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出式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7013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拉出式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其直角阀块系由该中空本体底端向上经由一纵向腔室进行安装的拉出式水龙头。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US6757921公开了一种将一直角阀块(right-angle valve block)从侧向开口装入中空本体的拉出式水龙头,组装时,先将冷水进水管、热水进水管及混合水出水管连接于该直角阀块,再将各水管与直角阀块从侧向开口穿伸通过,随后适当调整角度,并往下施力,直到该直角阀块定位于侧向开口内侧,再依序将混合阀等构件安装于侧向开口,即可简易快速地完成相关构件的组装作业。

然而,由于该直角阀块呈块状体,且大部分必须通过该侧向开口进入该中空本体内才能完成定位,加上该侧向开口与中空本体间形成有大约90度的转角,因此,当该直角阀块从侧向开口装入至定位前,经常会被卡在该侧向开口处,而无法顺利地进入该中空本体,除了增加组装上的不便,且直角阀块稍有不慎,就会因摩擦而导致侧向开口内侧产生刮伤的情形。另外,当上述进水管采用金属等硬质管件时,由于该等硬质管件的挠性变形量低,在安装上更显得困难,勉强安装的结果,通常会造成该等硬质管件不当弯曲变形,也可能损及管件与直角阀块间的密封结构,进而发生渗水现象。

上述从侧向开口装入中空本体的拉出式水龙头,由于直角阀块的尺寸必须小于侧向开口的内径,使得该直角阀块的尺寸受到限制,造成直角阀块的通用性大幅降低,而这也将显著增加直角阀块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出式水龙头,可以简易快速地安装该控制阀组的直角阀块于中空龙头本体内,且不易产生碰撞刮伤或损坏,同时组装牢固,直角阀块的尺寸较不受限制,而有更多的选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出式水龙头,包括一中空龙头本体、一个可供安装于所述中空龙头本体上的控制阀组、一个安装连通于所述控制阀组的供水管路、一个连通于所述供水管路用以送出水流的出水软管,以及一个定位于所述中空龙头本体出水口端可供连通所述出水软管的喷头;所述中空龙头本体内形成有一纵向腔室、一安装阀槽,以及位于所述纵向腔室与所述安装阀槽内的连通口;所述控制阀组包括:

一直角阀块,具有多个进水口、一出水口与多个连接口,各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分别对应连通有一所述连接口;所述直角阀块可从所述中空龙头本体底端经由所述纵向腔室进入,且对应于连接口的一端可经由所述连通口进入所述安装阀槽;

一用于连接所述直角阀块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将所述直角阀块的部分定位于所述安装阀槽内;

一混合阀,可供抵顶连通所述直角阀块各所述连接口;

一阀盖,可将所述混合阀轴向定位于所述安装阀槽内;

一把手,可供开关及调节控制所述混合阀。

具体地,所述中空龙头本体包括一壳座,所述壳座内部形成有所述纵向腔室,外部横向突伸有一阀座部位,所述阀座部位内部形成有所述安装阀槽;所述安装阀槽在所述连通口周围形成有一环状凸缘,以及至少一个邻接于所述环状凸缘外侧的第一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安装阀槽内设置有二对称的所述第一定位孔。

具体地,所述直角阀块具有一可供冷热水进入的底面,以及可供接合连通 所述混合阀的侧面;所述直角阀块在邻接于所述侧面的外周壁处凹设有一卡槽,以及至少一第二定位孔通过所述卡槽延伸至所述侧面;当所述直角阀块从所述纵向腔室经所述连通口进入所述安装阀槽后,所述第二定位孔可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对应且围合形成呈圆形的限转孔。

优选地,所述直角阀块设置有二相对的所述第二定位孔。

具体地,所述定位组件呈环状体且具有一环状壁墙,所述环状壁墙内端侧形成有至少一第一勾爪及至少一第一凸柱;所述环状壁墙开设有一穿套孔,所述穿套孔可供所述直角阀块的外周壁穿套,所述第一勾爪于所述直角阀块的外周壁穿套所述穿套孔时弹性扩张与缩合,所述第一勾爪卡扣定位于所述卡槽内,并且,可通过由所述第一凸柱端缘抵顶于所述安装阀槽内的所述环状凸缘以限制所述直角阀块从所述连通口脱离,且所述第一凸柱可供嵌入所述限转孔内,以限制所述直角阀块转动。

