维护、无需信号筒直接在被控容器内采集信号、汽相和液相充分混合,热平衡和压力平衡所需时间少,调节精度好的汽液两相流自动疏水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液两相流自动疏水器,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本体内的节流孔板、设置于所述节流孔板之间的渐缩板,所述本体包括进水口、出水口、信号口以及调节流道,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调节流道的两侧,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侧均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信号口位于所述本体的上方;所述节流孔板上沿所述调节流道的径向设置有若干节流孔;所述节流孔板为一体式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体上节流孔板、渐缩板、进水口、信号口、出水口以及连接法兰的设置,工作时,通过连接法兰将本体的两端连通调节管路,水从进水口流入调节流道中,蒸汽从信号口流入调节流道中,由于节流孔板上设置有若干节流孔,因此当水从进水口进入、或蒸汽从信号口进行调节流道时,均会经过节流孔板的阻拦,降低其流速,进而最终达到调节效果,无需信号筒直接在被控容器内采集信号、汽相和液相充分混合,热平衡和压力平衡所需时间少,调节精度好;另外,由于节流孔板为一体式结构,不仅使用寿命长,而且便于维修,降低维护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作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调节流道的横截面呈沙漏型。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能够有效控制水流速度,提高疏水器的调节精度。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进水口和信号口分别通过液相管和汽相管连通加热器,所述汽相管与加热器的连接处高于所述液相管和加热器的连接处,且所述汽相管与加热器的连接处高度不低于液位,且所述汽相管与加热器的连接处高度不低于液位。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加热器中的水可以从液相管流出,加热器中的蒸汽从汽相管流出,若水位过高,水也可以从汽相管流出,液相管和汽相管中的水和蒸汽最终在调节流道中混合调节,从而使得整个水位达到平衡状态。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液相管和所述进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阀、所述汽相管和所述信号口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阀。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的设置,可以对水位进行实时调节和控制,达到设定值,保持整个系统处于稳定状态。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出水口侧还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隔离阀。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排液管和隔离阀的设置,使得能够进一步对水位进行调节,将水从排液管排出,使水位达到平衡状态。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液相管和排液管之间连通有旁路调节管,所述旁路调节管上设置有旁路调节阀。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旁路调节阀的设置,使得当液位过满时,直接打开旁路调节阀,可迅速将液位降低,调节速度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液两相流自动疏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液两相流自动疏水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液两相流自动疏水器的工作状态图(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汽液两相流自动疏水器的工作状态图(俯视图);

其中,1、本体,11、进水口,12、出水口,13、信号口,14、调节流道,2、节流孔板,3、渐缩板,4、连接法兰,5、液相管,6、汽相管,7、加热器,81、第一调节阀,82、第二调节阀,83、隔离阀,84、调节管,85、旁路调节阀,9、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汽液两相流自动疏水器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其包括本体1和设置于本体1 内的节流孔板2、设置于节流孔板2之间的渐缩板3,本体1包括进水口11、出水口12、信号口13以及调节流道14,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分别位于调节流道14的两侧,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侧均设置有连接法兰4,信号口13位于本体1的上方;节流孔板2上沿调节流道14的径向设置有若干节流孔;节流孔板2为一体式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体1上节流孔板2、渐缩板3、进水口11、信号口13、出水口12以及连接法兰4的设置,工作时,通过连接法兰4将本体1的两端连通调节管路,水从进水口11流入调节流道14中,蒸汽从信号口13流入调节流道14中,由于节流孔板2上设置有若干节流孔,因此当水从进水口11进入、或蒸汽从信号口13进行调节流道14时,均会经过节流孔板2的阻拦,降低其流速,进而最终达到调节效果,无需信号筒直接在被控容器内采集信号、汽相和液相充分混合,热平衡和压力平衡所需时间少,调节精度好;另外,由于节流孔板2为一体式结构,不仅使用寿命长,而且便于维修,降低维护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作如下改进: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汽液两相流自动疏水器的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调节流道14 的横截面呈沙漏型。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能够有效控制水流速度,提高疏水器的调节精度。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3-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汽液两相流自动疏水器的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水口11 和信号口13分别通过液相管5和汽相管6连通加热器7,汽相管6 与加热器7的连接处高于液相管5和加热器7的连接处,且汽相管6 与加热器7的连接处高度不低于液位,且汽相管6与加热器7的连接处高度不低于液位。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加热器7中的水可以从液相管5流出,加热器7中的蒸汽从汽相管6流出,若水位过高,水也可以从汽相管6 流出,液相管5和汽相管6中的水和蒸汽最终在调节流道14中混合调节,从而使得整个水位达到平衡状态。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3-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汽液两相流自动疏水器的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液相管5和进水口11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阀81、汽相管6和信号口13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阀82。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第一调节阀81和第二调节阀82的设置,可以对水位进行实时调节和控制,达到设定值,保持整个系统处于稳定状态。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3-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汽液两相流自动疏水器的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水口12 侧还设置有排液管9,排液管9上设置有隔离阀83。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排液管9和隔离阀83的设置,使得能够进一步对水位进行调节,将水从排液管9排出,使水位达到平衡状态。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3-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汽液两相流自动疏水器的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液相管5和排液管9之间连通有旁路调节管84,旁路调节管84上设置有旁路调节阀85。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旁路调节阀85的设置,使得当液位过满时,直接打开旁路调节阀85,可迅速将液位降低,调节速度快。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调试方法,如图3-4所示:

1、打开各疏水管道上的各个阀门,检查水位计,水位控制器是否灵敏;

2、全开第二调节阀82和隔离阀83,关闭旁路调节阀85、第一调节阀81,当水位缓慢上升到正常水位,再开启第一调节阀81。观测水位情况继续用第一调节阀81进行关闭渐调,直到水位能够自动维持稳定状态;

3、若在调试过程中出现满水,可适当开启旁路阀85,然后关闭再微调第一调节阀81。

4、调整过程可能出现反复,一般流量变化大可能需第二次调整,请耐心调节,直至水位稳定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