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泥管补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2647发布日期:2018-06-19 22:50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排泥管补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泥管补漏装置。



背景技术:

绞吸吹填造地施工中,绞吸船通过大直径长距离排泥管将海底淤泥排送至造陆区域,大型绞吸船(3500m3/h以上)排泥管直径都在750mm以上,根据吹填要求最远管线长度可达10千米以上,管线在运输、组装、拆卸过程中难免会对排泥管造成损害,使一些钢管壁产生不同程度的凹陷,特别是已使用多年的旧管线管壁薄,这种情况更为严重。由于排泥钢管输送的是泥沙,有许多项目施工中还掺杂着石块,那些凹陷的部位特别易受输送过程中沙子和石块的磨损,引起排泥钢管壁出现破洞泄漏泥沙,如不及时修补破洞将越漏越大,影响产量及施工环境。一般修补程序是:先停船,根据破损位置,拆管线,放空管内泥水和空气(负压),吊起移动管线,电焊焊补补漏,恢复管线原位,上管线螺栓,恢复生产。但是,停船补漏大大降低了施工项目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排泥管补漏装置,可在不停产的情况下进行补漏,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泥管补漏装置,包括抱箍组件以及与抱箍组件配合使用的补漏件;所述抱箍组件包括螺栓销、至少两根上抱箍、至少两根下抱箍以及连锁板,所述上抱箍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栓销,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连锁板,所述下抱箍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栓销,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连锁板,所述螺栓销、上抱箍、下抱箍和连锁板一起构成环状结构;所述补漏件包括主体部、锁紧螺栓以及设于主体部上的至少两组卡块,每组卡块均形成卡槽,所述卡槽用于与所述下抱箍配合使用,所述主体部上设有补漏口,所述补漏口与锁紧螺栓配合。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抱箍和所述下抱箍的数量均为两根,所述上抱箍和所述下抱箍分别位于所述螺栓销的两侧。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两根下抱箍分别位于两根上抱箍外侧。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两根下抱箍之间的距离为160mm。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隔套,所述隔套套设于所述螺栓销外侧,且位于下抱箍与上抱箍之间,以及上抱箍与上抱箍之间。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连锁板上设有数个通孔,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分别穿过所述通孔并通过螺母锁合。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补漏件的主体部为弧形板。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上设有一通孔,所述主体部上对应该通孔焊接有一螺母,该螺母的内孔与该通孔连通,构成所述补漏口,所述锁紧螺栓与该螺母配合。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孔径为22mm,所述螺母的内孔的孔径为2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排泥管补漏装置,直接在排泥管外侧进行补漏,可以在不停产的情况下进行补漏,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并且补漏方法简单容易操作,补漏效率高,且补漏装置结实,补漏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排泥管补漏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排泥管补漏装置的连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沿D-D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排泥管补漏装置的补漏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请参考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泥管补漏装置,包括抱箍组件1以及与抱箍组件1配合使用的补漏件2。所述抱箍组件1包括螺栓销11、至少两根上抱箍12、至少两根下抱箍13以及连锁板14,所述上抱箍12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栓销11,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连锁板14,所述下抱箍13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栓销11,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连锁板14,所述螺栓销11、上抱箍12、下抱箍13和连锁板14一起构成环状结构。所述补漏件2包括主体部21、锁紧螺栓23以及设于主体部21上的至少两组卡块22,每组卡块22均形成卡槽202,所述卡槽202用于与所述下抱箍13配合使用,所述主体部21上设有补漏口201,所述补漏口201与锁紧螺栓23配合。

使用时,先将上抱箍12和下抱箍13从连锁板14上拆下,然后将抱箍组件1套在需要补漏的排泥管3的外侧,上抱箍12和下抱箍13分别从排泥管3的两侧抱住排泥管3,插入补漏件2,使得下抱箍13装入卡槽202内,也就是补漏件2位于需要补漏的排泥管3与抱箍组件1之间,沿着下抱箍13调整补漏件2的位置,使得补漏件2主体部21上的补漏口201对准需要补漏的排泥管3的漏洞301处,然后上抱箍12的自由端和下抱箍13的自由端均与连锁板14连接并锁紧。然后针对漏洞301的大小,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补漏,如果漏洞301的大小小于补漏口201的大小,则从补漏口201处塞进补漏材料,将锁紧螺栓23拧紧于补漏口201上,从而堵住漏洞301。如果漏洞301的大小大于或等于补漏口201的大小,则从侧面插入大于漏洞301的薄钢板,使得薄钢板位于排泥管3与补漏件2的主体部21之间,然后将锁紧螺栓23插入补漏口201并顶住用于补漏的薄钢板并拧紧所述锁紧螺栓23,从而堵住漏洞301。