优选地,所述定位组件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勾爪及至少二所述第一凸柱。

具体地,所述第一勾爪二边侧各形成有一槽口,所述槽口可使各所述第一勾爪可供弹性扩张与缩合,且所述第一勾爪内周壁各形成有一倒钩,用以勾扣于所述卡槽内。

具体地,所述定位组件的环状壁墙上形成有一环状滑套部位,所述第一凸柱的径向外缘直径相等于所述滑套部位的直径,使所述滑套部位与所述第一凸柱外缘得以与所述安装阀槽内周壁相互嵌套滑移。

具体地,所述直角阀座外周壁还嵌置有一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可供密封于所述连通口。

具体地,所述直角阀块具有一底面,所述直角阀块的所述底面上设置有可供冷水进入的一第一进水口、可供热水进入的一第二进水口,以及可供混合水流出的一混合水出水口;所述直角阀块具有一侧面,所述直角阀块的所述侧面上设置有一第一连接口、一第二连接口及一第三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口及所述第三连接口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 以及所述混合水出水口。

具体地,所述混合阀可供安装于所述安装阀槽内部,且所述混合阀的底面与所述直角阀块的所述侧面相互靠抵贴合,所述混合阀的外周壁则穿套于所述定位组件的所述穿套孔内部,以使来自于所述直角阀块的所述第一连接口的冷水与所述第二连接口的热水流入所述混合阀内以预定比例被控制混合形成混合水,再经由所述直角阀块的所述第三连接口流出;所述混合阀具有一个可被转动操作的芯轴。

具体地,所述直角阀块还设置有至少一穿槽从所述卡槽延伸邻接于所述侧面;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一第一定位环与一第二定位环;所述第一定位环具有一第一环状本体,以及至少一个自所述第一环状本体内侧端壁往内侧方向延伸的第二凸柱,所述第二凸柱径向外缘与所述第一环状本体的外周壁等径,所述第二凸柱径向内缘则小于所述第一环状本体的径向内缘;所述第二凸柱可供嵌入所述直角阀块的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安装阀槽内各所述第一定位孔所形成所述限转孔内以限制所述直角阀块转动;所述第一定位环的所述第一环状本体内周壁更突设有至少一定位凸块;所述第二定位环具有一第二环状本体,所述第二环状本体内侧端壁延伸有至少一第二勾爪及至少一定位缺槽,所述第二勾爪可嵌入所述穿槽至所述卡槽处,转动所述第二定位环以使所述第二勾爪受所述第二凸柱挡止而被限制转动,最终所述第二勾爪得以勾扣定位于所述卡槽,所述定位凸块则同步卡扣定位于所述定位缺槽内。

具体地,所述直角阀块设置有多个所述穿槽;所述第一定位环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凸柱及多个所述定位凸块;所述第二定位环设置有多个第二勾爪及多个所述定位缺槽。

具体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均呈半环状体的一第三定位环及一第四定位环,所述第三定位环和所述第四定位环均具有一半环状壁墙,并且,所述第三定位环的半环状壁墙内端侧和所述第三定位环的半环状壁墙内端侧各形成有至少一所述第一勾爪及至少一所述第一凸柱,所述第一勾爪卡扣定位于所述卡槽,以 及所述第一凸柱的端缘抵顶于所述安装阀槽内的所述环状凸缘,以限制所述直角阀块从所述连通口脱离,且所述第一凸柱可供嵌入所述限转孔内,以限制所述直角阀块转动。

具体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一个呈C形的弹性扣环及一第五定位环;所述弹性扣环具有一缺口,以及一个自所述弹性扣环外周壁凹设而成,且与所述缺口对称设置的缺槽,所述缺槽可供嵌套定位于所述直角阀块的所述卡槽内以限制所述直角阀块脱离所述安装阀槽;所述弹性扣环的所诉缺口和所述缺槽分别相对于所述直角阀块各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五定位环具有一第三环状本体,所述第三环状本体内端侧壁突设有二第三凸柱,其中一所述第三凸柱上形成有一阶级部位;所述第五定位环的一所述第三凸柱可经由所述弹性扣环的所述缺口嵌入其中一个所述限转孔内,另一所述第三凸柱可通过所述阶级部位经由所述弹性扣环的所述缺槽嵌入另一个所述限转孔,以限制所述直角阀块转动。

