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水用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4784阅读:17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水用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型水用电磁阀。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地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市场上饮水机已经不再局限于通过手动来控制水的开关,已经发展到了自动饮水机,包括家庭用的和公共场所用的自动售水机,其中自动饮水机里面有一种不可缺少的元件:水用电磁阀。

目前,膜片式水用电磁阀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先导组件中电磁线圈的通断电来控制其动铁芯的上下移动,以此改变膜片组件所受到的压力差,从而实现阀门的启闭控制。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膜片式水用电磁阀的常见缺陷在于:第一,由于先导组件与膜片组件之间的安装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阀整体的体积较大,因而增加了制造成本;第二,由于膜片组件结构设置较为复杂,不仅增加了装配难度,同时也使得灵敏度较低,影响了阀在工作时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小型水用电磁阀,其结构紧凑合理,体积较小,安装方便,制造成本较低,灵敏度较高,工作性能稳定、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水用电磁阀,包括阀体、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的阀盖、设置于所述阀体与所述阀盖之间的膜片组件,所述阀体的侧壁分别设置有进流道孔和出流道孔,所述阀体内成型有用于将所述进流道孔与所述出流道孔连通的阀口,所述阀盖上设置有先导组件,所述先导组件包括套管、静铁芯、动铁芯及线圈组件,所述套管的底端与所述阀盖固定连接,所述套管内固定设置有所述静铁芯、活动设置有所述动铁芯,所述动铁芯与所述静铁芯之间抵设有动铁芯弹簧,所述线圈组件固定设于所述套管的外部,所述膜片组件、所述阀盖、所述套管及所述静铁芯之间配合形成有阀腔;

所述膜片组件包括膜片座,所述膜片座的上部与所述动铁芯的底部通过拉簧相连接,所述膜片座沿轴向设有用于连通所述阀腔与所述出流道孔的泄压孔,所述动铁芯的底端与所述泄压孔密封配合,所述膜片座的底部外周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套设有膜片托盘、膜片本体及膜片支撑板,所述膜片本体与所述阀口密封配合,所述膜片本体的外周缘被紧固地压设于所述阀体与所述阀盖之间,所述膜片本体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进流道孔与所述阀腔的节流孔。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头体,所述套管通过所述接头体与所述阀盖相连接,所述接头体与所述阀盖的连接处嵌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动铁芯的底端中心嵌设有与所述泄压孔密封配合的塞头。

进一步地,所述膜片座的外壁沿径向分别延伸有上凸环和下凸环,所述膜片托盘、所述膜片本体及所述膜片支撑板沿轴向限位于所述上凸环与所述下凸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膜片托盘的外周向上弯折形成有弯折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用电磁阀,当线圈组件未通电时,在动铁芯弹簧与拉簧的配合作用下,动铁芯的底端与膜片座紧密接触,经节流孔流入阀腔内的流体无法经泄压孔排出至出流道孔,使得阀腔内的压力逐渐升高,膜片本体的下表面与阀口紧密接触,此时进流道孔和出流道孔之间的通路被切断,本实用新型处于关闭状态;当线圈组件通电时,动铁芯在磁吸力作用下克服动铁芯弹簧和拉簧的弹性力而上移,使得动铁芯的底端与膜片座分离,进流道孔、节流孔、阀腔、泄压孔及出流道孔依次导通,进而使得进流道孔与出流道孔压差迅速平衡,膜片本体在进流道孔内的流体压力作用下上移并打开阀口,进流道孔与出流道孔形成直通,此时本实用新型处于开启状态;当线圈组件再次断电时,阀口重新被封堵,本实用新型再次处于关闭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拉簧将动铁芯与膜片座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膜片座与动铁芯的双重定位,安装较为方便,且能够节约安装空间,从而减小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体积,降低了制造成本;通过采用由膜片座、膜片托盘、膜片本体及膜片支撑板配合构成的膜片组件,并在膜片座上设置泄压孔,在膜片本体上设置节流孔,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膜片组件动作的灵敏度较高,工作性能更为稳定、可靠;通过采用膜片托盘和膜片支撑板对膜片本体进行限位支撑,能够有效防止膜片本体在使用时出现变形,确保了膜片本体对阀口的密封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膜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中:1、阀体;11、进流道孔;12、出流道孔;13、阀口;2、阀盖;31、套管;311、接头体;312、密封圈;32、静铁芯;33、动铁芯;331、塞头;34、线圈组件;35、动铁芯弹簧;41、膜片座;411、泄压孔;42、膜片托盘;421、弯折部;43、膜片本体;431、节流孔;44、膜片支撑板;45、上凸环;46、下凸环;5、拉簧;A、阀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小型水用电磁阀,包括阀体1、与阀体1固定连接的阀盖2、设置于阀体1与阀盖2之间的膜片组件,阀体1的侧壁分别设置有进流道孔11和出流道孔12,阀体1内成型有用于将进流道孔11与出流道孔12连通的阀口13,阀盖2上设置有先导组件。

