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泄气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3078阅读:929来源:国知局
快速泄气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泄气阀。



背景技术:

快速泄气阀安装在风囊泵和电磁阀之间,防止电磁阀被风囊泵的回流气体腐蚀,并且可以降低排气阻力,确保风囊泵工作平稳。现有技术中的快速泄气阀本体大多为金属材质,阀芯为普通橡胶材质,容易被腐蚀,导致提前失效;其结构可靠性较差,如压缩空气中含有油水混合物时,容易出现停滞和卡顿现场,造成风囊泵工作不稳定。针对以上问题,开发一种耐腐蚀且结构设计简单可靠的快速泄气阀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快速泄气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泄气阀,安装在风囊泵和电磁阀之间,包括阀座、阀盖和阀芯,阀座表面开设有凹腔,阀盖末端插设于凹腔内形成整体结构并在凹腔内形成密封的凹字型内腔,内腔的底部和侧面的阀座上分别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阀盖中央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泄气通道;阀芯活动安装于阀盖末端顶部与内腔底部之间的内腔,阀芯位于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之间的阀座侧壁的内侧,阀芯向阀座运动至其底表面堵住进气通道的开口,阀芯向阀盖运动至其顶表面堵住泄气通道的开口,朝向阀盖的阀芯侧壁设有贴合阀座侧壁的唇口。

进一步地,阀芯呈圆锥台形。

进一步地,阀芯的材质为氟橡胶,阀座和阀盖的材质均为氯化聚氯乙烯树脂。

进一步地,阀盖末端呈T字型圆台结构,阀盖末端的较宽的端部与阀座之间安装有O型圈,连接为整体结构,阀盖末端的较窄的端部与出气通道间隙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的均为防腐材料,并且通过阀芯唇口的形变,来驱动阀芯的移动,其结构更加简单可靠,即便压缩空气中有少量的油水混合物,也不会出现停滞和卡顿的现象,保证了风囊泵的平稳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1.阀座,2.阀芯,3.O型圈,4.阀盖,5.进气通道,6.出气通道,7.泄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快速泄气阀,安装在风囊泵和电磁阀之间,包括阀座1、阀盖4和阀芯2,阀座1表面开设有凹腔,阀盖4末端插设于凹腔内形成整体结构并在凹腔内形成密封的凹字型内腔,内腔的底部和侧面的阀座1上分别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进气通道5和出气通道6,阀盖4中央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泄气通道7;阀芯2活动安装于阀盖4末端顶部与内腔底部之间的内腔,阀芯2位于进气通道5和出气通道6之间阀座1侧壁的内侧,阀芯2在内腔水平滑动,阀芯2向阀座1运动至其底表面堵住进气通道5的开口,阀芯2向阀盖4运动至其顶表面堵住泄气通道7的开口,朝向阀盖4的阀芯2侧壁设有贴合阀座1侧壁的唇口。

阀芯2呈圆锥台形,朝向进气通道5的端部小于朝向泄气通道7的端部,圆锥台形有利于唇口与阀座1侧壁的贴合密封,并且有助于有阀芯2在内腔的水平运动。

阀盖4末端呈T字型螺栓状圆台结构,阀盖4末端的较宽的端部与阀座1之间安装有O型圈3,通过O型圈3密封连接为整体结构,阀盖4末端的较窄的端部与出气通道6间隙设置,使得阀盖4末端侧壁与出气通道6之间形成通气通道,便于压缩空气的流通。

阀芯2侧壁与阀座1侧壁间隙设置,防止阀芯2在移动过程中与阀座1不断摩擦,导致阀芯2磨损,影响其使用寿命。同时,间隙不可太大,应保证唇口形变时,阀芯2侧壁与阀座1侧壁能贴合密封设置,完成压缩空气通道的切换。

图1所示,当风囊泵需要得到压缩空气时,进气通道有压缩空气进入,阀芯首先被推向阀盖,并堵住阀盖的泄气通道,由于压缩空气的压力作用,使得阀芯的唇口产生形变,此时压缩空气可以由进气通道到达出气通道并进入到风囊泵中。

图2所示,当风囊泵需要排出压缩空气时,压缩空气由出气通道进入,此时阀芯的唇口形变恢复,阀芯被推向阀座,并堵住阀座的进气通道,压缩空气从出气通道到达泄气通道,完成风囊泵的的快速泄气动作。

本发明采用的均为防腐材料,并且通过阀芯唇口的形变,来驱动阀芯的移动,其结构更加简单可靠,即便压缩空气中有少量的油水混合物,也不会出现停滞和卡顿的现象,保证了风囊泵的平稳工作。

本发明是可实现风囊泵快速换气的气动装置,阀体采用CPVC材质,阀芯采用FKM材质,从而提高了快速泄气阀的耐热性、耐酸、碱、盐、氧化剂等的抗腐蚀能力。独特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快速泄气阀在工作时更加可靠。快速泄气阀安装在风囊泵和电磁阀之间,防止电磁阀被风囊泵的回流气体腐蚀,并且可以降低排气阻力,确保风囊泵工作平稳。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