具体地,所述混合阀可供抵顶贴合所述直角阀块的侧面,并抵顶所述第五定位环的所述第三凸柱一端壁,以限制所述第五定位环轴向移动。

具体地,所述纵向腔室与所述安装阀槽间的所述连通口呈非圆形状;所述直角阀块外周壁自所述侧面延伸通过所述卡槽一段距离间呈非圆形状,所述直角阀块卡扣定位于所述连通口内以被限制转动;所述定位组件为一C形弹片,所述C形弹片可卡扣定位于所述卡槽内,以限制所述直角阀块移动脱离所述安装阀槽。

具体地,所述连通口两相对边侧各形成一定位内平面;所述直角阀块外周壁二相对边侧各形成一定位外平面,所述定位外平面与所述定位内平面相互卡扣定位;所述定位组件可供抵顶定位于所述环状凸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出式水龙头,由于该直角阀块系由该中空龙头本体底部,例如壳座的底部,往上经由较大空间的纵向腔室装入该安装阀槽内,并透过从该安装阀槽的侧向开口安装进入的各种定位组件,将其定位于该安装阀槽内,因此,可以简易快速地安装该直角阀块。由于该纵 向腔室的操作空间较大,因此,在安装操作过程中不易与壳座内部产生碰撞刮伤或损坏。由于藉由该定位组件,或搭配该直角阀块与该壳座内部的组装结构设计,可以确保该直角阀块组装完成后不致于产生轴向移动或转动,因此,可以达到组装牢固的功效。由于该纵向腔室具有较大的安装操作空间,因此,相较于习知从较小空间的安装阀槽进行安装,本实用新型的直角阀块尺寸较不受限制,故具有更多的选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拉出式水龙头的外观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拉出式水龙头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拉出式水龙头的局部侧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壳座的侧视平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沿着图4剖面线1-1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沿着图4剖面线2-2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直角阀块的立体外观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直角阀块的立体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直角阀块组装于该壳座的横向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直角阀块组装于该壳座的纵向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定位组件的立体外观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定位组件的另一立体外观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直角阀块、定位组件及壳座组装状态的横向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直角阀块、定位组件及壳座组装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直角阀块与定位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直角阀块与定位组件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直角阀块与定位组件组装状态的立体外观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直角阀块与定位组件组装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直角阀块与定位组件组装状态的横向剖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定位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定位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定位组件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直角阀块与定位组件的局部组装状态示意图;

图24为本实施例新型第五实施例的角直阀块组装于该壳座的纵向剖视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壳座的侧视平面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壳座的纵向剖视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直角阀块与定位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直角阀块与定位组件的外观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出式水龙头1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一中空龙头本体10、一个可供安装于该龙头本体10上的控制阀组20、一个安装连通于该控制阀组20的供水管路30、一个连通于该供水管路30用以送出水流的出水软管40,以及一个定位于该龙头本体10出水口端100可供连通该出水软管40的喷头50。在本实施例中,该供水管路30包括一冷水进水管31、一热水进水管32及一混合水出水管33;当冷、热水分别从该冷水进水管31、热水进水管32流入该控制阀组20适当混合后,可形成混合水从该混合水出水管33经由连通的出水软管40流向该喷头50出水,使用者可依据需求将该喷头50往外拉出使用,且该喷头50可于释放后自动回复定位于该出水口端2a。另外,可通过在该出水软管40上安装一重锤60,提供该喷头50释放后自动收回的回复力,由于上构造组合属于习知技术,非本实用新型的创作重点,故在此不多 所赘述。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龙头本体10包括一壳座10a,以及一个自该壳座10a顶端延伸的出水弯管10b;该壳座10a内部具有一纵向腔室11,外部横向突伸有一阀座部位12,该阀座部位12内部形成有一安装阀槽13,该安装阀槽13内侧具有一连通口14连通该纵向腔室11,如图4至6所示;该安装阀槽13在该连通口14周围形成有一环状凸缘16,以及至少一个邻接于该环状凸缘16外侧的第一定位孔17;该安装阀槽13外侧具有一侧向开口15。本实施例设置有二上下对称呈圆弧槽状的第一定位孔17。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控制阀组20更包括一直角阀块21、一定位组件22、一混合阀23、一阀盖24、一饰盖25及一把手26;其中:

