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米粉热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701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生产设备,特指一种婴儿米粉热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婴儿米粉的生产通常是将制成的浆液通过热辊筒进行熟化,压制成片后由刮刀刮下再进入破碎、造粒处理。目前,这类设备通常是由传动辊在料槽中转到,浆液附着在传递辊上进入成型工序,由于传动辊大多数由下向上转动,容易导致部分浆液回流,使进入挤压辊间的浆液不均匀,无法把握物料形成膜状的厚度,且效率低,耗能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婴儿米粉热成型装置,以使浆液呈自然流动状态进入挤压成型工序,保证物料形成膜状的厚度,优化产品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婴儿米粉热成型装置,主要包括料槽、由电机驱动的传动辊,所述料槽一侧设有横条状的出料口,出料口设有由气缸驱动的闸门,还设有与出料口对接的涂抹块,所述涂抹块下方对接传动辊,传动辊下方设有挤压辊及刮刀,所述刮刀下方为平移输送带。

上述方案中,涂抹块具有倾斜面,且涂抹块为橡胶材质。

进一步的,闸门与出料口契合端设有密封橡胶。

进一步的,挤压辊中空且内部通入蒸汽。

优选的,传动辊为导热金属材质。

进一步的,平移输送带末端上方设有切料装置,下方设有容器。

进一步的,切料装置为由气缸驱动的切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优化浆液的入料模式,使其呈自然向下流动的方式进行热成型,可通过控制浆液流速保证膜状物的厚度,且成型后的膜状物通过裁切进行收集,以便后序造粒工序,其效率高,成本低,产品质量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婴儿米粉热成型装置,主要包括料槽1、由电机驱动的传动辊2,所述料槽1一侧设有横条状的出料口,出料口设有由气缸10驱动的闸门11,闸门11与出料口契合端设有密封橡胶,打开闸门,浆液则由出料口流出。还设有与出料口对接的涂抹块3,所述涂抹块3下方对接传动辊2,涂抹块3具有倾斜面,且涂抹块3为橡胶材质,使浆液顺着涂抹块3的斜面以切线方式接触传动辊2,所述传动辊2下方设有挤压辊4及刮刀5,所述刮刀5下方为平移输送带6,平移输送带6末端上方设有切料装置7,下方设有容器8,作为优选的,切料装置7为由气缸驱动的切刀,当浆液在传动辊2与挤压辊4的作用下形成膜状物时,由刮刀5剥落,剥落的膜状物顺着平移输送带6移动至容器8中,在此过程中,切料装置8将膜状物切成固定长度的片状,使其在容器8中堆叠,方便后序造粒加工。

上述挤压辊4中空且内部通入蒸汽,使挤压辊4发热,浆液易成型,而传动辊2为导热金属材质,由于挤压辊4与传动辊2相邻,采用导热金属材质容易导热,使传动辊2具有一定的温度,约为35-40度,可使浆液在进入传动辊2使进行一定程度的预热,便于后期挤压熟化,且经过预热的浆液稳固性较高,不会在传动辊2转动的过程中随惯性渐溢,保证成型膜状物的厚度均匀。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