先导组件包括套管31、静铁芯32、动铁芯33及线圈组件34,套管31的底端与阀盖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套管31与阀盖2之间连接更为方便、紧密,套管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头体311,套管31通过接头体311与阀盖2相连接,接头体311与阀盖2的连接处嵌设有密封圈312。

套管31内固定设置有静铁芯32、活动设置有动铁芯33,动铁芯33与静铁芯32之间抵设有动铁芯弹簧35,线圈组件34固定设于套管31的外部,膜片组件、阀盖2、套管31及静铁芯32之间配合形成有阀腔A。

膜片组件包括膜片座41,膜片座41的上部与动铁芯33的底部通过拉簧5相连接,膜片座41沿轴向设有用于连通阀腔A与出流道孔12的泄压孔411,动铁芯33的底端与泄压孔411密封配合,优选地,为了提高动铁芯33对泄压孔411的封堵效果,动铁芯33的底端中心嵌设有与泄压孔411密封配合的塞头331。

膜片座41的底部外周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套设有膜片托盘42、膜片本体43及膜片支撑板44,膜片本体43与阀口13密封配合,膜片本体43的外周缘被紧固地压设于阀体1与阀盖2之间,膜片本体43上设有用于连通进流道孔11与阀腔A的节流孔431。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膜片托盘42、膜片本体43及膜片支撑板44的轴向位置度,膜片座41的外壁沿径向分别延伸有上凸环45和下凸环46,膜片托盘42、膜片本体43及膜片支撑板44沿轴向限位于上凸环45与下凸环46之间,其中,下凸环46是在将膜片托盘42、膜片本体43及膜片支撑板44装入膜片座41后,采用铆压成型的方式制成。

本实施例中,膜片托盘42的外周向上弯折形成有弯折部421,进一步提高了对膜片本体43的支撑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用电磁阀,当线圈组件34未通电时,在动铁芯弹簧35与拉簧5的配合作用下,动铁芯33的底端与膜片座41紧密接触,经节流孔431流入阀腔A内的流体无法经泄压孔411排出至出流道孔12,使得阀腔A内的压力逐渐升高,膜片本体43的下表面与阀口13紧密接触,此时进流道孔11和出流道孔12之间的通路被切断,本实用新型处于关闭状态;当线圈组件34通电时,动铁芯33在磁吸力作用下克服动铁芯弹簧35和拉簧5的弹性力而上移,使得动铁芯33的底端与膜片座41分离,进流道孔11、节流孔431、阀腔A、泄压孔411及出流道孔12依次导通,进而使得进流道孔11与出流道孔12压差迅速平衡,膜片本体43在进流道孔11内的流体压力作用下上移并打开阀口13,进流道孔11与出流道孔12形成直通,此时本实用新型处于开启状态;当线圈组件34再次断电时,阀口13重新被封堵,本实用新型再次处于关闭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拉簧5将动铁芯33与膜片座41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膜片座41与动铁芯33的双重定位,安装较为方便,且能够节约安装空间,从而减小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体积,降低了制造成本;通过采用由膜片座41、膜片托盘42、膜片本体43及膜片支撑板44配合构成的膜片组件,并在膜片座41上设置泄压孔411,在膜片本体43上设置节流孔431,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膜片组件动作的灵敏度较高,工作性能更为稳定、可靠;通过采用膜片托盘42和膜片支撑板44对膜片本体43进行限位支撑,能够有效防止膜片本体43在使用时出现变形,确保了膜片本体43对阀口13的密封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