该直角阀块21,如图7和8所示,具有可供冷水进入的一第一进水口211、可供热水进入的一第二进水口212,以及可供混合水流出的一混合水出水口213;该第一进水口211、第二进水口212及混合水出水口213分别设于该直角阀块21底面214,并设置有一侧面215,其上设置有一第一连接口216、一第二连接口217及一第三连接口218,分别连通该第一进水口211、第二进水口212及混合水出水口213。该直角阀块21在邻接于该侧面215的外周壁处凹设有一卡槽219,以及至少一第二定位孔210通过该卡槽219延伸至该侧面215,本实施例设置有二上下对称呈圆弧槽状的第二定位孔210。

本实施例的直角阀座51外周壁更嵌置有一密封垫圈21a,如图8和9所示,当该直角阀块21从该壳座5a的纵向腔室11底部往上置入时,其侧面215可相对于该安装阀槽13,此时,可将直角阀座51的侧面215经由该连通口14横向置入该安装阀槽13,使该密封垫圈21a密封于该连通口14,使所述第二定位孔210分别相对于各第一定位孔17,如图9和10所示,使任二相对的第一定位孔17与第二定位孔210彼此间得以共同界定出一个大致呈圆形的限转孔a。

该定位组件22,如图11和12所示,呈环状体,而具有一环状壁墙221,该环状壁墙221内端侧形成有至少一第一勾爪222及至少一第一凸柱223,本实 施例共设置有四个第一勾爪222及二个上下对称的第一凸柱223,且该环状壁墙221界定出一穿套孔224,可供穿套于该直角阀块21的外周壁,如图13所示,使该第一勾爪222由弹性扩张与缩合,而卡扣定位于该卡槽219,同时至少通过各第一凸柱223端缘抵顶于该安装阀槽13内的凸缘16,可限制该直角阀块21从该连通口14脱离。另外,还可以通过各第一凸柱223分别嵌入所述限转孔a内,限制该直角阀块21转动。本实施例各第一勾爪222二边侧各形成有一槽口225,可使各第一勾爪222具有弹性扩张与缩合特性,且所述第一勾爪222内周壁各形成有一倒钩226,用以勾扣于该卡槽219内。本实施例的定位组件22的环状壁墙221上形成有一最大直径的环状滑套部位227,所述第一凸柱223的径向外缘直径大致相同于该滑套部位227的直径,使该滑套部位227与该第一凸柱223外缘得以与该壳座10a的安装阀槽13内周壁相互嵌套滑移,因此,只须要适当对准并往内侧推动滑移,便可准确且快速地将各第一凸柱223嵌入各限转孔a内,以及使各第一勾爪222勾扣定位于该直角阀块21的卡槽219内。

该混合阀23,如图2和3所示,可供安装于该安装阀槽21内部,且底面231与该直角阀块21侧面215相互靠抵贴合,外周壁232则穿套于该定位组件22的穿套孔224内部,使来自于该直角阀块21第一、二连接口516、517的冷、热水,得以流入该混合阀23内以预定比例被控制混合形成混合水,再经由该直角阀块21的第三连接口218流入;该混合阀23具有一个可被转动操作的芯轴233。由于该混合阀23及其与直角阀块21的水流连通构造属于习知技术,故在此不多而赘述。

该阀盖24,与该安装阀槽21相互螺合,并将该混合阀23抵顶及轴向限位于该安装阀槽21内。

该饰盖25,与该阀盖24相互螺合,并抵顶于该阀座部位12外侧端缘,提供套盖装饰作用。

该把手26,与该混合阀23的芯轴233固接,用于连动该芯轴233,进而开关控制水流、调整流量大小及调节温度。上述阀54、饰盖25及把手26同样属 于习知构造,故在此不多所赘述。

