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1085阅读:2211来源:国知局
隔热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热的结构。



背景技术:

许多工厂如金属的锻造及加工,都需要将金属加热至液态,才可方便地将金属铸模加工,然而这些工厂中不乏有许多高温的机械或管路,若是有人在作业中误触恐怕会发生严重的烧烫伤,因此会于高温的机械或管路上加装保温夹克,保温夹克为一种隔热设备,一般隔热会使用耐高温的隔热棉,然而隔热棉若是飞散在空气中而被人体吸入,会使肺部产生病变,因此使用隔热棉时,会用耐热的布料将隔热棉包覆,此种用耐热布料将隔热棉包覆的隔热设备便是保温夹克,使用者可将保温夹克装设于机械或管路上,发挥隔热的功效,以保护人员不会受到烫伤。

然而上述保温夹克于使用时,确实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

保温夹克的耐热布料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可能会造成破损,使得包覆于耐热布料内的隔热棉,飞散于空气中,被人吸入后会造成肺部的病变,且保温夹克会因为隔热棉的流失,使得隔热的效果降低。

所以,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故,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终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借由隔热元件达到隔热的功效,且耐用不易损坏的隔热的结构。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下列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隔热的结构,主要包括:至少一第一防护层;至少一设于该第一防护层上的包覆件;至少一设于该包覆件内的隔热元件;及至少一设于该包覆元件上背离该第一防护层侧处的第二防护层。

进一步,该第一防护层及该第二防护层之间设有至少一连接件,该连接件连接该第一防护层及该第二防护层。

进一步,该第一防护层一侧处设有至少一限位件。

进一步,该包覆件上具有至少一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密封该隔热元件于该包覆件内。

进一步,该第一防护层围绕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容置至少一待隔热装置。

进一步,该待隔热装置为管路或机器。

进一步,该包覆件为布料材质。

进一步,该隔热元件为隔热棉。

进一步,该第一防护层及该第二防护层为金属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隔热元件的设计,可达到隔热的功效以避免使用者被烫伤,通过包覆件的设计,得以将隔热元件包覆,使隔热元件保持完整的隔热效果通过第一防护层及第二防护层的设计,可保护包覆件,使包覆件不易破损,当使用者需要将高温的机械或管路等待隔热装置上装设隔热设备,可将本实用新型装设于待隔热装置上,并借由隔热元件的隔热特性,而达到隔热效果,并由包覆件将隔热元件完整地包覆,而第一防护层接触于待隔热装置,可防止待隔热装置与包覆件之间因为摩擦而破损,并且第二防护层可防止使用者不小心破坏包覆件,使得本实用新型达到隔热及耐用的功效。

借由上述技术,可针对习用保温夹克所存在的耐热布料因为破损,而使隔热的效果降低及隔热棉对人体造成危害的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图1A-A线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符号说明】

第一防护层1

限位件11

容置空间12

包覆件2

密封件21

隔热元件3

第二防护层4

连接件5

待隔热装置6。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至立体透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

至少一第一防护层1,该第一防护层1一侧处设有至少一限位件11,而该第一防护层1围绕形成一容置空间12,供容置至少一待隔热装置,且该待隔热装置为管路或机器其中之一;

至少一设于该第一防护层1上的包覆件2,该包覆件2为布料材质,而该包覆件2内设有至少一隔热元件3,且该隔热元件3为隔热棉,其中该包覆件2上具有至少一密封件21,供密封该隔热元件于该包覆件2内;及

至少一设于该包覆件2上背离该第一防护层1侧处的第二防护层4,而该第一防护层1及该第二防护层4之间设有至少一连接件5,该连接件5连接该第一防护层1及该第二防护层4,且该第一防护层1及该第二防护层4为金属材质。

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至实施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由于待隔热装置6为高温的管路或机器,为了防止使用者于作业时不小心烫伤,便可将本实用新型设置于待隔热装置6上,而隔热元件3为多孔隙的隔热棉,隔热棉的孔隙中具有空气,因为空气的热传导系数很低,可隔绝热能的传导,由隔热元件3达到隔热的效果,并由包覆件2将隔热元件3包覆,避免隔热元件3飘散于空气中,而被使用者吸入造成肺部伤害,且可使隔热元件3保持完整的隔热效果,而密封件21为耐高温的线材,通过密封件21缝于包覆件2上使隔热元件3密封于包覆件2内,另外,由第一防护层1环绕形成容置空间12,使用者可将待隔热装置6置于容置空间12内,利用倒钩状的限位件11将待隔热装置6限位于待隔热装置6上,并且第一防护层1设于待隔热装置6与包覆件2之间,可防止待隔热装置6与包覆件2因为摩擦而破损,而由于使用者会需要在待隔热装置6上作业或维修,第二防护层4便可防护包覆件2避免使用者作业时不小心造成包覆件2的破损,并且于第一防护层1及第二防护层4之间利用连接件5将第一防护层1及第二防护层4连接,且可确保包覆件2固定于第一防护层1及第二防护层4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故,请参阅全部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与习用技术相较,着实存在下列优点:

一、通过隔热元件3的设计,可达到隔热的功效以避免使用者被烫伤。

二、通过包覆件2的设计,得以将隔热元件3包覆,使隔热元件3保持完整的隔热效果。

三、通过第一防护层1及第二防护层4的设计,可保护包覆件2,使包覆件2不易破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隔热的结构于使用时,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