本实用新型排泥管补漏装置,直接在排泥管3外侧进行补漏,可以在不停产的情况下进行补漏,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并且补漏方法简单容易操作,补漏效率高,且补漏装置结实,补漏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抱箍12和所述下抱箍13的数量均为两根,所述上抱箍12和所述下抱箍13分别位于所述螺栓销11的两侧。这样的结构可以从排泥管3的上下两侧抱住排泥管3,结构更加稳定可靠,并且仅需要两根上抱箍12和两根下抱箍13即可实现,用料非常节省,可以降低补漏的成本。

两根下抱箍13分别位于两根上抱箍12外侧,结构更加稳定。

两根下抱箍13之间的距离为160mm。两根上抱箍12之间的距离为70mm。所述上抱箍12和所述下抱箍13的长度相同,长度=排泥管外直径*3.14/2+200,单位为mm。所述补漏件2上的卡槽202之间的距离与两根下抱箍13之间距离相对应,为160mm,该实施例中,补漏件2的主体部21的厚度为10mm。如此设计两根下抱箍13之间的距离以及补漏件2的主体部21的厚度,使得在补漏过程中,锁紧螺栓23能够抵消补漏材料产生的反作用力,并压紧补漏材料,起到最佳的补漏效果。但并不限于此,以上的间距设置及厚度设置也可以是其他尺寸。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抱箍12的一端焊接有管子121,焊接有管子121的一端连接螺栓销11;所述上抱箍13的一端也焊接有管子121,焊接有管子121的一端连接螺栓销11。装配时,只要将螺栓销11穿过管子121,即可实现上抱箍12或下抱箍13与螺栓销11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抱箍组件1还包括隔套15,所述隔套15套设于所述螺栓销11外侧,且位于两根上抱箍12之间。设置隔套15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使得两根上抱箍12之间的距离为70mm,两根下抱箍13之间的距离为160mm。此外,所述螺栓销11两端还套装有垫片16,并于螺栓销11的尾端安装螺母17。安装时,螺栓销11只要依次穿过垫片16、下抱箍13一端的管子121,上抱箍12一端的管子121、隔套15、另一个上抱箍12一端的管子121、另一个下抱箍13一端的管子121,另一个垫片16,最后锁紧螺母17即可,安装非常方便。

所述连锁板14上设有数个通孔141,所述上抱箍12和下抱箍13分别穿过所述通孔141并通过螺母锁合。该结构可以很好地实现上抱箍12或下抱箍13与连锁板14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安装及拆卸都非常方便。

所述补漏件2的主体部21为弧形板,与排泥管3的外形相适应,可以贴紧于需要补漏的排泥管3的外壁。补漏件2的主体部21和卡块22均采用钢材制成。请参考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每组卡块22包括6块卡块22,两个卡块22为一对,也就是每组卡块22包括三对,每对的两个卡块22之间形成所述卡槽202。

所述主体部21上设有一通孔210,所述主体部21上对应该通孔210焊接有一螺母211,该螺母211的内孔与该通孔141连通从而构成所述补漏口201,所述锁紧螺栓23与该螺母211配合。在主体部21上焊接螺母211形成补漏口201,这样的结构更加有利于填入补漏材料,提高补漏的效率。并且,螺母是通用的标准件,螺母211与锁紧螺栓23通过螺纹配合即可拧紧锁紧螺栓23,所采用的结构价格便宜,且非常实用。所述通孔141的孔径为22mm,所述螺母211的内孔的孔径为20mm。对于大小小于20mm的漏洞,则从螺母211的内孔处填入补漏材料,而对于大小大于或等于20mm的漏洞,则从侧面插入薄钢板或硬底的补漏材料,之后从螺母的内孔处插入锁紧螺栓23并拧紧,直到完成补漏。经过试验,本实施例孔径的补漏口201最大可以堵住50mm的漏洞,效果非常好。

所述锁紧螺栓23采用不锈钢制成,不易被腐蚀。

本实用新型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