本实施例组装时,可先将冷水进水管31、热水进水管32、混合水出水管33分别安装于该直角阀块21底面214的第一进水口211、一第二进水口212及一混合水出水口213,并将密封垫圈21a安装嵌套于该直角阀块21外周壁上,之后,便可将该直角阀块21从该壳座10a底部往上置入其纵向腔室11内,再稍微往安装阀槽21方向移动,使其密封垫圈21a略为通过该连通口14,并适当调整该直角阀块21,使其第二定位孔210分别对准各第一定位孔17形成该限转孔a,如此,便可将该定位组件22藉由该滑套部位227及各第一凸柱223从该侧向开口15滑套进入该安装阀槽21内,再适当转动调整,使各第一凸柱223对准各限转孔a后嵌入,各第一勾爪222也可同时勾扣定位于该直角阀块21的卡槽219,之后,将该定位组件22连同该直角阀块21往回推移,直到该定位组件22各第一凸柱223内侧端壁抵顶于该安装阀槽13内的环状凸缘16为止,该直角阀块21上的密封垫圈21a也刚好抵顶密封于该连通口14,而轻易且快速地完成该直角阀块21的组装定位,接着,便可依序进行与习知组装方式大致相同的该混合阀23、阀盖24、饰盖25及把手26的组装操作。

需特别说明的是,由于该直角阀块21由壳座10a底部沿着其内具有较大空间的纵向腔室11往上装入,故具有较大组装空间,可以有效解决习知直角阀座容易卡滞于该安装阀槽13内的问题,相对地,也可以避免该直角阀座51在安装过程中与壳座10a内部产生碰撞,造成彼此间的损坏或刮伤。

如上所述,该直角阀块21系由较大空间的纵向腔室11安装进入,而非由较小空间的安装阀槽13安装进入,因此,不会受到该安装阀槽13较小空间的限制,而允许适用于较大体积的直角阀块21,故具有较佳的通用性与安装选择性。

如图15和16所示,本实用新型拉出式水龙头的第二实施例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别仅在于:

本实施例的直角阀块200外周壁除了设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卡槽219及第 二定位孔210外,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穿槽201从该卡槽219延伸邻接于该侧面215;本实施例共设置有四个穿槽201。

本实施例的定位组件70包括一第一定位环71与一第二定位环72。

该第一定位环71具有一第一环状本体711,以及至少一个自该第一环状本体711内侧端壁712往内侧方向延伸的第二凸柱713,该第二凸柱713径向外缘大致与该第一环状本体711的外周壁等径,其径向内缘则小于该第一环状本体711的径向内缘;本实施例共设置有二上下对称等第二凸柱713,可分别用以嵌入该直角阀块200第二定位孔210与该安装阀槽13内各第一定位孔17所形成的限转孔a内,限制该直角阀块200转动。该第一定位环71的第一环状本体711内周壁更突设有至少一定位凸块714,本实施例共设置有二上下对称的定位凸块714,且该定位凸块714为棘齿状。

该第二定位环72同样具有一第二环状本体721,该第二环状本体721内侧端壁722延伸有至少一第二勾爪723,本实施例共设置有四个第二勾爪723,且该第二环状本体721上设置有至少一定位缺槽724,本实施例共设置有二上下对称的定位缺槽724;据此,当该第二环状本体721外周壁从该第一定位环71的第一环状本体711内周壁滑套进入后,如图17至19所示,其第二勾爪723可分别对准嵌入该直角阀块200各穿槽201至该卡槽219位置,再藉由转动该第二定位环72,本实施例系以面对该侧面515的方向顺时针旋转约36度,直到其中二第二勾爪723受各第二凸柱713外周缘挡止而被限制转动为止,所述第二勾爪723便可勾扣定位于该卡槽219内,同时,当该第二定位环72的转动时,可使所述呈棘齿状的定位凸块714滑入各定位缺槽724内,而彼此相互卡扣定位,从而限制该第二定位环72转动,如此,便可避免该第二定位环72松转脱离,而可将该直角阀块200的一部分牢固组装于该安装阀槽13内,而不致于脱离该安装阀槽13。

