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堵漏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1887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堵漏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堵漏袋。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堵漏袋为单层结构,通常为纺织布,其结构不稳定,韧性低容易破裂,在堵漏的时候需要单独另外设置绳子进行绑定,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堵漏袋,可以改善以上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堵漏袋,包括布料本体,加强经线带,加强纬线带和捆绑绳;所述布料本体包括上表层和下表层;所述加强经线带和加强纬线带垂直相交设置在布料本体的边沿和中间部分,在它们垂直叠加的位置通过铆合件固定,其中位于边沿部分的加强经线带和加强纬线带的端头位置超过布料本体的长度和宽度;其中在边沿位置缝纫固定连接捆绑绳,缝纫线紧密设置形成的缝纫块,所述缝纫块的宽度大于捆绑绳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上表层为编织布层,所述下表层为无纺布层。

进一步的,根位于边沿转角位置,加强经线带和加强纬线带重叠区域设置缝纫块。

进一步的,所述捆绑绳与边沿接触的区域的厚度大于捆绑绳其他区域的厚度,所述捆绑绳的端部两侧留有缺口,缺口上设置缝纫包边。

进一步的,所述铆合件包括扁头插钉和扣合垫,其中扁头插钉的盖帽边沿设置牙齿,在扣合垫上设置凹槽,位于凹槽中心位置设置卡槽。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的堵漏袋为多层结构,结构稳定,韧性高不会破裂,设计独特,设置的捆绑绳有利于绑定,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布料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扣合垫结构示意图。

图4为捆绑绳结构示意图。

图5为捆绑绳端头结构示意图。

图示:1布料本体、2加强纬线带、3加强经线带、4捆绑绳、5缝纫块、6铆合件、61扁头插钉、62牙齿、63扣合垫、64凹槽、65卡槽、7上表层、8下表层、9缺口、91缝纫包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快速堵漏袋,包括布料本体1,加强经线带3,加强纬线带2和捆绑绳4;所述布料本体1包括上表层7和下表层8;如图3所示,其中所述上表层7为编织布层,所述下表层9为无纺布层。其中编织布层为编织布,它的主要成分为聚丙烯树脂,聚丙烯的结晶度高,结构规整,因而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是目前所有塑料中最轻的品种之一。它对水特别稳定,在水中的吸水率仅为0.01%,分子量约8万一15万,成型性好。无纺布层材质为无纺布,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所述加强经线带3和加强纬线带2垂直相交设置在布料本体1的边沿和中间部分,在它们垂直叠加的位置通过铆合件固定,其中位于边沿部分的加强经线带3和加强纬线带2的端头位置超过布料本体1的长度和宽度;其中在边沿位置缝纫固定连接捆绑绳4,缝纫线紧密设置形成的缝纫块5,所述缝纫块5的宽度大于捆绑绳4的宽度。根位于边沿转角位置,加强经线带3和加强纬线带2重叠区域设置缝纫块5。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捆绑绳4与边沿接触的区域的厚度大于捆绑绳其他区域的厚度,所述捆绑绳的端部两侧留有缺口9,缺口9上设置缝纫包边91,缝纫包边91对缺口9进行保护,防止捆绑绳内部结构破坏。

如图3所示,所述铆合件6包括扁头插钉61和扣合垫63,其中扁头插钉61的盖帽边沿设置牙齿62,在扣合垫上设置凹槽64,凹槽的大小与盖帽向匹配,位于凹槽中心位置设置卡槽65,卡槽为扁圆的形态。固定的时候将扁头插钉61放在布料本体上表层表面,扣合垫63放在布料本体下表层表面;然后通过锤子敲打固定,扁头插钉的插钉穿过布料本体然后插入扣合垫的凹槽65内,同时牙齿咬合深入布料本体上表层表面内部并与凹槽接触。

其中在捆绑绳上由于中间的区域厚度大于捆绑绳4两端的厚度的目的在于,捆绑绳两端的柔性强度好,并且在端部留设了缺口,方便捆绑和打结,如果采用等厚,捆绑固定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的堵漏袋为多层结构,结构稳定,韧性高不会破裂,设计独特,设置的捆绑绳有利于绑定,使用非常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