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618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支架,用于支撑待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座;

设于所述承载座一面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承载座,所述第二夹持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承载座,其中,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第二夹持板的相向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第二夹持板的连接部于背离所述承载座的一侧固接有一触发部,所述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以及所述承载座共同合围形成一夹持空间;

当所述待支撑设备放入所述夹持空间,并按压所述触发部朝向所述承载座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第二夹持板的连接部也朝向所述承载座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相向收拢以夹持支撑所述待支撑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凸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第一凸台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板与所述第二凸台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均由弹性材质制成;

当所述触发部受外力按压而朝向所述承载座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第二夹持板的连接部也朝向所述承载座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凸台朝背离所述第二凸台的一侧弹性形变,而所述第二凸台朝背离所述第一凸台的一侧弹性形变,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夹相向收拢;

当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受外力而背向打开时,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第二夹持板的连接部也朝背离所述承载座方向移动,同时提拉所述触发部朝背离所述承载座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凸台朝向所述第二凸台方向弹性形变,所述第二凸台朝向所述第一凸台方向弹性形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远离所述承载座的一端设有呈柱状的第一转动连接棱和第二转动连接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对应所述第一凸台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棱相配实现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凹槽;所述第二夹持板对应所述第二凸台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转动连接棱相配实现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凹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包括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上的第一支撑板和自第一支撑板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向上垂直延伸形成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二夹持板包括连接在连接部上的第二支撑板和自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向上垂直延伸形成的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转动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转动凹槽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二转动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二转动凹槽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板和所述连接部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包括与所述承载座平行设置的触发部平台和自所述触发部平台一侧垂直向下延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固接;当所述待支撑设备放在所述触发部上时,所述触发部平面紧靠所述待支撑设备背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包括平行错开设置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及连接所述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的连接板部;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板部上,所述第二板部高于所述第一板部且当所述待支撑设备发在所述触发部上时,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触发部平台位于同一平面对所述待支撑设备提供支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包括自所述第二板部远离所述第一板部的一侧向上垂直延伸形成的挡边;所述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与所述挡边围合形成所述夹持空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所述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以及所述触发部是一体成型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所述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以及所述触发部由PP胶制成。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