本实施例的混合阀23安装时,同样可与该直角阀块21的侧面215相互靠抵贴合,迫使该第二定位环72各第二勾爪723的内侧端缘抵顶于该安装阀槽13 内的环状凸缘16,再依序进行后续阀盖24、饰盖25及把手26组装作业。

本实施例巧妙地在第二定位环72转动适当角度后,其第二勾爪723自然抵顶碰触各第二凸柱713时,该第一定位环71的定位凸块714同步卡扣定位于各定位缺槽724,可以提供使用者或组装人员确切的转动定位效果,而有助于快速及确实地组装操作。

如图20所示,本实用新型拉出式水龙头的第三实施例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别仅在于:

本实施例的定位组件80大致系将第一实施例的定位组件22一分为二,使形成两个呈半圆环状的第三定位环81及第四定位环82,且其半圆环状壁墙上各形成有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二第一勾爪222,以及一个位于所述第一勾爪222间的第一凸柱223,同时,所述第一勾爪222与第一凸柱223间形成有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槽口225。

可轻易想见的是,本实施例定位组件80的组装方式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差异仅在于第一实施例的定位组件22为一次组装,该定位组件80的第三定位环81与第四定位环82系分开来个自独立组装,其好处在于:第三定位环81与第四定位环82的全部体积小于单一定位组件22,可以减少部分的材料使用,降低材料成本。各定位环的体积较小,而有助于在安装阀槽13内的各种转向与移动调整,使组装操作更为简便灵巧。

如图21至23所示,本实用新型拉出式水龙头的第四实施例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别仅在于:

本实施例的定位组件90包括有一个呈C形的弹性扣环91及一第五定位环92。

该弹性扣环91具有一缺口911,以及一个自该弹性扣环91外周壁凹设而成的缺槽912;该缺口911与该缺槽912系分别位于上下对称处。由于该弹性扣环91类似于一般C形扣件,故可适当弹性扩张后,将其嵌套定位于该直角阀块21的卡槽219内,并将该弹性扣环91连同该直角阀块21往回推移,直到该弹性 扣环91抵顶定位于该安装阀槽13内的环状凸缘16,限制该直角阀块21脱离该安装阀槽13。其中,在安装过程中,该弹性扣环91的缺口911及缺槽912系分别相对于该直角阀块21上、下二第二定位孔216。

该第五定位环92具有一第三环状本体921,该第三环状本体921内端侧壁上下对称处各突设有一第三凸柱922,其中一第三凸柱922上形成有一阶级部位923;安装时,可将该第五定位环92一第三凸柱922经由该弹性扣环91的缺口911嵌入其中一个限转孔a,并另一第三凸柱922上的阶级部位923设计,使其得以经由弹性扣环91的缺槽912嵌入另一个限转孔a,限制该直角阀块21转动;该混合阀23可供抵顶贴合该直角阀块21的侧面215,并抵顶该第五定位环92的第三凸柱922一端壁924,以限制该第五定位环92轴向移动。

如图24至28所示,本实用新型拉出式水龙头的第五实施例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别仅在于:

本实施例系将壳座10a的连通口14设计呈非圆形,例如在二相对边侧各形成一定位内平面141。

本实施例的直角阀块21外周壁自该侧面215延伸通过该卡槽219一段距离间被设计呈非圆形,例如在二相对边侧各形成一定位外平面202,用以与该壳座10a连通口14内各定位内平面141相互嵌卡定位,限制该直角阀块21转动。

本实施例的定位组件901为一C形弹片,本实施例的C形弹片截面呈矩形,当直角阀块21的侧面215通过该连通口14进入该安装阀槽13后,该定位组件90适当弹性扩张后卡扣定位于该卡槽219内,再藉由往回推移该直角阀块21,一方面可使该定位组件901抵顶定位于该环状凸缘16,以限制该直角阀块21移动脱离该安装阀槽13,还可透过该直角阀块21的定位外平面202与该连通口14的定位内平面141相互嵌卡定位,以限制该直角阀块21转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