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胀套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9776阅读:39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胀套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检测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胀套联轴器。



背景技术:

目前,胀套联轴器广泛应用在轴和轴的连接,胀套联轴器一般为对称机构,胀套联轴器在抱紧连接轴时,需要将多个压紧螺钉均匀上紧,在设计机构时需要预留扳手操作空间,机构会变得庞大。实际操作中难以将多个压紧螺钉同步上紧,所以难以避免内胀套会出现径向受力不均的情况,内胀套受力不均,会导致内胀套与被连接轴的轴心难以重合,同轴度误差较大。要使两根被连接轴达到相对严格要求的同轴度,以目前形式的胀套联轴器,即使确保零件加工达到工艺要求的情况下,也需要有其他检测设备配合并对多次调整后压紧螺钉才能使两根被连接轴达到较高的同轴度要求,这会导致对装配技术要求高,装配耗时比较长的情况。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胀套联轴器,旨在解决现有联轴器中内胀套容易出现径向受力不均的情况,从而导致内胀套与被连接轴的轴心难以重合,造成同轴度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胀套联轴器,其中,包括内胀套、编码器主轴、测试台主轴以及外锁紧螺母,所述编码器主轴固定于内胀套的下端,所述测试台主轴固定于内胀套的上端,所述内胀套的下端还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胀套的上端设置有外锥面,所述外螺纹与内锥面之间设置有外圆柱面,所述外锁紧螺母套设于内胀套的外表,所述外锁紧螺母一端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应的内螺纹,另一端设置有与外锥面相应的内锥面,所述内螺纹与内锥面之间还设置有与外圆柱面相应的内圆柱面。

所述的胀套联轴器,其中,所述内胀套的两端还设置有外胀套,所述外胀套与内胀套贴合固定。

所述的胀套联轴器,其中,所述外螺纹表面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相应的压紧螺钉,所述压紧螺钉横穿外胀套、内胀套以及测试台主轴。

所述的胀套联轴器,其中,所述外锥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道竖槽,所述竖槽的端部均连接有一个圆孔。

所述的胀套联轴器,其中,所述外圆柱面的外径尺寸小于内圆柱面的内径尺寸。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胀套联轴器,尤其适用于便携式三坐标测量机角度编码器的精度检测,结构巧妙,部件仅有外锁紧螺母、内胀套及压紧螺钉,在连接过程中,仅需旋紧外锁紧螺母,避免旋紧多个压紧螺钉,内胀套径向方向受力不均导致同轴度误差过大的情况,从而达到高效高精度的定位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胀套联轴器在装配及拆卸编码器主轴过程中,仅需对单个外锁紧螺母进行操作,即可实现胀套与轴的抱紧或拆卸,整个过程无需借助扳手,在设计机构时无需预留扭力扳手的操作空间,能使机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胀套联轴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胀套联轴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胀套联轴器中内胀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胀套联轴器中外锁紧螺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外胀套;2-内胀套;3-压紧螺钉;4-测试台主轴;5-编码器主轴;6-外锁紧螺母;201-外锥面;202-竖槽;203-外圆柱面;204-外螺纹;205-螺纹孔;206-圆孔;301-内螺纹;302-内圆柱面;303-内锥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胀套联轴器,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胀套联轴器,其中,包括内胀套2、编码器主轴5、测试台主轴4以及外锁紧螺母6,编码器主轴5固定于内胀套2的下端,测试台主轴4固定于内胀套2的上端,内胀套2的下端(即靠近测试台主轴4端)还设置有外螺纹204,内胀套2的上端(即靠近编码器主轴5端)设置有外锥面201,外螺纹204与内锥面303之间设置有外圆柱面203,外锁紧螺母6套设于内胀套2的外表,外锁紧螺母6一端设置有与外螺纹204相应的内螺纹301,另一端设置有与外锥面201相应的内锥面303,内螺纹301与内锥面303之间还设置有与外圆柱面203相应的内圆柱面302。本实用新型的胀套联轴器在安装过程中,内胀套2上的外螺纹204与外锁紧螺母6上的内螺纹301配合,本实用新型中外螺纹204与内螺纹301均采用较小螺距,在旋紧外锁紧螺母6过程中,螺纹配合仅仅起提供轴向力的作用,在旋紧外锁紧螺母6的过程中,外圆柱面203与内圆柱面302之间的配合,起到定位导向作用。

实际应用中,参见图1,内胀套2的两端还设置有外胀套1,外胀套1与内胀套2贴合固定。外胀套1的的设置起到进一步的固定作用,提高联轴器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外螺纹204表面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螺纹孔205,螺纹孔205内设置有相应的压紧螺钉3,压紧螺钉3横穿外胀套1、内胀套2以及测试台主轴4。通过调节压紧螺钉3可以使外胀套1、内胀套2以及测试台主轴4更加稳定的固定在一起,提高胀套联轴器的稳定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外锥面201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道竖槽202,竖槽202的端部均连接有一个圆孔206。本实施例外锥面上优选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六个竖槽202,在内胀套2抱紧编码器主轴5的过程中,外锁紧螺母6上的内锥面303与内胀套2上的外锥面201慢慢贴合在一起,由于外锥面201上加工有六个竖槽202,使具有一定弹性的外锥面201沿着径向方向均匀收缩,以此达到抱紧编码器主轴5的作用。

实际应用中,外圆柱面203的外径尺寸小于内圆柱面302的内径尺寸。柱面相应大小的尺寸可以使内胀套2与外锁紧螺母6能稳定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胀套联轴器在拆卸时,逆时针旋转外锁紧螺母6,外锁紧螺母6会往编码器主轴5端移动,外锁紧螺母6上的内锥面303不再与内胀套2上的外锥面201接触,外锥面201从原来处于弹性变形的状态回复到初始状态,编码器主轴5与内胀套2上的内孔恢复到间隙配合状态,无需其他配套设备即可轻松将编码器主轴5从内胀套2中的内孔拔出,操作简单高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胀套联轴器,尤其适用于便携式三坐标测量机角度编码器的精度检测,结构巧妙,部件仅有外锁紧螺母、内胀套及压紧螺钉,在连接过程中,仅需旋紧外锁紧螺母,避免旋紧多个压紧螺钉,内胀套径向方向受力不均导致同轴度误差过大的情况,从而达到高效高精度的定位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胀套联轴器在装配及拆卸编码器主轴过程中,仅需对单个外锁紧螺母进行操作,即可实现胀套与轴的抱紧或拆卸,整个过程无需借助扳手,在设计机构时无需预留扭力扳手的操作空间,能使机构更加紧凑。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正常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